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
我国多校区基本上是这样形成的,一类是一个学校在自己的校区之外又建设一个或几个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建校区”。另一类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合并办学,规划后的“核心校区”只能有一个,而其他合并学校的校园自然形成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校区”,此处的“新”是相对合并关的历史而言,表明它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某种角度说,多校区办学出现的突出问题,主要源于一个“新”字,正因为校区“新”,学校办学才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下面将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一是很多高校通过多校区办学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但不少学校的“新建校区”或“新校区”与本部校区之间距离偏远或交通不便,带来了不少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空间距离很远。如中山大学的珠海校区离中山大学本部有一个多小时的汽车路程,在天气晴好、道路畅通的情况下,车辆往返也需要半天时间。空间距离不太远,但交通不够方便。如本部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其浦口校区均在长江以北地区,学校每次出班车必过长江大桥,时常由于交通堵塞等原因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
二是一所大学通常是多少代人建设起来的,而“新建校区”一般比较年轻,缺少大学应有的校园氛围,与高素质教师的接触与交流普遍偏少,学生和家长不够满意。教师一般不愿意常住新校区,更不愿到新校区安置家庭,因而师生课外接触机会少。很多教授级教师是逢课到校,其他时间全不照面。学生与任课老师见面或交流一般也限于专业学习方面,而在其他方面则缺乏教师的“人文关怀”。不少学校的“新建校区”学生构成单一,往往都是低年级学生。这就造成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不同系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不多,使得“新建校区”的学生失去了天然的“启蒙导师”(如师姐、师兄)的关心和帮助。新建校区用于休闲的娱乐场所往往不足,组织安排也常常因为人员不足不够到位,学生业余时间无处可去。上述种种都造成了“新建校区”的硬伤,曾有学生作仿古诗这样描写“新建校区”生活景观:“前不见高楼大厦,后不见名师大家,念原野之苍茫,独怆然而涕下。”虽然是一首幽默的仿古诗或称作调侃诗,但它从某种角度也真实地反映了新校区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内心感受。
三是“新建校区”教育资源不足或正处于加紧建设之中,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无形损失,使他们未能充分享受大学阶段应得的机遇和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校区图书资源相对比较少,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校区实验室设施较好,但数量不够。本部教育资源利用或者利用率很低,有的还必须重复购买。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学生医疗条件不足,后勤保障设施没有本部齐全,一旦遇到急诊大病常感交通不便、不能得到及时诊断治疗之苦。
四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实行一校多区办学格局的历史不长,因此很多高校对“新校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识不够,把握不准,急需在体制上加以完善。对于新校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两种情况需要进行科学论证,首先,校区是按照国外高校独立的分校体制来建设(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是按照作为本部校区体系一部分的格局来建设?不同的格局需要不同的管理体制来适应其未来发展。其资源共享,到底是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好,还是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好,抑或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较好?只有确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可以进行适当的教育投入。
五是建设“新校区”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分散办学,经验不足,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浪费现象很惊人。大量重复地购置设备和图书资料。学生在校区间查阅资料、开展实验活动或为了感受大学校园氛围等需要支付不少的个人费用如交通费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素质教育活动的成本通常成倍增加。比如开展名师大家讲座,本部需要一场,各校区也需要几场,支出费用绝对数必然增加。有的学校的校区通信设施建设费用幅度增加很大,等等。这些现状有违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限度利用的原则。[1]
国外多校区办学成功案例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在国外也是很常见的。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名牌大学都进行了多校区办学的实践。美国加州大学有9个校区,他们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在学科设置上都有多科性的特点。这个巨型大学是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联为一体,图书馆、办公室、学生宿舍处处相通,而且与全美的信息网络系统相连接。加州大学管理模式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事业部型管理模式,这种结构包括总校(评议会或董事会)、分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等)、学院和系所四个层次,运用“集中决策,分权管理”的方式,既保证战略决策的正确,又有利于调动各分校区的积极性。特别适用于巨型大学组织管理。
日本大学多校区管理以东京大学为例:该校由3个校区组成,其中一个主校区设立学校的绝大部分机构并且是研究生教学、本科这几年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另外一个校区是基础教学部主要以基础教学为特色,承担中、低年级本科生的基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高年级后学生转入主校区直接进入各研究室从事科研实践。还有一个校区是以应用型科研为主的校区具有较为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科研体制,这里的教授基本上不承担教学而是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及研究生培养。3个校区的定位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有非常合理的互补性,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有序运行。
从美、日两所不同管理模式的巨型多校区大学办学的经验来看,多校区大学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校区得到扩展,使成千上万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科研成绩斐然。多校区办学大大促进了各校区的专业化、多样化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由于多校区大学既满足了时代、国家、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各高校相互竞争以及知识、学科不断分化或综合的内在需要,故多校区系统发展势头很快。然而它的明显缺陷是院校间或多或少存在重复办学、职能冲突,办学成本较高等问题。[2]
