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思考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 ”行动计划成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面临着复杂、艰难的倒逼局面。“互联网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互联网 高等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引擎,而且也是传统与创新之间冲突和融合过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认清新要求和新特点,探索发展与创新途径,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问题。该文分析了“互联网 ”和“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内涵,提出了“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模式,并从高校、教师和学生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 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 ”与高等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 ;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工作、学习到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信息化教育大会通过的“青岛宣言”中指出: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习途径并使之多元化,提高学习质量。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目前,“互联网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教育已走过50余年的办学历程,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教育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认清“互联网 ”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互联网 ”与高等中医药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系统、科学、高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造发展空间,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内涵
  《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另外,一些研究者、公司/企業先后给出了“互联网 ”的不同含义。“互联网 ”是“互联网 传统行业/新生事物”。这种“ ”绝不是互联网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在“被加对象”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互联网的深度渗透、“被加对象”改造及其深刻变化,并切实推动“被加对象”的创新发展。“ ”过程涵盖了以互联网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未来出现的相关信息技术。在渗透、融合和创新的动态过程中,“ ”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从实现角度,“互联网 ”的根基在于:信息资源;本质在于:信息资源的供需匹配;目标在于:行业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及其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渗透,高等教育的一些边界变得模糊。例如,在教育教学环境方面,“物理型”封闭空间已被打破,“虚拟型”开放空间正在呈现给受教育者。在学习内容和方式方面,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选择权。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借助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 高等教育”将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彻底释放信息的“话语权”,形成“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相协调、相融合”的高等教育新生态。一方面,这种新生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传统与创新之间冲突和融合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这种新生态将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改革问题,如:发展模式、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等。
  从高校的基本职能角度,“互联网 高等教育”主要涉及:“互联网 人才培养”“互联网 科学研究”“互联网 社会服务”“互联网 国际合作交流”和“互联网 管理”等模式。从受影响的不同对象角度,“互联网 高等教育”主要涉及:“互联网 学校”“互联网 教师”和“互联网 学生”等模式。从系统角度,上述的各个模式是一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受影响的不同对象角度,以中医药专业为例,结合高等中医药教育特点与问题,阐述“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必将对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互联网 学校”
  面对以互联网为纽带的网络空间,学校的物理空间将被打破,催生多元化教育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依托网络空间的优势和特点,实体学校延伸成虚拟学校,形成线上、协作和自主学习的环境。
  1.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高校需要在转变传统办学理念基础上,构建开放式共享和协同式创新的知识环境,搭建无时限、多维度的网络空间,彻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基于“互联网 ”的办学特色。其中,网络空间将助力解决高等中医药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如:办学条件不足、教育滞后于学术发展等。现行的中医药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大量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如包括中药、方剂等基础理论知识分别在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课程中反复出现,占用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浪费了诸多教育资源。通过利用网络空间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及其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形成基础知识、理论模块和临床内容模块,根据教学需求,最大程度优化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办学成本,提升办学效益。另外,网络空间的构建能够实现中医药教育个性化与特色化的推进和深化。例如,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源泉及其发展动力,也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导致认同度降低,成为现代化发展桎梏等)。在“互联网 ”时代,通过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推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弘扬,推进医文融合的中医药教育;通过大数据及其智能处理技术,获取传统文化与中医临床诊疗、中医药教育等相关关系。   上述内容的关键在于:构建信息的生成、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互联网 学校”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学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快“数据→信息→知识”的循环转换。例如,在大数据环境下,学校管理者能够从非常大量的、多种多样的数据中通过高速捕获、发现和分析,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2.改变教育模式,扩大辐射范围
  “互联网 学校”将促进教育资源的供需匹配,推动教育模式升级,催生教育新模式。新模式通过教育资源(尤其优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冲击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机构。这种冲击涉及学校基本职能、招生制度等诸多方面。例如,中医传承过程中重视“童子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使有兴趣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先行接受中医基础理论和相关背景学科知识学习,使其在进入中医药院校前即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其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改革招生机制,可以采用获取“入学前”的先修学分,进而获得应招优势和入学后免修机会,也为中医药院校选拔优秀生源提供良好的机遇。同时,中医药行业要求全员接受终身教育,基于云計算的数字教学资源将为中医药从业者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针对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基于大数据的共享资源平台将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创新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模式。另外,“互联网 学校”将扩宽中医文化传播途径,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互联网 学校”将催生互联网环境下的学历教育机构,丰富学历教育模式(如:云校)。但是,上述机构难以充分体现中医药教育的自身特色。中医药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将制约上述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二)“互联网 教师”
