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从生活中而來,而把数学学好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积极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营造一个探索、激励的学习环境,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数学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出来,同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是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教学情境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开展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为学生创设数学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要将上述目标顺利实现,教师必须竭尽全力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中深刻理解和感受数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化。
一、创设生活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若是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有机结合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其次还能增强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些和生活相贴近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思考问题。
以“数轴的概念”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今天温度升高了5℃,天气预报说明天会降低5℃,你们可以用数轴将今明两天的温度变化变化表示出来吗?”或“学校超市今天盈利500元,但是进货花了500元,你可以用书将这些相反的量表示出来吗?”之后再把正负数的概念引入,并给予学生启发,让其用图式方法将其表示出来。由此给予学生启发,让其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把“数轴”的概念引出。这样的引入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创设故事情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全部和智力有关的工作,都要依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趣味十足的数学故事展开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将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提升。
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和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森林中,有两只小猴子无意间发现了一棵结满桃子的大树,便急匆匆地往上爬,其中一只猴子先爬了3米,休息了一下又爬了2米将桃子摘到;另一只猴子一鼓作气爬了4米,不小心下滑了1.5米,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时候两只猴子分别爬了多少米?另一只猴子还要爬好多米才可以将桃子摘到?借助这样的方式把课题引出,可以让学生在为另一只猴子感到可惜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答案,进而全身心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
最好的老师即为兴趣。借助兴趣,学生或积极主动展开探索、求知和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和情绪。因此,精心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巧妙地将问题提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教师从学生喜欢追星的现象入手,就诸多学生都喜欢姚明的现实,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用多媒体把姚明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并用文字展示出姚明的档案:身高、体重、臂展、腿长分别为226米、125千克、221厘米、141厘米。向学生提问:“一些人说,姚明步子大,一步可以走3米多,你信不信?理由是什么?”提出问题后,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说:“认识三角形后,你必定可以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说出理由。”以此调动学生的探究欲,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既解决了相关的问题,同时也突破了三条线段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将三角形的知识难点。
四、创设互助活动教学情境
数学教师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候可以从课堂中走出来,借助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意义的活动中掌握到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学会独立展开实践和探究,从而将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提高。
以“对称图像”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将26个手掌大小的字母卡片剪裁出来,然后准备好一面大小相同的镜子,仔细观察哪些字母在镜中的像和原字母相同?哪些发生了变化?说说它们的对称轴;在镜中手的像有何改变?如此,可以让学生亲身将对称的含义感受到,同时是一个趣味十足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生还可以立足于自己的爱好,将更多的图形剪裁出来,或对更多的物体的对称图形进行探究;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探究发现问题能力得到培养,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借助情境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很强,若是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将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借助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其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佚名.巧用情境教学法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07(10):100.
[2]刘胜友,高保全.开展情境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J].中华少年,2017(33):210.
[3]刘晶.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3):61.
(作者单位:田林县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教学情境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开展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为学生创设数学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要将上述目标顺利实现,教师必须竭尽全力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中深刻理解和感受数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化。
一、创设生活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若是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有机结合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其次还能增强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些和生活相贴近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思考问题。
以“数轴的概念”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今天温度升高了5℃,天气预报说明天会降低5℃,你们可以用数轴将今明两天的温度变化变化表示出来吗?”或“学校超市今天盈利500元,但是进货花了500元,你可以用书将这些相反的量表示出来吗?”之后再把正负数的概念引入,并给予学生启发,让其用图式方法将其表示出来。由此给予学生启发,让其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把“数轴”的概念引出。这样的引入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创设故事情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全部和智力有关的工作,都要依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趣味十足的数学故事展开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将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提升。
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和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森林中,有两只小猴子无意间发现了一棵结满桃子的大树,便急匆匆地往上爬,其中一只猴子先爬了3米,休息了一下又爬了2米将桃子摘到;另一只猴子一鼓作气爬了4米,不小心下滑了1.5米,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时候两只猴子分别爬了多少米?另一只猴子还要爬好多米才可以将桃子摘到?借助这样的方式把课题引出,可以让学生在为另一只猴子感到可惜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答案,进而全身心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
最好的老师即为兴趣。借助兴趣,学生或积极主动展开探索、求知和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和情绪。因此,精心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巧妙地将问题提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教师从学生喜欢追星的现象入手,就诸多学生都喜欢姚明的现实,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用多媒体把姚明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并用文字展示出姚明的档案:身高、体重、臂展、腿长分别为226米、125千克、221厘米、141厘米。向学生提问:“一些人说,姚明步子大,一步可以走3米多,你信不信?理由是什么?”提出问题后,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说:“认识三角形后,你必定可以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说出理由。”以此调动学生的探究欲,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既解决了相关的问题,同时也突破了三条线段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将三角形的知识难点。
四、创设互助活动教学情境
数学教师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候可以从课堂中走出来,借助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意义的活动中掌握到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学会独立展开实践和探究,从而将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提高。
以“对称图像”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将26个手掌大小的字母卡片剪裁出来,然后准备好一面大小相同的镜子,仔细观察哪些字母在镜中的像和原字母相同?哪些发生了变化?说说它们的对称轴;在镜中手的像有何改变?如此,可以让学生亲身将对称的含义感受到,同时是一个趣味十足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生还可以立足于自己的爱好,将更多的图形剪裁出来,或对更多的物体的对称图形进行探究;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探究发现问题能力得到培养,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借助情境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很强,若是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将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借助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其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佚名.巧用情境教学法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07(10):100.
[2]刘胜友,高保全.开展情境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J].中华少年,2017(33):210.
[3]刘晶.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3):61.
(作者单位:田林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