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孤僻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尽管大多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毕竟与父母是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他们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我就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但就是不合群,老师、同学如果不主动跟她谈话,那就别想听到她说一句话了,背地里同学都说她“金口难开”,说她的话是“金言玉语”。有一次,她的堂弟欺负她,撕了她的作业,还把她的书藏了起来,她不告诉家里的其他亲人,只在日记里哭诉,还一度想到了自杀。后来幸亏我在改日记时发现了这件事,及时疏导,并与家长联系,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二、有自卑心理情绪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常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如:与家人顶撞,不听亲人劝告;不听老师的教导,与老师对着干。
四、产生怨恨父母心理
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要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并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留守儿童因心理与教育出现问题,已构成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据公安部调查所显示的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可见,对他们的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组稿编辑:阮诗国】
(作者单位:442614湖北省郧西县香口乡中心学校)
一、性格孤僻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尽管大多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毕竟与父母是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他们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我就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但就是不合群,老师、同学如果不主动跟她谈话,那就别想听到她说一句话了,背地里同学都说她“金口难开”,说她的话是“金言玉语”。有一次,她的堂弟欺负她,撕了她的作业,还把她的书藏了起来,她不告诉家里的其他亲人,只在日记里哭诉,还一度想到了自杀。后来幸亏我在改日记时发现了这件事,及时疏导,并与家长联系,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二、有自卑心理情绪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常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如:与家人顶撞,不听亲人劝告;不听老师的教导,与老师对着干。
四、产生怨恨父母心理
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要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并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留守儿童因心理与教育出现问题,已构成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据公安部调查所显示的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可见,对他们的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组稿编辑:阮诗国】
(作者单位:442614湖北省郧西县香口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