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瑞典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美味难挡的脆面包片,还是自助餐主料腌鲱鱼,抑或是人人青睐的甜食,都显示了瑞典人独特的美食口味
  在恬静的北欧小国瑞典,人们尽情享受自然馈赠的美食。瑞典沿海的地理条件孕育了鲜美的鱼和虾,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让丰富的食材得以保存。无论是美味难挡的脆面包片,还是自助餐主料腌鲱鱼,抑或是人人青睐的甜食,都显示了瑞典人独特的美食口味。
  可以不过分地说,瑞典的饮食文化远远不止被奉为经典的肉丸和有嚼劲的鱼形糖果。要了解与瑞典人的日常饮食密不可分的饮食传统,你得知道以下八样东西。
  越橘酱——瑞典人钟爱的调味酱
  与番茄酱、芥末酱一样,越橘酱作为佐餐配料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菜肴,包括小肉丸、煎饼、肉汤和血布丁。虽然越橘酱甜津津的,但它却很少用作面包酱。由于《自由行走权》法案赋予每个人自由漫步、享受自然的权利,许多瑞典人从小就在林中摘越橘,把这些带酸味的小红果子做成果酱一样的蜜饯。
  腌鲱鱼——瑞典自助餐的主料
  吃自助餐时,你也许会把小肉丸换成小香肠,或者是选择腌制三文鱼而非烟熏三文鱼。但若是缺了腌鲱鱼,你的自助餐就显得不完整了。因为只要是典型的瑞典自助餐,这道深受人们喜爱的鱼类菜肴就必不可少。北海和波罗的海盛产鲱鱼,自中世纪以来瑞典人就在腌制鲱鱼,主要是为了将鲱鱼保存更久用以储存和运输。腌鲱鱼的口味众多,有芥末味的、洋葱味的、大蒜味的、茴香味的,这里只是列了其中的几种。腌鲱鱼通常搭配煮土豆、酸奶油、韭菜末、酸的干奶酪食用,有时还搭配煮鸡蛋吃,当然还可以和脆面包片一起吃。
  脆面包片——美味难挡
  主餐中除了面包和黄油,你还会经常看到一种脆面包片,瑞典人常爱拿来吃。脆面包片在过去被看做是穷人的食物,在瑞典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要是保存得当,脆面包片至少能存放一年之久,而且至今仍是吃法最为多样的食品之一。国家健康和福利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一项运动,呼吁瑞典人应该每天吃上6-8片面包,包括脆面包片。脆面包片形状不一,有薄有厚,口味多样,种类多到可以放满商店里整排的货架。脆面包片上什么都能放:可以放上煮鸡蛋片和细管挤出的鱼子酱,用作早餐;也可以配上火腿、奶酪和黄瓜条,用作午餐;还可以涂上黄油,连同晚餐一起吃。
  单片三明治——与众不同
  当你点了一份三明治,却发现只有一片面包时,可不要为此惊讶。单片三明治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5世纪,那时候人们把厚面包片用作餐盘。在瑞典,虾肉三明治一直是适合国王享用的美味。这道海鲜小吃里有煮鸡蛋片、生菜、西红柿和黄瓜,堆得高高的,顶上还有奶油酱——由奶油混以小茴香和鱼子制成。虾肉三明治是瑞典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甚至催生了一句流行的谚语,字面意思是“在虾肉三明治上滑行”,但实际意思相当于“小菜一碟”,指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的任务或活动。
  豌豆汤和薄煎饼——周四的传统美食
  许多瑞典人从小就在周四喝豌豆汤,吃薄煎饼。关于这一传统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天主教徒周五不吃肉,所以周四就狠命喝豌豆汤;也有人说是女仆周四只干半天活,而豌豆汤做起来非常容易。不管起源如何,这项传统一直很好地延续了下来。大多数传统的午餐厅在周四都会供应豌豆汤和薄煎饼,佐以越橘酱或其他酱料。
  公主蛋糕——皇家之宠
  为瑞典面包房的橱窗带来缤纷色彩的是一直备受人们喜爱的霓虹绿公主蛋糕,蛋糕上还点缀着一朵亮粉色的糖玫瑰。一层层的黄色海绵蛋糕中间夹上果酱和香草蛋奶,然后最上面涂一层厚厚的鲜奶油,最后整个蛋糕被仔细地裹上一层薄薄的绿色杏仁蛋白糖霜。在瑞典的饮食历史中,公主蛋糕算是近代的新宠。承蒙詹妮·阿克斯通的好意提供,这款蛋糕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亮相。詹妮·阿克斯通是国王古斯塔夫五世的弟弟卡尔·伯纳多的女儿们的老师。卡尔·伯纳多的女儿们——马格莎公主、玛莎公主和艾斯特德公主——都非常喜爱这款蛋糕,“公主蛋糕”这一名称就是受此启发而诞生。9月的第三个星期是官方规定的公主蛋糕周,但现在人们享用这款受欢迎的蛋糕是在特殊的节日里,以及纪念生活中许多重要的时刻时。如今的公主蛋糕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除了经典的霓虹绿外,还有复活节的黄色、圣诞节的红色、万圣节的橙色、洗礼上的粉色和蓝色以及婚礼上的白色。
  甜品——专门节日享用
  在瑞典,人们总是能找到好借口来享用甜食,爱甜食爱到日历上有些日子是专门用来吃某种特别的甜品的。10月4日是肉桂卷日;忏悔星期二(也就是圣灰节的前一天)吃奶油杏仁馅的小面包;3月25日吃华夫饼;11月6日吃奶油海绵蛋糕,蛋糕上还装饰着巧克力或奶油杏仁糖霜做成的古斯塔夫·阿道夫国王的头像,用以纪念这位于1632年11月6日在吕岑会战中阵亡的瑞典君主。
  小龙虾——夏日狂欢
  小龙虾派对在8月里很盛行。温热的夏日夜晚,在瑞典各地的花园里、阳台上,人们尽情享受着这些一口便能吃下一个的红色淡水甲壳生物。16世纪时,小龙虾是瑞典上层人士和贵族的专享美食。而如今,它已成为全国上下人人都能享用的美味。几百年来,人们大规模进口小龙虾,这大大降低了它的价格。
其他文献
