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时间的质感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位老兄,罹患抑郁症,曾经这样感叹:“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他的意思是,他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帮助他加速时间,让他提前进入老年的清明澄澈之中。其实,他所用的这句话,是林忆莲的歌词,而她所歌唱的,却是她的幸福:“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永不分离。”事实证明,幸福或者悲苦,都不能帮助我们缩短时间,生命必须要用时间的推进来完成,少一分一秒都不行。
  导演理查德?林特莱克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现时间的这种属性,他用同一班人马,用12年时间,拍摄了电影《少年时代》(Boyhood),这部电影最大的创意(同时也是最大的噱头)以及最大的美和最大的缺点,都来自时间的不可抗力。
  众所周知,在电影里表现时间流逝,有许多手段。比如,让不同的演员来扮演一个人的老中青阶段,同时,配以化妆、服装、道具和场景的各种手段,就足以造成时间行进的幻觉。也有导演,用与剧情同步的时间长度,来表现时间,例如是枝裕和的电影《无人知晓》。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单亲母亲禁锢和遗弃四个孩子的故事,四个孩子在无人照管的状况下,艰难地存活了一年。是枝裕和除了用光线、道具、场景的变化,来表现一年时间的流逝之外,也结结实实地用了一年时间来拍,使得电影中的时间感格外真实。关于这部电影的时间感,编剧和影评人柏邦妮有过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尽可以找来参看。
  理查德?林特莱克却用了更为笨重的办法,来拍摄《少年时代》,那就是在12年时间里,断断续续地进行拍摄,以此表现一个男孩的成长,和周围人的衰老。
  林特莱克是在女儿罗莱蕾上小学时有了这个想法的,他本计划用影像记录她的成长,这项任务是任何一个纪录片拍摄者都可以完成的,林特莱克索性用了更为复杂的方法来做。他邀请了有过多次合作的演员伊桑?霍克以及女演员帕特丽夏?阿奎特,让他们和罗莱蕾、小演员艾拉?科尔特兰一起,扮演一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用他们四个人和周围人生活的变化,来呈现十二年时间的质感。当然,这种质感,是通过它在人们身上的作用来显示的,它让成年人老去,让孩子成长,让世界的风起云涌在个人生活中投下暗影。
  主角是艾拉?科尔特兰扮演的梅森,他出场时才六岁,是个无忧无虑的孩童。此后,我们通过电影看到他的成长,他外貌的变化,他和父亲母亲的关系,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电影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十八岁,考进了大学,自己开车去了学校,在爬山时,和女同学萌生了淡淡的情愫。为了不过多耗费主演的时间,不对他的人生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林特莱克只在每年寒暑假进行拍摄,在拍摄前,先写个大致的情节提纲,再和艾拉沟通,了解他的生活动态,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再进行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摄电影,不可预估的因素太多。幸运的是,在这十二年时间里,几位主演都平平安安,没有遇到重大事故,艾拉像大多数美国青少年一样,上学、恋爱,偶然遇到一点小小的烦恼。中间有一段时间,他的相貌明显长走样了,像很多突然被成长袭击的少年一样,但十七八岁时,他已经长成一个堪称英俊的小伙子,这也算是给这部电影一个较为完美的收梢。另一个小插曲,是来自罗莱蕾的,她对年年出演一部不知何时上映的电影感到厌烦,要求父亲在剧本里把自己写死,被父亲拒绝了。
  时间的流逝,在这个电影里,是那么触目惊心,除了相貌变化之外,每个人的谈话、衣着,周围的环境音响,都在提示着过去十二年时间里,人们的经历。影片开始时,人们在谈论“9?11”,总统是小布什,伊桑?霍克扮演的父亲,开的是古董GTO,周围能听到的歌是2000年代初的流行金曲。随后,总统变成了奥巴马,父亲变老了,开的车也变了。利特莱克用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方式来表现一个少年和周围人等,在12年时间里的变化,但因为其中的时间行进,是真正发生的,让人觉得有无限感喟,这点感喟,掩盖了这部电影在技术上的许多瑕疵。当然,一部电影,能留下这样一些感受,已经算是圆满了。
  世间最大的不可抗力,其实是时间,用任何手段都无法压缩、篡改、修饰,无法提前越过时间,到达一个预期的地点,所以,作家路内说:“神并不承诺他何时出现。即使你能计算出自己与神之间的距离,你仍然无法计算那个到达的时间,也许你和神只有毫厘之距,但这毫厘之间却要花掉一生的时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时间有多么沉重,时间对我们,也许正如三毛所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账号:人人网主页 学委办  描述:有问题@学委办,是越来越多复旦人的习惯动作。  “针对雾霾天气,从今天开始所有室外的必锻、选锻都取消,室内刷锻可以继续刷。另外,体育课全部移入室内进行。”2013年12月6日,学委办(学生会学生委员会办公室)接到体教部老师的邮件后发出这条信息,顿时引起复旦学生的大量转发和议论。因为临近本学期体锻结束期限,没刷完体锻的同学们惊呼:“刷不完锻啊!”学委办主任付博文看到
