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波顿电影作品的艺术心理浅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蒂姆波顿有一个孤独封闭的童年,他喜欢通过看电影和作画来释放他心中的孤独和寂寞,为了舒缓自己的内心,波顿通过电影创作来释放自己。蒂姆波顿电影中的主人公身上都映射着他自己的影子;他在色彩方面的表现手法也是随性多变、不拘一格的,对他而言,色彩不仅是增强电影视觉效果、提升电影形式美感的手段,更是情感表现、表达影片内涵的手段;他通过色彩从侧面更好的对人物、氛围进行了塑造。
  【关键词】:蒂姆波顿;艺术心理学;电影创作;电影色彩
  蒂姆波顿的电影都是以怪异的风格、荒诞的剧情和前卫的手法来表现,他独特的视觉设计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蒂姆波顿的电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蒂姆波顿影片之所以风格怪异、剧情荒诞,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波顿的童年是孤独、封闭的,他没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年少时的波顿对父母充满恐惧,他们几乎没有交流,慢慢地,脆弱敏感的波顿因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变的更加内向;后来,缺乏父母关爱的波顿开始和祖父一起生活,由于年龄代沟、性格內向封闭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波顿与祖父的交流也非常少;得不到家庭温暖的他,在学校也经常被人遗忘在角落。但蒂姆波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叫伯班克的小镇上,这里聚集了迪尼斯、 NBC、华纳等著名电影制片厂和电视台。由于总是在外界无法得到认可,波顿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内心世界,从童年到青少年时期,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电影和在绘画世界中倾诉自己的内心。这段时间对蒂姆波顿的兴趣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意识对无意识的压迫与控制,使之只能通过伪装和象征,以另一番面貌出现,而神秘的无意识最强有力的内部能量就是那种生物性的生生不息、源源不断、难以控制的性本能‘力比多’。这种发自于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往往会遭到外界的阻力和束缚,被排挤、囚禁在无意识深处,从而无法得到实现。弗洛伊德把这种无法实现称之为“压抑”。蒂姆波顿童年和少年时期,因性格内向、缺少父母关爱,使他无法正常与人交流,无法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让他受到了压抑的痛苦,让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为了缓解这个状态,波顿选择通过电影创作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焦虑。
  而弗洛依德认为,“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潜意识;但是潜意识中的愿望要想表现并满足的话,需要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巧妙的表现出来,如梦,或者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使其得到升华来表现。”蒂姆波顿则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了完美的表现,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满足。弗洛伊德还认为,“伴随文明而来的种种不满,实乃性本能在文化压力下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性本能一旦受制于文化,没有能力求得全盘的满足,他那不得满足的成分,乃大量升华,缔结文明中最庄严最美妙的成就。如果人类在各方面都能满足其欲乐,又有什么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转用在其它地方呢?他会只顾着快乐和满足,而永无进步。”艺术家总是在创作中得到快乐、在自己幻想的形象在现实里得到体现而获得乐趣,蒂姆波顿则是通过电影创作来宣泄自己的童年阴影来得到快感。他执导拍摄的动画片《文森特》中,主人公的孤独生活便是他童年的再现,蒂姆波顿把他童年时的独特想法赋予到文森特的脑袋中,因受到周围环境的压抑,使他陷入孤独中,活在自己充满鬼怪的想象世界里。蒂姆波顿通过文森特这个人物将自己年少时压抑许久的情绪给宣泄了出来,其实他还有着孩童般淳朴的内心。
  回忆、恐怖惊悚、童话故事、对生与死的探寻等都是蒂姆波顿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主题,这也是他幻想的几个方面。弗洛伊德认为,“幻想能给予人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最后的家园,或者是一片保留地。”蒂姆波顿通过电影将自己内心的压抑、喜怒哀乐充分的表现出来,如《断头谷》中克莱恩关于童年痛苦记忆的梦境回忆;《大鱼》中威尔回忆童年时父亲给自己讲的故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威利旺卡对自己童年的回忆等。蒂姆波顿电影中总会出现一些恐怖惊悚黑色元素,这和他童年时喜欢看B级恐怖片有关。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艺术家在创作时便是处于白日梦中,蒂姆波顿将自己潜意识中的不满与欲望倾诉出来。在电影《断头谷》中,无头鬼、巫术、死亡等的出现,这是波顿对压抑童年的尽情宣泄。童话故事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把儿童无法理解的心理活动所引起的压力,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蒂姆波顿童年的压抑,使他内心的无意识投射出哥特式的童话风格:孤僻、恐怖、悲伤、离奇等;在电影《蝙蝠侠》中,他便使用了英雄神话故事的方式,而《剪刀手爱德华》则是通过祖母给外孙女讲述童话故事,这一倒叙的方式把故事引向了童话的世界,表达了蒂姆波顿对种族歧视的不满和反抗。而对于生与死的关系,贯穿了蒂姆波顿的所有电影。在电影《断头谷》、《大鱼》、《僵尸新娘》中,他将生命的痛苦和死亡的残酷联系在一起,把“爱”作为连接两者的纽带。
  蒂姆波顿的电影作品除在内容和主题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外,在色彩方面的表现手法也是随性多变、不拘一格的,对波顿而言,色彩不仅可以增强电影视觉效果、提升电影形式美感,更是表达情感、表现影片内涵的方式。黑、白、灰与其他鲜艳颜色之间的对比与交差是波顿电影里最常见的一种色彩表现方式,经常运用于同一场景或不同场景的转换之间。在影片《剪刀手爱德华》中,主要出现的颜色有,冷色系:黑、白、灰、银,暖色系:以粉色系為主导的粉红、粉紫、粉绿、粉蓝等;影片从色彩上将描述的世界分为两极。一边是幽暗深灰的古堡, 一边是童话故事般的乡村小镇,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极不协调的色彩搭配暗示着剪刀手这一人物与小镇居民之间存在着隔阂与对立。主人公爱德华的色彩主基调由黑、灰构成,加上其苍白的面孔,还有银色的剪刀手,给人一种距离、沉重、冰冷的感觉,这表现出了爱德华身上最大的特点:孤独;他通过色彩将人物特点很好的表现了出来。而主人公的那份孤独感,也是对自己童年的一个映射。在电影《僵尸新娘》中,把活人的世界比喻成“楼上”,把死人的世界比喻为“楼下”,楼上的世界是灰色的,男性大多是咖啡色的灰,而女性则是偏红色的灰,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楼下的世界是彩色的,主要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楼下的鲜艳色彩也充分体现出了蒂姆波顿黑色幽默式的恐怖效果,让原本阴森的冥界变得充满温暖和感情,这样的视角是独特的,表现出了波顿对现实社会的讽刺。
  蒂姆波顿独特的风格与他童年成长的经历密不可分,很多电影中都能找到他童年的翻版,那时所造就的内心世界对他现今的电影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着他创作出更多诡异离奇而又温情、具有童话色彩的电影,创造出更多带有蒂姆波顿风格的优秀电影。
  参考文献:
  [1] 林静.黑暗童话中的精灵——论蒂姆波顿电影风格[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M].林克明译.作家出版社,1986:162.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204-205.
