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现状分析、模式创新与改进建议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izui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有助于更新乡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乡村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对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行动学习培训、师徒结对培训、线上和线下培训等维度,就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和剖析,最后就改进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教师培训 模式创新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要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就要重视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并且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上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1]。《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党委和政府要充分意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抓紧抓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将其列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2]。教师培训是促进乡村教师终身学习及提高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目前,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主要有集中培训、跟岗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通过培训,乡村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观念还是教学行为上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针对乡村教师数量大、底子薄、教学弱等现状,如何切实做好乡村教师培训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师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国家非常重视乡村教师培训,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以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在乡村教师培训过程中,通过对参训教师的调查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了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培训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偏离了教师的需求;二是培训缺乏关联性,未能与先前培训建立关联;三是培训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训流于形式;四是培训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开设讲座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五是培训评价方式不够健全,培训更多关注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达不到评价的真正目的;六是培训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个体,而未能关注参训教师回校后的二级培训所带来的效益;七是培训缺乏持续性,缺乏对参训教师长期跟踪指导与督促,致使培训效果未达到最大化;八是培训重视外在资源引入,忽略本土力量以及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则要以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不断进行创新模式的研发,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二、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
  1. 基于行动学习培训模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送教下乡培训指南》明确指出,依托本地教师培训团队及专家资源,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送教下乡培训,以此带动校本研修,进而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实施送培活动:一是诊断示范;二是研课磨课;三是成果展示;四是总结提升[3]。送教下乡是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但是一定不能将“送教”简单理解为“送课”,将教育智慧等同于教学技巧,这与新课程理念不相吻合。送教下乡除了开展由一线教学名师与学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外,还应该由教学名师传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具体落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4],而这个过程就需要通过行动学习的方式来加以落实。行动学习是由英国管理思想家“行动学习法之父”雷格·瑞文斯提出的。他强调,行动学习是一种用真实的人在真实的时间解决真实问题并取得真实结果的学习方式[5]。
  开展行动学习的送教下乡活动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师生问卷调查、与教师视频连线等方式进行交流诊断,了解乡村教师内在需求,确定送教的时间、主题、内容、形式等;二是召集乡村教师集中培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校本教研等通识性知识培训;三是深入学校参与教研活动,通过参与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式,与参训教师进行交流,在进行示范教学的同时指出参训教师上课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策略;四是组织研讨活动,专家与参训教师共同研究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之后由参训教师以片段教学的形式加以展示,然后结合参训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修正教学设计,直至將这堂课打磨成具有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精品课,并将这节精品课拓展到同一类课程中;五是针对参训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剖析,帮助参训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六是乡村教师有教学经验,但是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缺乏对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提炼,专家要依据参训教师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主张。基于行动学习为导向的送教下乡活动,能够促进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教师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变,在改变中不断提升,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基于师徒结对培训模式,开展“双师教学”活动
  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乡村教师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离不开名师精心培养。名师与乡村教师形成师徒结对,通过分享教学理念、教学主张、教学见解、教学经验等,引领乡村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成长。乡村教师在日常听课、思考、实践、改进等环节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教学风格。传统型城乡师徒结对一般是体现为乡村教师到名校跟着一线名师进行跟岗学习,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跟岗学习同时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乡村教师外出学习,给本学校代课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由于跟岗时间较长,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代课的质量等方面难以保证;三是乡村教师自身如果缺乏钻研精神,会大大降低跟岗学习的效果;四是受经费等影响,跟岗的人数一般受限,直接受益的人数偏少;五是乡村教师回到学校后,离开名师精心指导及名校教研氛围,其教学很容易回到“老路”。
