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导航,全面提升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n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既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又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學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时写出来,进行积累内化,可谓一举多得。

一、明方式,定规范,确保高质有效完成


  在七年级刚接触批注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着笔,第一次写出来的批注肯定不太像样。这一现象是很正常的。笔者一篇一篇地看孩子们的批注,惊喜地发现,很多孩子直接写了读书之后的第一感受,真正的有感而发,只是太过随意,失于肤浅。此时,老师就与他们交流读书时的感受,有的孩子说:感觉有的东西理解了,但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我肯定了他们的努力,鼓励他们换位思考,代入角色去理解。孩子们便恍然大悟,将批注重新完成,有了明显的进步。
  有学生在读《就这样慢慢长大》时,写道:“我仿佛看到了奶奶为了我不停地操劳。每当秋收之时,年迈的奶奶为了我能吃上软糯的米饭,起大早,即使汗流满面,也顾不上擦,不管我作业做到多晚,房中总少不了奶奶陪伴的身影。”有了自己切身的感受,再进行细节描写就有了画面感。这样去完成批注,会对孩子们的作文起到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为了避免随意化、粗制滥造的现象发生,我们还规定作批注,要根据自己选定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一到两处联想与仿写,从而能将优美的语句内化,合理运用。有孩子在读完《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之后仿写:“喜欢豪迈的宋词,喜欢它如画的意境。千里黄沙,孤马一匹,黑发壮汉豪迈不羁;又或是生灵涂炭的战场,有魁梧的战将,扛着一把偃月刀,像蜡梅花一样热烈,一样奔放。”这样的语言,便比他们开始时生涩的文笔要好了很多。

二、激创新,励思考,力求淋漓尽致提升


  上面的两种方法固然能提升孩子们的作文水准,但是要想“过此一路”,让孩子们的作文有个性,“涉妙境,无迹可窥”,还得有创新,会思考才行。
  比如,有个孩子结合《散步》一文中给相应的文本补白的方法,在批注《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时将人物当时的心理补充完整。他写道:“田野上,外婆站在一边,我站在另一边。泪如泉涌,但我却不敢回头。吸了口气,我强逼着自己笑了出来,向外婆点了点头。”孩子将外婆送别时,作者的不舍给补了出来,短短几句话却较之从前,提升了许多。
  还有孩子发现,把诗句穿插在文章中,特别是结尾的时候来一段诗句总结一下,格外上档次。于是,他便想出了据文写诗的批注方法。他在读完《一次相逢一份暖》后,写了这样一首诗:“烟雨载尘湖光好,水雾朦胧山色丽。千古喧嚣,无声;岁月沉淀,无形。”在读完《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之后,写道:“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燕燕轻盈风细细,群芳西湖好。烟雨霏霏,西子亭亭。我愿永远守住这幅不褪色的水墨画。”有感而发,提升自己的作文档次。
  还有孩子觉得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写,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句子:“愿我们历尽风霜,归来仍是少年;愿我们伴爱成长,沿途不枉岁月,终有个结局美满。”同样发自内心,让人叹为观止。
  孩子们在每次作完批注之后,总是会意犹未尽,主动与老师交流自己的心得。看到了他们会选材了,会合理安排结构了,会采用各种手法来扮靓作文了。尽管还不够完美,但创新与思考确实给孩子们带来了大进步。

三、返璞归真,平实体会情感,为阅读理解张力


  学生常常会出现浮躁的问题。这时便要求他们在批注时沉下心来体会文中的情感,体会运用的手法,来为阅读理解张力。
  有孩子沉下心来之后,写出了这样的批注:“诗意开头,诗意结尾,介绍了民国才女林徽因。文章意境深远,如诗如画,令读者身临其境。”还有的写道:“一语双关,‘拔节’‘积淀’‘储藏’‘慢慢长大’的不仅仅是爷爷种的甘蔗,还有在爷爷精心呵护下慢慢长大的‘我’。人生亦是如此,需要经历很长时间,不断积累经验。有了稳固的根基,才能慢慢向上生长。”
  更有孩子写道:“作者的情感复杂,不单一,有多处设下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例如‘我怔怔地望着藤架下那个一起坐过的秋千,一阵心酸,却化作一个微笑’写出了作者在对奶奶去世,过去和奶奶在藤架下美好时光不复存在的遗憾、心酸,微笑则写出了作者忆起过往时内心的愉悦、温暖、甜美,表达了作者带着奶奶的童谣,带着爱和希望,更好地生活下去的愿望。”
  在孩子们的笔下,充满亮点的批注层出不穷,孩子们对文本的解读也越来越深刻。
  总之,批注式阅读的优点有很多,既能够高质有效、淋漓尽致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能够扎实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石庄初中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一、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意义  王力先生在《关于汉语语法体系》中指出语法教学的特点是科学性、实践性、规范性和可接受性四点。在《汉语的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中认为教学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学性,包括教学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所以对于初中生要讲必要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规范化问题,这样学生学习之后才有实际的用处。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对于实用性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对于初中生而言,这种实用性应当体现为能够初步建立语法规
期刊
部编版新教材即将全面推行,新形势下,有效打造重积累、善运用的高效阅读课堂,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我们应该将寻找合理的“切入点”作为研究的关键,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精彩纷呈,扎实有效。一、切点准,让教学目标落实  一个准确的切入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  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把握。要发挥教材的功能,就要对教材充分了解,从而确立教学目标,
期刊
质疑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以怀疑的眼光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就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创设氛围,影响学生敢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学生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再想
期刊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成长目标的宏观描述,学科核心素养是对核心素养的进一步细化,为学科教学指明了具体的努力方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思考。阅读教学历来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的空间,应当是高中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之一。笔者基于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必修三《记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记》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对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期刊
学生的学习是他们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外在手段都无法代替也不能替代的。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认识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践与思考,而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需求,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他们的主动创新潜力,保护好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好奇心、进取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大胆展示,大胆补充,大胆探索,促进他们自主而有个性地学习
期刊
[人物名片]武凤霞,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总支部书记,无锡市东林小学、东林古运河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出版有《武凤霞讲语文》和《教育的生命底色》两本教育专著。两百多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
期刊
课后习题是教材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编者依据学段教学目标与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教学板块。随着统编版教材的广泛推行,笔者仔细研读统编教科书,发现编者对于课后习题的编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善,不仅更能切实为文本及单元教学服务,真正落实教学目标,还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和抓手,可谓统编教科书的一大亮点。如果教师重视课后习题,并能创造性地将习题资源整合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就既能
期刊
“留白”是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创造的一剂良药,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说明,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呢?笔者以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为例,谈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白”艺术运用的一些看法、做法。一、思考留白
期刊
一、古诗文中的“阁”建筑文化的价值意义  对《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妻子娘家小妹的那句“且何谓阁子也?”印象颇为深刻。再一联想,古诗文中提到“阁”的次数还真不少,有王勃笔下的滕王阁、黄庭坚登的快阁、木兰从军回家后的东西阁、《促织》提到的大佛阁、《水调歌头》里的朱阁等等。这些阁是一种建筑吗?在不同时代“阁”的制式有变化吗?在文学作品中“阁”承载了怎样的意义和情感?在古诗文中“阁”体现了怎样的民族心理和民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引导学生与古诗文对话,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语感熏陶,语文素养提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教版教材引入了文包诗这一文体。其中文为诗歌意境进行大量铺设,诗为文章主题进行提炼总结,两者相辅相成,疏密有度。教学时,我们应帮助学生从中习得语感,助力素养养成。本文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引导学生跨越时空,在与诗人进行充分对话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