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为一 教学相生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是美术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他们是一群与普高学生的年龄相当,但心志、特长、习性、文化课基础等方面有所不同的艺术生。他们有个性,却颇有些偏执;他们聪明,但行为习惯上时有懒散;他们爱艺术,课余喜欢看美术类画册,大多时间专注地投入到绘画练习之中,致使文化课学习时间少、基础弱。作为文化课教师,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学生的心性,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坐视不管,更不能片面地为追求升学率而只顾埋头教学,而是应该尊重美术基础教育的规律,坚持以“培养未来美术优秀的后继人才”为教育教学宗旨,积极地寻找教书育人的有效之道。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渗透的当今,美术基础教育学校的文化课教学,应对青少年学生有机地渗透审美心理教育。近年来,笔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研究和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努力寻求语言文学与美术作品或创作之间的美学通径,寓审美教育、美术实践活动于语文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启迪,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异中求同,打开通境
  在往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常感困惑的是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困难。学生课外阅读有限,似乎在语文与绘画之间存在鸿沟,两者之间的经络很难打通。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有的懒于思考,对课堂提问、探讨问题无动于衷;有的对作业厌烦、马虎,应付了事,甚至偷懒不做;有的作文只写一些假大空的套话,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写不出真情实感。不少学生还摆出一副“你唱你的调,我睡我的觉”的架势。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培养“古今通、中西通、艺理通”的“通人”是美术院校的教学理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己必须搞明白语言文学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异同。庄子说:“道通为一。”其实语言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体异性通,我们要从中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同,它们都是语言,都是一种道说;异,它们在表述方式上一个是诉诸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个是诉诸视觉。莱辛在著名的《拉奥孔》一书中以拉奥孔的艺术形象为例,指出诗歌与雕塑语言艺术(即视觉艺术)之间的异同,主要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异”。诗人和雕塑家都在表现拉奥孔的痛苦,因为诉诸感官不同,表现方式就有所不同。诗人可以用语言文字恣意地描述拉奥孔因痛苦呐喊而扭曲的脸;雕塑家则不同,他以实体形象诉诸视觉感官,虽然表现的是拉奥孔的痛苦,但是拉奥孔在塑像中只是微张开嘴,他的痛苦表现在人与蛇的纠缠、冲突、搏击的肌肉张力中,这样,人物的脸孔不至于因痉挛而变形、变丑。虽然两者语言不一,但毕竟都是描述人物的痛苦,在作用于读者和观众的精神层面的情绪感染上却是相同的。
  搞清楚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这两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跨学科对话和分析,这样也便于抓住这些学美术专业的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促使他们思考、探讨、联想、理解、感悟。例如,笔者在教学戏剧《窦娥冤》《雷雨》,小说《祝福》《药》《桥边的老人》《变形记》等悲剧作品时,尽量引导学生去挖掘作品中通过故事情节描述及人物言行、心理刻画所表现的悲剧内涵,使其充分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情绪。尽管很悲愤,很痛苦,但回味后我们精神上还是有愉悦感,因为我们从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了认识的满足、理解的满足、欣赏艺术表现形式的满足,最后得到了艺术审美的肯定性的情感满足。而这种心理结构就是审美态度。我们用这个态度去把握世界,对象就成为美。在分析、讲解课文的过程中,笔者往往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课件中的图片作适当的拓展教学。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挣扎的奴隶》,奴隶的姿态是一腿挺立,一腿上抬,整个身子剧烈扭转,表现了强烈的扭曲、强烈的挣扎和强烈的对比。人们说这一作品体现了“巨人的悲剧”。而米开朗基罗的另一件雕塑《濒死的奴隶》,奴隶的形象却表现得十分安详,肌肉是那样平静,完全没有死前的痛苦。这个意境,就如作者后来在《夜神》的座下刻的一首诗所说:“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的,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和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快乐。不要惊醒我,啊,讲得轻些吧!”《濒死的奴隶》好像在说:活着是痛苦的,只有死才能解脱一切苦难。这两座雕像从动作到每块肌肉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雕塑语言、人体语言的力量,充分传达了作者的反抗和愤慨情绪,充分展示了雕塑艺术之美。通过比较,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我们无论是学习文学作品还是国画、油画、雕塑、木刻等造型艺术,都同样需要用心去品味,去体会伟大的艺术家是如何观察生活的,如何表达内容、主题的,文学艺术之美或绘画艺术之美是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认知能力。
