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阈下芦溪清明文献保管的创新方式研究

来源 :兰台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9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在“智能+”视阈下数据正呈指数级速度增长,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便利,文献资料的智能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对于一些历史文献的保管要引起重视,需要更加科学专业的管理方式,充分运用智能化保管方式,提升文献保管能力。本文将针对“智能+”视阈下芦溪明清文献保管的创新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历史文献保管模式的创新提供研究方向。
  关键词:智能+;芦溪;明清文献保管;创新方式
  芦溪县得天独厚的条件,离不开其悠久历史的延续与发展。文献是沉默的历史见证者,因此芦溪县对历史文献的保护与管理非常重视,我们可以透过其沧桑的表面,探寻其包含的另一个时空,透过文献上需要修复的“伤痕”,追溯到当时的生活形态、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景象。芦溪县明清时期的文献记录了当时各方面活动的发展历程,记载着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制度的变更及各种新生事物的涌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于维系和构建社会文化传统有着积极意义。
  一、芦溪清明文献保管现状
  芦溪清明文献收集主要以明清时期为主,现已将帖题诗存上册、下册清嘉庆二十一年、萍乡县严禁窝匪告示萍乡县正堂陆文涛清乾隆五十五年等现存清明文献近两千余份收藏于芦溪县档案馆。
  由于破碎、缺损、纸张变色、发霉、纸张絮化和纸张酸化、字迹模糊等问题,加上其纸张老化过快而不便于直接提供展览服务等因素,在利用明清文献方面存在着很多障碍,对其保管方式必须慎重以待。
  二、芦溪清明文献的价值体现
  1.参考价值
  首先,芦溪明清文献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便是帮助文献查阅者、教育机构、文史单位提供信息支持。现存的明清文献里,研究者们能够找到有关历史中的各种文献,而这类文献直观的反映了当时的学术思想、文化展现,是历史文化最直观的记录形式,研究人员能够在其中提取文献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并研究其中内容为现代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此同时,这类文献也是同领域研究者的创作灵感以及研究素材;帮助研究人员找寻过去的研究理论基础以及实验数据。其次,研究者能够纵观文献以确定文献所处时间的不同单位都做了哪些工作,也能清晰的掌握不同单位内人员的变动与职位更替。最后,文献资料还涉及以往所有的借阅数据,这也是图书馆中重要且关键的馆藏数据。
  2.历史价值
  芦溪明清文献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学者学术成果,能够帮助现代研究人员恢复明清时期的学术环境,其中蕴含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怎样展开科学研究、进行学术决策起到了重大参考价值。特别是这类文献中大多都涉及芦溪历史,体现芦溪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而高效的历史文献保存手段能够帮助后继研究者研究查看。因此,针对芦溪明清文献展开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将有效提升文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这也成为优化芦溪文献保护建设的核心手段。
  三、芦溪清明文献保管存在问题
  1.文献损毁老化现象严重
  明清文献保存至今已历经六百多年,而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很多纸质文献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或人为损坏。其中很多文献原件开始出现纸张老化缺损、纸张粘连、显示不清等问题,尽管部分文献经过技术人员修复后能够勉强看清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献的自然老化,后期必然會再次损坏。还有少部分年代更久的文献记录,在收进图书馆时就已处于破损状态,加之霉变的影响,很多文献开始出现毛边以及磨损,文献字迹也早已无法看清,一旦修复不及时将很难复原内容。可见在文献保护过程中,除了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外,还要强化文献保护相关技术的融合,以此来确保芦溪明清文献继续长久的保存下去。
  2.保管条件未达到相应标准
  像芦溪明清文献这种年代久远的历史产物,对于保护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空气等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芦溪当地对文献的保护环境仅限于库房存放,而简单的库房保管很难控制文献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空气及光照环境,严重的甚至会遭到虫害的撕咬损毁。同时,芦溪明清文献保存并非单独设立保管仓库,而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多文献共用仓库,并没有设立专门历史文献馆藏室,因此不利于建设系统的芦溪明清文献保护体系。
  3.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时间的迁移,历史文献其中的学术价值、历史文化被深入发掘,因此国家政府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愈发重视,总体来看,我国往年在历史文献保护经费投入呈逐年上涨态势。但因为我国历史文献总量大,发掘、收集、保护面临巨大难度,像芦溪地区很多明清文献需要修复,而伴随而来的就是大量经费投入,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下,只能着重对关键文献进行抢救性保护,因此看似国家在文献保护上投入巨大,但是分摊到各地却杯水车薪。
  4.专业保护人才欠缺
  芦溪明清文献保护设计发掘、收集、修复、保存等诸多环节,而每一环节对涉及的所有工作人员均提出了较高的职业技术标准,特别是最为关键的历史文献修复。历史文献的修复不单单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岗位技能与知识,更要求其在文献修复工作过程中熟悉文献所涉及的跨学科知识与技能,所以看似简单的保护步骤其实对技术人员的素养与技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普遍存在对历史文献保护人员培养不重视的问题,文献修复人员专业知识掌握匮乏,技能不熟练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文献保护行业发展。因为专业人员的匮乏,很多历史文献资料在入库后因无法获得及时修复,导致后期需要花费更多的经费以及人力、物力去修护整理。
