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好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国家不断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各项制度,但是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仍然遇到很多瓶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何处需要社会各界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师资力量;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我国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新世纪以来,我国东来沿海地区的“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紧缺,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目前职业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一向受人冷落,在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该何去何从,在此基础上,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讨论,主要在指出目前农村中职教育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善理念以及具体措施。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瓶颈
1.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就业状况不理想。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只有参加普通中考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中等职业教育是他们的无奈之选,是为了获得一个较高的学位证明而勉强之择,对于本愿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到职高、技校、中专中去学习。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但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开始与发展,更多企业岗位所需求的多是高,精,尖的高技术人才,因而对于众多中职毕业生来说,近年来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多公司和企业都依靠学历水平来选择员工,许多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都被拒之门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是少的可怜。除此之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一线生产工作,一般都是靠体力的工作,技术含量极低,有些工作甚至是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人也可以做,因此被他人替代的可能性很大。工作的辛苦和不稳定让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想要放弃工作,发展前途较为闭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力量的好坏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不得不说,在大多数人的理念中,中职教育始终比不上一般的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人才的高需求以及国外理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城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不断加强,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有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去乡村工作,甚至存在师资外流的现象。许多出生农村的教师受到家长“脱农”思想的影响毕业后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工资薪金水平较低,因此许多拥有较高专业技能的老师都不愿意到中等职业学校任职。从而造成专业课老师大多都是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技能的老师,专业知识不过硬。加上教育手段陈旧,教育观念落后,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多教师水平远低于实际所需。拿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较少,合计174人,且有一半在南京。如不含南京市,除去文化课,其他各市专业课及实习指导课正高职称教师只有46人,远远不能适应学科帶头人应具备高级职称的要求。
3.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当。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出拥有较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因此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有很大不同。由于其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所设置的课程就必须符合其教学要求。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大多都只重视理论教育,忽视技能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很大问题。另外,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技工的要求也不断更新,然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大多都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教材和教学目标严重不配套。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农民、农业和农村“三农”问题,因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关系农民和农村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城市发展的快速化,与之相比,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大。因此,出现许多涉农专业招生难,就业难,专业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匹配,从而导致培养出的相关专业人才毕业后找不到对口工作。不仅如此又有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而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让涉及农村发展的相关专业更受冷落,这种情况更加加剧了农村发展的困难性。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出路
1.完善管理,改变观念。学校管理是否完善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由于过往的坏习惯遗存,中职类学校在地方上不受重视,因而从学校领导到学生都不注重学校风纪与形象,大多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管理松散,学生们虽然身在学校,但没有学校的严格管理,因此,学生们大都学不到专业技能,相反,大多数学生都在“混日子”,甚至品性更加恶劣。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教师不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有些教师“带领”学生们不遵守校规校纪,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学生“打成一片”是对教师工作的懈怠。要想改变现状,必须严格校风校纪,首先加强教师的管理,决不允许教师做任何有辱教师职业的事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其次,应该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认可度,向广大群众传播中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技术型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通过建立典范学校来树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良好形象,改善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旧看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加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否愿意任职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息息相关。首先,介于农村地理位置偏远,教学工作条件艰苦,地方政府应对愿意到农村教学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助,同时应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其次,应该建立职工宿舍,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此外,改变原有的教师编制管理,广开教师引进渠道,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总体质量,不断完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3.完善课程结构,改变专业设置。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设置符合要求的课程,完善课程结构。我认为要使设置的课程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应在学校内建立起由教研部门指导,学校把关,相关行业及教师参与的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改变传统中职教育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现状。此外,为了解决教材和教学目标不配套的现状,应该定期更新教材,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更新教材,编写教材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目前,许多农村中职学校为了追求招生率和就业率,而很少开设涉农专业。然而,农村的发展迫在眉睫,城乡差距之大不容忽视,因此,加强涉农专业的开设尤为重要。为了农村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区域特色,城乡统筹,积极探索出合理有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开设现代化的“三农”专业,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吸引生源。
总之,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放弃对农村中职教育的扶持和对该类学生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转变大众思维是第一要义,进而尽可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忽视之责。
参考文献:
[1]徐海峰 李德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职教通讯,2006(8):17-20.
[2]刘颖 杨孟迪.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出路.职业技术教育,2015(18):59-62.