  “双师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帮助解决传统型城乡师徒结对中存在的不足。双师教学是基于网络平台,由城市中的一线名师承担第一课堂教学任务,乡村学校作为第二课堂,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乡村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乡村教师通过整合平台教学资源,使乡村的学生在双师指导下进行课堂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6]。“双师教学”模式是一种长期陪伴式的培训,它不同于碎片化的网络课程和集中培训,“双师教学”一旦确立后,就形成了师徒结对,师徒之间每天都有示范、交流、培训和提升,培训可以贯穿整个学年甚至更长时间,同时借助网络可以让更多的乡村教师一起参与培训。双师教学不仅降低了培训成本,解决了教师代课的问题,教师可以边教边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让乡村学校的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要使双师教学真正实现全方位落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路径:一是将双师教学纳入常规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可以和“国培”“省培”“市培”进行有机融合;二是积极出台政策让更多优秀的一线名师主动参与双师教学活动中,让更多的乡村师生受益;三是制定评价机制,让一线名师和参训教师交流更紧密,教研活动更深入,培训效果更突显;四是开展“双师教学”模式的研讨会,通过教研活动展示,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促进培训模式的完善。   3. 基于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开展“混合教学”活动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转变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活动[2]。信息化高速发展丰富了教师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它改变了传统以纯知识、纯理论为主的培训模式,鼓励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促进其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培训有很多优势:一是不受时间、空间、教学环境等限制,便于乡村教师完成培训内容;二是线上培训在成本上远远低于线下培训,可以为乡村学校减轻资金压力;三是可以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参与课程培训,覆盖面非常广;四是可以展开持续的学习与交流,不会因为集中培训的结束而停止;五是乡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线上培训有利于教师对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等进行反复研究、领悟、提升;六是可以打破线下教学的局限性,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培训内容。当然,线上教学也存在问题:一是缺少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不利于及时解决学员存在的问题;二是存在部分乡村教师挂机的现象,最终只是通过提交作业和线上考试等方式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相对来说,线下培训的优点在于:一是拓展性更强,有助于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有助于激发乡村教师的学习兴趣,对于很多自我发展意识较弱的学员来说,这种学习氛围尤为重要;三是学员与名师面对面交流,能够及时解决存在的教学困惑,有助于学员们专业的提升。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密、培训人员少、培训方式单一、培训缺乏连贯性等弊端。
  线下线上混合培训模式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整合线上和线下培训的内容,实现传统的培训模式与线上培训模式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培训质量。乡村骨干教师在参加完省、市集中培训后,可以将培训所学、所思、所悟整理成电子材料,回到乡村学校后对全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促进全校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三、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的改进建议
  1. 精准把握教师培训需求,确保培训的针对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生成与发展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实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生成的[7]。因此,真正有效的教师培训要基于参训教师对培训的真正需求,确保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首先要在培训前要深入乡村学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与教师交谈、课堂诊断等前期培训准备工作,掌握乡村教师的素养现状,了解乡村教师内心渴求得到什么样的培训,然后通过综合考虑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师资组建、成果呈现等培训要素,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依据乡村教师的具体需求对培训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在每个阶段的培训结束之后,培训机构要采取问卷的形式对此次培训中的专家水平、培训内容、培训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下一阶段线上培训制订符合教师需要的详细计划。
  2. 激发教师学习动机,提升教师的参与度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激励和引领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最核心要素。要切实引领乡村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培训中来,就需要充分激发乡村教师学习的动机。单纯的外在规训,即使规训力度再大,若被规训的对象不为所动,那么被规训的效果会大大降低[8]。激发乡村教师学习动机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帮助教师树立自我认同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职业成就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二是要帮助乡村教师搭建团队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团队的资源优势和集体的力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三是要帮助教师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促使他们从一般教师逐步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领衔名师一步步迈进。乡村教师培训不仅仅只是传授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成功案例等,而且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强大内驱力,潜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促使教师不断向前发展。
  3. 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保障培训的实效性
  乡村教师培训不是一个碎片化过程,而是一个持续的、整体性的过程。为保障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要加强培训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质量监控一方面能提高教师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能督促培训专家的教学行为。规范过程管理,强化质量监控要做到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乡村教师参与学习的考核,采取线下签到、线上打卡等方式进行考勤管理;二是定期提交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作业,细化日常管理;三是每个模块结束后,乡村教师对培训专家的上课质量进行评价,确保授课质量;四是小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乡村教师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五是开展乡村教师成果展示,督促乡村教师在论文、专著、课题、开设公开课讲座等方面多出成果;六是依据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方式,对乡村教师培训进行考核定级。只有对教师培训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才能确保培训的实效性,确保乡村教师在培训中真正得到提升,进而真正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EB/OL].(2015-06-08)[2021-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2] 國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13)[2021-05-13].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3]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EB/OL].(2016-01-14)[2021-05-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601/t20160126_228910.html.
