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本文针对本院2011年元-6月份各科送检的细菌培养中,共检出致病菌228例,其中31例为真菌感染,占致病感染13.6%,占本医院感染致病菌第二位。对本院真菌感染逐步增多引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滥用抗菌药物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白色念珠茵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因。而且,患者中老龄病患居首位。56-83岁之间的患者约占65%;应予以重视的是所调查的真菌感染大多为继发性感染。结论:建议临床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定期送检标本作药敏试验,以预防真菌感染。
【关键词】真菌;抗菌药物;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04-02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无指征长期用药、联合用药、预防用药;也由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化放疗药等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广泛的应用。使医院内继发性真菌感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深部真菌所引起的临床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开展真菌的体外药敏培养,预防内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针对本院2011年元-6月份31例院内真菌感染及抗菌药物所致病耐药菌分析。根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228例呈现的致病细菌药敏培养中,分类出真菌感染有31例,占致病感染13.6,占医院感染致病菌第二位。
1资料来源
标本来源
包括痰液、尿液、穿刺液、分泌物、脓液、冲洗液等。
2真菌的分布与分类
2.1男女比例与年龄分布:
3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2.1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
3.1.1在检出真菌感染31株数中,大都多发于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脑外科。在临床送检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在痰中占首位。继发真菌感染病例中,诱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以广谱抗菌药物为多,大部分是头孢类。说明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有滥用的现象,也是医生为尽快控制感染,凭经验用药,在沒有做药敏试验情况下盲目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真菌感染31例中,29例用2联以上广谱抗菌药物7d及7d以上,最长的使用了15天。以致使真菌感染的增多,也是抗菌药物的无指征应用为主要原因。所以,临床医生必须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在明确指症下,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变化与敏感试验,根据抗菌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及感染部位、抗菌特点、浓度,根据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正确选择抗菌药物。久治不愈者,致病菌大多有耐药性,应迅速改用其它抗菌药物,避免真菌感染。
3.1.2诱发真菌感染的病例中以联合用药为多,诱发真菌感染的几率以三联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者最多。说明联合用药的病人是真菌的易感人群,而且诱发真菌感染的时间也早,可能与长期大量抗菌药物进入体内,抑制正常菌群,产生耐药菌株有关,故了解抗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掌握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减少联合用药,缩短用药疗程,是避免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3.2长期卧床或昏迷患者易感染真菌:
三外科11例真菌感染病例中,全为脑外伤患者,因为脑出血患者病情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唾液及痰液不易咳出,停留在口腔内,利于细菌生长。
3.2.1口腔菌群失调口腔内存在常见的细菌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类白喉杆菌、螺旋体和真菌等[1],在正常状态下不会致病,因脑出血患者常使用抗菌药物等,使口腔正常菌群失调,致病菌迅速生长,导致口腔真菌感染。另呼吸困难,睡眠时张口呼吸,将空气中或口腔中的霉菌吸入下呼吸道而感染霉菌。再加上患者常伴有高热,消耗增加,进食、进水少,营养补充不足,加上长期卧床等导致抵抗力降低。
3.3老年人反复感染用药易致真菌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真菌感染常出现在老年人,有严重多种基础疾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真菌感染为条件致病菌,其因素较为复杂,笔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各系统功能衰退,抵御感染能力差有关,反复使用抗感染药和皮质激素的长期大量应用是造成霉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本院4例G+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平均年龄为76岁,为复杂的反复感染,均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头孢类、喹诺酮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并频繁更换抗菌药物。特别是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呼吸衰竭等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起到了某些积极作用,但应用指针和剂量,方法,时间掌握不好则产生严重副作用。抑制机体免疫力,破坏机体防卫能力,特别是老年,有多种严重损伤免疫功能的基础疾病者,加之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更易促成霉菌生长。因此,建议医生在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慎重,避免选用疗程长,毒性大的抗菌药物,以减少真菌感染及二重感染的发生。
3.4肠道是真菌的易感部位,肠道感染占30%,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肠道真菌感染占55%,说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2]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往往同时有2种以上耐药机制,所以,临床医生了解和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对降低真菌感染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开始采用预防用药的办法,建议在使用抗生素治疗3天后,加用氟康唑类,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3.5此外气管插管,导管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医疗技术操作也极易带入霉菌而感染。
结论:真菌感染相当复杂,为多综合因素所致,但主要还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临床医生对真菌感染的认识,降低诱发真菌感染的发生,更要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知识。还应根据致病菌的敏感性和病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对需用糖皮质激素者能用雾化吸人就不用全身用药;其二做好皮肤、口腔清洁消毒护理,对侵入性器械治疗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引流管、静脉导管,引流物应作细菌培养监测,做好病房、病区通风透气,注意医护人员手的消毒,也是避免诊疗操作中真菌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微生物室对真菌耐药性监测,提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少华;双氧水用于脑出血患者口腔护理预防真菌感染的效果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1,19(5):291
