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篱下系列十八——采石人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uohui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采石人,媳妇好进门。”
  采石这一行当,过去在胶东海边是出了名的力气活儿。但因来钱快,家里的日子比街坊富裕些,格外受青睐。而谁家日子宽裕,儿女婚嫁便会让父母省心不少。
  虽说是凭力气挣钱,但当年这一行当在乡下后生们的眼里,那可是人人青睐的营生。采石的后生们个个都有着结实的身板。黝黑发亮的脸庞,肌肉隆起的臂膀,遍布双手的茧子,宛如开山炮一般震得山谷发颤的大嗓门子,构成了他们特有的形象。但内里,他们却有着坚强的毅力、执着的追求、踏实的品格和灵巧的脑力。
  清晨的乡村,勤快人起得格外早。而采石人家的院落里,往往升起村里的第一缕煤烟。记得小时候,经常清晨早早从被窝里爬起来,给大人们拉风箱“煎钻子”。“煎钻子”是采石人每天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淬火修理的一种叫法。炉火烧着了后,得把用过的已经磨秃了的钢钎,插进红红的煤火里烧红。有时候,小小的炉灶里因插的钢钎太多,上面的煤盖不住,就会烧不红钢钎,而烧不红的钢钎是无法变软锻造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在炉火上加煤,让炉火烧旺,尽快把钢钎烧红。一个小孩子,一边要一手不停地抽拉风箱的拉杆,一边要一手不停地转动着炉火里的钢钎,那个忙碌劲儿是难以想象的。
  采石人劳动的工具,早些年就全凭自己锻造。大小铁锤、长短铁钻,均在自家火炉烧制。铁钻是用钢钎做成的,先截成一段段的,再把一头放进煤火中烧红,用铁锤把烧红的一头锻成尖,再在冷水中淬火,这样铁钻才不会弯折,采石时就好用多了。
  带着工具走进山中,采石人就走进了自己的世界。布满眼帘的嶙峋山石,巨石横空的山野,硕大无比的石板,如同一张展开的宣纸,是浓墨重彩,还是素描水晕,只要拿眼一瞧,他们准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采石人的脑瓜好使,这在乡下是出了名的。尽管满山石头比比皆是,但怎么采、在哪里采,采出来的石头能成啥料,既凭力气,更靠眼力和匠心。采石人也不是每次都能从表面看透石头内里的。大多时候,需要沿着石头四周进行具体测量和分析,有时还要把边缘深挖下去,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倘若看走了眼,那白白赔上的工夫,可让人心疼。
  采石人看石算石的功夫,可不是轻易练出来的。从生手到师傅,得要几年的时间才行。山上的石头块头大得很,采石人上手前需准确判断哪里能出架桥的料,哪里能出门楣的料,这可都是价格很高的石料。保证这些大料的生产,是采石人最为关键的能力。
  在采石人的眼里,采出的石料是没有什么废料的。即使再小的料,也会用铁钻整理成一个个四方的建房块石,最后论个把它们一一卖出去,变成兜里的钞票。这种精准设计,从小就让我着迷。乡下的孩子经常会上山帮忙干活,有时候你会见到采石人在那里沉思不语,沉思得让你心里都发慌。比如在什么位置打什么孔,打多大多深的孔,均需事先仔细斟酌,最大限度地保证大料生产。否则,大料出不成,小料不值钱。
  采石人的日子,靠汗水赢得财富。比如说在巨石上打孔,那个力气活儿真让人发怵。冰凉的钢钎紧紧握在手里,另外一人抡起几十斤重的大铁锤,一锤一锤砸着钢钎的顶部,每砸一下,扶钢钎的手就会震得生疼。时间长了,手心里震得全是冒血的口子。一块巨石要采下来,往往要在上下左右打十几个深孔。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一个孔浅的得有一两米,深的需要十几米,一锤一锤砸着钢钎,一圈一圈转着钢钎,反反复复向石头深里钻去。
  经过了漫长的开采,石头被正式切开后,平整匀称的石面,齐刷刷呈现在眼前,一切的艰难,瞬间化为了采石人的力量。拿起尺子,拉开墨斗,沿着飘着墨香的黑线,确定好打孔的位置,再打孔、切割,直到把大料化成一块块修桥建房的长条石为止。
  采石人心细而胆大。说到胆大,是因为天天与炸药密切接触,有时候外人见了都胆战。采石开料需要打一些深深的细孔,然后把里面的石末一点点掏干净,再把一管管炸药放进去,有时候还要用一根长长的木棍,从上往下捣严实。这种动作,看起来危险万分,可采石人却轻巧淡然,动作连贯。
  一排排的石孔打好后,需要根据石孔的深浅计算出往里面放多少炸药。炸药放的多少,决定着爆炸后石头裂开的走向,也决定着石料的成材率。只有经验丰富的采石人,长年累月积聚了娴熟的技巧,才能根据石孔的深浅,决定放几管炸药,对一排孔中哪个孔放多放少,胸有成竹。