这次去韩国旅游,正好赶上了久负盛名的江陵端午祭。还记得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后,曾惹来我们中国人的口诛笔伐。现在可以亲身体验一下,“韩式端午节”与我们的传统端午节,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  我和韩国的朋友从首尔驾车出发,三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江陵市区。端午祭的主要活动都在端午场举行,端午场是沿河两岸搭建的舞台和帐篷,绵延一公里左右。  朋友告诉我,端午祭的祭祀仪式,从四月初五的“谨酿神酒”开始,到
期刊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执行长官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全息融合的一种化学公式,通过这一奇妙公式的组合,任何行业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每一家公司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重新思考未来行业的方向。  很快,“互联网+”的理念就在悄悄地影响教育行业的金字塔尖——留学。顺顺留学、柳橙网、牛校
期刊
互联网+趋势势不可挡,但是否真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无法定论,暂且把“互联网+留学”的类型进行梳理,以便甄别  流量型:以网站流量转化学生资源为主,比较盛行于PC互联网时代,典型代表是533留学网、liuxue86以及一些门户网站的留学频道等。网站运营者要么靠资源转嫁,要么靠丰富内容引流,吸引大量潜在客户,进而产生转化,向中介机构输送客户信息,获取相应返佣或者硬广费用。传统中介机构也由最原始的黄页
期刊
翠壁是密密的水椰林,那些宽大锋利的植物在水中茂密地生长着,浑黄的河水在椰叶缝隙投下的强光下晃动着,折射出耀眼的金黄色光芒  在河内等待转机去胡志明市停留了几小时,我郁闷的心情在导游给我们兑换越盾的时候终于好转,1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44万越盾。人们欢呼起来,这比不久前100元人民币兑换16万柬币更夸张了,只要拿出300元人民币,马上就能怀揣百万,这是一种多么好的感觉。相比出国前去兑换美元时厚厚一叠
期刊
谁都知道线上和线下教育的服务模式是大相径庭的,线上服务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基础,往往更加直观化,网络化,自主化,看起来更加简单,其实是将更多要求诉诸学生和家长,而传统线下则是以机构权威为重,我们不妨也用一个直观的选项,互相比较线下和线上教育的服务区别  线下状态  信誉度  传统国际教育机构最初因为缺乏统一监管平台和高标准的行业服务准则,相关的投诉事件屡屡发生,这种乱象发展至今已有了质的改善,形成了一
期刊
李耀霖,Felix Li,今年25岁,SHMS瑞士酒店管理大学硕士学生,在读的第一年曾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实习,第二年同时获得日内瓦文化东方、巴黎半岛、深圳香格里拉酒店的录取。  Felix在SHMS读两年制硕士的课程,第一年PGD课程是攻读宴会管理方向,实习的时候选择了在广州的丽思卡尔顿酒店。之后是想获得更多的海外酒店工作经验,所以实习结束后选择继续攻读MIB课程,第二年下半学期同时获得了三个录
期刊
游鹏,本无工作室创办人,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产品设计系。曾受教于荷兰设计大师Tord Boontje,英国工设计大师Sir Kenneth Henry等  英国是世界创意中心之一,英国著名的艺术高等院校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来此学习,在所有热爱学习艺术设计的人们心中,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这两所学校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求学殿堂。  本无工作室创始人、年轻设计师游鹏先后就读过
期刊
受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中国近两年的教育投资热潮屡创新高,线上与线下的交织前进。整个教育产业可按年龄分为幼儿教育(0-6岁)、K12教育(6-18岁)和大学教育,除此之外,还有P2P教育、外语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兴趣教育、出国留学、考研/国考、考试服务等领域  幼儿教育:以儿童兴趣培养、潜能开发、英语早教、民办幼儿园等连锁模式为主。学前教育成为与高等教育并列的近十年来仍能保持扩张式发展的教育阶段
期刊
有时促成一个人走上风口浪尖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依靠其他事物的推动,尤其是他的对手。就在今年7月,新通、澳际、启德、金吉列、新东方前途出国五大留学中介联合向国外校方发布邮件声明,希望国外校方不要支持新的在线O2O平台,认为其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竞争关系。在如今大众热议营销的时代,此举将两种不同平台的碰撞推向了幕前,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并不和平的开始是否终究会有一个和平的结尾呢?  向下一个风口迈进  到了
期刊
“如果他们需要两辆车时,他们会刻意买两辆完全一样的普通车,让人认为他只拥有一辆车”  去年秋天,我有幸到瑞士的苏黎世和卢塞恩旅游,切身体会到了瑞士人的“小气”。  从德国进入瑞士境内后,高速公路上奔跑的车辆都变得很旧且少见名牌,与法国和德国满大街跑的名车根本无法相比。我不由得对瑞士人是否真的富有开始质疑,导游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失望,笑着说:“你们别看这些车破,可开车的人身价至少都在百万欧元以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