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 创建“权益保农机制”

来源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认真贯彻河南省工商局提出的品牌富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红盾护农“四大工程”,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阳市工商局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了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活动,在“权益保农机制”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一、开展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活动,有力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创新思维,大胆实践,以12315投诉站(点)为依托,将“红盾护农”工程与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纳入“平安安阳”创建活动中,着力构建“权益保农机制”。
  (一)明确职责,合理设点。为了将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我们本着“先易后难、规范设立、一站两用、信息共享”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消费者协会原有的投诉站点,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投诉站点的职责范围,与消协联手,形成合力,既节约了经费,又完成了工作的双赢。
  (二)建立制度,规范工作。一是强化12315日常监管机制,拓宽监管领域,提高12315投诉网络的覆盖率。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主动走村串户,积极宣传“消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投诉举报知识,并在村委会公布12315投诉电话,悬挂宣传标语,开设宣传专栏,增强农民消费者知法懂法、自觉维权意识。二是强化限时受理机制和责任考核机制。我们建立了三级12315消费投诉举报机构,明确了专人负责,作出了当日接到来人来电投诉,当日必须给投诉者准确答复的规定,将消费者投诉受理的有关记录、调查、处罚等情况纳入全年目标考核项目,并进行考评。三是强化有效协作机制。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劣质食品饮品泛滥,假冒伪劣化肥、种子、农药、烟酒时有出售等问题,与质监、卫生、农业、烟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有力净化了农村市场秩序。四是强化舆论监督机制。将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相结合,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一方面威慑违法经营者,另一方面使消费者知晓违法者制假售假手段和方法,从而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提高识假辨假能力及打假防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投诉者、相关执法部门及广大消费者共同打假的良好局面。
  在落实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工作中,坚持把维权护农工作与强化市场监管、实现职能到位相结合,坚持接好每一个电话,答好每一个问题,接待好每一位群众,记录好每一个投诉,调解好每一起纠纷,真正把这项工作建成工商部门执法服务的名牌工程。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积极稳妥地调处了一批消费纠纷案件。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站点投入运作以来,共受理消费纠纷2118件,调处2062件,为农民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9万元。二是增强了农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农民法律知识匮乏,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入乡进村到田头活动开展后,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农民购买商品时主动索要发票和信誉卡,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三是方便农民投诉,节约维权成本。过去农民投诉往往要赶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到县消协投诉,小额消费还不够路费,投诉难,成本高;活动开展后,一般消费纠纷,在本乡镇或部分村庄就可以解决,大大节约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四是扩大了案源。处理农民消费者投诉,立案查处了44起涉农违法违章案件,移交有关部门12起。
  
  二、开展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消费维权网络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市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站点进乡村363个,占我市乡村总数的30%,仍未满足农村消费者投诉需要。站点工作人员缺乏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即使受理了,也常常不了了之,使消费者感到投诉不投诉都一个样。
  二是农村消费维权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基层站点受人力、交通设备、信息化手段、办案经费等条件限制,面对占人口80%的广大农村消费者投诉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三是法律援助与权益保农工作不相适应。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不够健全,12315投诉站点因自身职能所限,对严重侵害农村消费者权益行为难以直接进行调查处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三、在开展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活动基础上,创建“权益保农机制”
  
