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情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策略融合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是一种短文字即时分享的新媒体,辅以关注、点赞、评论和互动等功能,支持图片、视频和链接等扩展,微博的自发布、互相关注以及快速度和广覆盖的传播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微博舆情环境已然形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微博客用户规模2.49亿。大学生使用微博广泛、频繁和深入,有必要进行微博舆情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策略融合分析。
  一 微博舆情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础策略分析
  (一)总体目标
  微博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新领域。微博等新媒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占领的重要阵地和制高点之一,把握微博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在微博中宣传和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共筑“中国梦”;微博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明晰辅导员微博工作的职责和权益,推动辅导员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辅导成效、追求卓越;立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提高辅导员微博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辅导员的自我负责、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二)基础策略
  SWOT矩阵是策略融合分析的基础。根据SWOT分析法,分析微博舆情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四个基本因素,分别为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其中优势和劣势为辅导员自身的内部因素,机会和威胁是辅导员所处环境的外部因素;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聚合内外部因素、开展交叉因素分析和策略探寻,提出SO策略、WO策略、ST策略、WT策略等组合策略;将四个因素和四个组合策略汇总形成SWOT矩阵。基于SWOT分析矩阵,结合时代、技术、能力等角度提出三项策略融合,如表1所示。
  二 紧扣时代脉搏,研究微博舆情特点,结合能力标准,确定工作框架,切实有效的履行辅导员工作
  (一)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
  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新领域等是辅导员微博工作的总体目标定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党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教育部辅导员培训规划和团中央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行动等为辅导员提出日常工作的新高度、网络工作的新要求和微博工作的大方向。
  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教党〔2014〕40号)要求发挥新媒体互动交流功能,发挥辅导员等网络宣传员队伍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要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辅导员等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好网络新媒体建设;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辅导员职业功能;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深入推进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通知》(中青发〔2015〕9号)指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主要职责:在互联网上主动弘扬正能量、在互联网上自觉抵制负能量、自觉增强网络文明素养。
  (二)结合能力标准,坚持专业职业
  微博舆情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必然要求高校制定和落实具体的辅导员微博规划。按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落实《能力标准》,才能让辅导员微博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从专业化的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1],制定辅导员培训和发展办法,保障、激励、指导和要求辅导员参加包括微博等新媒体业务培训,规范科学的保障辅导员微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新媒体专业技能,助力微博风格的升级和微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而微博已深度介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日常行为,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信念,原有的辅导员岗位工作要求也亟待修订,在岗位标准、岗位职责和岗位权限中加入微博等新媒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工作联系、工作标准清单中加入基于微博迁移部分工作和创新开展工作的具体条目,以适应微博舆情环境。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还要求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通过约定一定的培训绩效目标用以评估与认定培训效果,也有利于辅导员明确定位辅导员职业目标、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生涯、有效提升职业能力成就,在学历、资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分析身份优势,确定工作框架
  辅导员微博工作的身份优势有不以涨粉、盈利为目的,服务对象明确,熟悉校园资讯和动态,有着准确的教育信息话题把握力。辅导员工作微博优先互粉对象为所带大学生,粉丝少便于将有限资源聚焦,走精细化、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建设道路: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和专业领域,确定微博发布与互动的中心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微博的数字分析、批判解读和正确使用;结合辅导员自身兴趣、爱好和学科背景提高微博吸引力;随着微博建设的发展积极开展确定微博风格,如内容型、互动型、服务型、课程型、专业型、聊天型等。
  辅导员微博工作的基本框架:辅导员工作应围绕信息发布平台、关注学生渠道、互动交流媒介等展开,利用微博即时发布相关通知、温馨提示等动态消息,获得同学们的关注和转发。发布各类传递正能量的信息与服务资讯,日常事务工作答疑、典型案例指引、就业观教育、毕业生回访安排、进行点对点的事务通知和指导。双向平等互动可以很好地弥补辅导员对学生单向指导交流的缺陷,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 掌握微博技术,知性、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微博,调整沟通模式,共建微博互信机制
  (一)掌握微博技术手段,提高信息素养   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或许是一道浅浅的代沟,而在包括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掌握方面的差距,必然会形成一道深深的数字鸿沟,必须能够从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面全面认识微博才能跨过这条鸿沟,无缝的开展辅导工作。