多校区办学在管理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化多样化和整体性相互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尽管国内多校区大学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也有高校合并后形成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新组建的多校区大学必须明确校区定位,理顺校、院、系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机制。目前,国内多校区办学的形态除了包括扩展型与合并型两种外,还包括多种亚型,如一元投资型、新建扩展型、多元投资新建扩展型,复制扩展型、创新开拓型,强强加强型、强弱互补型、兼并互补型等等不同类型的多校区大学,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探索出多样化的管理模式。既可以建立事业部型管理结构,使各校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对独立;也可以在不同的校区尝试采用股份制或“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学科型”和“功能型”的校区定位作为不同的办学模式也可以在不同条件与类型的学校试行。[3]总之,多校区办学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探索出多种管理模式。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校区的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又要具有灵活和多样性,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注重灵活多样的管理的同时应更加注意整体实力的凝聚。首先,管理应具有相对统一性。尽管各个校区的历史和传统可能不同,但作为一所大学,必须在管理上具有相对统一,才能促进各校区寻求文化上的共同点和发展上的一致性。通过一定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技术使各校区为社会提供一致的教育质量、学术质量。其次,必须建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一个大学”的理念是实现多校区大学团结的首要管理基础。大学的宗旨是反映自身的使命和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因此,凝聚不仅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也是凝聚整个大学的精神力量,是团结各个校区的灵魂。
2.组建新兴学科群各交叉学科群,培育学科生长点
高校合并,规模扩大,为学科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首先,学校应尽快行动,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内容上找到相融的切合点,实现交叉互补。其次,在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发掘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因势利导培植新学科成长。多校区大学的学科布局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相匹配,必须深刻把握学科兴衰的规律,在多校区学科布局与总体规划中尽力避免简单合并同类项或分解大学科,紧紧围绕如何利用学科的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先进而科学的学科群,形成以基础学科为根基,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层次结构,在优化已有优势学科群的基础上,组建成新兴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努力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这也是高校合并之后多校区管理面临的重点问题。
3.调整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多校区大学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综合优势,确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应首先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投入,构建起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的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搭建各专业教学平台,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和个性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大面积实施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培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会制管理模式以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大的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和选时间的自由,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多校区的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是与基本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2]齐再前,郑秀英,白守礼,郭广生.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0(4).
[3]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例研究 [J].北京:高等教育,2002(2).
我国多校区基本上是这样形成的,一类是一个学校在自己的校区之外又建设一个或几个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建校区”。另一类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合并办学,规划后的“核心校区”只能有一个,而其他合并学校的校园自然形成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校区”,此处的“新”是相对合并关的历史而言,表明它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某种角度说,多校区办学出现的突出问题,主要源于一个“新”字,正因为校区“新”,学校办学才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下面将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一是很多高校通过多校区办学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但不少学校的“新建校区”或“新校区”与本部校区之间距离偏远或交通不便,带来了不少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空间距离很远。如中山大学的珠海校区离中山大学本部有一个多小时的汽车路程,在天气晴好、道路畅通的情况下,车辆往返也需要半天时间。空间距离不太远,但交通不够方便。如本部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其浦口校区均在长江以北地区,学校每次出班车必过长江大桥,时常由于交通堵塞等原因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
二是一所大学通常是多少代人建设起来的,而“新建校区”一般比较年轻,缺少大学应有的校园氛围,与高素质教师的接触与交流普遍偏少,学生和家长不够满意。教师一般不愿意常住新校区,更不愿到新校区安置家庭,因而师生课外接触机会少。很多教授级教师是逢课到校,其他时间全不照面。学生与任课老师见面或交流一般也限于专业学习方面,而在其他方面则缺乏教师的“人文关怀”。不少学校的“新建校区”学生构成单一,往往都是低年级学生。这就造成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不同系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不多,使得“新建校区”的学生失去了天然的“启蒙导师”(如师姐、师兄)的关心和帮助。新建校区用于休闲的娱乐场所往往不足,组织安排也常常因为人员不足不够到位,学生业余时间无处可去。上述种种都造成了“新建校区”的硬伤,曾有学生作仿古诗这样描写“新建校区”生活景观:“前不见高楼大厦,后不见名师大家,念原野之苍茫,独怆然而涕下。”虽然是一首幽默的仿古诗或称作调侃诗,但它从某种角度也真实地反映了新校区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内心感受。
三是“新建校区”教育资源不足或正处于加紧建设之中,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无形损失,使他们未能充分享受大学阶段应得的机遇和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校区图书资源相对比较少,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校区实验室设施较好,但数量不够。本部教育资源利用或者利用率很低,有的还必须重复购买。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学生医疗条件不足,后勤保障设施没有本部齐全,一旦遇到急诊大病常感交通不便、不能得到及时诊断治疗之苦。
四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实行一校多区办学格局的历史不长,因此很多高校对“新校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识不够,把握不准,急需在体制上加以完善。对于新校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两种情况需要进行科学论证,首先,校区是按照国外高校独立的分校体制来建设(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是按照作为本部校区体系一部分的格局来建设?不同的格局需要不同的管理体制来适应其未来发展。其资源共享,到底是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好,还是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好,抑或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较好?只有确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可以进行适当的教育投入。