  “互联网 ”将倒逼开放的、共享的和大规模的资源平台建设。通过建立资源平台(如:慕课、资源共享课等开放式在线课程平台),传承名医名师学术思想,促进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一方面,中医药博大精深,学术流派众多,传承是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之一,几千年来中医学术思想多以口传和文字的形式继承和传播,一旦记录略有错讹,即对整体学术思想传承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种传承方式也导致受众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至于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着不尽均衡的状态。利用各种资源平台,将各个流派的名医、名师临证经历、教学过程数字化,使其学术思想的精髓得以客观保留,以利于中医名家理论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同时各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课程联盟”形式共享名医、名师的教学资源,使不同区域的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
  另一方面,资源平台的建立,将冲击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积极认清和尽快适应这种冲击,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激发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针对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上述的转变不应是彻底的,而是两类身份的兼容。例如,中医诊断涉及医者的主观思维对病证本质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言传、身教相融合,展现临证经验,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课程教学设计为核心,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知识传承规律和教学规律,合理定位课程的教学设计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形式、优化评价方式。
  教师将是上述资源平台建设的骨干力量。例如,多数中医临床课程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着教学、临床和科研任务的多重压力,很难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方式,在个体和全局相顾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关注中医思维方法培养,研发与共享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形成视频资源,生动、逼真地呈现经脉循行、辨证论治、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之间的紧密关系等等教学内容。同时,在不断的完善、积累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手段,实现整合,融入中医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既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上述情况,新的培训模式急需形成并提供给广大教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
  (三)“互联网 学生”
  “互联网 ”将促进教学空间向学习空间的变迁。“个人将对自己的学习和教育享有更多的自由,承担更大的责任,学习将彻底变成一件自我可以主导并完成的任务。”。
  在“互联网 ”背景下,学生会厌倦物理环境下、填鸭式的课堂教学空间,开始体验即时陛、交互性、生动性、海量性等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将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方式,借助中医临床诊疗视频学习,加深理解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单人、多诊”视频学习,体会依法立方、随证遣药。这种学习过程将有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继承和创新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的特色;因此,上述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需要相融合,注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学思想,启发学生思维,强化“习得—实践—探究”学习能力。另外,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借助资源的关联性,上述学习模式将有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终身学习能力。
  “互联网 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相关能力要求,如:资源质量甄别能力、学习自控能力、知识梳理能力等。这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享有学习空间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大量未必高质、多样未必适用、浏览未必习得、完成未必思考”问题,注重思辨训练,灵活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另外,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中医药受教育者需要直接体验和接受事件的锻炼和检验。因此,学生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参悟中医之道,避免实践能力培养的淡漠。
  四、“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途径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应直面“互联网 ”的必然趋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谋求“互联网 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途径,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目标,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成为核心要素。   (一)“互联网 学校”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树立“互联网 高校”发展观,科学应对“互联网 ”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面对“互联网 ”,高校需要以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基本目标,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身职能的深度融合,建设“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教育环境。在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学校围绕职能角度的“互联网 ”模式,积极确立信息资源的核心地位,完善制度机制,理性优化决策,形成中长远可持续发展规划,并在不断的融合中求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中求创新,持续破解制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及其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难题。另外,针对中医药院校而言,“互联网 高校”需要立足特色办学,坚持“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医学与人文”四个结合,“文化底蕴、实践环节、思辨训练、医德修养、中医药人才培养个性化”五个注重,为中医药教育创新与变革注入新的动力。最后,面对智慧教育的影响力日趋扩大,高校需要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无线通信等技术,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
  (二)“互联网 教师”
