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携手 共书华章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拥有湄洲湾深水良港。西吉县,位于宁夏六盘山西麓,农产品资源丰富。
  在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下, 1997年,莆田市与西吉縣确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开启了一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接力长跑”。
  六盘山高,闽江水长。23年来,莆田市与西吉县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深化市县、镇村、部门之间的结对帮扶。从单向扶贫解困发展到双向互利共赢,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科文卫等多领域合作,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发展为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对口协作。莆田各界用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以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为重点,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使西吉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闽宁示范村、闽宁企业、闽宁学校、秀屿广场……西吉县随处可见莆田倾力帮扶的基础建设,在党政干部、老师、医生、企业家的人群中,总有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莆田亲人。
  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
  从湿润温暖的莆田来干燥冷凉的西吉已将近10个月,郑燕钦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饮食。“脱离了海鲜和口味清淡的饮食,发觉咸韭菜就着马铃薯也很可口,羊肉不管是清炖还是爆炒,都是鲜而不膻,面条能有很多种吃法。”
  但郑燕钦最喜欢的还是西吉的四季分明。“冬天有雪,秋天有落叶,春天有繁花,夏天有绿荫。” 2020年4月,郑燕钦第一次见到黄土塬上盛开的山花,粗矿中透着秀丽的景象让她欢喜不已。“如果有机会,我会带着我的家人再来一次。”
  郑燕钦是莆田一中的一名化学老师,2019年9月作为福建省第21批援宁支教团的一员来到西吉中学支教。“我来之前,与最初来支教过的老师聊天,他叮嘱我说这边条件很艰苦,冬天很冷,要生火炉,气候也很干燥,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郑燕钦到了西吉中学,却发现这里早已经不是前辈们记忆中的样子。“校园很大,设备也很先进,不比莆田一中差。冬天宿舍里有暖气,不用自己生火炉。学校还专门给我们支教老师的宿舍配备了冰箱和厨具,有时候可以自己做些家乡菜。”条件的改善给了郑燕钦很多惊喜,而最让她感动与欣慰的,还是西吉学子刻苦学习的精神。
  “每天早上5点左右天还没亮,教学楼的走廊里,孩子们就已经借着楼道的灯光苦读,书声朗朗。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全神贯注,用充满求知欲的眼神看着我,不懂的地方也会及时提问,这种精神时刻感染着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更加仔细认真。孩子们不懂的知识点,我就反复给他们讲个明白。”郑燕钦说。
  2009年,福建仙游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师黄国褔曾在西吉县白崖中学支教。“当时不论是教学硬件,还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都非常薄弱。时隔十年我再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学校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很齐全,孩子们的面貌状态也比以前好,知识面变宽广了,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提高了。”
  “我们的第一台计算机是莆田的老师帮我们安装的,第一批多媒体设备是莆田的老师帮我们调配的,最近几年大家总说我们的教学理念很先进,这也是莆田的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西吉中学总务主任陈树国说,2002年他曾赴莆田考察,“当时人家孩子都开始用电脑上课了,而我们的娃娃连电脑见都没见过。”感受到差距的陈树国,迫切地争取莆田市更多的优秀教师来西吉中学教学,同时也积极安排学校的骨干教师前往莆田学习。
  23年来,莆田先后选派21批136名优秀教师到西吉各中小学支教。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把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带到西吉,怀着“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之事”的信念,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温柔地播撒在孩子心田。
  莆田市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资金与项目并行,累计投入闽宁协作、对口帮扶、企业捐助等各类资金700多万元,建造6所闽宁希望小学、12个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偏城城厢小学、酸刺村小学、小川希望小学、县教育局电教中心等一个个教育项目落地扎根、开花结果。给受援学校购置计算机、图书、打印机及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学设施设备,资助贫困学生达到2000多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靠知识传授、靠教育设施的提升、靠人的改变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斩断“病根”,拔掉“穷根”
