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若藏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人几乎人人看重自家藏书,而老了之后,总有撒手之时。晚年该如何处理私家藏书呢?不少文化名人在暮年主动散书,善莫大矣。
  虽有“诗书继世,五世其昌”之类的古训,但将藏书留给后代未必是明智之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己不买书、不藏书者不知聚书之难、读书之乐。说穿了,不把书当作遗产,其实是指望后代自己买书来读。子孙如是“读书种子”,不留书于他,他也照样会找书读;如他不要读书,留再多、再好的书也是白搭。余秋雨在《藏书忧》中说:“新的一代起来了,他们必须从头来起,先是一本本地购读,一点点地汇聚,然后是一步步地自我构建。单单继承一个书房,就像贴近一个异己的生命,怎么也溶不成一体。”难怪已故老一辈或资深文化名人多有捐书、散书之举。
  文化名人的藏书通常数量多、品位高。其捐赠不仅充实了公共图书机关的库藏,且在文化积累和传承方面也多有意义。如中国现代文学馆自建馆时就制定了“作家文库”制度,对作家成批捐赠的图书,设立以作家名字命名之文库,迄今已有近百座。如巴金生前先后11次共捐赠7700多册中国现代文学藏书。当然,普通人捐书,一般不存公共图书机构为“我”专设“××书库”之奢望。况且私家藏书散入公共图书馆大库,有点“公私不分”之嫌。其实,晚年对个人藏书的处置,三十六计还是“‘散’为上计”——“大散若藏”,堪称捐书佳境。
  纪晓岚一生阅书无数。当有人问他百年后如何处置个人藏书时,纪大烟袋说:“我死后,藏书散尽人间。落到某人手里时,他也许会很开心地说,此乃纪某的旧物,不亦佳话乎?”纪晓岚替皇家总纂《四库全书》,经手过大量珍本、善本、绝本。他打算“届时”将自家藏书散尽人间,多少似有避嫌之虑。而文化名人将藏书捐给上规模、上等级的公共图书机构,也许能得以较好保存,但多少也有“侯门一入深似海,深锁环琅饱蠹鱼”之嫌疑。如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不少作家书库,就以“有文物性质”之借口,不对一般读者开放。
  文化名人中也不乏以“大散若藏”之方式来处置藏书者。他们并不将所有藏书捐赠给某一特定机构,也不介意是否设立个人名义的“××书库”。只要藏书有合适去处,于愿足矣。如语言学家黎锦熙藏书数万册,他有将其全部“捐给公家”的遗愿。在有生之年,就亲自将一套珍贵的二十四史捐给了北师大。1979年去世后,其女儿黎泽渝将其藏书进行分类,遵其遗愿,分别捐给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北京图书馆。另一位语言学家吕叔湘生前就着手处理藏书,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把一批英文书籍捐赠给北京外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后来又将一部分专业书刊分别捐给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和语文出版社;其余近千册专业书则捐给了北京语言学院图书馆。春风化雨,“广而散之”。徐迟则是另一种“散”法。他有一篇散文《安置好書》,讲八十岁后如何处置自家藏书。“宝剑赠英雄,香草贻美人”。他将书分门别类地送给相关的友人。如把诗集送给诗人曾卓,把散文集送给写散文的徐鲁……书、人皆得其所。陆灏新书《看图识字》中的《北山楼藏西文书拾零》一文,讲到“90年代起,施蛰存先生开始做结束工作了,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生前散书。有年轻朋友去看他,他就会让他们从他的书架挑喜欢的书拿走。那时我经常去北山楼……每次去,老人总会让我挑几本旧书”。可见施老把“生前散书”自觉地视为“结束工作”的一部分。
  台湾资深文化人马之骕在《捐书記》中说:“现因年迈力衰,读书著书的能力逐渐退减。因此,决定把一些藏书捐出去……我想把赠书之举,视为推行一种社会生活的‘新理念’,就是‘自我料理后事’的理念……我向所有‘藏书人’建议,当你觉得自己的智力、体力逐渐退减时,最好先为你的‘藏书’找一个好的归宿,既利人又利己,何乐而不为?”马先生将藏书分捐五家(根据图书馆不同定位捐不同的书)。他不仅在“大散若藏”上身体力行,且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新理念’”。其“自我料理后事”和施蛰存的“结束工作”隔海相应,情出一怀。
  “捐书如嫁女。”养大一个女儿不容易,书藏到一定规模也非易事,但更不容易的是“大散若藏”的境界和胸襟。善哉!“大散若藏”,晚年散书。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线老师,更应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用好时政素材,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将“教材是世界”变“世界是教材”;同时关注教材、各种教学资源的提炼整合,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实现学生知情意行三维目标的统一,引导学生认识、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并用以指导实践。笔者以抗击新冠疫情下的“生命教育”主题教学为例,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时政材料;生命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不仅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中需要重点思考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中考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中考试题的解析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中考题型的了解以及对历史课程中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通过对中考试题的详细分析,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作为一代人,红卫兵一代正在逐渐淡出社会舞台。当他们看到各行各业中一张张日益年轻的新面孔,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历史正在邀请新一代人入席,种种当代机遇都已离他们远去。学历、文凭、外语、电脑,这些新时代的入门券,他们一样也没有。从时代机遇角度,他们确实是最倒霉的一代:该发育时吃不饱饭、该读书时赶上“文革”、该恋爱时不懂爱情、该有钱时却下岗了,历史对他们太不公正了。他们是被剥夺得最彻底、嘲弄得最悲惨的一代,已
