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补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高考有关文言文的试题也就是按这个要求出的。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么一个感觉,平时教文言文要比教白话文轻松,只要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就可以了。可是如果要求一个语文教师拿文言文来上公开课,往往是避之而不及。一怕文字和语言难以结合落实,二怕上不出新意。所以平常教师教学时就把一篇文言文的知识点越弄越细,学生要记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学文言文,学生能有强烈的兴趣吗?
  《课程标准》在“感受·鉴赏”这一块里写到:“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本人认为不仅白话文具备这些功能,文言文更具备这些功能,学生学好文言文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更何况高中教材里的文言文都是编者在优秀的文言文长河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备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由此,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只注重文言的基本知识点和翻译,也要按照“三维目标”教学。
  怎么教好文言文,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探究能力,方法是有很多种的。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出学习文言文的困境,本校的语文教研组正在进行着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究,即文言文的“三味”教学模式探究。所谓“三味”教学模式,即课前“知味”,课上“体味”和课后“玩味”。本文主要从文言补白的体味点对课上“体味”这一教学环节进行探究。笔者最近教到苏教版必修五的几篇文言文,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文中有留白。说到“留白”,马上就会想到诗歌,似乎这只是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因为诗歌受到文字等限制,诗人或有意或无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诗歌的“留白”艺术。那么读者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诗的国度里自由翱翔,实现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美感。其实文言文也具有留白的艺术,只不过它不像诗歌那么明显,想象的空间也不那么广阔,常被我们所忽视。不同年代的文言文,它的留白空间都不一样,可以这样说,年代越久远的文言文,留白空间就越大,这与我们祖国语言的发展变化有关。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各种途径引领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补充,对激发学生的文言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探究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文言补白能激起学生丰富文章内容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模山范水”的典范之作。读起来是如诗如画,但行文又是如此简约,给后代的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白。如果不引领学生补白,学生不一定有较深的感受,那么对理解后文的游玩之乐不一定到位。所以对文中的写景之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笔者采取的不是让学生翻译,而是展开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以下是学生补白的个例:
  (1)阳春三月,这儿有高大的山岭、茂密的树林。远远地山头上飘荡着薄薄的雾,好似一缕轻纱。高高的竹子青翠欲滴,那儿有一座亭子架在水上。亭子四面环水,那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自在地游动,和煦的春风扶着岸边的花儿、草儿,它们迎风舞蹈,让人心旷神怡。
  (2)春天到来,一个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舒畅的天,人们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祈福活动。这里有高大的山岭,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郁郁葱葱,时而又夹杂着悦耳动听的鸟叫。又有流逝很急的清澈的流水,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犹如一条银色的丝带,清脆的流水声叮咚作响,使人心旷神怡。
  (3)兰亭坐落在山脚下,当时已是农历的三月三,并且快要步入到夏季了。周围万物复苏,高大的山岭显得这里特别幽静,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就遍布在不远处,它们都换上了新装,显得格外鲜艳动人。风柔和地吹着,吹得树叶“沙沙”只响。天空中响起了鸟鸣,十分清脆。一旁清澈的流水十分湍急,似乎在追赶,奔向它们的去处。这一切组成了一曲优美的乐章,透露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气。水跟着弯曲的河道流入亭的四周。阳光从树缝里漏下来,格外明媚。空气清新,和风温暖舒畅。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宁静。
  (4)兰亭的环境十分清幽,最是适合名士们进行吟诗、把酒言欢和祈福活动。站在兰亭望向远处,天蓝得如琉璃般层叠变换,远处的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郁郁葱葱。山间又有茂密的树木和高高的竹子,眼前顿时浮现出一个“绿”字,那清幽,那令人神气清爽的景色完全不是万水千山中的惊鸿一瞥,也不是浮光掠影中的雁过无痕,而是真真实实地映在脑海中。阳光照射其间,回应环绕在亭子的四周的是那清澈的水流,流水叮咚,不停地向前奔,永不停息。面对此景,名士们尽情畅饮赋诗,好不痛快!
