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体育选修课影响因素分析及选课算法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对选修课程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体育选修课的困难。当某门课程限制选修的学生人数时,获得选修资格的学生和被淘汰的学生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方法。因此,探索一种公平、合理的选课算法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可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学生对体育选修的结果、选课方式满意度不高。2.影响学生选课的因素有:教学计划、选课时间、课表安排、场地环境、项目特征、其他因素。在此基础上,可提出一个综合选课优先级计算模型,当某个项目超出限选人数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得分,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得分高的同学可以优先获得选课权。一般情况下,首次选课、上课时间与课表不冲突、选课时间较早、符合项目优先权、可以接受室外场地环境的学生都可以优先选到课。
  [关键词]选修课 选课算法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2-0119-04
  学分制是我国高校教育制度改革与深化的重要体现。在学分制下,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课。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思想。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运行中最基本的特征。选课系统则是选课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选课系统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高校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其中,如何“公平”选课,更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学校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选课要求。当某门课程出现“爆满”时,如何筛选学生?如何体现公平?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出一套合理、公平的选课算法。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近一年的有关选课制方面的研究已逐渐从“如何选课”转移到“如何公平选课”上来。而决定选课是否公平的核心就是管理人员采取的选课算法。尽管选课算法开始受到教研人员的关注,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依然屈指可数。在中国期刊网上,只能查到有关选课算法的文章共29篇,其中大部分是对现有选课算法进行分析,而关于具体研究选课算法的文章不到三分之一。[1]
  该项目对我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首先,选课系统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完善选课系统是高校教育改革深化的重点。其次,选课结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由于选课系统存在缺陷,导致许多学生盲目选课,上课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影响到正常毕业。当选课系统不完善导致课程资源分配不合理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设计开发一套合理的选课系统,对于学分制的推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我校具体情况而言,对体育选修课选课系统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缓解学生选课中优质课程资源短缺问题,缓解学生选课压力,减少教学管理困难。高效、合理的资源分配,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为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课程资源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完善高校自动选课系统提供新思路。
  一、研究对象
  右江民族医学院2011级、2010级学生。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右江民族医学院选课现状
  1.体育选修课采取的方法
  我校体育选修课采取的方法是,网上选课先来先得,该算法主要根据选课时间先后来决定学生能否获得选修权。即谁先登录网站谁先选,谁就会获得该项目的选修权,当该项目达到规定的限选人数后,后选的同学将不能选课。
  2.学生体育选修课满意度调查
  表 3-1■
  从2010级、2011级随机抽出共200名学生,对选课结果以及选课方法是否满意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8份。调查结果显示,对选课结果满意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8%,其中很满意的学生有30人,占总人数的15%,这部分学生通常是能选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对选课结果比较满意、基本满意的学生有85人,占总人数的43%。
  对选课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2%,其中不满意的占25%。这部分学生通常没有选上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很不满意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明显高于对选课结果很满意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同样是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且对选课结果明显不满,存在一定情绪。
  在选课方式一栏中,对选课方式满意的学生有54%,不满意的学生有46%。与选课结果相比,不满意的比例略有增加,但相差不大。这是因为选课结果与选课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般对选课结果满意的学生也会认为选课方法合理。同样,对选课结果不满意的学生也会认为选课方法不合理。两者成正相关关系。
  3.影响选课结果的主要因素
  表 3-2
  ■
  (1)选课时间。在影响选课结果的因素当中,76%的学生选择了选课时间,排在第一位。选课时间是决定学生能否成功选课的关键因素。时间早晚决定学生是否能选上该门课程。多数学生选不上课是因为选课时间较晚。
  (2)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整体规划,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方面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我校教学计划规定,体育是必修课,本科班学生体育选修课开设两年,高职高专开设一年,且每学期项目不得重选。否则,学习成绩无效。这就缩小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学生选课时不得不先考虑哪门课没修过,再考虑个人爱好。
  (3)课表安排。我校实行的是先排课后选课模式。 由于学生选择的课程上课时间已经确定, 一般情况下, 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课表的制约。比如,学校安排几个班在某个时间段上体育课,那么这几个班的学生就只能选该时间段所开设的课程。由于每个项目都规定了限选人数,当人数满时,后来的学生不得不改选其他项目。先排课后选课的模式便于统一管理,但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同一个项目,不同时间段,有的班有38人,有的却只有20人。