五是建设“新校区”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分散办学,经验不足,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浪费现象很惊人。大量重复地购置设备和图书资料。学生在校区间查阅资料、开展实验活动或为了感受大学校园氛围等需要支付不少的个人费用如交通费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素质教育活动的成本通常成倍增加。比如开展名师大家讲座,本部需要一场,各校区也需要几场,支出费用绝对数必然增加。有的学校的校区通信设施建设费用幅度增加很大,等等。这些现状有违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限度利用的原则。[1]
国外多校区办学成功案例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在国外也是很常见的。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名牌大学都进行了多校区办学的实践。美国加州大学有9个校区,他们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在学科设置上都有多科性的特点。这个巨型大学是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联为一体,图书馆、办公室、学生宿舍处处相通,而且与全美的信息网络系统相连接。加州大学管理模式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事业部型管理模式,这种结构包括总校(评议会或董事会)、分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等)、学院和系所四个层次,运用“集中决策,分权管理”的方式,既保证战略决策的正确,又有利于调动各分校区的积极性。特别适用于巨型大学组织管理。
日本大学多校区管理以东京大学为例:该校由3个校区组成,其中一个主校区设立学校的绝大部分机构并且是研究生教学、本科这几年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另外一个校区是基础教学部主要以基础教学为特色,承担中、低年级本科生的基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高年级后学生转入主校区直接进入各研究室从事科研实践。还有一个校区是以应用型科研为主的校区具有较为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科研体制,这里的教授基本上不承担教学而是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及研究生培养。3个校区的定位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有非常合理的互补性,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有序运行。
从美、日两所不同管理模式的巨型多校区大学办学的经验来看,多校区大学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校区得到扩展,使成千上万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科研成绩斐然。多校区办学大大促进了各校区的专业化、多样化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由于多校区大学既满足了时代、国家、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各高校相互竞争以及知识、学科不断分化或综合的内在需要,故多校区系统发展势头很快。然而它的明显缺陷是院校间或多或少存在重复办学、职能冲突,办学成本较高等问题。[2]
多校区办学在管理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化多样化和整体性相互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尽管国内多校区大学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也有高校合并后形成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新组建的多校区大学必须明确校区定位,理顺校、院、系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机制。目前,国内多校区办学的形态除了包括扩展型与合并型两种外,还包括多种亚型,如一元投资型、新建扩展型、多元投资新建扩展型,复制扩展型、创新开拓型,强强加强型、强弱互补型、兼并互补型等等不同类型的多校区大学,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探索出多样化的管理模式。既可以建立事业部型管理结构,使各校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对独立;也可以在不同的校区尝试采用股份制或“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学科型”和“功能型”的校区定位作为不同的办学模式也可以在不同条件与类型的学校试行。[3]总之,多校区办学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探索出多种管理模式。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校区的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又要具有灵活和多样性,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注重灵活多样的管理的同时应更加注意整体实力的凝聚。首先,管理应具有相对统一性。尽管各个校区的历史和传统可能不同,但作为一所大学,必须在管理上具有相对统一,才能促进各校区寻求文化上的共同点和发展上的一致性。通过一定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技术使各校区为社会提供一致的教育质量、学术质量。其次,必须建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一个大学”的理念是实现多校区大学团结的首要管理基础。大学的宗旨是反映自身的使命和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因此,凝聚不仅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也是凝聚整个大学的精神力量,是团结各个校区的灵魂。
2.组建新兴学科群各交叉学科群,培育学科生长点
高校合并,规模扩大,为学科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首先,学校应尽快行动,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内容上找到相融的切合点,实现交叉互补。其次,在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发掘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因势利导培植新学科成长。多校区大学的学科布局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相匹配,必须深刻把握学科兴衰的规律,在多校区学科布局与总体规划中尽力避免简单合并同类项或分解大学科,紧紧围绕如何利用学科的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先进而科学的学科群,形成以基础学科为根基,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层次结构,在优化已有优势学科群的基础上,组建成新兴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努力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这也是高校合并之后多校区管理面临的重点问题。
3.调整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多校区大学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综合优势,确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应首先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投入,构建起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的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搭建各专业教学平台,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和个性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大面积实施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培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会制管理模式以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大的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和选时间的自由,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多校区的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是与基本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2]齐再前,郑秀英,白守礼,郭广生.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0(4).
[3]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例研究 [J].北京:高等教育,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