  从学生补白的内容来看,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对文中的写景句子都作了欣赏和再创作,不仅合理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是深入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为后面深入理解“畅叙幽情”和“信可乐”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文言补白能激起学生对文本再创作的兴趣
  《渔父》是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年代久远,语言尤为简洁。整篇文章主要由对话构成,在第一节的开头只用“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在文章的最后一节用“渔父莞尔一笑,鼓枻而去”,分别对屈原和渔父的动作和神态作了意味深长的介绍,而在这“意味深长的介绍”里又给世世代代的读者留下了怎样的空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和学生一起补充这里的留白。为了激起学生补充这个留白的兴趣,笔者当时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编导,把《渔父》改编成一部微电影,本文可以剪辑成几个怎样的镜头,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个镜头的情景。学生一听这样的活动马上就来了兴趣,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出现了四个“不约而同”的结果。一、各组不约而同地把全文剪辑成三个镜头:第一个镜头是屈原出场时的情景,第二个镜头是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第三个镜头是渔夫逍遥地离开和屈原孤独的情景。二、各组不约而同地给情节配上了环境。三、在环境描写过程中又不约而同地加入了瑟瑟的秋风和夕阳。四、各组不约而同地把电影的主人公换成了屈原。然后笔者和学生对环境描写中的“瑟瑟秋风和夕阳”又进行了深入探讨。学生给出了这么几个有代表性的理由:1.夕阳有暗示的作用。夕阳暗示了屈原特立独行的个性;也暗示了屈原心中美丽祖国的陨落。2.如果把“瑟瑟秋风”换成猛烈的西风,似乎赴死之前的屈原内心怨恨很大,这与屈原以死明志的内心不相符。3.“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环境能衬托出屈原之死的悲壮之美。另外学生陆续补充了渔父离开之后,最后的镜头是定格在屈原身上,在广阔的背景下,孤独的瘦弱的屈原久久凝视着深不可测的江面,耳边传来渔父不绝如缕的歌声。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考查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考查形式也是多姿多彩。本文鉴赏林则徐的两副对联,并介绍相关对联常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海纳百川 社稷 生死 英雄气息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样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随着“新课标”理念和“大语文”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这一传统的语言
2001年宁夏灵武市进入国家新课程课改实验区。带着困惑和迷茫,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着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课程改革之路。我们从形式到内容进行着一步步的探索,在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中逐步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推动了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发展。但不可回避的是,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也走过了许多弯路,在不经意间犯下的许多错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回首那些曾经有过的失误,依然能敦促我们不断反
近年来高考作文写作出现“高考作文”这种特殊的考试文体的现象,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新课程下如何进行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备考的问题。  一、“优秀”作文暴露的问题  1.追求辞藻,缺少真实感受的“文艺腔”  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要么非常忧国忧民,要么就是“曾经沧海”般得无尽感慨。假,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年龄完全不相符。  2.追求
大禹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千古传颂,因为那是大禹公而忘私,竭尽全力治理洪水,来解除民众受水患之苦的崇高行为。但是,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本教学,也像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那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景观”?  事实上,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本教学中,类似“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候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而没有再深入一步去探求作者为什么
作文互评自改方法,就是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评改别人的作文,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启发,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出现的问题。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再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使习作成为一篇合格作品。  互评作文的做法打破了学生写、教师改、教师评、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乐意,他们既可以得到老师的引
新课标的“感受·鉴赏”部分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下面以《兰亭集序》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品味文言文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得到精神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境界。  “凤头”——渲染美的气氛  一
【摘 要】考生在高考作文中适当应用古诗词,就会化平淡为神奇。具体做法有:巧用古诗句拟题;巧用古诗句开头;巧用古诗句连缀美文;巧用古诗句收尾等。  【关键词】作文;古诗句;拟题;开头;收尾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感情与文学素养的积淀,它的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考生在高考作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可以使作文构思新颖巧妙,文章语句意蕴十足,文采飞扬
【摘 要】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歌之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开创了全新的体例,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教材编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诗歌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诗歌散文合编,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很难落实课程目标。鉴于此,必需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进行教材重构,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
[摘要]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切实组织和开展好文学阅读活动。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的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力和思考创造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多元媒介 文化内涵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
【摘要】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诱惑力,那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了“情”,享受到了“美”。语文教学要想变成一种艺术,使语文成为学习者主动、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就必须提倡语文学习的形象思维,重视语文学习的情感作用,注重培养语文学习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教育形象思维情感教育审美意识    许多人都喜爱艺术。多少回,我看见,在座无虚席的大剧院里,台上的戏,会令全场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