[2]汪培欢,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67例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12(2):99
【关键词】真菌;抗菌药物;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04-02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无指征长期用药、联合用药、预防用药;也由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化放疗药等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广泛的应用。使医院内继发性真菌感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深部真菌所引起的临床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开展真菌的体外药敏培养,预防内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针对本院2011年元-6月份31例院内真菌感染及抗菌药物所致病耐药菌分析。根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228例呈现的致病细菌药敏培养中,分类出真菌感染有31例,占致病感染13.6,占医院感染致病菌第二位。
1资料来源
标本来源
包括痰液、尿液、穿刺液、分泌物、脓液、冲洗液等。
2真菌的分布与分类
2.1男女比例与年龄分布:
3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2.1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
3.1.1在检出真菌感染31株数中,大都多发于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脑外科。在临床送检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在痰中占首位。继发真菌感染病例中,诱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以广谱抗菌药物为多,大部分是头孢类。说明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有滥用的现象,也是医生为尽快控制感染,凭经验用药,在沒有做药敏试验情况下盲目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真菌感染31例中,29例用2联以上广谱抗菌药物7d及7d以上,最长的使用了15天。以致使真菌感染的增多,也是抗菌药物的无指征应用为主要原因。所以,临床医生必须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在明确指症下,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变化与敏感试验,根据抗菌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及感染部位、抗菌特点、浓度,根据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正确选择抗菌药物。久治不愈者,致病菌大多有耐药性,应迅速改用其它抗菌药物,避免真菌感染。
3.1.2诱发真菌感染的病例中以联合用药为多,诱发真菌感染的几率以三联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者最多。说明联合用药的病人是真菌的易感人群,而且诱发真菌感染的时间也早,可能与长期大量抗菌药物进入体内,抑制正常菌群,产生耐药菌株有关,故了解抗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掌握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减少联合用药,缩短用药疗程,是避免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3.2长期卧床或昏迷患者易感染真菌:
三外科11例真菌感染病例中,全为脑外伤患者,因为脑出血患者病情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唾液及痰液不易咳出,停留在口腔内,利于细菌生长。
3.2.1口腔菌群失调口腔内存在常见的细菌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类白喉杆菌、螺旋体和真菌等[1],在正常状态下不会致病,因脑出血患者常使用抗菌药物等,使口腔正常菌群失调,致病菌迅速生长,导致口腔真菌感染。另呼吸困难,睡眠时张口呼吸,将空气中或口腔中的霉菌吸入下呼吸道而感染霉菌。再加上患者常伴有高热,消耗增加,进食、进水少,营养补充不足,加上长期卧床等导致抵抗力降低。
3.3老年人反复感染用药易致真菌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真菌感染常出现在老年人,有严重多种基础疾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真菌感染为条件致病菌,其因素较为复杂,笔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各系统功能衰退,抵御感染能力差有关,反复使用抗感染药和皮质激素的长期大量应用是造成霉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本院4例G+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平均年龄为76岁,为复杂的反复感染,均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头孢类、喹诺酮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并频繁更换抗菌药物。特别是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呼吸衰竭等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起到了某些积极作用,但应用指针和剂量,方法,时间掌握不好则产生严重副作用。抑制机体免疫力,破坏机体防卫能力,特别是老年,有多种严重损伤免疫功能的基础疾病者,加之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更易促成霉菌生长。因此,建议医生在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慎重,避免选用疗程长,毒性大的抗菌药物,以减少真菌感染及二重感染的发生。
3.4肠道是真菌的易感部位,肠道感染占30%,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肠道真菌感染占55%,说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2]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往往同时有2种以上耐药机制,所以,临床医生了解和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对降低真菌感染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开始采用预防用药的办法,建议在使用抗生素治疗3天后,加用氟康唑类,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3.5此外气管插管,导管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医疗技术操作也极易带入霉菌而感染。
结论:真菌感染相当复杂,为多综合因素所致,但主要还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临床医生对真菌感染的认识,降低诱发真菌感染的发生,更要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知识。还应根据致病菌的敏感性和病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对需用糖皮质激素者能用雾化吸人就不用全身用药;其二做好皮肤、口腔清洁消毒护理,对侵入性器械治疗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引流管、静脉导管,引流物应作细菌培养监测,做好病房、病区通风透气,注意医护人员手的消毒,也是避免诊疗操作中真菌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微生物室对真菌耐药性监测,提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少华;双氧水用于脑出血患者口腔护理预防真菌感染的效果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1,19(5):291
[2]汪培欢,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67例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1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