  (4)场地环境。场地环境也是影响学生选课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数学生在选课时会考虑上课的场地环境。相对而言,在室内上课的体育项目比在室外上课的体育项目受欢迎。尤其是夏、冬两季,多数学生会选择在室内上课的体育项目,足球、篮球的选课人数相对较少。   (5)项目特征。通过调查,女生更多倾向于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男生则倾向于足球、篮球等项目。除兴趣外,多数学生在选课时会考虑该门课程的难易度,学分好不好拿是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多数学生会选感兴趣、容易掌握的项目,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较为简单的项目。在“为什么没有选修自己喜欢的项目?”一题中,一部分学生选择了f答案(虽然喜欢该项目,但由于该课的难度比较大,不容易拿到学分,所以没选)。
  (6)其他。除了上述原因外,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素养、个人身体素质等。
  4.体育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选课满意度不高。通过问卷调查“对选课结果是否满意?”“是否满意当前的选课方式?”时, 从表3-1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选课结果的满意度只有58%,对选课方式的满意度只有54%。这说明我们的选课系统有待改善和提高。
  (2)过分依赖时间标准,没有考虑学生实际选课需求、缺乏公平性。在进行“你想选修的体育课是?”“你现在选修的项目是?”“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几项问题调查时,多数学生选择了“选课时间晚了,课被选完了,所以没选上”这一选项。这反映了先来先得选课算法存在的弊端。谁先登录网站谁先选,以选课时间先后来决定能否获得选修权,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走访过程当中,笔者从学生那里了解到,有的学生为了选课,早上五点钟就起来守在电脑旁,准备“秒杀”。可见网上选课竞争的激烈性。大多数选不上课的学生都是因为登录时间较晚。这种选课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势必引起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满。所以说探索、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选课算法是势在必行的。
  (3)后续工作繁忙复杂。由于选课人数达到限定的人数后,系统就会自动关闭,因此每个新学期伊始,选不上课的学生就会陆陆续续地到办公室找教师选课。这加大了教学管理人员的难度。
  (二)体育选修课优先级评价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当选课人数超过限选人数时,不能仅仅以选课时间为评价标准,要有一个完整、公平、合理的筛选体系。而一个公平合理的体系则需要合理的评价指标。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影响学生选课的因素有选课时间、教学计划、课表安排、场地环境、项目特征及其他六个方面的因素。应选取影响学生选课结果最重要的前五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赋予权重。按照五个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的方法选出该项目的规定人数。
  (1)教学计划。目前,我校开设了六个体育选修项目:健美操、武术、篮球、排球、足球、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刚刚开设,且只针对2011级新生)。按教学计划规定,本科生体育选修课开设两年,每学期一个选修项目,两年要选够四个体育项目。且每个项目不能重选,这可以避免学生“偏科”、“扎堆”,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运行。但是现有的体育选修项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体育项目不得重选,更加缩小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在保证教学计划正常运行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自由化发展。针对这个情况,笔者建议,体育项目可以重选,但首次选课的学生可以优先选修。这样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可以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2)课表安排。目前,我校采取的是先排课后选课的模式,体育课统一安排在规定的时间上课,一般情况下与课表不冲突的学生可以优先选课。
  (3)选课时间。在表3-2中,我们看到选课时间是影响选课的结果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优先级选课评价体系当中,选课时间也可以作为一项评价指标。一般选课时间较早的学生可以优先选课。
  (4)项目特征。根据项目特征来设置优先权,符合项目特征的学生可以优先获得选修权。体育舞蹈对学生的乐感、协调力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选过健美操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篮球、足球就可以以男生选课优先,健美操可以考虑女生选课优先。
  (5)场地环境。场地环境之所以作为第五个评价指标,是因为它不仅影响学生的选课结果,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外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忽视外因,重视内因。要改变学习心态。学习心态良好的学生不管是在煤渣跑道上,还是在塑胶跑道上都会认真上课。相反,认为场地环境很重要,对自己学习成绩影响很大的学生常常依赖于外因,在不好的场地环境当中更容易放弃。因此,认为场地环境不重要,可以接受室外或较差场地环境的学生可以优先选课。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本身,又可以避免因场地环境较差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问题。
  2.评价指标分值设置
  在前文中已经确定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并非同等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为每一项指标分配权重分值,以便正确计算出它们的优先次序。确定分值的方法是给予总分10分,然后分别请学生、教师、教辅人员为教学计划、选课时间、课表安排、场地环境、项目特征五个指标分配权重,取平均权重为最后分值。取分过程如下,以教师取分过程为例详细说明(表3-3)。
  表3-3
  ■
  说明:1.T代表教师。2.在这个指标体系中,总分为10
  T1教师权重分配结果:教学计划4分,选课时间、课表安排各占3分,场地环境、项目特征各占0分。T2教师权重分配结果:教学计划占4分,课表安排其次占3分,选课时间早晚占2分,项目特征排在最后,占1分。最终,教师分配的权重平均分值为:教学计划3分,选课时间2分,课表安排3分,场地环境1分,项目特征1分。
  从调查的198名学生当中,抽出50名学生为每个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取平均分。除5名教师外,同时邀请3名教辅人员为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取平均分。最终学生、教师、教辅人员三者的平均值为(表3-4):
  表3-4
  ■
  说明:T代表教师的平均取值;P代表教辅人员的平均取值;S代表学生的平均取值。   确定了评价指标与分值后,我们就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权重。可以把具体情况作为二级评价指标,还是根据上述方法,再次请5位专家教师和3位教辅人员为其分配分值,取其平均分,最终结果为(表3-5):
  表3-5
  ■
  综合以上的评价标准及分值,笔者建立了如下选修课优先级评价体系,详见表3-6。
  表3-6 学生优先级选课评价体系
  ■
  根据该体系,可以算出每个学生的优先级分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出该课程限制的人数。从筛选过程中可以得出,一般来说,首次选课、上课时间与课表不冲突、选课时间较早、符合项目优先权、可以接受室外场地环境的学生得分较高,一般都可以选到课。二次选修、选课时间较晚、与课表冲突的学生基本上不能获得课程资源。
  三、研究结论与前景
  (一)结论
  1.目前,我校采用的选课方法——网上选课先来先得法,主要以选课时间先后为评价依据。学生对选课结果、选课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58%、54%,这说明学校的选课系统有待改进。
  2.影响学生选课的因素有选课时间、教学计划、课表安排、场地环境、项目特征、其他因素。其中,影响选课结果的主要因素有:选课时间、教学计划、课表安排、场地环境、项目特征。