  (一)建立健全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
  哪里有消费者,维权网络就要延伸到哪里,监管服务就要落实到哪里。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把12315执法服务的触角向广大农村推进,构筑一个纵横联动、覆盖严密、反应快速、执法有力的消费维权网络,使权益保农工作逐步达到“机构不断层、责任不缺失、维权不出户”,为广大农民消费者的申诉举报提供更为方便的条件,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在人居相对分散的偏远农村的中心行政村建立12315消费者投诉站,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任站长,有条件的较大村确定一名村委会成员负责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的具体工作。中心村投诉站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消法,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护权意识;2、对数额较小、情节简单的一般性投诉进行调解,做到一般性投诉不出村;3、对数额较大和情节复杂的投诉,受理后及时上报工商所,由工商所立案调查,对严重侵权需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法查处。投诉站既是村民在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保护组织,也是工商部门拓展服务对象的网络机构,受工商所的领导和指导。
  (二)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实现12315权益保农电子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市场监管主力军的要求,无法承担繁重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任务。我们必须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一是搭建12315信息网络平台。为把12315建成广大人民群众依赖的“工商110”,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整合现有执法资源,加速12315网络建设,完善申诉举报、信息收集、情况分析、高度指挥和工作监督等职能干一体的综合性监管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二是开发农资商品电子监管系统。借鉴先进地方的经验做法,农资经营者销售农资商品前主动到工商机关报验备案,然后通过电子监管信息查询系统,编排出由若干位数字构成的商品身份条形码贴在外包装上,便于农民查询、识别、购买。系统数据库中的商品备案信息录入后,即自动传输给基层工商所,辖区管理人员凭读码器即可了解该批农资商品是否已经工商部门备案。对于未备案的,将实行重点监管。在监管区域上不留死角,在监 管时间上不留空当,做到执法不缺失,非法经营不入市,假劣农资不下田,减少和避免农民因购买使用假劣农资而造成的损失。
  (三)拓宽监管服务职能,净化农村消费环境
  中心村建立消费者投诉站,解决农村消费者投诉不便的问题,属于事后工作,还必须解决预先防范和事中监管问题。
  一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依托农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到连锁网点到乡,放心农资进村,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二是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认真清理整顿农资经营主渠道,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商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坚决取缔无照经营。
  三是全面推行农资商品留样制度和先行理赔制度。设立农资经营风险基金,根据农资经营者经销的农资商品量,要求经营者向王商部门缴纳适当的农资经营风险担保金,对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实行先行理赔。全面推行农资商品留样制度,统一制作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存样包装,无偿提供给农资经营者使用。农民购买农资商品后,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存入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存样包装,购销双方签封后交农民消费者自存,如在规定期限内发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带存样到原销售单位反映或向工商部门投诉举报。
  四是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制度,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建立以农资信用管理为基础,以农资质量承诺为补充,以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为手段,以加强监管为保障的农资商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农资经营企业和多次检测合格且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农资商品,定期在新闻媒体、红盾信息网予以披露和公示,纳入诚信企业名单。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及严重失信的企业,列入“黑名单”记录在案并予以公示。
  五是强化市场巡查,加强日常监管。以农村工商所为主要力量,以“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为目标,对辖区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监督检查,检查农资生产经营资格、农资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农资经营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承诺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定农资安全申诉举报处置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是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打假维权失察问责暂行规定》,对监督不力、农资市场秩序混乱,导致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四)建立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保证农村消费者民事权利的实现
  一是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各级工商部门、12315投诉站点要主动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向投诉当事人讲清消费者享有的民事权利和应当怎样保护权利,投诉中应提供哪些证据材料,以便受理投诉部门调查、确认侵权事实,依法公正处理。
  二是要建立维权司法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消费法庭的法律援助模式,对群体,陛投诉、重大侵权案件投诉,行政执法部门调查处理有一定难度的,动员并支持消费者向消费法庭起诉,切实解决重大案件处理难问题,使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得到法律保护。
  (五)建立发现机制,加强社会监督
  面向广大农村开展消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规范的监督工作,推行和落实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对隐匿的制假窝点进行举报,健全执法监管的发现机制。重视舆论的引导作用,对新闻媒体曝光的窝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彻底解决问题,并加大执法的正面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责任编辑 杜妍妍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如何对待“无照经营”,是市场管理中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刊2005年第12期刊登的《对无照经营也应实施分类监管》,以及本期刊登的《对“无照经营”必须坚决取缔》,分别提出了对无照经营管理的不同看法。希望大家对这两种看法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以期得出正确的结论,把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做得更好。来稿请注明“争鸣”字样。  近段时间,一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人员提出对无照经营实施分类监管
期刊
前不久,工商总局在天津召开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王众孚局长代表总局进一步部署了下半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各级工商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扎实有效地推进专项整治和食品市场监管工作。
期刊
提高行政效能是当代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种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重任,工作作风的好坏,行政效率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既关系到工商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又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因此,加强工
期刊
北京大学袁刚教授著《孙吴司马兵法——管理学的解说》一书,二○○五年八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传统中国古代兵法作现代管理学解说,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实为兵法管理研究的一大幸事。
期刊
各位朋友、各位同志:  今年4月8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工商总局上报给国务院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衔接,能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农民的增收”。为深入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指示,今天,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特邀请有关领导机关、兄弟部门、专家学者、农村经纪人代表、新闻媒体一起,就如何培育和发展好农村经纪人这个课题进行研讨。在此,我代表国家工商
期刊
编者按:2005年7月21~23日,中国工商学会和江苏省工商学会在镇江市联合召开了“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市场监菅水平”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结束不久召开的。会上,与会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当前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新形势下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和监管方式的改革创新,进行深入探讨。这些发言,观点理念新,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现择其精要,以飨读者。
期刊
总结经验,完善规制,进一步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  农村经纪人是在农业经济活动中为促成农产品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以促成农产品流通,以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的对接为目的,对农业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对农村及农民有着重要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工商部门依据国务院赋予的“监督管理经纪人及经纪机构”的职能,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为发展农业经济
期刊
今年6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郑成思等七位知识产权学者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书生公司”)在其“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网站(www.21dme-dia.com)上,未经授权使用七位原告的多部作品,侵犯原作者的版权一案,做出了终审判决,维持2004年12月20日做出的“停止侵权”的一审判决,由此,本案引出如何界定“数字图书馆”的问题。被告在自己的一个万维网站上向社会公众提供他
期刊
从1993年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诉北京顺义县致和腐乳厂商标侵权开始,商标和商号冲突不断,数量成倍增长,行为方式也不断翻新,但是此类案件面,临的法律适用、行政管理方面的难题—直没能得到解决,亟待寻求一条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途径。    一、商标商号冲突的原因    商标是区分不同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商号是企业名称的主要部分。商标商号冲突的主要表现:一是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被作为商号的一部分或全部
期刊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河南作为“三农”大省,新农村建设对实现中原崛起意义更为重大,建设任务也更加艰巨,不仅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各个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找准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政府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实现中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