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史学业水平考试开卷之忧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j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这对高中政治、历史课教学带来了不便,很难实现历史、政治与语文等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等,这些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些新的难题,教师如何应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政史;开卷;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76-01
  0
  甘肃省从2006年6月开始对高中历史、政治两学科毕业会考采用开卷形式,2010年起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又规定思想政治和历史两门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采用开卷形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毕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和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这对政治、历史高考总复习、对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考试复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面对新的难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开卷考试的现状
  开卷考试的形式下,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考试中,学生会出现以下三种现象。
  第一,平时学习“太懒”。主要表现在:1.课堂上学生听课不认真,课前很少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2.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多数学生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抄书本知识,只要在考试时从书本中找到后抄下来就可以了,平时用不着费劲的去预习、记忆、复习。3.学生自主复习不扎实。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没有很好地熟悉教材,在复习时,不认真识记基本的知识点,不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
  第二,考场上学生答题“太忙”。学生对章节知识、课本目录不清,未构建知识体系,不清楚各知识点在课本中的位置,考试时乱翻书,在课本中找不到主干知识。考试时答题不灵活。考场上学生急于从课本中找答案,有的学生从第一道选择题开始翻书找答案,致使答题时间不够,90分钟内做不完考试题。同时,考场由于学生忙于翻看课本或资料,寻找答案而显得十分忙碌。
  第三,答案组织“太乱”。学生不认真审题,直接从课本中摘抄,对文字不进行加工处理,只是东拼西凑,答案往往文不对题或很难切中要害,缺乏条理性、针对性、逻辑性。
  二、教学中的担忧
  在开卷考试的形式下,高中思想政治和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严重脱节。会给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问题式等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1.学生学习不刻苦,课堂上一般教师需要化大量时间教学组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
  2.不利于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理解基本原理。政治、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注重“雙基”考查,试题设计以考查基础知识点为出发点,学生要辨别清楚必须具备相当强的知识运用能力。
  3.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学考和高考试卷中出现多种形式的历史材料、时政材料为依托的试题,重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是开卷使学生以副科看待这两门学科,不利于政治、历史学科能力的形成,不能发挥以史为鉴和贴近生活的社会功效。
  三、改进教学的对策
  第一,教师方面的措施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基本技能;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构成历史事实的种种要素,将复杂的历史问题分解成细小问题,进行多层次的理解、识记,促使学生积累历史学习经验,逐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益。
  2.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作出切合客观实际的判断;要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获取历史信息并加工处理,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关注时政热点,将时政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教师组织学生多看新闻报道,多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
  3.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不断地进行归纳,整合知识,进行比较,形成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融为一体。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审题环节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清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细致分析,准确把握题意,理清解题思路,确定涉及的知识点。
  5.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中把必修模块相互联系,增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知识间的联系比较,培养分析、比较、概括知识的能力。
  第二、学生方面的措施
  1.端正复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学科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基础。在平时学习中,教师要求和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课本的内容深入、系统地学习,记忆历史和政治学科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积极联系高考,培养能力。结合高考试题特点和考查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确政治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以及自身在人文素养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规范学习行为,做到“三多”,即课前多质疑,课堂多动脑,课后多回头。课前多质疑就是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中找出问题,理顺新旧知识的联系,带着问题去听课、交流、释疑。课堂多动脑就是追求学生在课堂时间内所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争取当堂识记知识理解知识,将学生课堂的参与学习真正从肢体参与变为思维参与。课后多回头就是课后及时总结和复习,重视专题训练。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创建“合作探究性师生关系”制约因素初探》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25.)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形象非常重要,优美的教态和示范动作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正能量,所以,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应准确、规范、富有美感,从而为学生学习动作提供直观感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使学生感知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体育教师如何妥善处理好体育教学示范环节,以便让学生获得一种良好的心理感受,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示范;妥善处理;研究
摘要:我们品德课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的编写意图、设计框架,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品德课程的价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本文通过在品德课堂中提高教学实效性策略的研究,挖掘课程核心价值,让品德课堂成为落实立德育人任务的主阵地。  关键词: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60-1  《品德课程标准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要素主要体现在目标设计与课堂活动设计中,而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双基学习、学习状态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因此,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两个层面,详细阐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詞: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新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完全不同,它自身具有的文本资料、图片、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能够快速唤醒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且它具有的交互性强与获取方便等特征,在目前的教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借助新媒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内涵性逐渐趋深,将新媒体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可行的。本文笔者先对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微信、微博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个性化表达能力已成为当下高中写作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精意取舍;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118-1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
摘 要:读写结合是以阅读的课文为载体,设计与之相关的写话练习,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训练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通过模仿、补白、接续、延伸、改造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练笔,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中
摘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课堂环境、课堂行为、课后延伸三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92-1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依赖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要培养
摘要:在当下我国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所以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接触各种知识。在此基础上,各个低年级学生纷纷开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低年级阶段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习惯和能力有可
摘 要:本文分析本校及周边中职学校目前的教学模式,又受一则《一家美国的儿童银行》教学案例的启迪,对中职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进行探究,提出一些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24-1      首先介绍一则美国的教学案例,帮助我们对教学做合一理论有具体而深刻的理解。1
摘要: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生态课堂是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的课堂;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运用所学知识去实践,将知识由静态转向动态这一思考过程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关键词:生态;音乐;课堂;体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