李耀宗: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系教授。历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主编等。建国60年所作《天安门赋》,博境内外媒体流传。  数月前,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竟有百余国家蜂举多种活动,竞增“读”热,撼人心脾。倚此背景,我国大学课余阅读也正展新页!本文以“汉语文专业”为例,结合本人学、教体验,为课余阅读建言些须,以助推读书热浪。  其一,先读基础。所谓“
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冯友兰、张岱年、朱伯崑等国学大师亲传弟子。2001年秋,他在北大开设庄子哲学的课程,授课对象主要是哲学系的研究生,2003年秋开始以通选课的方式,向不同院系的同学讲授。2004年,王博的课堂讲稿整理成《庄子哲学》出版,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喜爱。至今,《庄子哲学》已重印了八次,生命力之长远超过时下国学跟风之作。这里摘编一篇,让我们跟随王博探寻庄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和非
本禹志愿服务队队长张桂礼同学介绍了给习近平写信的来龙去脉:10月8日我们在排练话剧《牵挂》时,一位演员安玥琦的手机突然响了,我们得知支教过的贵州大石村里那个志愿者们资助治病的小男孩李成译,病情一直都在反复。第二天,安玥琦就想,能不能给习近平写一封信,把我们这些年来的成果和山里面孩子的期盼都跟他汇报一下。因为话剧中的一些细节触动到了我们本禹志愿服务队的队员,里面展现了我们志愿服务的成果,也说出了我们
毕业季为什么要穿黑色礼服?不同的学位之间的礼服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毕业典礼上要将学士帽上的流苏从右拨到左?  当我们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严格地执行一整套规范时,  也许并不了解,这些来自西方的传统其实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  而要追寻它们的缘由,就要循着欧洲大学教育发展的轨迹,前往中世纪一探究竟。  葡萄酒盛宴——最早的毕业典礼  12世纪,随着基督教的发展,被西罗马帝国扼杀的教育机构以修道院和教区
粉丝  我是在大二时认识董阳的。那时我在校广播站做播音员,同时兼任校报新闻编辑。董阳是校足球队的新队员,他倒是个热心肠,经常大汗淋漓地来给广播站送足球队比赛的新闻稿。起初,我对董阳并不留意,他送来的稿件,写得像流水账犹如小学生作文,而且也不注意格式,有时候整篇文章不分一个段落。我看得直摇头,他送来的稿子当然不会被播出了。  一天傍晚,我结束了广播节目,收拾好东西打算去教室自习。天色渐黑,我刚走出广
学生物的人上辈子一定是个折翼的杀手,所以这辈子要继续拿刀,切切这个切切那个。在野外实习的时候要像个专业的擒拿手;在实验室里就得心无旁骛,完全投入。室外室内轮流蹲,这个杀手不是不太冷,是不怕冷,还要不怕热不怕脏不怕烦,要是搭上必备有毒物质的大实验,还得有不怕死的精神。所以学我们这行,一定要懂得如何理解生活的美好。以上纯属玩笑,以下才是真相。    保持白大褂整洁     一些同学以为大学实验与高中
新闻链接:  2013年1月21日人民网台湾频道  “科学发展观”入选台湾公务员考试试题  2013年台湾公务员初考“公民与英文”科目,出现大陆“科学发展观”及中国共产党党章等考题,部分台湾考生质疑“考题不适当”,应该送分。但相关部门解释,题目并未超出命题大纲;有“立委”也挺考选方,称公务员更应了解对岸、知己知彼。  据台湾《旺报》报道,公务员初考“公民与英文”科目第16题问:“中共的某项策略以‘
“90后向往摆脱过去简单符号化的外在个性,转为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探索自己,他们希望发现自己的天赋,围绕兴趣爱好展开生活,更希望能做与天赋兴趣匹配的工作,同时通过独立思考和体验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原则,做一个自我认可的不普通的普通人。”  ——引自青年志“90后生活形态报告”  从独立杂志做起  最早思考职业这回事,是东升高中毕业的时候。从小,他就有站在讲台上分享的愿望。大学志愿填了广告学专业后,他意识到
选课排队时,每一个学生都领到一个号,按号报名,以免有人插队。  最早是在台湾听到“硬课”这个词,形容那些上起来很hard的课,教授往往布置各种各样的任务,并且打分严格,正如孟芸芸选到的课那样。这恰好能用来与近年大学流行词汇“水课”相对应,所谓“水课”是指老师要求松、打分好、容易过的课程。  “学生大都是经济理性的,显然他们认为提高GPA带来的奖学金、保研、留学等诸多福利比一节课带给他们的知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