  3.以选课时间、教学计划、课表安排、场地环境、项目特征为评价标准,建立了学生选课优先级评价体系。且每个一级指标下,根据学生实际选课情况又分出两个二级指标。依据二级指标取值计算出最后总分,按总分排序选取可以优先获得选课权的学生。通常情况下,首次选课、上课时间与课表不冲突、选课时间较早、符合项目优先权、可以接受室外场地环境的学生都可以优先选到课。
  4.该体系主要用于选课人数超出限选人数时,为谁将获得选课权提供评价标准。它可以弥补网络选课先来先得法的弊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使用。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选课中资源不足带来的管理问题。
  (二)研究前景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研究时间较短,本研究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本文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教学管理人员关注公平选课。理论最终还是要走向实践,本研究离真正步入实施还有一段距离,这需要计算人才的配合,将其编辑成应用程序,才有可能进一步实施。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俊生.学分制下影响选课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J].高教探索,2010,(4):80-81.
  [2] 赵建平,李华,李忠瑛.基于概率动态分布选课算法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4):66-68.
  [3] 黄海东. 网上选课系统的算法分析与改进[J].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8.
  [4] 李舒亮.网络选课系统中的常用算法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8,12(13):100.
  [5] 肖潇.志愿选课算法分析与最优决策[J]. 科技资讯,2009:172-173.
  [6] 苗青.如何设计考核指标权重[J].管理技术,2004,(1).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提高《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构建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对3个教学环节共113名本科生利用该平台进行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教学平台有利于开展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有利于强化教学实践环节。SP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代表学生网上学习强度的“阅读讲义次数”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中药制剂分析 教学效果 SPSS 
期刊
[摘 要]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分析了理工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思路,以及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以此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为我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及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发展 课程体系优化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 要]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打造自身品牌,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警务专业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特色专业 司法警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
期刊
[摘 要]针对目前C#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的解决方案,给出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项目教学法的团队分工体制、项目教学法的项目进度及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0091-02  《面向对象
期刊
[摘 要]大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与实际要求相脱节,教学效果达不到大学数学教育的目标要求,直接影响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应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大学数学课程变成看得见的数学。  [关键词]非数学专业 大学数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0133-02  20世纪50年代,卡尔·罗
期刊
[摘 要]文章从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视角,分析了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的萌芽、起步和蓬勃三个阶段,回顾了控制型、服务型、自治型三种学生事务治理模式,提出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迅速崛起和学生事务管理民主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迅速崛起对促进学生事务管理民主化起到积极作用,并以治理理论为依托提出了学生非正式组织参与高校学生事务治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 治理 管理 学生事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会计职业能力需求会随社会经济和分工的发展而变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须主动适应。从探讨社会对本科生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框架,多视角分析高校会计教育与其存在的差距;阐述协同效应理念及其被凸显的背景,并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会计专业的办学状况,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培养方案入手改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会计职业能力 协同效应 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从2012年起,公务员招录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高校某些文科专业以及公选课中还有继续开设申论教学和进一步优化的必要。这对增加大学生社会知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申论 公务员考试 社会知识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141-03  一  这些年来,为了适应公务员“考试热”,不
期刊
[摘 要]以“环境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实践积累。并结合该课程的实际情况,构筑了重要基础。该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环境工程学 问题意识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2-0144-02  一、课程的特点
期刊
[摘 要]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院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区域影响和示范效应的、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六双三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 六双三真一体化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7-006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