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研究

来源 :党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整个领导体制的架构中,地方党委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层级,担负着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全面领导本地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责任,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提高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对于更好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意义重大。
  一、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建设。地方党委在中央严格要求和率先垂范的引领下,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不断提升,成效显著,确保了地方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1.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在实践中明显提升。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地方党委紧紧抓住事关地区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需要攻坚克难的重点问题和亟待改革突破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全力推进,以关键性突破带动全局工作。上海市委率先提出加快转变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自2013年起,上海市委连续四年采用重点调研课题方式,聚焦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补好短板”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地方党委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把握大局能力明显增强,逐步从片面追求“GDP”指标向积极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转变。北京、天津、重庆、山东、浙江等26个省市自治区地方党委主动调低GDP增速目标,上海更是直接取消GDP增速预期目标,以集中力量开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上海市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在体制创新”的指示,建立调研后续衔接机制,根据调研成果集中力量抓落实,推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特大城市规律和特点的社会治理新路。
  2.抓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提升有了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加强地方党委领导班子的能力素质建设作为提高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关键。不断加强干部能力素质培训,整合党校、行政学院等资源,健全完善立体式的培训体系,围绕产业转型发展、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专题组织培训研讨,让地方党委班子成员了解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治理的前沿理念。不断加强干部的实践锻炼,在经济发展第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让他们在“接地气”“墩墩苗”中进一步增长经济社会管理才能。不断完善地方党委班子配备,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一批具有复合经历和专业知识背景的干部充实到地方党委班子中。2013年,上海市委面对全市一半以上市管干部将在5年内退岗退休的严峻局面,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部门界限和领域归属,不讲条块之分,不论中央单位与地方单位的区别,不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差异,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特别是从中央在沪单位、高校和企业等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传统体制无法覆盖、采取常规方式和举措较难涉及的领域选拔干部,充实到区一级地方党委班子中。
  3.逐步完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规范,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建设取得制度依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加强党内制度体系建设不断规范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行为,来提高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地方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重点是完善地方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推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16年1月,经过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正式公布,作为新形势下做好地方党委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明确地方党委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主要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同时对地方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途徑和方式作出规定,从制度上明确了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主要着力点。
  4.构建纵横结合、科学有序的领导体制,地方党委施展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方党委普遍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从整体上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之间关系,统筹好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方面工作,使各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依托這一工作格局,地方党委广泛开展社会协商,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的针对性、科学性。上海市委结合特大城市特点,探索构建“1个党委+3个党组+X个大口党委十X个区委”模式,建立完善大口党委体制,加强党对专业条线部门的归口管理;探索建立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城市基层工作的领导,在全市构筑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有效地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全局工作。如,上海市委在出台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前,依托这一工作布局开展一年多的立法调研、方案论证,广泛听取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媒体、一般市民的意见,召开座谈会630多次、涉及1.2万多人,另有1.5万多人接受问卷调查。通过综合各方意见,对原方案作出两次大的调整。新制度虽然取消了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坐车优惠,但获得了公众的普遍支持。
  二、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与新常态对地方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从全国来看,部分地方党委在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方面尚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
  1.部分地方党委对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看齐不够,有本位主义毛病和落实不力的问题。对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部分地方党委只是停留在言论表态上,或者从本位主义的角度出发,进行有利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解读。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贯彻执行不够坚决,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强调本地区的特殊性,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打太极”,偏离中央精神。有的甚至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地方党委在制定本地区发展规划时存在“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   是一套、做起来是另一套”思想,对于中央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要求,虽然出台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重开发轻保护,继续引进国家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
  2.部分地方党委政绩观存在偏差,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对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考虑不足。部分地方党委片面理解和追求政绩,急于出成绩、出政绩,“总
  想发展得快一些,总想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却不顾当地财力物力能否承受,也不管是否符合当地发展需要。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对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政绩乐此不疲,对看不见、费力大、周期长的基础性工作和艰苦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治理,部分地方党委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划推动经济发展上,对社会治理重视不够,公共服务短缺低效。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部分地方党委存在为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其充当“保护伞”,只要城市这一头忽视农村那一头,造成“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
