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推进 层层渲染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传世名作,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会为它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而倾心不已。老师们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往往会非常投入地大讲特讲桃花源美在景,更美在人。田园风光,人情世故等等的分析固然令人信服。然而这仅仅是从《桃花源记》讲了什么的角度来进行解读,重点在文本的“言”所表达的“意”,而我则试图从“怎样言”的角度来进行一次崭新的尝试,来谈谈《桃花源记》的写作技巧。
  针对初中生叙事能力的不足,我把《桃花源记》的最终目标陈述为“逐步推进,层层渲染”。这是在完成了基本字词句翻译和文章内容鉴赏即桃花源美在哪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首先说逐步推进。
  文章开头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一句是故事的开始。只是一个背景,交代时间地点;一个序幕,人物的静止画面,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这是逐步推进的起点,是静止的。
  紧接着是“缘溪行”。画面由静止变为动态。“行”表示前行。“缘溪”表示行动的状态。溪多弯曲,缘溪行则多景致。这里向前推进一步,故事向纵深发展。
  后着一“忘”字。“忘”就意味着已经走了很远,行了太久,见了太多的景致,有些忘我。然而都略去不谈,用意就在于要引出下文。“忘”又推进一步。
  “忽逢桃花林”,前面如果是鸟瞰的话,这里就是近览。走来走去,突然走进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文章就势展开:“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在“忘”之后的又一个推进。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这里交代了故事发展的推动力:人物的好奇心。正因为有了好奇心才有了下文。然而到这里是第一段。缘溪行写完了,没什么好写得了,要写也就是如何如何穷了,要告一段落,于是,行文停顿片刻,这是故事推进第一部分的结束。
  “林尽水源”,紧承上文,然后转入写山。这就是换个角度推进了,或者叫做移步换景。下面开始描写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然后就是进入山洞。这也是推进一步。后面就是对山洞的描写:“初极狭,才通人。”这算一步。“复行数十步”,这又算一步。“豁然开朗”是“复行数十步”的结果。再往下就是写豁然开朗之后看到的听到的和做到的。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是从面上来写,而“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开始变小。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已经很具体了。但这些还只是外围。这篇文章主角应该是人物,于是写完景之后,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再变小,就具体到了人物的神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部分讲洞中所见。
  由远观到走进又推近一步。到了村里自然要说些话,吃些饭,这一段讲人情。这是第二大部分。
  作客之后,离开则是又往前发展。得船志路是一层,复寻迷津则又进一层。是为尾声,故不多讲,故事到此结束已经比较完整,然而最后再补一笔,南阳刘之骥,“规往”,“病终”,之间用一“寻”字,结以“无问津者”,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由静止而溪行,由溪行而桃林,由桃林而山洞,由山洞而田园,由田园而人情,由人情而复寻,由复寻而无人问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短短三百多字小文,却能让故事在逐步推进中渐次展开,一路行来,风光旖旎。
  其次说层层渲染。
  《桃花源记》是怎样让人进入那个亦真亦幻的美丽仙境的呢?文章一开始的渲染来自“忘”字。“忘”除了表示前行已远,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后面的主角出场悄悄地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很多仙界传说,不都是如海市蜃楼般若有若无吗?闻说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仙山之美也经常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于君说。“忘”字也为后面出仙境不复得路埋下伏笔。此为第一层渲染。悄悄地,轻轻地,叩响了通过桃花源的大门。由缘而“忘”可谓曲径通幽。
  “忽逢”给人的感觉就是出乎意料。很多美丽的相遇都是不期而来的,费尽了心思往往一无所获,却能在蓦然回首的瞬间惊艳。就像张爱玲说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只是这刚巧,又是怎样的捉摸不定啊。席慕容说为了能够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上你,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五百年的乞求,换来的只是你毫不在意的擦肩而过。如能今世相逢,又需要怎样的机缘巧合呢?这又是怎样的可遇不可求。“忽逢”一词就这样轻巧巧地把渔人送进了桃花源。这是在最精美最重要渲染之前的又一层着色。
  逢到了什么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大片大片的桃花林。它是本文最重要的渲染,我认为这是桃花源名字的由来,也是《桃花源记》之所以浅显却又让人颊齿生香的根本所在。它比后面的田园人情要重要的多。为什么呢?
  桃花净心。
  一株桃树,人们感受到的是桃花的美,可是如果是夹岸数百步的桃林呢?美则极矣。然而重要的不是这美,而是这些叠加的美,这桃花林,能够隔绝外界的喧闹,过滤人内心的杂质,让人不知不觉地陶醉而忘情。“中无杂树”,言美之纯也,不要争芳斗艳,无需姹紫嫣红,只是静静地淡淡地朴实无华地绽放。就像人们内心的某个角落,容不得半点杂尘一样。画面由远而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阵风过,飘来新鲜的青草的味道。而缤纷的落花一如王维《辛夷坞》中的芙蓉花,“涧户人不知,纷纷开且落”。在一个寂静无人的世界里,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芙蓉花自生自灭,在永恒和悄无声息中纷纷开落,生命在瞬息和永恒的交融中展现了纯真、天然之美。其实就已经预示着桃花源里的人们,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界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而歌,帝力于我何有哉?当然在这里一时还是不能挖掘那么深,可如果从桃花源出来之后,再看这桃林,这桃花,岂不是桃花源里人的最好写照?
