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学习中的厚积薄发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ma00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市级骨干教师(语文学科)培训时,语文教研员向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教自己的孩子学语文,你怎么教?”一石击起千层浪,大家讨论地很热烈,结论却惊人的统一,那就是:多背诵经典古诗、古文,广泛阅读国内外名家的著作。这个结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要素,这就是:积累。
  首先,背诵是积累的一条主要渠道。
  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人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們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益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基于此,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语文知识主要靠记忆,没有记忆,语文教育只能在狭隘的路上越走越远。其实语文学习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婴儿在积累了大量的字音之后,从牙牙学语到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期间都是孩子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狼孩”在幼年语言积累的缺失,造成人类语言表达的障碍,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后,由无意识的背诵转向有意识地背诵。除了课本所提供的课文以外,经典古诗、古文地背诵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拥有灿烂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文学积淀在经典著作中,这些典范语言表情达意洗炼,浓缩着几千年中国人的智慧和语言精华。汉语表达的简洁与精炼为世界赞叹,语言学家季羡林的一项研究表明,“英语要1分钟讲述的,汉语只要5秒”。经典典著作中许多成语典故至今仍活跃在现代语言中,离开了经典著作的背诵,势必会导致汉语表达贫乏,失去汉语博大精深的美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语言的继承与发扬也要求我们要重视经典作品的背诵。“五四”以来,人们崇尚西方教育,在向西方学习之时,对传统语言著作学习有一度曾全盘否定,这可能是人们对经典作品学习轻视的源头。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背诵经典著作对于民族语言的重大意义。《新课程标准》中,在四个学段总共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并在附录中开列了古诗文篇目120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是针对普遍学生的情况而言的,其实还需要增大背诵的数量,才能进一步提高语言素养。像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等人的诗作,以及《世说新语》中短小的文言文、成语故事之类短小的文言文,是比较适合初中的认识水平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背多学习。同时必须立足于课堂文言文和古诗教学,夯实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教会学生一些赏析的技巧,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学习,完成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除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优秀诗文的背诵外,还要积累各种语言材料,“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把搜集到的语言材料分类整理,并且印刻到脑中去,为写作积聚语言材料。
  其次,阅读是积累的必经之路。
  谈到读书心得,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孔子也曾“韦编三绝”,可见,读书不仅要求“质”,同时也要“量”,广泛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条“不教之教”的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明确规定学生“每学年阅读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教师以课本所选的优秀篇目为范例,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同时要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各家的著作,在阅读中开阔眼界,丰富情感体验,并在作品中寻找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我想这也许是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这才是语文教育的使命所在。
其他文献
怀远县位于淮北平原南端,是我省主要小麦生产县之一。纵观全县38年来的小麦生产,经历了三次徘徊。1949—1969年21年单产徘徊在50公斤以下;1970—1977年8年单产徘徊在100公斤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历程的引路人……  首先,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
期刊
在我省大面积生产中,花生均采用春播留种,但春花生种子发芽势弱,发芽率低,难于全苗。近年来,产区不少单位去广东调秋花生种子,其出苗率虽高但花费很大。在长沙地区气候条件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按不同层次将学生必须学的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期刊
“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指的是“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而深入理解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渗透的基本条件,注重渗透方式,是有效实施
期刊
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已得到全面推广,《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存在着系统性、连贯性的特点,教学上对学生原有的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个班组中的学生两极分化愈加严重,学困生增多,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
期刊
颅脑爆震伤主要表现为出血灶、非出血灶(脑水肿)、白质纤维束损伤,但以往CT和常规MRI(T1WI,T2WI)较难早期发现病变,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加权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新意识的激发  物理学作为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那些途径呢?在
期刊
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阅读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地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认真地去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常用汉字是3500个,而其中1000个出现频度最高,几乎占到总字数的90%。这就是说,只要认识了这1000个字,就可算是“脱盲”,就算是“能”读了。但“能”读不等于“会”读。因此搞好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