  四、“智能+”视阈下芦溪清明文献保管策略
  1.优化芦溪明清文献智能化保护
  由于纸质文献保护的诸多弊端,芦溪明清文献的智能+保护已然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更是使这类历史文献长期流传下去的核心手段。因此,在明确智能+历史文献保护建设的前提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建设:   (1)构建优于以往的智能+文献保护形态
  “智能+”并非单纯的对明清历史文献进行扫描录入,也并非单纯的制作成图片保存后就完成任务。而是要深入剖析每一份文献所遗留下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利用“智能+”扩大这种价值,从而使“智能+”建设不再停留在线下实物转化为线上图像这一简单的操作上。更关键的是,“智能+”建设要紧随市场信息化建设,要随着市场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迭代,从而契合现代人对历史文献快捷、多形态的查阅以及学习需求。只有让芦溪明清文献走出馆藏,面向社会才是发挥其价值的根本方式。
  (2)加强“智能+”的深度和广度
  在历史文献保护中推行“智能+”的深度和广度,是现阶段芦溪明清历史文献保护必须面对的两大问题。在深度上,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手段,强化民众对芦溪明清历史文献的认知与解读,也就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加深群众对芦溪当地明清历史文献价值与内容的理解。而这恰恰映射了上述第一点的重要性。深度发展的成效必然与“智能+”本身在社会中的广度相辅相成。广度即把芦溪明清文献所对应的各个历史环境进行呈现,使展现在受众面前的不单单是文献本身,而是融入了文献所处时代背景,文献与背景彼此支撑,更有效的深化受众对文献的理解。尽管“智能+”知识文献实体在虚拟环境下的映射,但是映射的深度与广度将决定受众对明清文献的理解能力,因此极其重要。
  2.优化保管条件
  首先,现阶段基于“智能+”技术的保管调控设备已经较为成熟,芦溪在进行有关建设时,可运用物联网在仓库中搭建文物保护环境检测系统,实现仓库环境数据的实时数据检测,自动对仓库环境展开评估,一旦仓库环境数据超出标准便会自动向总控制中心预警。而此技术的实现要根据芦溪明清文献材质的实际需求,科学布置监测点,合理分布无线传感器与网关,构建人机结合,实时互动的“智能+”环境检测系统;其次,在温控、湿控、光辐射、空气检测、生物检测等方面,展开微环境调控,重点涵盖中央空调、恒温恒湿调控系统、空气净化器、除湿机、吸附剂、除氧剂设备建设,对明清文献储存仓库展开温度、湿度、空气、阳光、虫害监控,防止任何可能损坏文献的威胁发生。除此之外,在室内安装低色温、高显指、无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复合光谱LED灯具,改造现有光源设备,避免强光对文献造成的辐射危害。
  3.加大资金投入
  经济是确保上层建筑的基础,作为马克思经典哲学理论适用于很多事物发展,芦溪明清文献保护工作同样适用这一理论。芦溪明清文献年代久远,承载载体多元化,在进行实际保护过程中必须对保存库房建设进行严格把控,落实应用大量先进技术等,而实现上述建设要求的前提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我国与文献保护相关的资金拨款主要是政府担负。但仅靠政府拨款的资金却很难满足现阶段文献保护工作的健全与完善,依旧存在较大的经费缺口。因此,芦溪县在文献保护经费上不能仅依靠政府力量,还要深入挖掘文献的内在经济价值,从而创造超出以往的经济价值,吸引社会组织展开资金投入,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发,在获取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能让社会群众有兴趣了解明清历史文化的演变。因此,在芦溪明清文献保护过程中引进社会组织注资,是现阶段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4.加强人才培养
  文献保护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优秀的技术人才,芦溪明清文献保护工作同样如此。现阶段芦溪明清文献保护依旧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从事文献修复技术人才极度匮乏。由于明清文献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流转中大多文献载体都印有岁月的痕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损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掌握专业修复技术的人才,因此在聘请这类人才时要制定一个具有明确技术框架要求的标准设定,要扩大专业技术人才招收范围。为从根源解决技术人才问题,就要求政府单位,创造更多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学生与已从事历史文献保护工作人员开展交流与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机会。从而培养一个能将专业技能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整合的高素质团队,带动历史文献保护人才培养整体向好发展。
  五、总结
  “智能+”与芦溪明清文献保护的结合是一个实践问题,从“智能+”设想到具体的智能化设备操作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运用。首先,芦溪明清文献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文献载体与人的实体接触,减少文献载体磨损,延长保存时间,实现更加长久的历史文物价值;其次,智能化技术融合有助于芦溪明清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在兼顾学术价值的同时发挥其经济价值。历史文献智能化发展不但有效化解了“藏”与“用”的矛盾,更为历史文献保护行业的开发与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李 浪,王 渝.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整理及数字化信息组织[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
  [2]田 媛.历史文献档案数字化实现路径分析[J].档案管理,2020
  [3]耿岱文.伪满时期文献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9
  [4]张 维.浅议数字化出版历史文献类书籍的质量把关[J].传播与版权,2018
