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思维“看得见”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的数学教学对思维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要思考如何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目的。以此为出发点,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思维导图
  在复习教学中需要概括和总结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要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而且数学知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以至于无法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而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树状图形引导学生思维,将已学习过的内容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复习难度将明显减轻,而且让学生的思维在复习过程中得到启发,这样既能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
  一、利用思维导图概括和解决问题
  概括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是复习课的主要内容,当能够将所有问题全部找出并顺利解决以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将得到明显增强,进而便可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1]。但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复习教学中通常只是重新讲解重难点,然后学生布置大量练习题,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提升,而且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这种复习教学方式不仅枯燥,而且压力特别大,非常容易影响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对此,可以将思维导图和复习教学充分融合,在导图中直观体现在某一知识点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讲解,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导图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这样在解决之后同类型问题就不容易再出现,而且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以“倍数和因数”的复习为例,其中如果个位是0,那么这个数同时我也2和5的倍数,如果个位是0,且各数字相加等于3或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同时为2、3、5的倍数,0是最小偶数,1是最小奇数,这些知识点都是易错部分,可以在复习过程中用思维导图明确体现出来,然后清晰标注各个数字间的关系,这样倍数和因数的复习效果就可得到明显提升[2]。
  二、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非常被动,个性得不到任何体现,学习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都缺乏积极性,而且在进入复习阶段以后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对教师而言,应改变这种现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开展复习教学,利用思维导图体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个性特点,这样学生在复习中的表现才会更加积极[3]。以“运算律”的复习为例,有的学生可以充分掌握这部分内容,因此复习过程也非常轻松,只需要再次加强即可,但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加法交换、加法结合、乘法交换等诸多内容导致难以充分理解。对此,可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建立各个运算律的思维导图,然后在思维导图中描述相应运算律的特征,并且要用不同颜色标注每一个运算率,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直观且色彩丰富的思维导图开展复习,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尤其要帮助和鼓励那些缺乏信心和兴趣的学生,这样就能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复习扎实的掌握数学知识。
  三、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师生交流
  个体化差异普遍存在,而且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这种个体化差异,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和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以此全面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提供参考。对此,笔者觉得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绘制导图过程中要积极参考学生的建议,比如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什么看法、应该怎样绘制、内容应怎样填充等[4]。然后要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了解其存在什么困难,比如有的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那么就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具体困难是什么,并体现在思维导图中,然后再讲解时帮助学生解决。同时也要在交流中询问学生对复习有什么看法,觉得应怎样进行复习,对学生的看法要积极采纳,并在实际复习当中进行应用,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興趣,使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复习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应从概括和解决问题、激发兴趣、加强沟通等角度入手,这样便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高效开展复习教学,同时启发学生思维,最终促进复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茆婷.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54-155.
  [2]袁常赞.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
  [3]刘香丽.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00(002):75.
  [4]翟都良.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9(3).
其他文献
摘要:深度学习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增强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用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去探索、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幼儿高效学习的能力。区域游戏强调的是幼儿自由、自主、自发、自愿和自我探究与学习的一种游戏方式。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强调幼儿游戏的重要性,在游戏中让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使其能真正做到主动地、合作的探究,综合运用批判性思维以及新旧知识去联系与构建新的认知图式。  关键词:区域活动;
期刊
摘要:身心健康,才能够塑造健康人格,才得以构建幸福人生。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足,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障碍后,容易对学生心理产生冲击,从而导致学生成为“问题学生”。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书籍熏陶,润泽儿童心;关爱感化,培养情感场;榜样引领,发挥正能量三个角度,浅谈小学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有效策略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须臾
期刊
摘要:数学是门讲究逻辑思维的学科,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是学习小数计算的基础,是我们在学习了吴正宪教授关于“大单元教学之深度学习”之后的思考,如何有效开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怎样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去学习计算也是值得推敲的地方。  关键词:计算;准备;想法;感悟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仔细研究了教材,深度思考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自主学习到什么?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知识间存在什
期刊
摘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绘本,就是“画出来的书”,是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绘本不仅可以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幼儿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给幼儿带
期刊
摘要:该课题从“何处、何物、何人、何事”四方面对“初中生家庭创客空间的创建”进行了研究,为学生的科技创意创建了一个自由的、宽松的家庭实现途径,提升了学生的4C核心素养——创造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协作能力。  关键词:家庭创客空间;何处何物何人何事;4C核心素养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从学校走向家庭,在家中提升中学生的动手能力[1]、創新能力
期刊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访谈,得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因素除了自身原因,还归因于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及教师层面。对于教师的层面,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对于改变学生学习现状,增加学习的动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主要采用“谈话追踪”的方式,研究教师对改变学习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  “谈话追踪”中我主要研究对象是高考的临界生,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一、分析原因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化,其是非观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是非观对个人、家庭、社会的意义及是非观形成的过程,来探讨重塑失足未成年的是非观,并提出重塑三大举措:首先,对失足未成年人进行认知重构;其次,对失足未成年人建立合理奖惩机制;最后,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互合作。  关键词:是非观;重塑;认知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种思想文化也不断蓬勃发展兴盛,在多种文化下背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更是促使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必备教育要素。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会得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并且,会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去转变思想意识,并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班主任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实施激励策略,才会收获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前言:  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往往要比班主任直接教导的效果,要明显许多。
期刊
摘要: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迅速地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教育领域逐渐也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互联网+教育”教育模式慢慢成为教育领域新兴的一种模式,并且已经在教育中加以践行。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以幼儿教育为例,其教育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不断进行创新,并且两者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教育;实践模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翰墨书简,讲述着悠悠历史;丝帛纸卷,承载着泱泱文明;采一缕墨香,获一份感动,奏一曲民族盛世赞歌,吟一首文化笔墨浓。古人云“诗言志”,用诗文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志向、抱负,这是中国人对诗的最高境界。而因诗结缘,以诗会友,牵引着的更是亘古不变的诗情。诚如先秦人当筵歌诗、投壶赋诗;魏晋人兰亭雅集、曲酒流觞;唐代人闲征雅令、拈字飞花,无一不吹起阵阵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