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美”文化建设的探寻之路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725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美,原意是指人的健康强壮的身体所显现出的审美属性,它是人们追求人体美的一个综合标准。而我园的“健·美”,与之中间有一“点”之差,意指外在形体和内在心灵的渗透与结合,是由内而外的一种状态显现,既涵盖了我园秧歌腰鼓与礼仪教育两个特色项目,又有新内容的延伸与扩展。
  我园以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健?美”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为契机,踏上了“健·美”文化建设的探寻之路。
  一、探路:厘清“健·美”文化核心方向
  1. 文化研究方向从分散到集中
  我园“健·美”文化研究历经分散到集中,从一开始的精神文化、生态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四大方面,逐渐将核心聚焦,打破原有格局,突出课程文化建设。因为在幼儿园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课程建设必不可少,课程是园所发展的核心软实力,更是一种教育力量,深刻地影响着师幼的成长。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将特色项目融入其中,积极提炼课程文化。
  2. 确立文化建设理念
  在“健·美”课程建设及文化凝练中,我园确立了以下四个理念:一为“一日活动皆课程”;二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三为“游戏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四为“特色与课程有机融合”。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明确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明确游戏对幼儿学习的重要作用,再将秧歌腰鼓和礼仪教育两个特色项目融入课程中,旨在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园本课程。
  3. 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再次调整文化研究方向
  江苏省推行课程游戏化之后,我们的研究一度陷入瓶颈。如果按照原来的研究思路,很难打破预设的课程框架,再加上秧歌腰鼓需要一定的技能做支撑,与游戏化理念不符,于是我们再次进行了调整:以建设“行健尚美”(简称"健美")的课程为核心,带动环境与行为,在此基础上凝练精神文化。将环境课程、主题课程、健体课程、行为课程并列呈现。
  二、点灯:明晰“健·美”文化建设原则
  1. 促进双主体发展原则
  这个双主体,就是幼儿和教师。对于幼儿来说,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操作,积累生活经验,由认知、内化到行为外显,这是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在践行“健·美”课程中,不仅能让自身从内而外展现健康美丽的形象,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组织实施课程的能力。刘明远先生说过,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就应该是课程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幼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2. 适合自己的原则
  我园的“健·美”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没有高大上的成果展示,只有实实在在接地气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研究轨迹,基于两个特色项目的传承,也寄于“健·美”文化的发展追求。就像一个生命不断孕育的过程,在实践——调整——再实践——再调整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走出了有我园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3. 适应时代的原则
  我们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课程文化建设,不能一直穿新鞋走老路,必须与时下最新的课改理念相吻合。目前幼儿园都在研究“课程游戏化”,从观察记录——学习故事——学习计划——微课程,课改步子迈得坚实有力。这也引领着我们,在课程中不仅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还必须遵守《指南》精神,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通过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通过与环境及课程的相互作用,凝練课程文化,构建符合幼儿实际需要的课程。
  三、拙见:认识“健·美”文化价值内涵
  结合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及反思审视的三重考量,我们对幼儿园“健·美”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我们认为,“健·美”文化建设,虽是针对幼儿园,却需要背景与积淀,立足于人影响人,最终推动园所的整体发展,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1.“健·美”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是为幼儿一生幸福奠基的阶段,人的一生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身体健康首先得健体,我园传承秧歌腰鼓特色,以达健体目的;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以达健智目的;培养美好个性品质,以达健德目的。同时,健康的身心需要有美的思想、美的心灵、美的行为作支撑,才能成就一个人的美好人生,以达健心目的。“健·美”文化的建设,不仅是要帮助幼儿习得某些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领幼儿的精神成长,通过“健·美”文化建设研究走向远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灵魂的碰撞和升华,让“健·美”文化的知行合一给人以崇尚美德的引领,让幼儿置身在健与美的氛围中,从而实现“健·美”文化的园本价值诠释——让幼儿成为“会玩、乐学、创美”的健美儿童。
  2.“健·美”是教师精神风貌的体现
  传递“健·美”文化的主体之一是教师,而教师只有自己理解并认同此文化、了解并深刻认识其文化价值,才能将“健·美”文化传承落到实处、引向深入,让“健·美”文化与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发展完美结合。为此,我们以追求“真、善、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幼儿进行善与美的教育,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教师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的更新,促进教育机制的提升,加强教师素养的优化,找到在文化建设中教师职业的生长点和幸福感。教师行为文化追寻美声、美体、美化、美行,以办园宗旨、办园理念为导向,帮助教师树立文化核心价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塑造师德与业务并行的教师行为文化,以自身健康美好的形象教育、感染幼儿。在“健·美”文化的影响下,做阳光教师,面对教育,拥有阳光般热烈的心态;面对教研,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幼儿,有母亲般温暖的爱心。
  3.“健·美”是基于特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信奉“特色与文化共生长”的理念,所以我们的“健·美”文化建设基于两个特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健”所对应的是秧歌腰鼓,其创建起步于2002年,研究历时16年。秧歌腰鼓作为民族艺术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特色艺术。它既是师幼健身强体的好形式,又是培养师幼表现美、感受美的一种好手段。“美”所对应的是我园自十二五起始之年,借幼儿园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之际开发的又一个新特色:礼仪教育。我园借课题研究的东风,开展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倡导“崇尚美、追求美、塑造美”的教育理念,秧歌腰鼓特色以健促美,礼仪教育以美健心,两者相辅相成。“健·美”两字,既分又合,分开有各自不同的表达,合并又有进一步的深化。这既是对原有特色文化的一种传承,又是对现代人格教育的一种强化。
