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句子就是病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emo112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读了贵刊2005第7~8期《这类句子不是病句》一文。文中认为“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是舛互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能算是病句。对此说法,笔者不敢苟同,特撰写此文与张老师商榷。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舛互的修辞手法。所谓舛互,就其实质来说,是指先对事物看似全部、实质并非全部的对象肯定或否定,接着再否定或肯定事物的部分对象;或者先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全部,再否定或肯定一个表面看似包含在该事物中、实际并不包含在该事物中的对象。它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后者的作用。肯定,是为了更有力地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则是为了更有力地衬托、强调肯定部分。张老师认为,舛互这种修辞手法不能用逻辑来解释,这是毫无道理的。修辞,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就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语言表达的最佳效果,而语言表达的最佳效果又是以合乎逻辑规则为前提条件的。可见任何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舛互)都必须遵守逻辑规则。如果表达的内容连事理都不合,即使文辞再美,也是毫无意义的。
  再看看文中的例子:“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指的是全体同学的作业,当然包括陈华的。“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既然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怎么可能陈华的作业还没交呢?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日常的语言习惯。事实上,全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是一组矛盾判断。如果同时肯定一组互相矛盾的判断,就违背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也就是说,这个句子肯定就是病句。
  那么,正如张老师所说,名家名著和成语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说法,难道也出错了?答案是否定的。仔细一斟酌,名家名著和成语的类似说法和“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是有本质区别的。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前面的“万事俱备”并不是一个全称判断,他指的是战胜曹军的许多事情已经准备好,并不是指破曹的一切事情都准备就绪了。只有加上“东风”这个条件,才能算是一切破曹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很明显,这句话采用了舛互的修辞方法,而且用得非常正确。这句话能流传千古,也正是因为既符合舛互的要求,又完全合乎逻辑规则,不存在逻辑矛盾。实际上,文中列举的“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只有王老太太跟她俩小子没有挑好牲口,牵了一匹热毛子马”“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等句子无一不是这方面的例子。之所以出现类似张老师这样的理解,主要是对舛互这种修辞手法的误解、曲解。
  综上所述,“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有交”不是舛互修辞手法的运用,而是一个病句,犯了前后自相矛盾的错误。
其他文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借助新课程。但是,当“生成”成为时尚、“探究”成为新宠、“朗读”成为标签、“点拨”成为流行之后,语文课堂真的就“新”起来了吗?真的就能“一路走好”了吗?恐怕未必!“千金难买回头看”的古训提醒“走在大路上”的我们:在慷慨豪迈、阔步前行的同时,也必须常常带着那颗“驿动的心”作“再回首”!    一、课前预设与现场生成    在新课程时代,“预设”与“生
期刊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导读  第一节  (1)一读——认读文字——要求读得正确、顺畅。  (2)二读——想象画面——要求读出连动的画面。  (3)三读——进入意境——要求读出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二节  抓“洋溢”。  (1)读正确。  (2)书空。  (3)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老师去掉“洋溢”也可以说:“花园里常年飞扬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相信你们,去掉“洋溢”换个词也能说这
期刊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方利民执教的《千姿百“笑”》快乐作文课,方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风趣的教学语言,使得课堂笑声连连,乐趣无限。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主动,说得积极,更写得快乐,也使笔者初步领略到方老师所倡导的“快乐作文”的精髓,感悟到“快乐作文”的真正要义。    一、“说笑”,准备引导亲亲切切    课伊始,趣亦生。方老师先让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笑”的资料,然后出示“笑的
期刊
【新课标指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的工具性是指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教化功能,这是语文课的最直接和最明显的特点。而所谓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体验,不是靠老师的说教和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生本对话)启己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人文性的体现是语文教学中最实质性的特点,也是语文课至高至深的境界。教师要更好地体现语
期刊
在中年段阅读教学中,词语的理解往往让老师棘手。一方面,孩子们查字典的自觉意识还不够,即使查了字典,刻板地以词解词也无助于提高认识;另一方面,为理解某些重点词,往往要结合上下文设计一系列问题,或扯到课文以外的事物,不免破坏了文章的整体、圆融之美。理解词语的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不能迅速提升语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低年段,孩子们很喜欢苏教版教材中的“词串”和“成语歌”,读起来充满感情,余味无穷。那
期刊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课前准备  词卡、昆虫头饰、CAI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继续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采集昆虫。  二、学习第二行词串  (一)“田野”。  1.导入:咱们到了,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田野)  2.观察画面,理解“田野”的意思。  这一块一块的就是稻田,有田有土的地方就叫田野。  3.指导朗读
期刊
设计理念  1.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迁移)”的流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以读为本,读中明理。围绕中心议题,自主探究与发现,个性解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
期刊
一、习作内容    编写动物的童话故事是人教版小学第五册“积累·运用四”中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重在想象,要求学生借助小动物去写他们心中的故事,去表达他们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自由表达。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我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引路,自选材料等一系列充满童心童趣的教学环节,积极创设生趣盎然的童话氛围,克服以往作文课中写作与生活相脱节的状况,
期刊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词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与传统词语教学相比,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呢?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应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经验、重积累。下面结合《黄鹤楼送别》(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中的几个词语教学片断来谈。    重感悟    教学片断:饯行  师:“饯行”是什么意思?  生:“饯行
期刊
【习作内容】  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描写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