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t4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胸腺瘤中的表达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高屈曲活动度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我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术后随访24~ 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 3个月,将术后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以130°为界点分为高屈曲组(≥130°)共30例与对照组(< 130°)共38例。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关节活动度、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后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40只。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脑外伤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液压打击。阿托伐他汀组打击后1 h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 mg/kg)灌胃,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1、3、7、14天对各组小鼠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沉默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SATB1)基因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将pSilencer3. 1-SATB1、pSilencer3. 1转染至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建立前列腺癌DU145荷瘤鼠模型,分为3组:转染pSilencer3. 1-SATB1 DU145组、转染空质粒pSilencer3. 1 DU145组和未转染D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1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7、10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围手术期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分期越晚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其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越高[0期:(141.5±71.4)μg/L;Ⅰ期:(205.5±89.0)μg/L;Ⅱ期:(267.1±12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和核酸内切酶G (Endo G)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的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依赖细胞凋亡途径。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大黄素组、Caspase抑制剂干预组、大黄素+ Caspase抑制剂组,噻唑蓝(MTT)法筛选大黄素的干预条件;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后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Ⅲ(TuBB3)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与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UBB3蛋白在72例应用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化疗疗效、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术后分期、1年生存率。结果TuBB3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优于高表达组(68. 4%比41. 2%),两组的手术切除率为94. 6%和78. 7%,术后分期降低率为62. 2%和35. 3%(T分
期刊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对肝转移癌的疗效以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8例。测定化疗前1 d、化疗后1 d、1周、1个月、5~ 6个化疗周期的血浆VEGF和AFP水平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化疗前1 d、化疗后1 d、1周、2周、1个月、5~ 6个化疗周期后VEGF水平分别为(296.7±73
目的观察SD大鼠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大鼠肝脏组织表达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1A(MAT1A)的影响。方法选取适龄性成熟的SD大鼠,给予对应处理后构建具有性激素浓度梯度差异的SD大鼠模型(雌、雄各3组,每组6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量各组大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再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法观察测定不同分组的大鼠的肝脏组织中MAT1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