近日,河北省高院维持了王书金案的死刑判决,并支持检方提出的“石家庄西郊强奸、故意杀人案不是王书金所为”的结论。众所周知,王书金案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在于这个案件本身,而是在于他主动承认了自己就是聂树斌案的真凶。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告不断供认自己就是某案的真凶,公诉方却坚决否定是他干了这事!公訴和被告仿佛角色互换,在被告是否是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这个重大问题上相互“谦让”起来;被
深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期,1975年下半年,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进行整顿。一次他在遗传研究所党委会上说:“什么行政工作、政治工作……所谓整顿,都要为一个目的服务,为科研上去扫除障碍,创造条件。”不久,他又在电子研究所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的根本目标是把科研搞上去,离开把科研搞上去整顿是要走偏向的。这个我说八级台风不行,要刮十二级台风。……假使四个现代化搞不上去,
科学精神与社会转型期文化研讨会专题  编者按:近日,本刊主办了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转型期文化——社会转型中‘大师’现象的回顾与剖析”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与会,从“大师”现象產生的社会文化土壤——历史、科学、文化、教育等诸多视角,剖析了“大师”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本刊摘编了与会学者的发言,希望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编者按】2008年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本刊邀请思想文化界在京一些专家学者,举办了“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与问题”的专题座谈会,与会者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研讨。本刊选取部分发言整理发表,希望引发读者对“五四”精神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王渝生(北京市科协副主席、教授)  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还要一直举下去    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反帝反封建运动,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还是
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不仅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难题条件下,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智库是干什么的  智库是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并为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研究机构。智库是一个研究团队,而非自然人。概括
我们在思考公民社会与政府的边界时,通常的出发假设是:政府到底有能力做到什么?从而将该领域作为它的责任边界。不过,私人和半私人机构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说明,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即:到底有哪些事情,是不需要政府也可以做到的?《志愿城市》一书基于大量的历史事实,提出了这个问题。  英国18-19世纪城市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志愿发展的、未经政府规制的、私人主导和围绕私权契约的市场力量塑性的结果,市民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咬着牙也要向上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这本书中写到,人类有史以来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就像山坡上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这是一个个向上攀登的文明的石头。有的爬不动了,就留在那里。停滞下来的,不能前进的,都是因为没有创新。现在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又往上走了一大步。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