  感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微博内容主要是文字、图片和视频,阅读学生微博主体内容是了解大学生意见、建议、态度等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微博关注要吸引学生,也要关注学生,双向互粉,当学生介意但工作又要求必须关注的学生微博动态时可悄悄关注,尊重学生隐私。微博信息阅读可根据实际分类选择原创、图片、视频、音乐等,重视来自学生的私信、好友圈等定向微博。辅导员发布微博后通过阅读学生评论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观点、价值选择和判断,通过分类筛选可以只查看自己关注的学生评论,也可设置“仅关注的人才能给自己发评论”、“评论的提醒范围”以便限定评论范围、评论权限。每条微博还可以看到微博头像、微博账号、发布时间、发布终端、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等附件内容,这些信息也有助于辅导员了解更多背景情况。
  知性,人运用概念和范畴进行判断、推理的认识思维能力。微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削弱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辨别力、降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维度、加剧西方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度等不良影响。[2]面对负面、消极的微博信息,大学生容易陷入迷惑,甚至因误转发促进微博传播。辅导员必须善于通过案例、数字等分析方式对微博进行科学分析。案例分析即将讲评经典谣言、通报部分账号、研究部分热点事件案例,不信谣、不传谣。数字分析即通过负面、消极的微博的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微博账号的关注数、粉丝数、微博发布数等进行简单研判,数字的大小、数字相互间的匹配度、数字的有效性均有一定的意义,数字更多是传播学的意义,并非数字越大就越正确,如当各项数字过大而又离发布时间很近应考虑是否有推手;转发数很大而点赞数很小意味着对内容的较大争议,转发数很大而评论数很小可考虑发布者删除评论试图影响舆论导向;转发数、评论数很大,点进去又没有内容,一般是微博平台介入删除等。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全球化视野和创新能力,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康自信的成长成才,既不崇洋媚外,也不骄傲自大。
  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和比较,进行推理和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以学养智、以学养德、以学养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以学养人”的主要途径,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的新思路[3]。通过批判解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理性使用微博,以理服人、以学养人。网络空间以“去中心化”为标志,在微博舆情环境下“去中心化”更为显著,教育双方地位平等是基本特点,辅导员没有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以实行对所带大学生的支配权和话语权。批判解读即根据同语反复、循环定义、概念不当并列、偷换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两不可、以偏概全、循环论证、倒置因果等典型的逻辑错误判别原则研判,追查新闻链接和原始来源、不要发布不确定的内容。应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微博的发展也应该有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等五个时期,现在已处于成熟期。微信等竞争应用的出现也极大地威胁着微博的发展,微博舆情环境可能改变、也有可能削弱走向衰退甚至消亡,而辅导员的工作仍需持续开展,在微博建设要注意凝练。信息素养不仅是感受微博、判断微博,还要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辨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综合能力。
  (二)注重调整沟通模式,善于虚实结合
  辅导员微博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微博工作规划,善于向优秀微博辅导员学习、科学利用微博数据和相关分析报告做好对比总结,相信自己、注重细节、不迷信不盲从,关注学生反馈和体验,自觉构建辅导员微博的专业和权威。辅导员微博工作中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应注重实效性,日常学生事务信息及时发布;作为关注学生渠道一方面关注所带学生整体情况、一方面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观察和了解学生;作为互动交流的媒介要注意换位思考、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开展平等双向交流。
  沟通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应局限微博,通过微信等其他网络工具、日常沟通等非网络途径都可以开展虚实互动。线上线下双线出击,线上引导学生状态步入正轨,线下促进问题的实际解决。辅导员有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项职业功能,与微博结合可以更好地履行职业功能。可以在微博发布学校要闻、校园快讯、学术活动、讲座报告、媒体校园等高校信息,供学生阅读、评论、转发传播。优先关注的大学生个体是压力过大、状态不佳的学生,如学习、生活、家庭、就业、恋爱等方面的压力或冲突过大,因冲突、挫折导致的状态不佳学生,可以结合微博、网络和日常中关注迹象。通过辅导员微博工作的开展,扎扎实实找准定位、打好基础,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努力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和实现自我。
  (三)共建微博互信机制,开展预警应急
  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要共建微博互信机制。微博支持用户设置关注和取消关注,因此学生对辅导员的关注是会变化的,即使已经关注也可能屏蔽和取消,而强制要求关注可能导致学生另外注册虚假关注、无效关注。借助在沟通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师生互信机制,感召型教师权威可以在现代大学焕发新的容光。[4]微博互信要求辅导员事务微博发布简单明了、要素清晰,学生乐于阅读,吸引学生关注而不是强制关注;要求辅导员普通微博内容观点明确、长微博的论证科学、微博链接论据充分,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微博互信可以支持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开展预警、应急发布。互信预警,辅导员通过微博进行关注和跟踪学生群体个体动态,尤其是关注所带大学生、社团及所在院校学生的过激言论;互信沟通,在第一时间转相关职能部门处理解决,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隐患或矛盾早日得到解除;互信应急发布,即当危机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可在微博中发布校方等方面对危机的处理过程、结果,主动、公开、透明的回应和辟谣,利用辅导员自身的影响力,针对存在的纠纷、误解,及时弥补、降低损失和避免事态扩大。   四 倡导优质微博建设,善用和慎用网络语言,塑造核心竞争力,创新辅导员微博工作形式
  (一)倡导优质微博建设
  倡导优质微博建设,传播文明理念,引领网络风尚。建设优质主题,要结合时事、院校情况、节日氛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心理需要、阶段特点;要有针对性内容,发现典型问题和不良信息注意跟进和重点关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在微博上发布学生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特色学生社团、卓越创业团队和杰出学生的时效性信息,可以引发学生共鸣、相互学习和创先争优。通过辅导员之间的案例分享、论坛研讨,相互学习创新应用、学习有效方法,掌握不同年龄、专业和区域的学生微博语言和表达习惯,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志愿活动,提高对优质主题、针对性内容、网络语言和微博舆情传播特点的深度认识,培育辅导员品牌微博,提高辅导员事业心和成就感。