  [4] 许正林 殷维.《哥特小说: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J].《当代电影》,2007,1:106.
  [5]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其他文献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本文从马氏庄园的建筑形态、院落空间等方面来分析马氏庄园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归纳出居中为上、重视礼仪、崇尚自然等儒家思想特征在马氏庄园中的体现。  【关键词】:儒家思想;马氏庄园;建筑;艺术形式  儒家思想是我国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历史上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为适应不同朝代统治者的需求,不断吸收和发展新的思想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对社会物质
期刊
【摘要】:后出现的超现实主义是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弗洛伊德学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解析,不少艺术家将自己的兴趣转向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他们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凑在一起,热衷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理性约束的表现手法,以求脱离现实的残酷与悲哀。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达到一种绝对和超现实的情境。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他
期刊
【摘要】: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对艺术美的理解和认识、培养艺术鉴赏力及艺术创造等三方面综合的认识,深刻的体会。不仅要认识艺术,还要体会到艺术美给人带来的享受。懂得欣赏艺术、积极创作艺术,才能使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得到深层次的提高。  【关键词】:艺术认识;艺术鉴赏;艺术创造  在生活中,一个人有了良好的艺术素养,那他就会用美的视角去关注周围的事物,使自己的人生变的有意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描写《穆斯林的葬礼》这部著作的内容简介,对涉及文化和情感的部分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进而对这部著作进行了比较中肯的评价。  【关键词】:文化;情感  (一)  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作者霍达,女,回族。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600万字,并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
期刊
【摘要】:日本作家安冈章太郎是“第三新人”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其创作时间最长,作品从自传体小说到家庭小说、历史小说以及散文、再到随笔,获奖无数,被誉为“第三新人”旗手,并于2001年荣获“文化功勋者”称号。由于安冈自身的转校经历以及从军经历,安冈文学的主人公以“弱者”“劣等生”“落伍者”形象居多。关于战争的描写,安冈避开正面去批判战争、揭露军队生活的丑陋,而是以低姿态描写身边的人与事,用一种相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代传媒却刚好能满足这个需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灯光照明来说是十分系统的。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针对舞台灯光以及影视灯光的设计原则以及布光技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舞台灯光;影视灯光;设计原则;布光技巧  一、舞台灯光照明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舞台灯光照明大致可以分
期刊
【摘要】:《黑人疯院》是甘乃迪·肯尼迪于黑人文艺运动期间创作的荒诞剧的代表作,并于1964年于百老汇成功演出,获得奥比奖杰出剧本奖。剧本讲述了萨拉作为黑人,对自己身份感到怀疑和不认同,由此展开的内心挣扎,她可怜自己的白种人母亲,憎恨厌恶自己的黑人父亲。其内心展开多个黑白两色历史名人的对话,都指向萨拉绝望的身份认同。译作中译者根据奈斯的文本类型学将文本分为重形式的文本(Form-Focused Te
期刊
岷江在蜀地奔流不息,到新津分出数条支流,其中名叫南河的一支绕城而转,一弯绕过了城,再一弯环住了山,水绕山走,山映河上。自古以来土生土长的新津人,与这水、这山,都结下了世代不解的缘分。  初夏的晨间,澄澈的阳光洒下,自层层叠叠的枝叶相交间隙中透出,在林间的灰白小路上,投射下斑驳的日影。逆着那远离燥热的纯净光芒,一老一少两个人影慢悠悠地踱步,口中呼吸着早晨最清新干净的空气中,耳畔流连着小鸟清脆婉转啁啾
期刊
【Abstract】: The Furnished Room was written by O. Henry, who was a prolific short-story writer known for his ironic plot twists and surprise ending. Most people discussed this 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
期刊
【摘要】:在玉米等女性个体的非理性世界中,“欲望”不只是个体文化的情感表征,更是宿命困境刺激下的精神自戕。对玉米其生存、爱情以及权力等欲望化符号的悲剧内涵剖析,是毕飞宇对女性个体精神现实的关注。  【关键词】:玉米;个体;欲望;悲剧  毕飞宇的创作中有很多出彩的女性形象,玉米、筱燕秋以及吴蔓玲等等。他对女性个体的书写并不凸显性别角色的对抗,而是更关注委于男权社会中女性个体的生存之痛。“欲望”是毕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