  用桃花来净心,用桃花来写人,这重重的一笔,使后面的一切都美丽、纯净起来。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然而如果桃林之后马上写人,文章的味道就平淡了很多。所以在主角出场之前,还要再来一层渲染。别有的天地是在“初极狭,才通人”的山洞之后,也就是说在桃花林之后还要再虚无缥缈一层之后,才会发现这世外的桃源。
  到了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一味强调其净洁,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住在这么净洁环境里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读者到此也会各自展开想象,暗暗地设想一下吧。
  但是真的到了主角出场,前面渲染已经美得无以复加了,再加上正面描写的困难,所以在看似重头戏的段落里,作者只是淡淡地勾勒一下,遗世独立,热情好客,没有什么稀奇的。这样反而留有余地,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我们领略了桃花源风光,于是渔人也就告辞,处处“志”之,却又马上“遂迷,不复得路”,故事到此结束,在尾声却又为我们渲染了一层迷幻色彩。
  然而作者仍不罢休,找出一个名人刘之骥来。证明自己讲的故事是真的,桃花源确有此事,在前面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再缥缈一笔,“欣然规往”却“未果”,而且“寻病终”。到后来也就成了一个传说,无问津者矣。
  就这样,在一层一层的渲染中,桃花源以其美,以其净,以其可遇不可求,以其幻化于世却又实存人心成了一代代生活在尘世中有抱负有追求有遗憾的中国人心中的永恒情结。
其他文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几十年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毛泽东的诗词虽然写得不算多,但足以奠定了他作为伟大诗人的地位。河北大学教授刘玉凯在《生怕
期刊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先后两次出塞,在边塞前后共达六年之久。边塞的大漠风情和戎马生涯,开拓了岑参的诗的境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岑参边塞诗的主要风格。《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的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本为送别而作,但诗中着力描写了边塞瀚海的壮丽雪景,既为雪中送别创设了一个典型环境,又借咏雪渲染了离情别绪,使读者通过边塞雪景,体察到诗人对塞上风光和归京友人的一
期刊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生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    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    《琵琶行》起笔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全诗中的几处对江月的描写,也别有一番情韵。诗人秋夜
期刊
【意外生成】    “还有什么问题吗?想不开的同学请举手。”当我每完成一课的教学任务时,结尾处我总是自信地和同学们调侃着。之所以这样做,大多源于自以为解决了课前预设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我没有想开!”一个叫王亚楠的女生举手叫道。我不禁和学生们一起为我们的和谐而大笑。“老师,课文第一段‘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中破折号是什么作用?我认为是转折关系,
期刊
带有自传色彩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故事生动优美,蕴意深刻。“丑小鸭”执著的生活态度激励了许许多多身处逆境的人们为理想而奋斗,“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对于将要或正在面对成长问题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有许多启发之处。为此,在教学此课之前,我作了精心预设。    案例一    第一节课是在六班,这个班学生语文素养不错,发言踊跃,表达能力也强。对上好这节课我充满了信心。诚如所料,课堂教学十分顺利,学生按着预
期刊
教育的改革特别是语文教育的改革已历经多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厌语文课的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因素、教材的缺陷、班额过大的束缚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学生学语文的动机未被激发,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接受性学习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没有了兴趣,剩下的便
期刊
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又叫用事、使事、隶事。作为修辞的典故,《中国典故大辞典·序》将其定义为:“中国汉语言文学典故是脱胎于古代典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使用,原则上区别于一般成语和一般古词语的古代故事和古代特殊语词。”用典是古典诗词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诗词鉴赏中应该重点分析的艺术手法。  中国两千多年尊圣崇经的主流文化,形成了古代文人浓厚的崇古心态,文学作品中的用典同这种崇古心态在文学上的
期刊
刘亮程,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新人奖,给他的获奖评语是这样的:“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独特的纯真和瑰丽。”然而当我面对这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时,令我同时感到“欣悦感”之外的,还有一种悟透人生的深邃与悲凉的生命哲学。  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以下简称《今》文)就选入了苏教版必修一的课文中。这位蛰居穷乡僻壤多年,却宁愿甘受寂寞,以智慧的火光执
期刊
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   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   恶毒的儿子走出农舍   携带着烟草和干燥的喉咙   牲口被蒙上了野蛮的眼罩   屁股上挂着发黑的尸体像肿大的鼓   直到篱笆后面的牺牲也渐渐模糊   远远地,又开来冒烟的队伍……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  “一个时代的精英已被埋入历史,倒是一些孱弱者在今日飞上天空”。①多多曾经在《北京地下诗歌》中这样形容文革那过往的年代与曾经鲜活的个体,
期刊
杂文家聂甘弩以其不同凡响的艺术勇气和才气,在《我若为王》一文中,将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批判得淋漓尽致。他曲折跌宕的笔致,酣畅淋漓的说理,给我们展开了一副纵横捭阖、一任驰骋的写作态势。下面结合《我若为王》,来谈谈聂甘弩的杂文风格。  聂甘弩杂文的基本风格是形象化说理,来为正面立论作铺垫。《我若为王》一文,就以幻想虚拟的写法,虚拟自己如果是“国王”,所有人都对他“鞠躬”“匍匐”,都变成了他的“奴才”,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