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艺术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福音的写意画,无论是花鸟还是人体,无论是以线条为主,还是用墨色铺染,仿佛是信手拈来,仿佛是忘乎所以,既有法又无法,似有还无,充满禅意,能让我们体味到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由的心态和追求的舒畅、随意和淡定的境界。
  杨福音的画作有写意风骨。风骨,即风格、格调、气质。风骨原是文学名词,《魏书·祖莹传》说,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其实,画与诗歌文赋一样,是一种抒情方式,文论中的所谓风骨,自然同样适用于绘画作品的品评。好的绘画作品自有独立的风骨,从梁楷到倪瓒,到弘仁、八大……无一不是中国画写意风骨的最佳诠释。风骨的形成,与画家的个人修养密切相关。
  杨福音是湖南人,湖湘之地在楚之南,也有南楚之称。充盈着悲凉、浪漫的南楚文化及在无拘无束中表现出来的沉雄古风,对他的艺术创造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杨福音的画面里充满了一种苍凉、沉郁的气韵,往往寥寥数笔,令人荡气回肠。色彩因加了墨,变得凝重、沉稳,灰暗的调子里,偶见一抹赭石、石青,轻快并不跳跃,魏晋之风扑面而来。
  杨福音酷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他的知识面很广,从文、史、哲、艺典籍到民间诗词,广泛涉猎。他吟唐诗宋词,读历代画论,临石涛、八大,更善于以自己的心境去理解、去领会,继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语言也就自然地融汇古今,自成一格。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尤为深入。大家都知道,学八大很难,因为没有八大国破家亡的感受,很难表达出类似八大的感受。很多人学八大,努力去揣摩、体会,但终究流于表面,难得其精神。杨福音则完全不同,他研究八大的构图、用笔、用墨,但并不进入八大的角色,而着重表达自己的心境,使他的画和八大既有相同的创新气度,又有自己的格局。他也画荷花、小鸟、游鱼、仙鹤……虽然是同样的题材,但是却没有了八大的冷漠孤傲、愤世嫉俗,变得心平气和、淡然悠远。因为,杨福音的心是宁静的。
  杨福音出生在有文化藝术修养的家庭,父亲杨导宏毕业于上海美专,曾受教于刘海粟先生,母亲吴湘珍亦通绘事。他自幼耳濡目染,五岁时即随父亲作画,后又得到陈白一先生指点。他虽未受过美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但心仪绘画,且有天赋,又刻苦勤奋地钻研,青年时期就出手不凡,有优秀连环画作品问世,显示出很大的艺术潜力,成为一位出色的、有独立个性的连环画家。他从那里一路走来,逐渐从在表现社会生活的绘画中关注形式美感,转向在水墨写意抒发个人内心感情,专注于对绘画语言独立性的研究。他的作品既有传统文人画的意趣,又没有受古人章法、笔墨的束缚,表现语言自出机杼。表面上看,他的水墨似乎有西方当代绘画的抽象意味,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两者手法不同,境界迥异。在线条穿插、结构取舍、墨色晕染间,他采用了中国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笔法,赋予作品以特有的神韵和古朴悠远的静谧感。
  杨福音在线的运用上有独特的创造,他笔下的线不同于一般画家采用的书法用线,而类似于汉画像砖、元明青花瓷上的线,简洁流畅、圆润轻快。他称自己作品中的线为“反线”,因为这些不是客观物象的轮廓线,不是为描绘某个形体而存在的,而是充分发挥线条本身作为绘画语言的独立价值,充分表现个人的心境和情绪。他早年连环画中精炼、明快的线条是为了人物形象塑造和传达故事情节而存在的。当他转而改变画风之后,开始探索绘画的形式语言的独立意义,逐渐抛弃线条的造型功能性,使得线条成为一种纯粹的、有了自身美感、节奏和表情的艺术语言。
  杨福音的画,给人一种随和、温敦、入世的亲切感,又有一种含有内在固执理念的文化意味,兼有刚毅和柔情,可以说是南楚文化古韵发出的当代声音。
  如果从绘画功能的角度细究杨福音的画风,我认为则可将其归入“艺术的艺术”的范畴。
  “艺术的艺术”,不是形式主义的艺术吗?