  教书重在育人。我们的文化课教学不能只说些教条的空洞的大话套话,而应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生、理想、追求进行具有实实在在启迪意义的引导与激励。针对这些十七八岁的艺术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作相关内容的知识拓展,通过一些画家的人生故事、创作经历,画家写作的精彩文段等,启发学生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思考,拓宽写作思路,激发理想追求,鼓励学习热情。如教学“如何细致生动地写景状物”,笔者指导学生阅读罗丹的《苏瓦松的夜晚》,学生不仅以这位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的散文作为写作范本,还领略了罗丹的浪漫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情怀。又如教学“如何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笔者指导学生朗读马蒂斯的散文《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既启发学生如何用纯真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发现真善、创作美好,又让学生感悟马蒂斯绘画作品健康而明朗的创作基调和艺术风格。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美术专业课上感知这些中外著名的画家及作品,也可以在语文课堂的穿插比照教学中找到语言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通径,加深对这些伟大艺术家的认识、理解和感悟。如果语文教学能有机地结合美术方面的相关内容和知识,能对学生懂得怎样欣赏艺术、怎样创造艺术、怎样挖掘素材并表现艺术的真善美有些引导、启发、促进作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有针对性,我们的学生就会对语文课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和兴趣。   二、 与时俱化,通而求变
  李泽厚在《美学的对象问题》一文中说:“美的哲学最基本的,是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从柏拉图开始,就认为美不是这个具体的东西,又不是那个具体的东西,而是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国内外一般把有关美的本质的论说分成两大类:主观的,客观的。李泽厚说:“我主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的看法。如果说这算是主客观的统一,我也同意。但这个‘主’,不能把它说成情感、意识形态的东西,只能把它说成是人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与对象的结合构成美的本质。”
  为什么真正的艺术家能在一般人看来并不美的地方发现美呢?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一种审美态度和审美意识,有这样一种审美的心理结构。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培养其欣赏艺术作品的心理结构呢?这就需要使学生广泛地接受艺术熏陶,提高文化修养,并充分调动其感知、理解、想象、情感诸方面的审美心理因素,促使其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几乎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与美术欣赏、创作相结合的不同形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1. 指导学生利用假期编写图文并茂的语文小报,这既是语文作业,又是美编设计作品。
  2. 指导学生写下乡写生的随笔体会,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美、品味自然美、体验生活美,要求回校后精心编写刻画人物、描写景物、记叙事件、谈感想体会的文段,并配上图画,最后经评比后进行专栏展示。这不仅体现了随笔的形式多样性,而且对专业写生教学也能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3. 要求学生珍惜身边的学习资源,关注学校的艺术动态,有目的地观看各类大型美术展览,如“吴冠中画展”、许江的“致葵园”画展、鲁迅收藏展、珂勒惠支版画展、纪念建国60周年画展、纪念建党90周年画展、大学生毕业展等,写作观后感,并在课堂交流,以此提升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激发其理想与追求。
  4. 在图文转换题的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及表述能力,针对艺术生的特性,反题型而用之:根据文字要求画漫画,并用文字阐释其寓意。
  5. 寒暑假布置学生阅读著名画家的散文或画论,写阅读心得及感想,提升学生文学与艺术的涵养。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如果能针对艺术生的特性与时俱化,在与绘画艺术的求同、求通、求变、求互动上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更多地参与艺术的欣赏活动、创作活动,那么就可能达到“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艺术的实践活动中提升人的内在品质与情感,即提升审美心理素质与能力,从而成为“性格美”“精神美”“灵魂美”的年轻一代。
  三、 体验艺术,感而遂通
  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索文学语言与绘画语言的通境,在业余时间里,笔者阅读了一些中外著名画家的画论,从中得到了许多启迪与教益。笔者还在知天命之年和国美附中的学子们一样学习写生作画:撑起画架,铺开画纸,拿起画笔,调试颜料……因为没有强化专业的目的,学习绘画的过程是随意而自然的;因为没有功利的追求,学习绘画的心态是轻松而自由的;因为打开了阅读视野,从古今中外知名画家的字里行间获得教导和启迪,学习绘画的心情是愉悦而满足的。2011年和2012年的“三八节”,笔者的两组绘画小品还参加了杭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画展,得到了中国美院油画系教授等画家的肯定和鼓励。一些学生在随笔中对笔者的绘画作品作了如是评说:“方老师的写生作品并非写实,她的画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凸显出她的喜爱以及强烈的抒发感”;“她用自己的经历、见闻和知识,以个人精神上的气质掩盖了笔法上的不熟练”;等等。
  在学习绘画创作的过程中,笔者反复体味文学语言与绘画语言的义理相通之处,得到了如下感受:(1)通过绘画实践,与美术近距离接触与体验,加深了对绘画艺术的认识与理解,激发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并使自己的审美心理素养得到提高;(2)通过绘画实践,切身体验到文学语言与绘画语言相通的妙境,在课内外增加了与学生进行思想上沟通的话题、情趣上交流的机会;(3)通过绘画实践,能更多地学习、了解中外艺术知识,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同语言文学艺术相互引用、印证。
  达·芬奇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我们的美术基础教育如何才能把艺术生这些“未来的画家”的心灵塑造成“一面镜子”呢?全国著名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先生说:“‘要分数而不育人,求知识而不读书’的社会风气,逼得语文教师在现实和未来之间作痛苦的抉择。现实不能回避功利,但过于功利很容易失去理想。而教育是必须追求理想的。从人文角度审视,语文教学的理想就是文化的理想。”笔者以为,美术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还是应该坚守一种纯正的“理想”——培养有品德、有学养、有才情、有追求的未来优秀的艺术家。要实现这个“理想”,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学内容及方法要看教学对象因人制宜: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要善于变通;既要讲究方法技巧,又不能搞花架子,须保持教学的常态与实效;既要紧抓教学的水平质量,把更多的学生送入理想的高校深造,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的积淀、优良的品质、丰富的涵养。