  [4] 张世建.送教下乡须厘清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5(7):9-10.
  [5] 迈克尔·马奎特,罗兰 K.杨.行动学习应用:全球最佳实践精粹[M].王云,王金帅,王培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8.
  [6] 张巧文.基于“互联网 ”的“双师教学”模式在乡村教师培训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20-24.
  [7] 徐巧英.探寻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策略[J].中国教师,2010(8):4-7.
  [8] 容中逵.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迷失下的乡村教师—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J].教育学报,2009(5):83-88.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新时代乡村教师精准培训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EKA19051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3.福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的有效参与是衡量区域研修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有效参与的内涵和关键要素出发,初步研制出教师有效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以教师为参与主体,始终以教师在区域研修中的参与度为依据,从研修课程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三个阶段,设计了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  【关键词】区域研修 有效参与 评价指标体系  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层面,验证教师群体培训实效性的证据研究依然比较少且
媒体融合时代,除了标题和一些简短、有趣的文字,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各种图片,这其中就包括制图。制图能让内容复杂、难以用文字形象表达的信息简单化、清晰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可视化方式。在这方面,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出图述新闻、海报新闻、图解新闻等,全力增强新闻产品的内容吸引力、视觉冲击力、信息解读力。
随着现代技术发展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媒体融合的速度逐步加快。手机作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辅助工具,其功能日益丰富,用户可以借助手机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不同形式的信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短视频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传播信息、分享信息、获取信息的新平台。本文主要对于融合用户短视频传播偏好与内容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人们的信息获取开拓更加有利的渠道。
学习和读书是为了提升、发展、创造,而不是死守着书本停滞不前.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就是把知识“学死了”,也把自己“学死了”.读书若不能体验学习之乐,不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各行业和各领域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在期刊领域中高校学报也开始走上数字化出版转型之路。要想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应更好地保证学报文章内容的发表质量,借助数字化时代下的各类先进技术,完善高校学报的编校流程,同时,不断提升高校学报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针对思想、制度、服务以及知识等各方面的内容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所构建的学报编校质量控制模式应真正地满足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高校学报的整体编校质量。
本文简单说明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常见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目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更新、避免节目内容设计的“无脑化”、重点融入“素人秀”的思路、聚焦当下多元化情感表达、推动国外优秀节目的本土化、调整节目的传播形式,促进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模式的优化创新路径,旨在探索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方向。
【摘 要】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通过案例选择、案例实施、案例分析、案例总结四个环节,介绍了案例教学法作为中小学教学改革新方法在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操作要点。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中 生涯教育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控制的、学习者作为主体参与的,依据真实的案例、围绕案情发展而展开的互动式教学方法,20世纪20年代由哈佛大学首创,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发性的态势,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问题日益凸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到了广泛重视,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对特定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普遍性心理需求认识不足,课程整体系统性、科学性建设不充分,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我们亟须借鉴新的研究成果,以学科性、综合性及本土化的视角,构建需求指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
期刊
【摘 要】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是近年来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方向。全面推进教师培训自主选学,可以实现教师培训工作的提质增效,扭转教师培训供需脱节、质效不均的不利局面。要实现教师培训自主选学,应明确自主选学分类、自主选学如何落地、自主选学要克服的困难三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教师培训 自主选学 实现路径  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提法由来已久。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