[3]杨桐.示范校建设下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西部大开发,2012(11):71-71.
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师资力量;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我国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新世纪以来,我国东来沿海地区的“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紧缺,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目前职业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一向受人冷落,在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该何去何从,在此基础上,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讨论,主要在指出目前农村中职教育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善理念以及具体措施。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瓶颈
1.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就业状况不理想。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只有参加普通中考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中等职业教育是他们的无奈之选,是为了获得一个较高的学位证明而勉强之择,对于本愿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到职高、技校、中专中去学习。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但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开始与发展,更多企业岗位所需求的多是高,精,尖的高技术人才,因而对于众多中职毕业生来说,近年来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多公司和企业都依靠学历水平来选择员工,许多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都被拒之门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是少的可怜。除此之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一线生产工作,一般都是靠体力的工作,技术含量极低,有些工作甚至是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人也可以做,因此被他人替代的可能性很大。工作的辛苦和不稳定让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想要放弃工作,发展前途较为闭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力量的好坏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不得不说,在大多数人的理念中,中职教育始终比不上一般的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人才的高需求以及国外理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城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不断加强,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有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去乡村工作,甚至存在师资外流的现象。许多出生农村的教师受到家长“脱农”思想的影响毕业后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工资薪金水平较低,因此许多拥有较高专业技能的老师都不愿意到中等职业学校任职。从而造成专业课老师大多都是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技能的老师,专业知识不过硬。加上教育手段陈旧,教育观念落后,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多教师水平远低于实际所需。拿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较少,合计174人,且有一半在南京。如不含南京市,除去文化课,其他各市专业课及实习指导课正高职称教师只有46人,远远不能适应学科帶头人应具备高级职称的要求。
3.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当。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出拥有较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因此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有很大不同。由于其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所设置的课程就必须符合其教学要求。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大多都只重视理论教育,忽视技能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很大问题。另外,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技工的要求也不断更新,然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大多都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教材和教学目标严重不配套。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农民、农业和农村“三农”问题,因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关系农民和农村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城市发展的快速化,与之相比,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大。因此,出现许多涉农专业招生难,就业难,专业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匹配,从而导致培养出的相关专业人才毕业后找不到对口工作。不仅如此又有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而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让涉及农村发展的相关专业更受冷落,这种情况更加加剧了农村发展的困难性。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出路
1.完善管理,改变观念。学校管理是否完善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由于过往的坏习惯遗存,中职类学校在地方上不受重视,因而从学校领导到学生都不注重学校风纪与形象,大多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管理松散,学生们虽然身在学校,但没有学校的严格管理,因此,学生们大都学不到专业技能,相反,大多数学生都在“混日子”,甚至品性更加恶劣。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教师不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有些教师“带领”学生们不遵守校规校纪,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学生“打成一片”是对教师工作的懈怠。要想改变现状,必须严格校风校纪,首先加强教师的管理,决不允许教师做任何有辱教师职业的事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其次,应该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认可度,向广大群众传播中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技术型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通过建立典范学校来树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良好形象,改善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旧看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加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否愿意任职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息息相关。首先,介于农村地理位置偏远,教学工作条件艰苦,地方政府应对愿意到农村教学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助,同时应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其次,应该建立职工宿舍,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此外,改变原有的教师编制管理,广开教师引进渠道,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总体质量,不断完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3.完善课程结构,改变专业设置。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设置符合要求的课程,完善课程结构。我认为要使设置的课程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应在学校内建立起由教研部门指导,学校把关,相关行业及教师参与的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改变传统中职教育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现状。此外,为了解决教材和教学目标不配套的现状,应该定期更新教材,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更新教材,编写教材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目前,许多农村中职学校为了追求招生率和就业率,而很少开设涉农专业。然而,农村的发展迫在眉睫,城乡差距之大不容忽视,因此,加强涉农专业的开设尤为重要。为了农村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区域特色,城乡统筹,积极探索出合理有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开设现代化的“三农”专业,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吸引生源。
总之,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放弃对农村中职教育的扶持和对该类学生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转变大众思维是第一要义,进而尽可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忽视之责。
参考文献:
[1]徐海峰 李德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职教通讯,2006(8):17-20.
[2]刘颖 杨孟迪.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出路.职业技术教育,2015(18):59-62.
[3]杨桐.示范校建设下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西部大开发,2012(11):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