  2020年5月6日,一条让人欢欣鼓舞的消息刷爆西吉人的朋友圈。当天下午,在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专家林志勇的支持和指导下,西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胃镜室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下,成功完成了西吉县首例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74岁的患者韩某,因急性心肌梗死后深度昏迷被收住西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由于该病人长期处于深度昏迷,无法进食且伴有胃肠道反流,亟需经空肠给予营养。经林志勇会诊,决定为该病人进行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对于此类患者,我们以前都是采用静脉营养的方式,但治疗效果远不如直接插入营养管给予营养支持的效果好。这次在林大夫的指导下开展了‘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既能帮助医生及时掌握和观察患者后期的恢复治疗情况,给予最佳的治疗方法,也能帮助患者建立胃肠道功能,有利于后期康复。”重症医学科医生吴学瑞说。
  自2016年与莆田市第一医院开展对口医疗帮扶工作以来,西吉县人民医院已经开创了不少“首例”的先河。“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先后成立了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新建了透析室。重症医学科在林君洪专家的带领下,4月份我们通过开展CRRT(床旁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的新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这些在自治区县级医院都是走在前列的。”医教科主任陈珣介绍。
  林志勇和林君洪都是来自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林志勇专攻消化内科,而林君洪则更擅长重症医学科。2019年两人跟随帮扶工作队来到西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整体来说,西吉县的医疗设备相对落后,像消化内科做胃镜的这台机器,在莆田已经慢慢淘汰。很多在我们那边已经是常态化的治疗手段,这里也才是刚刚开始。但这些也正是我们来的意义,我们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学习新技术。”林志勇说。   2016年5月,莆田市第一医院院长王国荣一行来西吉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对接及调研工作。通过双方协商,签订了为期5年的对口帮扶协议,确立了内窥镜、腔镜、血液透析等重点帮扶建设学科。2018年10月,又与莆田市涵江医院达成帮扶协议,开展相关工作。
  “来我院的帮扶专家已累计接诊门诊病人5000余人次,住院诊疗人次4000余人次,指导教学查房近500次;指导开展疑难病例讨论63例、手术示教73例、抢救危重病人72人次,填补了我院多项技术空白,为我院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整体提升了我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西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齐忠海说,两家医院先后派驻血液透析科、妇产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等专业帮扶专家21名,开展为期1个月至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涵江医院的专家主要是短期坐诊,而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则会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交流指导。
  在莆田市医疗人才不断赴西吉交流指导的同时,西吉县人民医院也选派了10名管理骨干、9名业务骨干,分批次到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培训学习。“2019年5月到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习,每天跟着老师查房、值班、手术,学习到了不少对重症病人的诊疗知识,也深刻地意识到了咱们医疗水平的落后。比如像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咱们这边挺常见的,却没有系统的诊疗方案,这次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不用让病人转院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我们就能治。”西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大夫苏君说。
  自开展医疗帮扶以来,莆田市与西吉县情牵“医”线。通过帮扶专家手把手“传、帮、带”,西吉县医院学科建设水平、业务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专科对口支援项目成效明显,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下一步我院将加强与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涵江医院的帮扶协作,进行更深层次地交流,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两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齐忠海说。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2020年5月27日,在偏城乡下堡村的闽宁协作扶贫车间内,20余名女工正在生产艾草沐浴包和艾饼。“在这里面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我们村的,且大多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比如说马花,家里6口人,有3口身患残疾。” 下堡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海霞走到一名女工跟前说到。