  炸药在石头孔里安放完毕,就到了点炮的时刻。打了多少孔,就能听到多少响声,缺了一个没响,就意味着存在哑炮。处置哑炮往往需要大半天工夫,对采石人而言,都是需要熟练应对的情况。
  开山炮,是山乡特有的景观,也是采石人回荡在天地间的语言。“放——炮——喽——”寂静的山野传来了声声连串的呼喊,那是让山下人远离危险的提醒。每每此时,山上山下的人便会快速就地找个安全的地方隐藏起来,直到“轰隆”一声响后,随着从天而降的碎石纷纷落地,才可放心走到外面。
  但山石不可再生,即使再多也有用尽的时候。近些年回老家,看到山上易开采的石头早已采完,剩下的都是山顶高处的了。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乡亲们越来越认识到靠山吃山总有吃尽的时候,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日渐增强。而随着渔村生活的改善,乡亲们开始用砖盖房,虽然花费相比较而言大些,但还是比石头来得便捷。再说依山傍海的美丽景观,也引来不少城里人下乡观光,绿色收入不比采石少多少。
  观念一变天地宽。过去山上采石留下的一个个大坑,现如今已被乡亲们自觉地用土填好,并在上面栽种了各种果树。过去荒秃秃的石头坡,如今变成了满山飘香的花果山。
  采石人的形象在年轻人的眼里渐渐模糊,可他们那辛劳和智慧的身影却在人们的脑海里常想常新。我总想为他们这一群体画个像,而想得愈深,脑子里那种影像就愈加清晰——
  山峰上,天地间,采石人浑身隆起的肌肉在阳光下黑红发亮,高高抡起的铁锤,伴着从胸腔深处发出的呐喊,在群山间声声回响,那场景透示出的血性和刚毅,在视野里升腾放大,久久地定格在天际。


于保月 山東青岛人,1982年11月参军,2002年8月转业到中国建设银行总行。20年军旅生活,历任排长、宣传股长、新闻干事、秘书群联处干事、宣传处副处长。转业建设银行15年,历任总行办公室新闻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部副总经理,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组织并参与建设银行海外首家上市、成立60周年、CCB2020等重大活动国内外宣传工作。30多年的新闻宣传经历,始终与文学梦携手相伴,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杂文、诗歌等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光明日报》、《青年文摘》、《海内与海外》、《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业》、《中国金融家》、中国作家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凤凰网等报刊网络,出版个人作品集《绿色风》,作品被二个省中考语文试卷作为阅读鉴赏试题。曾荣立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
其他文献
信托最近的心情可以说是受宠若惊了。一度信托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近期却因其他投资市场的萎靡,而再次被大家所追捧。更加尴尬的是,近些日子的信托产品是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的放开,企业融资的渠道更多了,于是提供给信托公司打包成产品的项目就随之减少。  信托公司那里的产品可谓一票难求,但是不用慌张,第三方理财手里却似乎从不乏信托产品。记者认识的几家第三方理财公司,各类信托简直应有尽
期刊
经历了几年的快速成长,作为金融圈里的老二“信托”也开始思考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大问题。预计2015年底,我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201万户,而且这些高净值客户将越来越关注海外市场投资。面对国内外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国内高净值客户强烈的海外投资需求,信托决定乘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风,扬帆起航,到海的那边去“淘金”。  信托国际化的航程已经敲定,如何能顺利“出海”离不开勇敢而充满智慧的水手,那么谁又将为信托“出海
期刊
