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中的文本细读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欣赏旨在借助于文本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如何正确地解读散文文本,发掘文本的内涵与意蕴,领会到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文本细读无疑是帮助我们脱离散文欣赏困境的最便捷、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
  关键词:散文;欣赏;文本细读
  一、散文与散文欣赏
  优秀的散文总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并能赋予其新的美感和意义。从那些经典的散文当中,我们既能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以得到作者情思的熏陶。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的美丽体现在如诗如画的意境,清新隽永的语言,自然纯真的情感,睿智诙谐的情趣,独特深刻的见解,灵活多姿的形式以及以上一切优秀因素融会而赋予的整体美感。
  因此散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标本,既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阵地,又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本论文从文本细读理论中受到启示,结合专家、学者的对文本细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文本细读在散文欣赏中的具体运用。
  二、文本细读
  李安全在其《文本细读与经典阐释》一文中强调从微观到宏观的细读,由微观分析来促进宏观把握,再由宏观角度把握微观分析。此外,强调从解读者心态来关照文本细读,也是对文本细读提出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视角。
  王先霈将“文学文本细读”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开设,探讨了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入手,分析不同类型的文本所采用的细读的原则和方法。认为文本细读是“文体分析、新批评的细读、印象派的涵咏和技术化的分析”“审美性和实用性”兼包并蓄。
  王崧舟主张将“体验”融入到“细读”中,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姿态多元性”“指向言语性”“结论兼容性”和“经验共享性”,极大的丰富了“文本细读”的内涵。
  陈思和认为文本只有通过细读,其内在的艺术价值才可能被窥探。细读的功能在于探讨一部作品可能隐含的丰富内涵和多重解释,窥探艺术的奥秘与审美的独特性,而不是重复以往庸俗社会学所作过并被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所谓的社会学分析。他提出了直面作品、寻找经典、寻找缝隙、寻找原型等一些具体的文本细读方法。
  孙绍振教授对文本细读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即在文学文本阅读中强调“矛盾揭示”与“还原分析”,先还原出矛盾然后进行矛盾的分析,从而完成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和赏析。
  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首先,就宏观方面来看,文本细读要与宏观关照相结合,才不至于脱离文本的实际背景。研究方法中对作家大创作环境的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有效结合就可以避免以偏概全、脱离文本、大而无当、细致过头等问题。
  其次,在文本细读中需要注意文本的客观性。这需要从文本本身进行细致深密的解读。对于文本语言、结构、语境、修辞等的分析解读要立足于文本本身。细致深入的分析它们之间复杂丰富的关系和含义,为整体把握和理解文本创造条件。
  第三,文本细读是一个从形式到内容,内容到形式的循环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才可以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深化。
  第四,在注意文本相对自足性的同时必须注意文本的开放性、文学性、审美性。要注意将之统合起来进行理解,不能陷入一味的细读中。
  三、散文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读”为先,更重要的是,细读的关键是需要寻找进入文本的“切入点”,这样的“点”,可以从关键词、句入手,抓住文本的根基;可以从语言入手,欣赏文字的艺术;可以从语境入手,把握文章整体之美;可以从文本留白处出发,体味揣度乐趣;可以从文本的内在矛盾出发,比较才能出真知;可以从文本所包含的情感出发,与作者感同身受;可以从课外延伸出发,多角度解读文本。
  (一)以关键词、句为支点
  关键词句,统领全文,揭示中心,在文章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在阅读过程中,以关键词句为支点深入文本,无疑有助于理解文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就说:“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这两个字,在我们的心目中,它只有一种原生语意,“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却把它当成乐园,是否用词不当?细读文本后发现,这一违背事理的语言表达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并能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这里的乐园,除了原生的意义,还有另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
  (二)品味语言艺术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而语文学科本身的任务就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因为文章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都传达出作者深沉细腻的感情。离开了语言,就谈不上文本细读。因此,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
  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荷叶荷花的“清
  香”是一种嗅觉上的感受,而“歌声”是属于听觉方面的感受,用声音来表现气味,这看似是不易理解的,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想象“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便会唤起其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产生一种美妙无比的感觉,也体会到了词语的活用,带来是整个画面由静止而灵动,栩栩如生的变化,产生了奇崛的效果。
  再例如,运用拟人的修辞,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荷叶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渲染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反映了树的错落有致,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深化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节奏明朗,韵律协调,使文章之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   (三)联系语境,感受言外之意