  马花左眼视物障碍,她的丈夫是聋哑人,家里3个孩子都在上小学。大儿子两年前右手被铡草机卷伤,已经做了14次手術,手掌至今无法完全伸展。“我们家养了3头牛,种了20亩地,本来生活也能过,但娃娃出了事,每年要手术、要复查,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村里知道我家的情况后,主动帮我们申请了低保,还安排我来扶贫车间做工,每个月工资1800元钱,在家门口上班的同时也能照顾家人。”马花感激地说道。
  据村党支部书记马俊平介绍,村里的扶贫车间为闽宁协作专项资金建设。“设备加厂房总共花了150万元,2018年建成后我们出租给了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使用,每年有3万元的租金收入。另外村集体还注入了40万元的闽宁协作专项资金在里面作为股金,每年能分红2万多元。”
  通过闽宁专项扶持资金的帮扶,下堡村有了稳定的产业,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5万多元。根据帮扶协议,这些钱30%用于双老户、兜底户等贫困户的分红,30%用于村基础建设,30%用于村支部办公用品的采购。
  这是莆田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把车间建到宁夏贫困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援建闽宁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地就业,让贫困群众“不出村、有活干、把钱赚”,做到农闲人不闲,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强壮产业筋骨,园区平台不可或缺。2011年8月,宁夏西吉县吉强镇工业园区开始建设,成为宁夏首个“闽宁产业园”。2017年3月,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西吉县委、县政府通过闽宁协作项目招商入驻其中,开始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产业。
  “2016年我们在西吉经过反复考察,发现咱们西吉由于土质好,日照充足,所以艾草品质很好,可以通过福建的资金与西吉的资源互补,便决定投产建厂。”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骥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完成扶贫方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泽艾堂引导当地村民与合作社种植艾草。“一开始是和西吉县政府合作向种植户免费发放艾草苗,指导他们种植,到收获的时候我们再以市场价回收。带动了3年,种植户自我种植的意识越来越强,种植技术也越来越好,面积也越种越大,从最初的1200亩发展到2019年的6000亩。”
  2020年,种植户与合作社自发种植艾草的面积近1万亩,西吉县也陆续出现了制作艾草产品的家庭作坊和艾苗培育基地。“现在西吉艾草美名在外,除了我们公司,还有甘肃的企业来收购艾草和艾苗,百姓增收的产业又多了一项。”“造血”初见成效,王骥也十分开心。
  据了解,除了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艾草,泽艾堂每年还提供固定工作岗位65个,临时工作岗位近100个,每年带动个人劳务增收2万余元。
  产业协作,一直是闽宁协作对口帮扶的重点,是帮扶机制从“输血”升级到“造血”的关键。23年来,在闽宁协作的推动下,西吉县引进了第一家工业企业、第一家设施农业企业。援建了西吉工业园区、将台马铃薯批发市场信息中心、县城西涵路、西吉中学多媒体教室、西吉三中、闽宁希望小学等一批民心工程,引进宁夏国圣食品、宁夏泽艾堂、天之涯服饰等一批企业落地投资,为西吉县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莆田和西吉,自然禀赋各异,木兰溪润泽着西吉贫瘠的土地,唤醒沉睡的资源,实现着优势的互补。从马铃薯、蔬菜等产业的起步,到如今的塑料制品、服装等轻工产品制造;从最初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到如今的“造血”式扶贫,闽籍企业家发挥资金、技术、产业和管理等优势,依托宁夏能源、土地、特色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运用市场之手,在西吉共建扶贫产业园,闽宁协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和取得的丰硕成果,造就了国家扶贫攻坚的典范。
  山海相牵,闽宁互助。西吉县必将同全国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书写幸福生活的崭新篇章。
  (部分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其他文献
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注冊资本5000万元,是集艾草等相关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及出口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依托西吉县优质的艾草条件和良好的艾草生产条件,新建成种苗繁育基地2000余亩,在各乡镇保有艾草种植基地6000余亩。公司现有生产线6条,可生产艾灸贴、艾条、艾柱、艾饼、足浴包、艾草养生贴等六大类66种产品。在将台堡镇西坪村和偏城乡上堡村建设扶贫车间2座,就近吸纳建
期刊
