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本科时上过冯文荣老师的课,印象极佳,采访那天见到风尘仆仆赶来的冯老师,不免备觉亲切。几年不见,冯老师虽然头发开始花白,却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采访从冯老师六十个春秋的经历开始。
“我的确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我们同龄人在一起时都会说我们这代人真的什么都经历过了。”冯老师以这样的感叹开始了对过往的回忆。1949年10月4日,冯文荣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自然成了她的真实写照。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1968年6月,她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批下乡,到黑龙江省宝清县852农场参加兵团,这一待就是七年。尽管环境艰苦,冯老师仍然积极进取,做农活、组建文艺宣传队。这期间,冯老师还当上了连里的文书和副指导员。
1972年,冯老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他们那批知青里第一个人党的。没多久,冯老师被推荐到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就读,那一年她26岁。
1978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留校任教。同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对于中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冯老师笑称当时已经有些感觉,但绝没有想到日后的变化之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各大院校的改革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将政教系、公共政治系合并重组,成立了哲学系和政治经济学系,冯老师因为兴趣进入了政治经济学系。她说:“我们同学后来还开玩笑说我当年太会选了,现在经济专业多热呀,当时可没想到那么多,就是感兴趣而已。”在学校的教学工作还算比较平稳,但改革开放后的祖国日新月异,经济学又是一门紧密结合实践、发展迅速的学科,冯老师强烈感受到充电的必要。于是不断提升自己,去人民大学进修,在师大听课。经过努力,1986年她考上了北师大的在职研究生。对于有工作有家庭的那一代人来讲,考研的过程是很难的,尤其是英语,“那时经常让孩子自己玩,然后我在一边看书,所以也养成了无论多吵也能静下心看书的习惯。”冯老师笑着说。
1992年,冯老师由于成绩突出,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副主任,并于1993年兼任系党总支书记,直至出国前。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大学间的交流不断增多,1997年3月她到日本亚细亚大学进修一年,学习日本的财政体制、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已经四十好几的她从零开始学起日语。那是她第一次踏出国门,比起后来多次出国,日本之行令她感受深刻:“像当时我们这边上课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创造性不强,而日本那边是老师布置题目,让学生来讲,这对我触动很大。当然,现在国内大学课堂已经越来越生动灵活。所以,我觉得走出去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对我们自身是很大的进步。”2000年她再次被任命为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系于1996年升级为经济学院),主管成人教育。
随着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进一步发展沿海地区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北师大珠海分校。2004年2月,冯老师被任命为北师大珠海分校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由于分校的工作刚起步,事情比本校更繁杂,管理起来也更困难,她合弃北京的家庭,一直工作在珠海分校,直到如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冯老师认为这个主题深入人心。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学院,师资力量和学生生源无疑是最重要的,而在商学院教师与学生的招收和管理中,无不体现着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今,商学院已成为珠海分校学生人数较多的学院之一。学院发展如此迅速,冯老师的付出人人可见,2006年她还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建校五周年突出贡献奖”。当被问到准备在珠海工作多久时,她笑着说就一直干到退休吧。最近商学院在酝酿新一轮改革,她要做好交接过渡工作,希望自己几十年的工作能有个圆满的结束。
记者问冯老师:“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这六十年的变化您一定感受深刻吧?”
她回答:“这个变化感觉非常深刻,前三十年后三十年大不一样。1978年底改革开放,正好我那年参加工作,而且是经济领域的教学工作,所以对这个过程非常的关注。现在上财政学的课,有时学生说老师你对内容太熟悉啦,我说这个熟悉不是背出来的,是经历过来的,而且是一点点补充的,所以感觉比较充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改革开放,是中国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过去物质匮乏,很多因素制约了发展,我们确实度过了一个困难时期。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物质上逐渐丰富,生活逐渐改善。像你们80后都应该能感受到这其间的变化,不要说我们经历过困难的一代了。我觉得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体综合实力的提高,对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非常重要。所以,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不容破坏,中国走到今天的地步确实不容易。”
记者问:“您如何看待您做知青的那七年,得失如何评价?”
冯老师回答说:“刚下乡时,大家都有投身于广阔天地的豪情,但艰苦的条件让我们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我们更加理性!我一直没有特别压抑、消沉的感觉,都是年轻人在一起,为什么不把自己和连队的生活建设得好一点?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积极去做和消极等待大不一样。七年中,我们付出了青春,但得到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责任,也得到了那一代人真正的友谊。”
记者问:“您对十六大以后的中国有什么感受吗?”
冯老师回答:“党中央非常务实、亲民,能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多提法都很得民心。而且应该说这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几年,无论是GDP、财政收入,还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都保持着较快的年平均增长率。近期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基础不错,承受能力比较强。加上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较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所以这次的宏观调控非常及时、到位。我觉得金融危机对中国有影响,但政府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以及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成熟,所以冲击不会很大。”
记者最后问:“您怎么评价您的这六十年?将来退休了有什么打算呢?”