  [5]赵思渊.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数据化与文本挖掘:以《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为例[J].清史研究,2016
  [6]李 芳,陈 进,王 昕.上海交通大学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规劃与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
  [7]李庆红.试论少数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
  [8]席运江,林瑶瑶,廖 晓,俞 宽.基于网络众包模式的海量历史文献数字化处理方法研究[J].现代情报,2019
  (作者单位: 芦溪县档案馆)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衡量高职院校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信息化、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工作制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逐渐扩大,档案管理作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作很多
摘 要:智能生态系统中的图书馆信息来源更具多元化,资源渠道更具广泛性。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共享、跨界融合、新型服务等诸多新形态也不断涌现,用户的阅读、借阅形式、需求也发生新的改变,图书馆服务已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凸显出赋能社会服务、赋能文化建设、赋能用户的时代功能,图书馆员应如何转变服务理念及服务方式,从智能生态系统的思维视角,不断拓展创新服务的范围及内容,满足现代社会对智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各个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及时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从而为师生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对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说明了高校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构
摘 要:本文以现阶段火力发电企业档案管理特点为着眼点,总结了新时代火力发电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火力发电企业;档案管理;问题;策略  一、火力发电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  1.多样性  火力发电企业技术档案包涵了电厂技术人员培训记录方面、电厂技术创新活动方面的档案以及电厂综合技术信息应用方面的档案等。与较早的火电厂技术档案文件
摘 要:1937年抗战军兴后,为躲避战争带来的损害,抗战所引发的大规模的高校内迁,其国立中央大学在罗家伦校长的指挥下开始内迁重庆。由此,本文主要对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迁渝后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立中央大学;重庆;抗战时期  一、中央大学的背景介绍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曾说:“抗战时期,有两个大学都弄得精光,位于天津的南开大学被日机炸个精光,而中央大学是被搬得精光,连畜牧场的猪、牛都由南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深入应用,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及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更新迭代也是日新月异。信息时代读者对更高品质的内容和阅读呈现形式、阅读载体的理解及图书服务管理者的诉求已今非昔比。图书管理工作不再是传统时代的模式,被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赋予了更高要求,成为集线上线下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设备仪器的使用、信息采集、数据加工处理及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践表明
摘 要:新时期,国家地质勘察工作逐渐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地质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地质科普理念和认知的拓展。根据实际环境的了解与规划,调整好地质档案工作的内容,并且根据产业资源进行梳理与调控。完整地利用资源整合实现良好的工作效果,并且保持档案管理的有序性与时效性。本文从实际地质工作中进行探索,分析地质档案的区域性以及周期特点,了解分类、归档等方面的地质档案管理方法,从实际工作以及环境中提炼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旧馆的空间设计和功能定位已不能适应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本文分析了旧馆空间存在的问题,并以大渡口区图书馆旧馆空间再造为案例,提出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提升中
摘 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更加需要针对建设用地进一步地强化管理工作,个人申请建房、征用土地、抑或是土地登记等诸多的工作,都需要充分纳入到档案当中来,这样才能够明确其中所有权以及使用权,同时档案也是有效保障使用土地人员合法权益的重大凭证。在发生纠纷的过程当中,有利于帮助合理解决纠纷,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工作人员违法对土地进行占用的状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剔旧工作中剔旧图书经过筛选后的处置问题。从归纳总结剔旧图书的含义和类型着手,详细探讨了根据剔旧图书的类型将其按照在馆内留存、转移出馆和报废处理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后续处置。强调处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剔旧图书;处置  剔旧,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类型、规模的图书馆中也被称为藏书剔旧、文献剔除、馆藏淘汰等,是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