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缺口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垄断着大部分重要文化资源的北京相比,多样性的艺术实践在中小型城市的环境下似乎很难持续地生长。而这种落差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地方上的文艺群体,没有独特的艺术理念或梦想。更多时候是因为受到资金和整体文化环境的限制,而只能将自我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寄托在扎堆涌向大都市的路途上。
  本期我们关于“独立空间”的共分两个部分:
  —— 现实空间 ——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些蜗居在京城不同角落里的独立空间。而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则将视线放到了北京之外,去关注那些坚持在本土进行着持续艺术实践的小型空间上:共有的艺术理想和来自不同层面的现实压力,让这些看似彼此相近的实体空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展现出很多独特的、在生存技能和文化理想的博弈间所碰撞出的生动能量。旅社、民居、书店等等,每种空间形态的产生和确立,都是一处放大着创建者初衷的回声场。它们用并不刺耳的声音,为平静的故乡打开着一个个并不张扬的艺术缺口。
  —— 虚构空间 ——
  除了关注更多不同类型的独立空间之外,我们也开展了一项名为“你的‘独立空间’”的征集项目。希望能够将一些未曾实现过的空间构想,通过纸上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在这里,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就不必为下月的房租水电而发愁,也不必考虑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完成你对于自我空间的奇怪构想。你可以用文字描述、手绘、图片等方式,将你的对于“未来空间”的创意纪录下来,并发给我们,我们将会以纸上展览的形式将它们展示出来,并在日后尽力促成一次实体展览的呈现。
  空间,并不仅只是那些矗立在街道或社区里的房子,相信在你思维跳跃的过程中,空间的形态一定会表现更加有趣和生动,它们或许会成为一个个虚拟的故乡缺口,并以艺术的方式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期待着你与众不同的空间方案!更多具体参与征集的方式,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官方微信账号,与我们互动。(文/郝科)
其他文献
兰爻  自由撰稿人。以持观望与敬畏之心为荣的阅读者。  专栏简介:  日本现代派先锋音乐,内容涵盖前卫电声、噪音实验、自由即兴、新迷幻等多重领域,以其风格之诡异、形式之丰富、奇人异士之多,已经在现代音乐世界里形成一派神秘而独立的景观。本专栏文章意图并不在于对形式概念和流派类别进行划分介绍,因为许多界线本来就是模糊不清的,尤其在先锋音乐领域,分类常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每一位音乐家本人的音乐探
期刊
“覆膜·新加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赵露个展单元”于新加坡当地时间2016年1月21日三点半开始VIP预展。展览地点位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议展览中心。展览时间正值整个东南亚最著名的当代艺术盛世—第六届新加坡艺术周期间,艺术周包含了“新加坡当代艺术展”、“艺术登陆新加坡”、“Prudential Eye Awards”等多场重要艺术展览和活动。  在“覆膜·新加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赵露个展单元 ”中
期刊
我的绘画作品比较多,但是除了画画之外我也非常关注展示空间。去年在中国美术馆我和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卡斯特利有一个对话展览,今年4年月份又以“白墙计划”为概念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出我和他的全新合作。而上海站展览最初的构思只是把之前在北京展出过的作品再展一次。一个艺术家进入美术馆的空间之后,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将作品放置入这个空间内。我和卡斯特利在展览开幕前3天抵达上海准备布展。可他的作品却因为海关手续
期刊
幾言
期刊
从常态的角度来讲,在布置这样一个常规展览时,采用的是以人为中心的静态观察的视角。也就是说,当我把作品挂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对的是作品本身。 因为这些被放入空间的作品自身是独立的,它有它自己的内容,它自己的语言和它自己的观念。因此,我们如果概括地形容一个常规展览,就是考虑如何将作品置入一个空间。
期刊
整个展览才是一件完整的作品。到最后,如何除去墙上的作品,已经成为这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白墙计划里,消解成为建构。甚至最终的消解比之前的建构更为重要。  在最终覆盖掉墙上的作品之前,我做过很多设想,如何从白墙回归白墙,因为每一种不同的覆盖方式都指向着不同的行为观念,也包含着不同的价值观。我让一个工人按照空间的前后关系,由远及近的覆盖卡斯特利的部分,先从最远处的脸颊开始涂,接着涂掉鼻子和嘴,最后
期刊
吕豪:日渐干涸的当代艺术实在不想指认,当代艺术现如今正在渐渐干涸,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让人难以启齿又难以回避的事实。  展会与作品  看看如今各大艺术博览会上的作品吧,不妨自问:它究竟还能调动你身上多少艺术细胞?有时想想,真不知道是艺术发展得太快,还是作为欣赏者的大众过于驽钝。一如农产品博览会的艺术现场,满场攒动的人头,各种艺术门类——绘画、新媒体、装置、录像、行为——的作品遍布现场;形形色色的
期刊
幾[]
期刊
在勐海县勐遮镇的曼宰龙佛寺的僧舍外墙上,绘制着“傣味”十足的可称为“傣族本土型”的壁画。《勐海县志》对此有明确记载:“曼宰龙佛寺壁画绘于傣历1230年(公元1868)……”,是由曾到泰国留学回国之后还俗的傣族画工所画,距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不过,由于南传佛教艺术“活态”性和寺庙常修常新的特点,现在我们看到的壁画,是1 987年在原清代壁画的基础上由勐遮曼垒佛寺佛爷、民间画工康朗赛(2008年去
期刊
晚清时期,大批欲求出外谋生的华工成为发达国家在中国被廉价诈骗去“淘金”的对象。远在异国,即使报酬低廉、条件苛刻、种族歧视,但中国华工们没有任何选择,最终以牺牲掉数千人的性命为代价完成重任,不少华工因为无法返回中国,而且得不到侨居地的公民权利、无法获得移民资格而客死异乡。  之所以提及这段关于华工的历史,是因为8月1日在白盒子艺术馆进行的“受害者—张卓良公共实证艺术项目”的展览,此次展览包括两方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