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乡村转型发展规律对于系统认识乡村发展阶段、研判乡村发展趋势、明确乡村可持续路径、促进乡村转型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等演绎乡村转型发展阶段,然后结合典型乡村发展历程分析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讨对于新时期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1)乡村转型发展在理论上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生产力均匀分布下以实现温饱需求为目标的土地整治促增产阶段,二是城乡联系增强下以改善生活水平为目标的农业结构调整促增收阶段,三是区域联系增强下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产
其他文献
低对比物体在颜色或纹理等外观上与图像背景相似,使得鲁棒单目位姿跟踪难度较大,另外,噪声、动态光照、杂乱背景等干扰因素进一步降低了目标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差异,鲁棒单目位姿跟踪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因此,低对比物体的鲁棒单目位姿跟踪仍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针对此问题,本文创新地利用目标轮廓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轮廓部件模型的鲁棒单目位姿跟踪方法:首先,依据Shi-Tomasi角点响应值将目标投影轮廓自适应分
期刊
用于路径规划的机器人示教学习研究综述谢宗武,张琦,蒋再男,刘宏示教学习是一种引起很多研究者关注的方法,可以帮助机器人学习新技能.很多研究介绍了示教学习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的良好效果,然而需要仔细校正路径规划策略的复杂机器人任务还没有被妥善解决.特定任务中的接触或非接触约束使得路径规划问题更加复杂,这是因为机器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是时变动态的.本文聚焦于示教学习领域的复杂机器人任务路径规划,
期刊
碳强度影响因子数量众多,通过在众多因子中评估其重要性以识别出关键影响因子进而解析碳强度关键因子的变化规律,是中国2030年碳强度能否实现比2005年下降60%~65%目标的科学基础。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对于评估众多因子的重要性存在多重共线性等问题,而机器学习处理海量数据则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等优点。本文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居民消费等方面选取了56个中国碳强度影响因子指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基于
期刊
已有共享单车骑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起点,大多忽略目的地,在探讨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及交互作用方面较少。以广州市主城区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精细分析目的地分布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并进行交互探测。研究发现:①早高峰到达量大于晚高峰,早高峰目的地多分布在CBD,信息产业园和职住平衡地区,晚高峰多分布在地铁3号线体育西至华师站沿线和高密度住宅区。②服务设施类是影响最显著的类别,其次是交通可达、土地利用和
期刊
以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克东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965年的Corona、2005年的SPOT5和2015年高分一号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获取研究区对应年份的侵蚀沟分布状况;以1954年地形图和1975年的Landsat/MSS、2005年和2015年的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分别获取1965年、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以侵蚀沟裂度为指标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分析研究区近50年来
期刊
研究传统企业社区分布格局,有助于综合认识和科学优化城市内部空间。选择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POI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城市企业社区的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莲湖、新城、碑林、雁塔四个区企业社区数量多,莲湖区达238个;桃园路、土门、电子城、张家村、胡家庙、红庙坡、长乐中路、韩森寨、纺织城、枣园等街道的企业社区最为集中,桃园路街道多达70个,企业社区密集的街道基本地处
期刊
交通运输联系是区域空间级联系统与城市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表达的级联体系结构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综合研究交通运输体系刻画的空间级联系统及克服单一交通方式的局限性,基于长途汽车、高铁和航班时刻表数据,比较分析了多元交通网络的空间级联体系结构及其表达的城市网络组织体系,并进一步揭示了地理空间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1)每种交通运输方式适合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和行政范围内刻画和表达城
期刊
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当前中国贫困地区乡村发展正逐渐由低层次的脱贫向更高层次的振兴转变,两者的紧密关联使得减贫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探讨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从多个维度剖析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如何助推其乡村振兴。结果表明:①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旨在科学诊断致贫因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障碍
期刊
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ESDA的方法,探讨2000—2017年南京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时空分异格局,并从居住空间分异的视角出发,归纳总结出南京城市户籍贫困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①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沿袭了2000年"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且分布状态进一步趋于分散,空间集聚则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即热点区域基本都位于绕城公路以内;②未成年、无业、有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于200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实验室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科学前沿和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区域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为特色,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模式—模拟为主线,重点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人地系统耦合机制和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多尺度、多类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因和地域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