  4.“健·美”是园所整体内涵的特质与凸显
  在幼儿园“健·美”文化建设中,我们不刻意追求与雕琢,而是通过日常无声地呈现。园所内涵的特质与凸显,主要表现在气质上,这种气质,又主要体现在环境和人身上。环境外显,让人一目了然,我园的“健·美”环境,户外环境崇尚生态自然,公共环境渗透健智润心创美,主题环境涉及色调、布局、材料、画面感等。而人的“健·美”气质,是一个从言行一致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身心健康、文明有礼,能很好地证明其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教师良好的行为带动和感染下一步步改变的过程,是由内在化为实践的过程,是由“知”到“行”,再由“行”到“情”的不断进化的动态过程。这种观念形态存在于师幼脑中,根植于师幼心中,体现在师幼身上,最终奠定为人文素养,推动着我园的“健·美”文化建设,传递着一种健康美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幼儿园“健·美”文化建设行走之路还很漫长,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坚持,我们的“健·美”,正是基于此,带着健康的身心、美丽的身形、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向幸福出发,许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十二五”以来,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我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实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视政策引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队伍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推动学前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2017年12月,我市成功申报了“山西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点试验区”的实验项目——推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保教质量。围绕试点
期刊
观察时间:来园时间  观察教师:廉高盼  观察对象: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  观察实录  每天清晨伴随着温馨而动听的音乐,幼儿陆续来园。7:30左右,我来到班级,开窗通风,打扫楼道,为值日生准备温暖的肥皂水和清水,拿取家园联系册准备晨检……开始了一天的工作。7:40,相卓、墨子、小凡来园,三名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擦拭杯架、摆杯子、搬椅子,为大家服务。过了一会儿,子
期刊
“完整儿童”的指导思想源于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理论,其核心理念是人的全面发展,指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与学习顺序,以各类儿童适宜的教育活动为途径,培养全面均衡发展的“完整”儿童。要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幼儿园有很多事要做。但我们认为,课程在育人中具有统领性的作用,课程的完善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抓手;课程建设是育人目标实现中幼儿园工作实践
期刊
设计意图:  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艺术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经典故事是幼儿耳熟能详又有较强表现愿望的优秀作品,故事《小红帽》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善恶美丑显而易见,易于幼儿表演。大班音乐表演活动“又见小红帽”就是希望通过对经典故事的回忆、角色的理解、矛盾的冲突、情景的对话与表现这一系列游戏情节,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并使他们在体验中感受经典
期刊
戏剧教育和区域化学习活动,作为近年来幼儿园热门的教育方式,那么,在课程活动中如何梳理两者的关系?如何开展活动?能否把戏剧教育活动与区域化学习活动两者结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戏剧教育活动做为一个主题式的活动,在实施中与区域活动相结合开展了探索性的实践和研究。  一、戏剧剧情当线索,开辟区域游戏新场景  戏剧都有剧情呈现,对于一个故事的内容幼儿往往是很感兴趣的,那么可将主题戏剧教育活动中的
期刊
作为园长,我接到了“要求给孩子换班”的家长来电,在家长处于愤怒而急切的投诉当口,我通过与当事老师溝通、给家长答复,既清晰地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又有效地解决了问题。矛盾解除以后,我没有满足于一件事的圆满,开始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梳理具体的方法策略,形成理性的思考。持续关注事件中幼儿、教师、家长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将落脚点放在“人”的发展,而非“事”的完成,提取事件中的资源,推动全园开展“触类旁通”式的研究
期刊
10月21日-25日,山西省幼儿教育中心在太原市举办了第十三届山西省幼儿园保教能手省级评审活动,并确定出第十三届省保教能手人员的名单。借此机会,特推出一批保教能手的示范活动视频,旨在通过这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引领带动更多幼儿教师的成长,共同推进我省学前教育质量的稳定提升。  积木游戏“我们的城市”  王艳 ,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现任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教育硕
期刊
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如一股春风,吹进了幼儿和教师的心中,让沐浴其中的幼教人都收获着更为生动的成长喜悦。追随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脚步,我园立足于省级课题《生态视野下幼儿园艺趣项目活动实践》,以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核心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为灵魂,以项目活动为抓手,不断尝试着课程的重構探索,从而更好地丰盈幼儿的生命成长。  一、“资源检索”供给课程土壤  课程游戏化理念强调:“要关注幼儿园现实的条件
期刊
“留白游戏区”是一个完全由幼儿主导的区域,这个区域没有教师预设的游戏,没有教师投放的材料,玩什么,怎么玩,皆由幼儿做主。创设“留白游戏区”是我们对幼儿“主动学习”的进一步探究,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完全属于幼儿的游戏区来更好地发现、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理解幼儿自发的学习方式。  一、区域留白,活动规则不留白  1.幼儿的规则。每次可以有2个人进去玩;可以使用任何材料;玩得好可以得到“乐学币”。  “乐学
期刊
小班美术活动的根本特点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也就是说,幼儿在涂画之前没有预想、没有构思,而是把涂鸦作为一种游戏活动,享受涂鸦动作带来的那种有节奏的、主动的“动”的运动快感以及视觉感官满足。他们享受过程,无视结果;他们边画边说,乐在其中。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小班幼儿喜欢边画边说的特点,将语言元素巧妙地植入到绘画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快乐的语言氛围中,不断提升绘画技能。  一、说——象声词促技能  3岁幼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