冯老师回答:“我觉得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虽然上山下乡耽误了一段时间,但也收获了很多东西,我非常知足。我觉得自己在同龄人中应该说是发展得比较好的。我们这代人能上大学的就不多,更不用说读研究生了,我现在还能在高校做一些教学和行政的工作,对自己对国家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改革开放确实给我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比如走出国门开阔眼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让我受益匪浅。至于退休以后的打算,我希望每年去旅游两次,到处看看走走,还有就是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才能见证更多属于共和国和我自己的未来。”
“我的确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我们同龄人在一起时都会说我们这代人真的什么都经历过了。”冯老师以这样的感叹开始了对过往的回忆。1949年10月4日,冯文荣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自然成了她的真实写照。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1968年6月,她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批下乡,到黑龙江省宝清县852农场参加兵团,这一待就是七年。尽管环境艰苦,冯老师仍然积极进取,做农活、组建文艺宣传队。这期间,冯老师还当上了连里的文书和副指导员。
1972年,冯老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他们那批知青里第一个人党的。没多久,冯老师被推荐到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就读,那一年她26岁。
1978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留校任教。同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对于中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冯老师笑称当时已经有些感觉,但绝没有想到日后的变化之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各大院校的改革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将政教系、公共政治系合并重组,成立了哲学系和政治经济学系,冯老师因为兴趣进入了政治经济学系。她说:“我们同学后来还开玩笑说我当年太会选了,现在经济专业多热呀,当时可没想到那么多,就是感兴趣而已。”在学校的教学工作还算比较平稳,但改革开放后的祖国日新月异,经济学又是一门紧密结合实践、发展迅速的学科,冯老师强烈感受到充电的必要。于是不断提升自己,去人民大学进修,在师大听课。经过努力,1986年她考上了北师大的在职研究生。对于有工作有家庭的那一代人来讲,考研的过程是很难的,尤其是英语,“那时经常让孩子自己玩,然后我在一边看书,所以也养成了无论多吵也能静下心看书的习惯。”冯老师笑着说。
1992年,冯老师由于成绩突出,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副主任,并于1993年兼任系党总支书记,直至出国前。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大学间的交流不断增多,1997年3月她到日本亚细亚大学进修一年,学习日本的财政体制、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已经四十好几的她从零开始学起日语。那是她第一次踏出国门,比起后来多次出国,日本之行令她感受深刻:“像当时我们这边上课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创造性不强,而日本那边是老师布置题目,让学生来讲,这对我触动很大。当然,现在国内大学课堂已经越来越生动灵活。所以,我觉得走出去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对我们自身是很大的进步。”2000年她再次被任命为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系于1996年升级为经济学院),主管成人教育。
随着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进一步发展沿海地区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北师大珠海分校。2004年2月,冯老师被任命为北师大珠海分校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由于分校的工作刚起步,事情比本校更繁杂,管理起来也更困难,她合弃北京的家庭,一直工作在珠海分校,直到如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冯老师认为这个主题深入人心。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学院,师资力量和学生生源无疑是最重要的,而在商学院教师与学生的招收和管理中,无不体现着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今,商学院已成为珠海分校学生人数较多的学院之一。学院发展如此迅速,冯老师的付出人人可见,2006年她还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建校五周年突出贡献奖”。当被问到准备在珠海工作多久时,她笑着说就一直干到退休吧。最近商学院在酝酿新一轮改革,她要做好交接过渡工作,希望自己几十年的工作能有个圆满的结束。
记者问冯老师:“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这六十年的变化您一定感受深刻吧?”
她回答:“这个变化感觉非常深刻,前三十年后三十年大不一样。1978年底改革开放,正好我那年参加工作,而且是经济领域的教学工作,所以对这个过程非常的关注。现在上财政学的课,有时学生说老师你对内容太熟悉啦,我说这个熟悉不是背出来的,是经历过来的,而且是一点点补充的,所以感觉比较充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改革开放,是中国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过去物质匮乏,很多因素制约了发展,我们确实度过了一个困难时期。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物质上逐渐丰富,生活逐渐改善。像你们80后都应该能感受到这其间的变化,不要说我们经历过困难的一代了。我觉得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体综合实力的提高,对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非常重要。所以,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不容破坏,中国走到今天的地步确实不容易。”
记者问:“您如何看待您做知青的那七年,得失如何评价?”
冯老师回答说:“刚下乡时,大家都有投身于广阔天地的豪情,但艰苦的条件让我们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我们更加理性!我一直没有特别压抑、消沉的感觉,都是年轻人在一起,为什么不把自己和连队的生活建设得好一点?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积极去做和消极等待大不一样。七年中,我们付出了青春,但得到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责任,也得到了那一代人真正的友谊。”
记者问:“您对十六大以后的中国有什么感受吗?”
冯老师回答:“党中央非常务实、亲民,能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多提法都很得民心。而且应该说这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几年,无论是GDP、财政收入,还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都保持着较快的年平均增长率。近期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基础不错,承受能力比较强。加上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较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所以这次的宏观调控非常及时、到位。我觉得金融危机对中国有影响,但政府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以及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成熟,所以冲击不会很大。”
记者最后问:“您怎么评价您的这六十年?将来退休了有什么打算呢?”
冯老师回答:“我觉得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虽然上山下乡耽误了一段时间,但也收获了很多东西,我非常知足。我觉得自己在同龄人中应该说是发展得比较好的。我们这代人能上大学的就不多,更不用说读研究生了,我现在还能在高校做一些教学和行政的工作,对自己对国家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改革开放确实给我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比如走出国门开阔眼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让我受益匪浅。至于退休以后的打算,我希望每年去旅游两次,到处看看走走,还有就是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才能见证更多属于共和国和我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