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应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一方面内容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思想政治 ③ 必修 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题第二目里面,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表述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概括得非常好。概念从民族的精神核心、精神情感、精神向往、精神传统、精神意志五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但我认为这一“基本内涵”缺少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作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一方面内容会让其“基本内涵”变得更完整、更丰富、更完美。

一、从民族发展的历史实质维度看,“改革创新”符合其“基本内涵”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社会实践中发展、积淀、升华而内化为本民族的一种坚强不朽的精神动力;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品质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自然是其重要内涵中“最根本”“最主要”的东西;是中华民族各个发展时期都具备的,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的最根本、最本质的精神内容。“改革创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内容中,最具有基本属性特征之一,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更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也是每个时期的“时代精神。”所以“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不可或缺的内容。缺少了“改革创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就缺少应有的精神特色和鲜明的时代内涵,其内涵就不够完整。

二、从教材编制目的维度看,“改革创新”作为其“基本内涵”一方面内容,更能突出了编制的宗旨和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 ③ 必修 文化生活》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在新时期国家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实行“走中国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战略背影下进行的。该课程在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时着重强调了“理论创新”;在阐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时特别强调了“文化创新”;在阐述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弘扬时突出强调了“发展与创新”。总之,“创新”是这本教科书的主线,是本书的灵魂。国家通过“文化创新”的教育,提高民族的文化自信,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是这本教科书编制的思想目的。因此,“改革创新”在民族精神里面是十分重要的,它体现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要求,是该书的核心内容。其成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充分体现了该书编制的思想宗旨和基本要求。

三、从学生的思维维度看,“改革创新”作为其“基本内涵”一方面内容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精髓


  学生的学习先从感性思维开始,然后上升到理性思维去把握概念的基本内涵,再到思维拓展和应用知识。如:“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学生先感知其外部现象和范筹,即民族精神有哪些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哪些表现,“基本内涵”又包含哪些重要内容等。然后再继续去探究“基本内涵”里各项内容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基本内涵”在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意义)是什么?在探索和把握概念的“基本内涵”的作用(意义)知识时,学生会抓住一个关键词“核心”。“愛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其“基本内涵”的核心,“基本内涵”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中也是具于核心地位。“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分别从国家、民族、社会、个人四个层面去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的品质特征。这样学生用理性思维把握了概念的内涵本质。

四、从教师的教学维度看,“改革创新”作为其“基本内涵”一方面内容,更有利于“概念的整合教学”


  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正在提倡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要提高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有关资源,整合学科有关知识与技能,学科思维与观念,构建思想政治学科传授学科知识、技能的创新性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水平和学科价值。对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概念的整合教学”来说 ,就是要把与民族精神相关内容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类、分析、评价、拓展,然后整合出其“基本内涵”的核心知识体系来,让学生更直观更方便去领会知识内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个“知识体系”也不相同。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概念的整合教学”设计这一方面,“导图”加入“改革创新”内容能够使“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的整合教学,显示出其教学思维的科学性与和谐性,突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协调与统一。更能完整、深刻地展示出其“基本内涵”中各项内容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更好体现出其内涵的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如下图:


  通过增加“改革创新”内容的“思维导图”的概念的整合教学,更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更全面地去领悟概念的内在本质与创新内涵。让教师更有效地传授了概念知识和科学地整合了有关教学技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改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一项内容,“无论从历史发展的实质或是现实发展的需要考虑,都能充分显示其必要性,其集中展示了民族精神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内涵。时代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体系在不断完善,概念内涵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知识内涵,先进的思维方式会带来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会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养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必备和开端。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易于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并发现物理现象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以及联系。  在物理教学中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活动是思维活动的前提,具有观察习惯和敏锐观察力的学生是终生学习、研究和创新不可缺少的优良素质。物理教学主要以实验活动为主,观察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
期刊
在实施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中,虽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教学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等弊端。这些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萎缩,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提高。《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期刊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代伟人毛泽东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偉大号召,充分体现了体育与体质的关系,活动与健康的重要性。  这普通的一语句,就像一张体检表、身体合格证,把守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水准,而学校抓体育则把学生们推向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十字路口。关于体育素质与创新教学,则更是当今社会,现代化体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及其重要的课题。  我从事体育教育,更深爱体育教学,深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
现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就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现代化的合格人才,而且要求教育自身也要现代化。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 “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音、形、色兼备的优势,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强烈的感染力,将其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
期刊
一、幼儿创造力  (一)创造力与幼儿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幼儿创造力应当定义为:日常学习生活中,幼儿在遇到的问题情景时所表现出的与他自身相比较有创新性的举动或有创意的“成果”的一种潜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培养个体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必须从这一时期开始注重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方能引导其逐步发展为创造性人才。  (二)幼儿创造力的特点  
期刊
在进行日常教学管理中我发现我校数学教师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数学课拖堂。为什么拖堂?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一、归因分析  (一)拖堂的错误认识  数学课拖堂是我校教师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访谈中有些教师认为拖堂只是争分夺秒为让学生多学知识的行为表现,只缩短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并没有伤害学生。更多的老师还认为拖堂是责任心强的一种表现。让我们听听学生是怎么说的:“老师拖一会儿,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怕我们没有学会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越来越多的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一些网络平台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平台,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现在,我们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带来的教师角色的转变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我们能更好的把握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了解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使教师教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式中,学生处于一种被“灌输”,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就像是“囫囵吞枣”一样,如果把学生看做是一个“瓶子”,那么教师教学的知识就是“现成的枣子”,枣子一直往瓶子里装,总有装满的时候,这时,最里边的就会被“挤”出去。在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下,学生只获得了短暂的知识,只能够应对眼前的考试,却没有得到能力的提升,走出校门,所有的学问都统统留在学校,还给了老师。在语文阅读教
期刊
我国加入WTO,对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应能主动驾驭时代潮流,具有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为此,作为培养这些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只重学习结果的传统评价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建立既重学习结果更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定,以此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生相应能力的提高。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表现性评定的作用  根据表
期刊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达9亿之多,在我国2亿多的中小学当中,有70%的学生在农村就读。因此,农村教育一直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农村教育来说,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若想全面顺利地推进农村教育的课程改革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认清农村教育现状并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可施行的策略。一、农村教育,处境尴尬  参加工作这九年的时间里,笔者一直在农村教育一线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