8月7日,杭州心有灵犀互联网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灵犀金融”)于“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833109)上市,并于8月28日在北京敲钟,成为登陆新三板的互联网保险第一股。  想要上市,你必须具备一个段子手的素质,故事讲的好听,才能让投资者买账。回首全通教育、乐视网、掌趣科技等在股市中翻江倒海的前辈们,带着互联网保险第一股的名头,灵犀金融似乎就已经是个很好的故事了。  背靠阿里好乘凉  很多媒体喜欢
期刊
初创公司的轻重缓急  首先从百米的出租车专用平板电脑说起吧。在2012年年中项目推出前公司曾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其中一个调研的结论是:90%以上的出租车司机都没有智能手机!正是基于这样的调研数据,百米出租车司机端有自己的定制设备。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出租车司机成了智能设备普及率最高的群体之一,这件事情给我的教训是不要太相信市场调研,因为任何市场调研的数据都是基于过去,而你的产品是面向
期刊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不是有外债,而是资金链断裂,也就是手里没钱。而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贷款,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票据贴现。一般来说,企业手里会有银行承兑汇票,当企业急需用钱,而汇票没到期的时候,就可以把票据转给别人,换取现金,但是人家自然要收取一点利息。这时候,票据算是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问题。  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绝大多数银行都不做小票贴现,这让互联网票据抓住了勃发的契机
期刊
当年打车软件还是孵化状态,市场对他们谈不上认可,很多企业都在这条还没有路标的路上走着,因为推广的不止是公司而是一个行业,各家公司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就有了我们上文中的故事。或许就应了那句话:“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滴滴和快的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竟然披荆斩棘,愣是用钱砸开了一条血路。  第一轮狂欢开启  2014年1月份,滴滴接入微信支付后。滴滴ceo程维想做一次促销推广,他最初找
期刊
滴滴出行的上线,激发了人们对滴滴帝国的更多的想像,不过现在一切还都是未知数。然而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凭借150亿美金的市值,加上全国最大的出行数据,这些都可以保证滴滴未来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任何一个与出行挂上关系的领域。  打造汽车生态链  从目前的发展规划来看,出行未必就是最终落脚点。虽然在出行领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市场教育,但是滴滴始终是靠巨额的投入来维持行业老大的位置,但是目前缺乏更多变现的渠道,
期刊
滴滴出行,没错,它不久前将自己的野心放进了名字里。这个用短短一年时间迅速崛起,再用一年时间野蛮扩张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代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之一。
期刊
短短两年就做大的滴滴快的,一直游走在监管的灰色空间里,随时可能踩到监管红线,那么会何时在何地被摆一道这才他最纠结的地方。  巨头合并是否垄断市场?  在情人节那天结合的滴滴和快的,并没有得到市场的祝福。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如此算来,滴滴与快
期刊
随着滴滴和快的进入蜜月期,补贴减少,滴滴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频数也渐渐减少,但是九月初推出的一张主题为“滴滴打车,再见”的海报,一时间让人们脑洞大开:滴滴这是要闹哪样?因为被相关部门约谈太多,出租车司机抵制太剧烈,滴滴要停止打车服务;还是发展太快,打车已经承载不下?  滴滴更名 欲建最大出行平台  一切的答案都于9月9日滴滴打车三周年揭晓,当天,滴滴打车发布了新logo并且将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