  庄子所谓的“道通为一”的“道”,也就是某种思想、意趣、境界的公共性,或者就是康德所说的美感的普遍共享性。任何艺术的变化、变异都是从这个“一”出发的。我们语文教学还需要继续思考、研究和探索,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性上就是要用这个“一”来架起桥梁,让学生们感而遂通,以达到文学素养与美术修养根性的理解和感悟上的相助、相生、相长。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怕教,学生畏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由来已久,虽有调侃的意味,却也生动地反映了广大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周安民老师敢于把文言文教学作为他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有他个人兴趣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源于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他生活的这一方水土,也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余姚是江南
期刊
编 者 按  本刊2012年第3期的“前沿”栏目曾以专题的形式,探讨了长兴县试验初级中学“全程助学法”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层面的实施策略、探索之路等。本期,我们再刊发一组“全程助学法”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中如何运用的文章,以飨读者。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可见预习的重要地位。它是学生
期刊
编 者 按  不亲身到衢州二中体验一番,不实地考察一下衢州二中的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其实不能完全体会衢州二中开展外事交流活动的定位之高、工作之实。本期“视点”,我们以衢州二中正在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采访了潘志强校长,并约请了包括外教在内的多位教师撰文畅谈自身在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的点点滴滴。这一组文章,既有深入的探讨、理性的思考,又有感人的故事、深刻的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的呈现,让广大读
期刊
【标题】 厚实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品质  【作者】 鲁国权  原发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1年第07期;转载于《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12期  【标题】 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化学实验创新探究  【作者】 付小勤,曾幼淼  原发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1年第09期;转载于《中学化学教与学》2011年第12期  【标题】 谈谈对特异性免疫的教学指导  【作者】 梅籍琪 
期刊
一百多年前,温州中学就诞生在秀丽的浙南大地上。从那一刻起,她就奔涌着独特的文化血脉。被章太炎赞誉为“三百年绝等双”的国学大师孙诒让先生为了开启民智、富强国家,于1902年亲手创办了这所学校。这位大教育家既重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又注重学生国学根基的打造,既倡导学生投身社会活动,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理念从此浸透在温州中学的血液之中,成为每一个学子的文化禀赋——传统就这样深深地扎下了根。  于是
期刊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有教无类”,告诉世人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潜质生也是受教育者,教师对他们应抱持“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但潜质生也有他的特殊性,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给潜质生转化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法。面对潜质生,教师更要多一份期待和坚守。  一、基本情况  小董是我任教班级里的一个男生,对他的最初印象源于他的一手字,不管写字时间多仓促,他的字总是那么整洁、遒劲。但是他的
期刊
一、 教学案例  在上《绿洲》一课时,笔者采用了情境导入法。  【教学片段1】  师 (结合图1《楼兰遗址》的展示,一边播放肖邦的音乐《雨滴》,一边用低沉的语调诉说)这张图片是新疆库鲁克格山麓的孔雀河流域楼兰遗址的照片。河早已断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干涸的荒漠、枯萎的树木、残破的家什、风干的肢体,是解读楼兰兴衰的实证。植被的破坏,大地日益沙漠化,人类最终将自己埋葬自己。  师 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
期刊
历史学科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时间跨度大,特别是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就会感到困惑或者无法产生兴趣,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只有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更多地运用历史文献、历史图片、模拟历史场景等手段营造历史氛围,使那些久远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才能使学生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和感悟历史。下面笔者就以《罗马人的法律》(人民出版社版,
期刊
《孟子·万章上》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孟子提出的著名的分析文艺作品的理论命题,后人概括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理论强调了文本与作者之间的联系,经过后世学者的不断探讨、阐释、实践和总结,已经上升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权威,成为阐释学上的一个重要法则和方法论。而我们知道
期刊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学只注重词汇、语法,很少考虑文本的题材和体裁,学生的阅读也就始终处于一种很被动的浅层次的状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笔者以为,运用近年来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盛行“体裁教学法”理论进行教学,不失为改变这一现状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体裁教学法”,指的是师生在语篇体裁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1)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