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与“测不准原理”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读古典小说,总有一惑,百思不解。——高人仙士们预测吉凶祸福,或赋一偈,或立一卦,但多是些“禅机隐语”,令求教者云里雾里,被“日后自会应验”云云,打发走了事。难道这些高人仙士们都如管辂一样,怕遭“天谴”,而不愿明言?但不能使人避凶趋吉,预言的意义又安在呢?
  近学物理,知本世纪初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波尔又加以发挥,认为由于“客体与测验仪器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从而造成“测不准”。例如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就会改变水温,从而无法测准水温。——这才使我对高人仙士们的睿智有所领悟了。原来,他们心中明白:预言本身会对事情的进程发生影响,这样,就可能改变进程,而“测不准”了。如果道德真君对黄元化讲明他将死于高继能之手,黄元化回避开了,那怎能证明道德真君卜算的神妙呢?他们可谓自私矣!为显其高明,有意不说穿,于是乎就“天机不可泄漏”云云。吴用给卢俊义讲得倒很清楚,不过他是有意行骗。
  当人类力量非常有限,对事物的固有进程,即“命运”难以施加影响时,预言也可明喻。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神对俄狄浦斯的预言就是如此。反之,当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有了足够的信心时,则不然了。聪明如诸葛,他的“锦囊”总要临危才准拆开,这样既避免了“预言对事情进程的影响”,又能解决问题,千载之后,也令人佩服不已。
  物理学上的“测不准原理”,只适用于微观世界,一般情况下,误差可忽略不计。但在社会生活中,预言对进程的影响却不可低估。上世纪末,一著名科学家曾用确凿的数据和事实预言道,五十年后,人类将用尽煤炭资源。这一预言刺激了人们寻找新能源和更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结果,预言落空了。当今“未来学”方兴未艾,将这个原理运用其内,或许能使对未来的预测更为准确。当然,还可再进一步,自觉地、有意识地用预言去改变、推进事物的进程。
其他文献
陈奕迅 英文名Eason,1974年生于香港,歌手、演员。1995年获得第十四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自此正式出道。1996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陈奕迅》,2000年以歌曲《K歌之王》奠定其在歌坛的地位。代表作有《好久不见》《十年》《浮夸》《富士山下》等,近日推出最新专辑《L.O.V.E.》。  一个女子坐在录音棚的角落里,神色冷峻,旁若无人地拨弄着吉他琴弦。录音棚的窗外,陈奕迅额头贴着玻璃在凝望。刚开
五代宋初,画史上出现了一批“钟陵”籍画家,计有董源、巨然、徐熙、徐崇嗣、徐崇矩(一作崇勋)、蔡润、艾宣七人。但遍查《宋书·地理志》,并无钟陵之名,可见它不是政府正式颁布的官名,而只是一个别名。寻究别名的由来,不外乎二:一是自创新名;二是沿袭旧名。由一,从而有“钟陵”即金陵(今江苏南京)说,其理由是因为有钟山虎踞其地,而以山名地,正有前例可援,如唐《元和志》金陵条云:“钟山,古金陵山也,县邑之名,由
大街上各色店铺,无不有一块招牌,富丽的雕漆堆彩,典雅的名家法挥,既所以便人识认,也为街道作了扫眉点额的装扮。但是细一推敲,却又觉得诸如中国书店、北京画店、东大街文具店,颇又都带一点“无名氏”的味道。本来么,东大街若只此一家文具店,反正有招牌也是它,没招牌也是它。  我们的出版单位,在这上面显得出奇的单一:人民体育,人民卫生,人民交通,人民音乐,如此等等。“人民”是个好字眼,谁也不会厌弃它,但既然大
《刘永济词集》是收入刘先生四十四岁至七十五岁期间部分词作的自选集,可谓是刘先生数十年词创作的精华。用作者的话来说,它们是“可备省览”、能够“存数十年之踪迹”,而可“供把玩”的。青少年时期所为,他未录一首。可见老词人选词之严格,以精警为要,态度是十分严肃的。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祖国,交炽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内忧外患,灾难重重。词人亲眼看到寇难深重、国势危急,中情激荡,惹起“愁丝千把”、“
《吴下谚联》(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与《乡言解颐》合刊)是清人王有光所作,共收谚语三百来条,其中有不少“含讥寓讽”的,现在读起来还很有味。如以“鸦鸣何少鹊何多”讥刺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的人;以“闻得鸡好卖,连夜磨得鸭嘴尖”讥刺那些趋时近利的人;“吃白食”一则提出“日间不作一善事,不增一学问,不发一好议论,便是‘素餐’”。正如点校者所说:“不仅可资谈助而已”,与此合刊的《乡言解颐》,
当我们观赏一幅意境邈远的山水画,或是聆听一曲旋律清悠的轻音乐,起初我们会有一种赏心悦目、惬人心意的感受,但道不出它们美的真正底蕴;直到我们经过反复的赏鉴和仔细的吟味,才体验到美的奥秘原来是画家或作曲家寄寓在作品中的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那种热烈向往和亲切依恋的思想情愫,刘再复的散文诗集《告别》,通过一串串清新的意境,传递给我们以一种拨动情弦的琴音,那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告别》集收了“告别”、
董健同志的《陈白尘创作历程论》,是一本用了很大功夫写成的作家专论,颇有特色,值得向读者推荐。而陈白尘同志又是我们敬佩的一位老朋友、老作家。对这样一本著作的问世,我义不容辞应该说几句话。  一九三四年,我和白尘同志在狱中相识。我俩被关在一间“斗室”之中,虽然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但铁窗锁不住我们的心。起初,互相不够了解,不敢直接地深谈现实的政治问题,但在历史故事里我们找到了共鸣点。为了寄托交流、抒发那满
大千世界,错综纷纭,变幻莫测。  面对这一切,人们在重新思考:怎样才能把握住社会发展的真正脉搏?一些史学家回顾史学走过的道路,或生危机之感,或发形势逼人之叹,都感到有探讨史学发展的趋势的必要。值此之际,我又重读了在六十年代初曾经受到批判的美国现代史学家鲁宾逊的《新史学》中译本。  当然,这绝不仅仅限于为他的某些观念正名,更主要的是为今天我国史学界的思考和争鸣提供借鉴。    一    詹姆斯·哈维
读罢叶朗先生的新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使人从中看到了一个由范畴、命题组织起来的中国古典美学逻辑体系的“显结构”,但作者不但未立专章来论述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体系,反而认为“现在谈这个问题还有困难”。一张大网已经织就,网眼里鳞光闪闪,可渔夫就是不愿意花费一下捡鱼的工夫。为什么不来个大收煞,使功德圆满呢?于是我这观渔人未免跃跃欲试,想替先生了此余事,也就顾不得先生和旁人的哂笑了。  记得萧兵先生曾在《读
我国对民俗学这门人文科学的整理和研究,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应有的冷漠态度,因而也影响到一些文学史家和文学评论家们对民俗学的文学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譬如有人就讥讽过老舍是一位“靠着卖乡土神话而成名的作家。”可贵的是,老舍生前并没有因为这种贬斥而动摇过;反而认为这是自己最拿手的“一招”。他说:“有一招拿出一招来,总比一招也没有好一些,大家都拿出自己的一招,也就百花齐放了。”(《小花朵集·题材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