  3.部分地方党委存在惯性思维,求稳怕变,对实现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缺乏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部分地方党委在把握地区发展方向時创新意识不强,难以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存在“以前怎么干就怎么干,别人怎么干就怎么干”思想,沿袭过去习以为常并行之有效的大规模投资、“铺摊子”发展制造业,以生产要素高投入驱动经济发展的老套路,认为开拓性地抓发展、抓调整,难免会冒一定的风险,不如采取老办法保稳定。攻坚克难能力不足,把握大局时“挑
  着干”,对于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和深层次矛盾不敢为、不愿为。部分地方党委满足于当前的发展成绩,缺乏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对全球及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预判不够,对本地区未来发展的未雨绸缪不够,对现在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认识不够。尤其是对于中央正在推行的自贸区试验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专业性较强的改革举措,研究不够深入,掌握不够到位,拿不出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应对措施。
  4.部分地方党委对本地区区情和百姓关切把握不够准确,存在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经验和违背民意、侵害民利的问题。部分地方党委以人民为中心意识不强,在谋划本地区工作时只看上面“天气预报”,或是“掐着评分表干”,不看下面的实际需要。存在主观臆断情况,做调查研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约个时间地点,匆匆“接头”,问个数字、填个表,打声招呼转身走,没有真正深入基层,使得地方党委对本地区民情民意的掌握不够准确全面,甚至出现违背民意、侵害民利的现象。对于本地区实际情况,尤其是优势和特色把握不够准确,对地区发展定位雷同,产业方面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明显,中心城市更多是楼宇经济,千楼一面;郊区都是园区发展,园园相似。
  三、进一步提高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对策思考
  1.清醒把握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首要前提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好地方发展的政治方向,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深处坚信党中央对于形势判断和全局把握的正确性,在行动上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国家发展战略和调控措施切实体现在本地区工作中,不走样、不变形。
  其次,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拓宽地方党委班子成员的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深入了解全球发展趋势,广泛吸纳国外政党在治党和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教训。要正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大势,主动把谋划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性举措等工作放到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摆布,着眼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
  第三,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养成执行纪律、遵守规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地方党委在谋划地区工作全局时必须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位置,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要避免民主不够、个人说了算,以及集中不够、班子里各自为政、形不成正确集中的情况。按党纪党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确保各项规定和各条规矩落到实处、执行到位。
  2.准确把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国际国内的方位,是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核心内容
  一要坚持抓重点带全局,聚焦事关本地区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带动全局工作。地方党委不管具体事务,但又要提出大的思路、把握总的方向,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纷繁复杂、艰巨程度前所未有的情况下,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从完善制度性设计入手,实行重点课题调研制度,不求数量求实效,每年聚焦一项或几项事关本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完善调研后续衔接机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举措,以关键性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分析本地区亟待改革突破的突出问题,攻克制约发展的瓶颈。地方党委要善于发现问题,尤其是影响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瓶颈问题,涉及各种复杂利益关系调整的综合性问题,以及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性问題。更要善于解决问题,聚焦影响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以免久拖不决制约本地区长远发展。
  三要坚持目标导向,立足本地实际,围绕本地的特点特色和所处发展阶段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发挥好地方党委在本地区重要规划制定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通过提出规划建议,确定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规划制定的正确方向,确保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方针政策在规划中得到充分贯彻;确保规划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目标符合本地区的实际,体现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与诉求。
  3.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政绩观,是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价值追求   一是把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作为工作指向。地方党委在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时要深入一线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真正掌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摸清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最迫切期盼解决的问题,真抓实干,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在群众心坎上。
  二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谋划和推动发展。地方党委在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过程中必须树立统筹融合、协同发展理念,打破地域和行政体制分割等束缚,依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工作格局,充分调动整合条与块、顶层与基层、体制内与体制外、本土与外来的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区域内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力量,带着群众一起干。
  4.打造本领过硬、结构合理、整体合力强的领导班子,是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加强中央对地方党委的指导督查。中央要重视对地方黨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定期开展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加强对地方党委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对于偏离中央政策、违背民意的情况及时指出并纠正。地方党委既要以身作则当好标杆,为基层作出表率和榜样,又要真抓善抓,加强对基层的监督检查,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
  二是选配好“班长”,花大力气提高领导能力。地方党委书记自身能力的强弱对于整个班子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地方党委书记不仅要具备团结带领班子成员统筹开展地区工作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担当意识,切实把地方党委该担的责任担起来,干事上敢于担当,管人上不怕得罪人。要善于保持地方党委工作的延续性,“一张蓝图绘到底”,使本地区各项工作不因主要领导的更替而发生颠覆性改变,“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三是优化地方党委领导班子构成,增强整体合力。进一步充实熟悉宏观经济、工业、农业、金融、外经外贸、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的专业型干部,保持班子中复合型干部与专业型干部的合理比例,使地方党委对中央制定的专业性改革举措的把握更为精确到位。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通机关与企事业单位间的交流沟通渠道,选拔一批具有企业、高校等复合经历和背景的干部充实到地方党委班子中,以利于他们把各自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之中。