  善用和慎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诙谐、逗乐,是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如习近平主席2015年新年讲话中的“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语言向亿万网民释放了温暖的信号。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有:且行且珍惜、也是蛮拼的、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你家里人知道吗、也是醉了、挖掘机技术哪家强、承包鱼塘、有钱就是这么任性、什么仇什么怨,等等。善用拉近师生距离、慎用避免误解冲突,辅导员和大学生均为高知群体,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参与微博传播和交流,可以影响微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二)塑造辅导员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指辅导员在工作中应注意通过做好辅导员工作,指明学生的人生方向、激励学生自信、教导学生如何待人处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杰出和优秀学生;另一方面是指辅导员在工作中还应注意对自身的提升,包括学历、资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使得自己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辅导员微博建设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良好的帮助作用,辅导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工作成就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推动辅导员微博工作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专业化、职业化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对辅导员做为思政教育队伍的要求,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辅导员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辅导员工作的成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更直接影响着高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辅导员要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如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政工师等资格,在辅导员职级上实现提升。注重工作创新,特别是利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5]关注热点话题及其危机应对、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将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创新辅导员微博工作形式
  辅导员微博的创新工作形式有辅导员团体机构微博和学生工作微博体系等。
  辅导员团体机构微博,辅导员微博建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可以是校内辅导员联合建设的微博,更可以是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建设的微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辅导员作为一个机构微博,基于校内多位辅导员的相互协作的视角,加强师生沟通、服务学生健康成才成长,突破了新媒体下单兵作战的旧思路,单个辅导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总体建设的辅导员团体机构微博效果却更好了;华中农业大学“红色微博”,由辅导员刘进和学生成立专门的工作团队和工作室,粉丝数超58万,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将辅导员微博纳入学生工作微博体系,校内联动。学生工作微博体系由学校官方微博、院系官方微博和学生微博等三个层级的微博,分块覆盖联动。学校官方微博有大学官方微博、校内机构微博、校友会微博等,院系微博有院系官方微博、项目活动微博、教师微博等,学生微博有学生个人微博、学生会微博、社团微博。辅导员微博作为院系微博中教师微博的重要组成,联合构建新的学生工作组织建设方式、新的组织动员方法和新的工作活动模式。如福建师范大学“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建设,中国民航大学全覆盖的CAUC辅导员微博体系,都在提高多方公开联系程度、融合层级和群体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以快速大规模推送信息,实现新媒体联动,有效支持微博舆情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
  参考文献
  [1]冯刚,等.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01.
  [2]宣云凤,林慧.微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10): 96-101.
  [3]李辉. 论“以理服人”与“以学养人”的辩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转换的新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20-125.
  [4]孙彩霞.试论基于师生互信机制的大学教师权威塑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113-115.
  [5]黄晓波.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0.
其他文献
美式超大排量的SUV一直以来都是“油老虎”的“完美”代言,但凯迪拉克凯雷德Hybrid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个“传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以天津河北区9个自然班184名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让7个教学干预班级分别在学生中心讨论组、分享阅读教学组、分享阅读图书组三个条件下以每周一个故事的进度开展语言教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样本,考察了倦怠和投入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学业倦怠和学业投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研究一旨在对学业倦怠、学业投入和学业
期刊
大学生相对于同龄的其他群体,有着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他们面临的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也更加复杂,精神压力随之增加。如果应对不当,极易引发心理问题
本研究选取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学生496人及其父母作为被试,运用陶德清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测查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考察了小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
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似乎能够认识语言句子中的每个词,但是却不能完全或客观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维结果。解决类似学习问题的途径之一在于如何缩小学习者潜
高校教师是高知识、高学历的知识型员工,他们与高校之间关系的维系和稳定仅靠明确的人事合同是不够的,还需在教师与学校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心理契约。如何提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OCB)指的是未被正常的报酬体系所明确和直接规定的、员工的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功能的有效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