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管理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bos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的普及既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又因其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和自由性等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心理特点;教育管理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已经成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他们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进行人际交流。对青少年来说,如果能正确使用新媒体,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反之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充分了解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开展更为合适的教育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道,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6.88亿,其中青少年群体占比46.4%,其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和沟通。网络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结构,其行为主体总处于心理在线而身体不线的状态,从而降低了社会公共监督的约束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其网络自我控制的缺失行为就容易发生。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大大影响了青少年的现实人际交往,网络的虚拟致使青少年产生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以及角色错位,导致对外界的事物没有过多的兴趣,进而影响青少年的正常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
  二、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1.典型的网络依赖性。新媒体环境不断影响着社会发展,青少年在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对网络和新媒体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据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手机上网的使用率达71.5%。手机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功能不再是通话和传播信息,课堂上网查资料、作业找“度娘”、考试传答案、宿舍玩游戏等现象令人深思,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会减弱青少年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既想改变少年时期的依赖性,想拥有独立自主权,又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多元化的社会。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一方面想积极地展示自我,拥有支配自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因内心脆弱、受挫力差,产生面对社会发展和网络平民化的担忧。过强的自主意识会导致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3.强烈的创新探索意识。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和逐渐完善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接受信息和学习知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拓展了青少年的思维认知空间,改善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探索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
  1.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水平。在以手机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浩瀚无际的信息海洋,青少年容易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因此,要树立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规范、真善美的辨别能力以及信息内容的选择能力。青少年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充实自己的校园生活,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同时,青少年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强化对新媒体信息的理性选择,努力克服对网络的依赖,科学理性地对待新媒体。
  2.增强学校教育管理的实效。部分青少年由于缺乏目标,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肯定,就有可能投向网络世界的怀抱。因此,学校应从多方面评价学生,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交互平台,组织学生利用新媒体模拟现实中的教育情境,立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举办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应利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优化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网络媒体使用规范,加强新媒体的信息管理与监控,净化新媒体内容,利用新媒体价值的引領和内化,将知识共享转变为价值共享。
  3.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新媒体时代,家长需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针对如何使用网络制订规则,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据相关报道,家庭教育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一是家长工作的繁忙,导致孩子缺失应有的陪伴;二是家长本身就是网迷,容易滋生孩子上网的欲望。另外,家长面对已经网络成瘾的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和良好的态度。其实有网瘾的孩子很痛苦,在现实世界找不到乐趣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无法适应社会,在变异的信息路径上越走越远。家长应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语言艺术,注意与孩子说话的语气,多陪伴和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邱尹.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96-99.
  [2]邓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班主任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需要管理好班级的纪律,还需要教给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但因为中职学生的心理特质、行为习惯等原因,导致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困难重重。本文凭借管理班级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幸福班级的概念,建议中职班主任可从五个方面着手提高班级工作的幸福感,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专注自我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幸福班级;学生发展  “幸福中国”已经代替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三学生不良的心理表现出发,对相应的德育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高三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战高考。  关键词:心理问题;德育管理;策略探究  步入高三后,学生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这个时期是学生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相关教育学家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进入高三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三这个阶段的特殊性使学生面对各方
期刊
摘 要:当前由于人们不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将讨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研究进展,帮助大家了解治疗高血压的各种药物,为各种治疗药物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药物;药物治疗;副作用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发病率在成年人中高达20%,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有1.2亿高血压
期刊
摘 要: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实施监测,有助于相关部门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做出合理正確的評价。  关键词: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  一、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变。目前,国家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工作非常重视,也有许多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跟踪调查,有的通过电子邮件,有的打电
期刊
摘 要:微课嵌入案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嵌入;案例教学;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的方法,因其起效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抢救和检验及试验用药中。因为静脉注射直接穿刺入血管,如果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易发生感染,且推注速度快,易产生药物毒副反应,所以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基于本课程特点,采用微课嵌入案例教学,通过多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已成为我国普及九年義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发展  自上世纪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治国方略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农民工从农村走出来,成为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及人们生活观念改变,许多农民工改变了走大走远的想
期刊
摘 要:“以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服务,尊重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因此,笔者主要阐述了实现“以生为本”的几点要求。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教学质量  “以生为本”是当下的一种比较被认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实施“以生为本”的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存在一些认识理解上的偏差。笔者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数学模型课程的载体作用下,开展数学建模综合实验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对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创新能力进行探究,并提出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建模有利于将数学理论付诸实践应用,在各行业中作用巨大。大学生数学建模教育的实施,也是素质教育创新的重要要求。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增加,对社会中各种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医院的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生;实习;医德教育;医院文化;作用  实习医学生具有学生和医务工作者两重身份,在医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医院可以借助医院文化,对学生的医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对今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思考: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提高学生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人格、优化校园整体教育环境等多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  一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1.积极心理学出现的背景。传统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