  艺术史上曾经有过“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两派的争论,似乎两者水火不相容。对此,林风眠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谈论这个问题。他说:“艺术根本系人类情绪冲动一种向外的表现,完全是为创作而创作,绝不曾想到社会功用问题上来。如果把艺术家限制在一定模型里,那不独无真正情绪上之表现,而艺术将流于不可收拾。”他又说:“‘艺术为艺术’者,是艺术家的言论,倡‘社会的艺术’者,是批评家的言论,两者并不相冲突。”那么,“艺术的艺术”对社会有什么价值可言呢?林先生的回答是:“艺术家产生了艺术品之后,这艺术品上面所表现的就会影响到社会上来,在社会上发生作用了。”①
  杨福音画作中随意、放松的浪漫情怀,是他心灵自由和清净思想境界的折射,是他智性和艺术修养的自然、真实的流露,这是其艺术魅力所在。读他的画,我们在为他的绘画语言感动之余,也会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中最珍贵的是感情的质朴和真实,人生也是如此。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和许多艺术作品中所缺失的。
  注释:
  {1}林风眠:《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林风眠》,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其他文献
在这个轻俏的文学时代,李佩甫显得有点“笨拙”——十余年来,他的题材选择、作品的主题意向、文学的写作技法,没有根本性的变动,只是更加精熟。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笨拙”。近20余年,现代汉语文学逐渐摆脱了政治文学的桎梏,步态轻盈,姿态曼妙,然而许多作家作品大多似流沙上的脚印,难以久存。李佩甫因为“笨拙”,却在现代汉语文学的大地上夯下了一柱铸石。少变的题材选择、主题意蕴取向,却使他通过小说叙事,与叙事对象
期刊
论及新时期小小说作家,绝不能忽视聂鑫森的存在——这位出版过文学、文化著作50余部,获得过庄重文文学奖、湖南文学奖和小小说金麻雀奖,被誉为“短篇小说圣手”的老作家。聂鑫森绝不是一个靠数量取胜的作家,但纵论新时期的小小说创作质量,他的作品毫无疑问地属于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创作视野的聚焦,还是艺术技巧的探索,或是文化意蕴的建构,甚至是深层哲理的凸显,都具有众多小小说作家难以企及的高度,正如余三定在谈到
期刊
人生会有许多的乐趣和爱好,因之便使生命享有最美丽和温馨的时光。我读管群华先生的歌词选《岁月如歌》就有这样的感觉。群华先生的人生真是丰富而多采,挚情而乐观。在这里我姑且不言其工作的负责和勤勉,为人的诚恳与正直。  我知道,群华先生一直在宣传文化战线工作,到省文联以后,他在写作上的成果便愈见丰硕。他已经出版了长篇小说、诗集和关于党建方面的论文集,现在又有歌词选集出版,真让人为他高兴而从内心深处生发欣敬
期刊
中国影视艺术虽然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一经诞生便迅速与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结合,从而使其无论在文化品格还是精神气质上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影视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古代就有灯影、皮影、木偶戏等艺术样式,反映了人们对活动影像的追求愿望。中国古典戏剧、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在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技巧上,常常与蒙太奇镜头语言神似;细加分析也是运用特写、远影、中景等画面和画面组接的技巧,这为我们影
期刊
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之后,蒋勋功郑重地推出了他的杂文集《花儿不只为春开》(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这部著作不仅集中地展示了他对杂文文体的独特思考与创造,而且还深刻地融汇了他半个世纪的生命经验及其思考,在艺术与现实错综复杂的审美关系参照中,真情地呈现了他的沧桑、浓郁的文学人生。在其多方面的成就中,我认为,这部专著所体现的杂文的本色书写更应值得关注和探讨。  第一,对现实的哲理切入。生活是杂文的土壤
期刊
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河南作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而在河南作家这个群落中,李佩甫是地域特征最鲜明的一位。几十年来,他写了大量表现中原人生存状态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中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在作品中,他通过剖析当代中原人的精神,挖掘出了中原文化掩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底蕴,揭示出了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存环境以及在当下社会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状况;另一方面,他关注人们在这个时代
期刊
之前我一直确信,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用明亮的热带色彩,采用写实和象征风格创作的绘画作品,与戛纳电影节中展示的影片肯定是风马牛毫不相干的。直到马利克,这位几乎成为好莱坞制片人噩梦的导演兼编剧,花了30年时间才让《生命之树》这部影片,从响动了很久的楼梯上走下来,一举夺得201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影片奖的时候,我才发现艺术的纽带,在冥冥之中已经把弗里达和马利克拴在了一起。在纽带的这一头,也就是弗里达的
期刊
李少华(湖南广播电视台记者,以下简称“李”):每次和你在一起聊天,我们都会谈到黄永玉先生。我觉得对现在的评论界也好,创作界也好,像黄先生这么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有很多值得去挖掘的地方。也许是黄永玉先生的艺术领域过于庞大,我们现在还很难看清黄永玉先生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巨大的能量。也许需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黄永玉先生,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完整和真实的黄永玉。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们能够坐下来好好地聊一
期刊
当从容暖黄色封面的像经卷一样的诗集《隐秘的莲花》静静摆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这并非只是一个诗人个体写作的呈现,而恰恰是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是一个“现代”女性的“诗经”,同时也是女性精神史的一个绝好见证。换言之,从容的“现代女性心灵禅诗”带有着诗学启示录般的意义。  从容作为“现代女性心灵禅诗”首倡者以及践行者,她多年来的诗歌写作不仅完成了个体意义上写作个性的诉求与塑
期刊
陈白一(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原执行主席、湖南省美协原主席、湖南书画研究院原院长):  杨福音的传统功力非常强,后来变为大写意,用墨精到。传统中有新语言、新手法、新线描、新意境。  邵大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往往寥寥数笔,令人荡气回肠。色彩因加了墨,变得凝重、沉稳,灰暗的调子里,偶见一抹赭石、石青轻快并不跳跃,魏晋之风扑面而来。  薛永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