  5.聚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全方位多渠道倾听民意、汇聚民智,是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的重要支撑
  一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集中民众智慧和力量,为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供更为坚实的民意基础。地方党委在谋划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问题,特别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时,要广开言路,运用信访接待等传统表达渠道和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手段,分层次、分问题地深入听取各方意见,集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协商和辩论,在讨论当中形成共识,完善地方党委的政策部署。
  二是发挥人大人民民主和政协协商民主作用,为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起到反映民意、建言献策、规范监督作用。地方党委在谋划事关地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时要广泛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特点,协助地方党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位置相对超脱、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地方党委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
  三是加强智库建设,围绕地区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资政对策。发挥智库在服务地方党委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中的作用,推动智库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政策研究、课题调研、战略规划、项目评估、信息服务、反映民意等形式,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协助地方党委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谋划全局工作。
  6.加强地方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建设,为地方党委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能力营造舆论氛围
  一是围绕地方党委的重点工作,主动设置议题,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地方党委应具备较强的舆论引导能力,善于围绕地区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设置话题,引导公众“想什么”“怎么想”,从中疏导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共识,为地方党委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营造良好的执政施政环境。
  二是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让正面消息和主流价值觀得到充分有效传播。从近年来应对诸如广东茂名PX群体事件、天津港特重大爆炸安全事故、长江客轮沉没事件、上海金山居民抵制PX事件、“7·20”幸福通航水上飞机首航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中可以看出,地方党委必须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和微信等迅速发声,说明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进展,让正面信息和主流价值观得到充分有效的传播,使社会舆论在大方向上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符合党和政府执政施政的需要。
  (责任编辑 矫海霞)
其他文献
基层是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可是当下,一些基层单位把党建当做“务虚的工作”“纸上的工作”,对于考核,认为就是应付检查,就是按照考核内容条目进行“编撰”:人员配备可以临时填上、制度可以根据上级文件改一下、会议内容可以补、开展党建活动的照片可以摆拍,至于机构设置就更简单了,挂上一块“某某党建工作办公室”的牌子便可高枕无忧……等到考核检查一看:办公
期刊
社会发展到今天,每个人都可以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将遇到的事情拍成照片或视频传到网络空间,如果配上吸引眼球的标题,将在短时间内“引爆”互联网。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彻底转变思维和观念,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自觉自愿地公布消息,有关突发事件的谣言才不会有滋生的空间。  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思维仍然停留在过去,一味地“封堵”,一味地“删除”,自以为能量很大,可以
期刊
编者按: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鉴于此,本刊特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六位学者,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建构逻辑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解读。  文化兴盛:民族复兴中的道路认同  周东华  习近平
期刊
一、开展党校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研究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培训,无论是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还是干部培训规划,都对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具体落实中央有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如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各级党校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作为认知主体的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将作风建设提升到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部署、落实,开启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境界新征程,对于坚定不移地坚持党要管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南。作风,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恒常的态度或行为风格,党的作风反映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风貌和工作态度,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
期刊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改革目标和战略任务,而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抓手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一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要求,为创新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和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
期刊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地铁站点、公交站点等公共区域,通过分时租赁模式提供自行车服务的一种新型共享经济。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预计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年底将达5000万用户规模。  一、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  1.方便快捷。一是使用方便快捷。相较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预约、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如何打造“中国品牌”,赢得“品牌”升级战?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认为,中国企业小而散、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品牌建设落后,缺少公正、科学的品牌评价机制,是制约中国品牌走出国际范的原因。曾有销售白酒的电商告诉他:假冒茅台50年陈酿,利润比贩毒还高。不法分子从制假售假中牟取暴利,而他们的违法成本过低,这对诚信做生意的商家影响会很大,也将
期刊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主业主课建设,2016年11月3日至4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组织召开提升党的理论教育质量研讨会,着眼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研讨。來自中组部、中央党校和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等三所干部学院,全国30余家副省级以上党校,上海市委党校总校、分校以及上海市16家区委党校的11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围绕进一步优化党的理论教育教学
期刊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遵义会议会址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统属管理的代表性建筑有: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遵义会议期间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遵义会议期间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博古、李德住处,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邓小平住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