  “阅读是作者、读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而文本是一种召唤,它渴望被理解。文章的语言环境是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平台,语境为“对话”创造了潜在的可能性,细读则把这种可能转化为了现实。
  如杨绛的散文《老王》,文本涉及的社会背景与现在的时代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对于老王的生活环境较为陌生,难以理解当年的物质匮乏以及“文革”中许多如今看来荒诞的社会现象。不理解为什么载客的三轮车都被取缔了;为什么一瓶香油、十来个鸡蛋就显得那么可贵等等。所以,适度的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就成为必要。否则,很难到位地理解“文革”中特殊的人际关系,也难以体会文本中所提到的“幸”与“不幸”。
  鲁迅著名散文《秋夜》中开头一句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么作者为何不说“墙外有两株枣树”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语境入手解读作品,便可以体味到这其实是作者无聊寂寞心境的外化:连树都是如此单调!作者如此写表明他的内心是希望一棵是枣树,那么另一棵最好是别的什么树,可是另一棵树竟然也是枣树,那么环境的单调无聊自可想见,而环境的单调无聊正是寂寞无聊之人以寂寞无聊之内心观照的结果,为了表达当时心境,自然就如此写了而已。
  具体到散文细读中,联系文本的社会语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联系也不能僵化。同时不能过分依赖文化背景,从蛛丝马迹中推导作品的创作主题,这是十分错误的。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人从当时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推导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出于政治的苦闷,这种仅仅把文学等同于现实,而忽视了文学的艺术性的解读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散文作品的解读必须从文学本身出发,不能做牵强附会的历史考证。
  (四)从言语的留白中补足内容,挖掘题旨
  留白,又称“空白”、“虚白”、“计白”,原为绘画术语,指画中有意不着墨的部分,用以与着墨的部分构成完整和谐的艺术整体”后移用于文学创作之中,指没有形诸语言文字而能使人想象得出的内容或意蕴。散文中的“留白”是指散文中有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给读者留下无限广阔的空间,产生了“言有盡而意无穷”、“文有限而情未终”、“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艺术效果。
  例如《背影》中写到“触他之怒”,“待我渐不如往日”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作者在刻意回避现实生活中父子之间的冲突。我们只有还原作者省略和淡化的这部分内容,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歉意和感动,才能理解为何父亲的背影能被作者写得如此抒情而有诗意。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他说,“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自由”该做如何理解呢?作者并没有说,关于这方面的争论也很多。孙绍振运用情感逻辑的还原方法,还原出朱自清当时的心情,不同于以往的自由心情,这种自由是一种伦理的自由。
  (五)发掘文本的内在矛盾
  《荷塘月色》一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了,想起日日经过的荷塘,“总该有另外一副样子吧”。这里就有矛盾可分析。平时的荷塘,是一个样子,是并不值得写的,而今天的 “另外一副样子”,才值得写。抓住这一句,不仅仅有利于分析文章,而且便于从中分析出为文之道。要写一处风景,一般的情况,是不值得写的;只有与平常不同的样子才值得写。平时的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路边的树也不知名。 “白天里很少人走,夜晚有点怕人”,一点诗意也没有。值得写一写的,是 “今天倒好”,一个人来到这里,好像来到 “另外一个世界”,作者也 “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这里的矛盾更为明显了,是双重的。从客观世界来说,本来,清华园,就是一个世界,哪来“另外一个世界”?这个矛盾(两个世界)不要放过。另外一个矛盾更不能放过去。那就是“平常的自己”和 “超出平常的自己”。 “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文章中说了,“既爱群居,也爱独处,既爱热闹,也爱冷静”。而现在却是只爱 “独处的妙处”。
  (六)细读情感,感同身受
  散文文本呈现的是作者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文本背后作者情感的探讨和研究。
  散文是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所以《故都的秋》的重点不能只停留在“秋景”,而是应该放在体察“秋景”的那个人、那个人的心情上。这也应是散文的特质所在。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通过对月光、荷塘、青雾、树影等景物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月夜下荷塘的温柔与静谧,体会到作者因“噪”而觅“静”,因“烦”而寻“宁”的心境。因此在散文欣赏中,一定要做到从有限到无限,从局部到整体,通过各种方式,将隐含在人、事、景、物中的丰富、深沉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体味其中的意境之美,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七)同类细读,课外延伸
  选择与课内相同或类似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阅读,也许值得尝试。
  孙绍振老师从两个方面阐释了方法,“不能满足于一篇一篇孤立地讲作品,应该把作品放在一系列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以便找到入口。”
  例如,我们可以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与《背影》拿来比较,会发现虽然出自同一位作者,但是两篇文章在语言和手法方面却存在着很多的不同点。
  《荷塘月色》中用了很多的排比和比喻,使文章整体上显得华丽且赋有诗意,而《背影》中基本上是用“白描”的手法来叙述,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是,正是这些平凡的语言和描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两篇文章的比较使我们认识到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诗情,这是一种异中求同的比较。同时我们还可以对两篇文章进行同中求异的比较,即两者对于诗意的追求是不同的,前者是以通过追求大自然的美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后者则是通过某种程度的丑化来过渡到对亲情的美化。
  四、结语
  把文本细读的理念置于散文的情境之中,需要理论与策略的磨合。对于文本细读理论的认识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对于文本细读具体方法的探究也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6.