2019年以来,西吉县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借助闽宁协作平台,引进了天之涯服饰、吉强服饰、源升服饰、天菲服饰、贤明服饰5家服装加工企业,利用标准化厂房10栋(面积1.44万平方米),安装各类设备1100余台(套),初步形成以服装加工为主的轻工产业发展格局。5家服装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36.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360.2万元;吸纳劳动力就业622人(建档立卡户460人)。  闽宁产业园服饰加工
期刊
西吉县文杰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养蜂专业户和农户自发成立的互助合作组织,成立于2016年5月,注册资金100万元。目前合作社社员共31人,车间2000平方米、办公室300平方米,展厅500平方米、仓贮1150平方米,县级经销部1个、电商展示厅2处,注册“西蜂堂”商标品牌,配套设施齐全,基本实现了集养殖、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  2019年合作社投资400万元建成“50T天然
期刊
西吉县勇兴三粉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于2015年4月入驻西吉工业园区。注册资金500万元,总投资48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年产20000吨马铃薯水晶粉皮、粉条、粉丝生产线1條,马铃薯主食化方便粉丝产品生产线1条。  公司着力于研发生产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水晶粉条、粉丝、粉皮、马铃薯方便粉丝等系列休闲食品,是一家以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公司生产的“塞上
期刊
2020年,西吉县着力打造全县的五大产业优势区,在红耀、新营、田坪等西部乡镇着力打造马铃薯产业优势区;在兴隆、什字、马莲等乡镇着力打造草蓄产业优势区;在硝河、将台堡、马莲等乡镇着力打造冷凉蔬菜产业优势区;在兴平、震湖等乡镇着力打造中药材产业优势区;在偏城乡涵江村、硝河乡新庄、将台堡镇深岔村等17个乡镇24个村,加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着力打造无籽粒玉米区。  2020年的丰收,对于西吉来说,无疑有着
期刊
近年来,西吉县把金融扶贫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建立了担保及投融资平台、村级信用协会,开展了“互助信贷”“千村信贷”等多种金融扶贫形式,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的叠加效应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为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保驾护航。  雪中送炭  提起新营乡甘井村的王学仲,村民评价不外乎老实人、耳根软、面情薄。  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王
期刊
当晨曦的阳光照亮将台堡镇时,这里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已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人们缅怀英烈,用铮铮誓言表达着传承和弘扬好伟大长征精神的决心。  在兴隆镇的卫生院里,明亮、温馨的病房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穿行其间。附近的村民可以不紧不慢地在医院里看病、检查。  马建乡马建村的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宅,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房屋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自来水、淋浴器、冲水卫生间……这里已没有了昔日
期刊
2020年的盛夏时节,西吉县的农副产品直播迎来了“高光”时刻。7月1日~3日,西吉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组织举办了为期3天的“西吉县首届扶贫助农直播节”。西吉将台堡游客中心成为此次直播活动的主会场,分会场则设在了北京和福州,同时,又在西吉龙王坝村、勇兴三粉加工有限公司、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不同分会场,分别进行西吉整体推介、招商引资推介、特色农产品推介。本此活动意在通过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
期刊
十月的涵江村,青贮玉米籽粒饱满,牛羊膘肥体壮,人们忙着收割庄稼,腌制饲料。  涵江村原名“烂泥滩村”,位于宁夏西吉县偏城乡东南5公里处的山坳里,3条沟壑交错勾勒出村庄轮廓,7个自然组在沟畔、山坡上有序排列。  4年前这里还是一副憔悴模样。  “2017年之前,涵江村因山高、路陡、无水,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贫困发生率超过18%,是名副其实的‘烂泥滩’。”涵江村第一书记秦振邦说。  
期刊
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让乡村富起来、美起来,让百姓的笑容多起来。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致富带头人,带领更多的百姓走上脱贫致富路。  精准扶贫,他们永远在路上。  魏廷峰,带着乡亲敲开“幸福门”  “出栏3000只肉鸡,除去饲料、人工工资,净赚4万多元。”7月21日,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村民苟发银坐在炕上,乐呵呵地和妻子算着近4个月的收入。  苟发银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常年在外跑运输的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