  教师处于高等教育实施的主导地位。新时代,学习的目标由“为了发展”变为“为了可持续发展”。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一体化”发展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和效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其与教育技术人员协同研发能力是“互联网 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要素。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进修,深入开展交流合作,从能力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注重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相融合”为目标,从“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技术融合”人手,遵循适合新形势要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共享、管理的方法与途径。为了保证资源建设的全局性,教师需要运用整体观念,拓宽信息化教学资源范畴。以中医药专业为例,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遵从医、教、研、产的整体性资源建设意识,推进“数据、信息、知识整合”资源建设;另一方面,教师应关注传承与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构建对象明确、层次清晰、扩展性良好的资源体系。
  (三)“互联网 学生”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发挥主动精神,自觉地、自控地融入无时限、多维度的网络空间,合理运用开放式和协同式的知识环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获取、理解、发现、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发展,提升智慧。为了拓展兴趣和开阔视野,知识绝不局限于专业领域内,而是具有广博性(即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促进探索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的关系,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针对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借助资源平台,“互联网 ”能够有效地解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问题,深化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不同对象与教育实施的融合。相应地,学生需要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锲而不舍精神,主动适应院校与师承相结合教育模式。例如,借助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学生树立继承、创新、弘扬理想,接受名老中医教诲,吸纳多门户学派的精华。针对上述内容,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关键。因此,学生需要培养自身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不仅要在网络空间中学习,而且要在信息世界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 ”行动的提出和推进,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提高教育質量,促进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不可规避的战略性问题。21世纪,互联网已经渗透到高等教育,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但是,这种渗透依然处于边缘化,尚未被视为发展和创新的关键要素。鉴于“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高等教育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痛苦仍如山一样压在他们心头    “请问岑女士在吗?”记者小心翼翼地问。  “你打错了。”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子温柔而坚决的声音,没有更多的一个字。  记者知道,其实这个电话号码不会错,错的只是可能不该拨这个电话——也许五年后再追问他们所经历的彻骨的痛,是一件残忍的事。  岑女士的儿子就是“9·11”中因抢救他人而英勇牺牲的华人英雄曾喆。年仅28岁的曾喆当时在世贸中心对面的一家银行工作,他本可以选择远
中国管理科学事业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是以学习、模仿和跟踪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主  每年4月种子还没下种,就预测出10月份全国粮食收获时的总产量,且26年来每年度粮食预测的“丰、平、歉”方向全部正确,总产量的平均预测误差为抽样实割实测产量的1.9%。国际上,粮食预测通常只能提前两个月,发达国家的平均误差也为5%左右。  这样的准确率,来自陈锡康提出的投入占用
还没到读书的年纪,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跟在爷爷屁股后面转。爷爷退了休以后一门心思当起了庄稼汉。奶奶去了姑姑家帮忙带孩子,家里没人,他便将我带在身边。冬日的寒气还没有在我记忆里离开,我迷迷糊糊不愿从被窝里出去。爷爷对我很有耐心,见我半天不起床也不急躁,把陶瓷盆里盛上热水,坐在床边用热毛巾一点一点地擦拭我的脸。脸上的湿润感带着爷爷的味道,我被他用最温柔的方式从睡梦中唤醒。那时的记忆唤醒我的不是自然的改变,
摘要:家校协同是全球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趋势,也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给家校合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重新审视家校关系的契机。该研究在梳理疫情期间家校合作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家庭支持因素对小学生居家学习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家长陪伴的学生居家学习表现差异显著;家庭支持因素对小学生居家学习表现影响显著,家长参与因素的影响最大;根据家长参与的特点,可将家
摘要:面向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学校建设,正在成为当前学校发展的新方向。绿色学校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指导思想,不断改进教育手段、完善自我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从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该研究围绕学校理念与ESD亮点、ESD课程和课堂、ESD教师培训、ESD学生活动和素养评估、ESD校园环境等五大维度,对150所首都中小学绿色学校的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挖掘首都中小学绿色学校建设方面的特征与经验。该研究最
摘要:在智慧教室環境下探讨培养学生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设计,既能够有效突显智慧教室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能力。该文以三年级数学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为例,基于APT教学模型设计了智慧教室中培养学生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课程教学,并对其应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学生能够提出一定数量的问题,但问题的类型局限于基
“打比方”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突出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性状特征,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繁杂为简洁的功能,是突破某些高中数学难题的有效利器.含量詞双变量双函数题是近年高中数学的一个热点题,由于是两个函数,两个变量,且含有量词,使得数学含义深刻,变化多样,而题目叙述的文字又很相近,使人感到扑朔迷离,以致于我们不少学生对此类问题题意混淆不清,解题不知所措.对此有何破解之道呢?
在电视上看到颂提讲话,安迪愣了半天,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一夜扬名的故事在泰国人颂提·汶雅叻格林那里再次得到印证。距离10月2日60岁生日仅仅只有10多天的日子里,9月19日深夜,大雨中一场静悄悄的军事政变改变了颂提的命运轨迹。  泰国国家电视台9月20日播发声明说,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已经任命陆军总司令颂提上将为管理改革委员会领导人。有分析者说,这实际意味着政变后成立的管理改革委员会获得了合
正午,对面楼上的木匠突然  大声唱我的快乐就是想你  他手中的气钉枪“啪啪”响个不停  另一个木匠在取笑他  也没有停下手中的锤子  我从听觉中捕获这些画面,看不到  他们的动作以及怎样的表情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零星雾霭  从早晨到现在还没完全散尽  树木也收回了它们之间握着的手  有一种存在的寂寞感  在秋天尤甚,在木匠的歌声里  在他们的气钉枪和锤子里  苦楝树  高高的苦楝树  在风中晃动
摘要:如何破除活動组织方式的局限、打破学校间的限制,解决课例研究中时间成本高的问题,促进更广泛、更深入地课例交流与研讨,实现深度的知识分享与内化,成为课例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而技术支持下的大学与中小学协作伙伴关系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者服务社会、改变实践,而且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真问题。该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将教师教育者与中小学教师结合起来形成面向课例研究的混合式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