  [2]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
  [3] 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管武鲜.文本细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技资源,2006(22).
  [5] 汤贵忠.文本细读: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D].福建师范大学,2007.
  [6] 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4).
  [7] 蔡之国,刘传俊.浅谈文本细读的方法[J].语文学刊,2007(1).
  [8] 辛克清.论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方式[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9(23-3).
  [9] 李安全.文本细读与经典阐释[J].名作欣赏,2008(4).
  [10] 方同祥.荷塘月色主题探析[J].人文社科,2010(4).
其他文献
摘 要:《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要描写明清年间各阶层人物的讽刺小说,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一系列受八股束缚的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间百态。  关键词:儒林外史;科场舞弊;社会原因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现实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文中真实地描写了科举制度下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在这一系列不合理现象背后,是当时统治者们的专制集权和科举考试对各阶层民众的思想束缚。从这一现象入手,深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是研究消费问题的两个基础。文章选取了8个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指标,并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类平均法、最短距离、最长距离法和K-均值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得到了最佳聚类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公因子,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定意义的结论。  关键
期刊
摘 要:艾吉,是从红河梯田里走出来的哈尼族诗人。艾吉,离开了童年时代的梯田生活,住进了喧闹的都市,可心却驻扎在那遥远的故乡。故乡,是每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游子们声声呼唤的名字。艾吉把这份浓烈的乡愁之情镶在心底,把思乡之苦写在纸。本论文试图从诗人念乡村、恋乡音、睹物思乡等来分析艾吉诗歌作品的乡思情节,从而更深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感情格调。  关键词:艾吉;故乡;思乡情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故乡怀
期刊
摘 要: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开始重视空间的作用,颠覆了长久以来被时间光芒所遮蔽而被认为是静止的僵化的容器的空間观。罗伯特·戴维·萨克和列斐伏尔都分别从地理视角和政治-经济视角对空间概念加以阐述。虽然他们二人出发点不同,但都对空间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性进行了不同程度地阐释,这大大地提升了空间的地位。同时,空间理论也进入了文学研究领域,与文学空间展开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文
期刊
一、生态学派及其观点主张  (一)生态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生态学派是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仍活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思潮之一。  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地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对其生产关系某些环节和经济社会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一些自我调整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较快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的同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现。这一系列问题在2
期刊
摘 要:高密东北乡,这个以莫言小说中的故乡记忆构建起来的文学王国,在其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愈发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文学命题。论其小说创作,“故乡想象”可谓是其经典文本的立足点,创作背景的出发点。笔者试图从其小说创作的两个侧面进行开掘,即以母亲形象与故乡构建和故乡孕育下的生命活力为出发点,选取其代表作品中颇具特色的文学意象,探究其故乡想象的深层意义,试图在另一层面对莫言小说有新的阐释。  关键词:高密东
期刊
摘 要:《那山那人那狗》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唯美的视觉语言与艺术追求彰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艺术电影承载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典型的诠释,对中国电影在全球语境中走民族文化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与标杆作用。它传承了中国美学追求唯美、追求含蓄的风格,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以及价值道德评判中体现了中国人隐忍、朴实、执着、善良的文化基因。本文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挖掘出影片中的艺术美和诗性特色,感悟其中的
期刊
摘 要:在《玉台新咏》这部诗歌总集中,对女性所佩首饰进行细致描摹的诗作随处可见,这些意象不仅只是为我们展现了魏晋六朝女性的绰约风采,更从意象的深层方面传达出诗人的浓浓情意及深深的思想内涵。有的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愁楚之容,也有的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文章着眼于六朝女性所佩戴的“钗”、“环”“珰”等首饰意象群,试图从表面和深层深刻探讨首饰意象掩盖下的女性之美和诗人之意。  关键词:《玉台新咏》;女性首饰
期刊
摘 要:《汉书· 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学著作,它为地理学著述开创了一种新的体例,即疆域地理志。《中国风俗论》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张其昀的一片文章,它主要记述了民国期间我国的地理风俗状况。文章旨在用《汉书· 地理志》的体例模式,对比试读《中国风俗论》,从而了解民国时期我国的地理学著作在继承传统的背景下,吸收西方近代地理学观念后,产生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汉书· 地理志
期刊
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大研古镇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首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它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体的“建筑群”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至今还存活着的文化古城。  建筑概貌  束河建筑群  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青龙河从束河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