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之我见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是“大语文观”的集中体现,有机地将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就课外阅读指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出阅读的力量。相反,有时还可能对学生“作为人的清醒的意识造成遮蔽”,“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阅读就成了一种有害的阅读。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氛围。
  二、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也是人性的角斗场,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笔者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就能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的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成相容、互补的阅读小组
  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人数可在4—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等良好小群体的心理原则可落实;学生个体内在的“群体感”、“亲和感”、“友谊感”等能在社会交往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群体支持力量”等方面的心理效应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组成阅读小组的这些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阅读,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
  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览、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组写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实施多元、动态的评价标准
  因为汉字思维的多层次性,汉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和多解性,最能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同时,来自文本、他人的信息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所吸收,并激活各自既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就有可能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加工生成不同的经验、发现、创造和感悟。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使认真参加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总之,课外阅读诸多方面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并通过与文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经过自我组织,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教学承担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怎样发挥它的这一重要的作用呢?本文通过全面发挥“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方式的灵性和“任务教学法”与“兴趣教学”相结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两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认为建立一套“任务教学法”与“兴趣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会产生“1+1>2”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兴趣教学 任务教学法    在一个孩子系统的受教育过程中,初中教育担任着承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不断革新,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也油然而生,而高中学生如何培养独立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锻炼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成为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新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使高中体育教学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体育课程 高中生体育意识 培养    一、新体育课程改革中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的课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把初中语文活动课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长期贯彻下去,能够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并且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然而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很多因素制约了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有效开展,整体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本文根据初中语文活动课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真诚的微笑被誉为“解语之花”、“忘忧之草”,是“社交的通行证”。微笑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偶发事件时,教师的微笑更具魅力。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告诉我:一个微笑,能化解师生间的情感隔阂;一个微笑,能传播教师的爱与鼓励;一个微笑,能使学生免挨打击,重新鼓起努力学习的信念;一个微笑,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和勇气。  那是一堂七年级的音乐欣赏课,那天我上课的内容是舒伯特
期刊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普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专业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唱歌教学,并以其为主要教学内容,此外,还应围绕着唱歌教学来进行读谱知识、综合训练和欣赏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这样更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更佳。  一、能准确表现体裁和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
期刊
“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随父母一起生活,被遗留在出生地,平时寄宿在学校,周末与爷爷奶奶生活,或与亲戚朋友生活的学生。这些学生远离了父母,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同时面对着复杂的社会,在行为、学习、生活、心理上很容易受到伤害。在这种形式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教师应该担任多重角色,对留守学生要更加关心和爱护。  现在我校2400多名学生当中,有800多名是来自乡镇农村
期刊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数学课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使数学教学融入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艺术,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改革。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标准下改革与探索的重点。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及现代的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结构之一,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科教学手段、方法,更是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有了新的推进。首先要求教师对职业教育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
期刊
摘要:近几年,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专科大学、本科大学,但是中职生高就业率的背后,却存在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率低、劳动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职业生涯发展难以取得成功等隐忧,中职教育仍然是学生和家长的次等选择,中职教育仍然面临发展的困境。本文分析了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其社会吸引力低下,并从国家的中职教育政策、法律、劳动制度等宏观层面与中职教育加强自身发展的微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