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赋予了教师神圣的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有一句话说的好: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在实施这项工程之前,作为教师则要有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有明确的认识,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转化是十分重要的,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最常见、最为广大班主任普遍运用的方法,就是“谈话法”。那么,班主任在同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与学生沟通情感,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理想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呢?下面由我谈谈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谈心需要坚持
不要把班主任谈心当作负担,要把它当作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和学生谈心,就不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就不了解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谈心,既是了解学生的手段,也是教育过程的本身,在谈心中不知不觉就把问题解决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作为班主任,就是要坚持天天谈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谈心。谈心的形式,不必拘泥,和学生的语言交流,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的交流,甚至一个眨眼,一个转身,一个举首,一个投足都可以把必要的信息传递,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然,深层次的谈心,每星期要根据情况,做必要的安排,适当的加以调整,灵活运用。
二、谈心要有策略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要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要在谈话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胸中有数”。这个“数”,是指对情况的了解,了解是谈话的前提。谈心要知心,而心总是可知的,抓住学生的心理症结,有的放矢地接触学生的思想,打动学生的心,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接触,任何成功的谈话总是以对情况的了如指掌为基础,以心理接触为前提的。
譬如我刚接初一五班的时候,班里有一男生很内向,总是不完成作业。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去他家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他的家庭状况很不好,妈妈和爸爸离异后,赌气撇下了孩子,一个人远在黑龙江打工,而孩子则寄居在了舅舅家。久而久之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衣服脏了不愿意让舅妈洗;天冷了也不愿意穿舅妈给的衣服;在学校里不和群;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上课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发言;作业也不做。总之,他仿佛是个隐形人,其他学生对他的行为也已经习以为常。
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的五味瓶!这么可怜的孩子,我一定要把他“拯救”过来!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要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下棋,于是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我便主动约他下棋,给他讲下棋的技巧,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不遵守纪律等毛病并没有多大改过。
经过苦思冥想,我加强攻势了:一边与他下棋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激励,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久而久之,他开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意识的与他人合作、交往,并逐渐“步入正轨”。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不但能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上交了,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同学见了他直竖大拇指,而各课任老师对他的进步也由衷的赞扬。
三、谈心要有艺术性
1、与学生谈话应做到尊重,平等。因此,和学生谈话时,老师要把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
在我们班就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例: “老师,老师!”我刚踏进教室,我们班的许就跑到我身边对我说:“闫又没完成作业。昨天,我妈看见闫在外面玩,问他作业完没完成,他说反正我是差生,完不完成作业都一样。”我听完后,心里难受极了。我都给他们灌输了什么思想,我静静地看着闫,他胆怯地低下了头。“为什么说自己是差生?”“我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经常批评我,同学都不愿意理我……”“是,闫,有些时候你是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差生,你在老师心目中是个特别聪明的学生,只要你肯用功,你一定会有所改观,一定会令同学刮目相看。”说完后,他点点头,我不知道他是否理解我的意思,但类似的事情我决不会再让他发生,因此我向全班宣布——我们班没有差生,我的班级都是好学生。这样,学生们把自己定位为好学生,在班级里他们都有意用好学生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偶尔也有调皮的,那我就会问他你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呀?他会甜甜一笑,告诉我他是好学生,然后悄悄改正了自己的小缺点,就这样,每个学生都用“我是好学生”来要求自己,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都有一定提高.看着期中的优异成绩,我知道他们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2、老师不能以管教者的身份出现,而要成为学生的同伴和朋友。要认识到中学生和成年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无拘无束,可站到老师面前,他们就变得拘谨起来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见到的,总是高高在上的管教者形象,听到的总是训诫和命令的声音,长此下去,在心理上与老师产生距离。和学生平起平坐,我不是老师,只是他们年长的朋友,这是我教学的一大法宝。做操时,学生的自制力有限,总愿意动动这儿,动动那儿,于是我首先在这方面做好,让他们和老师比比看。这样他们的兴趣高了起来,逐渐形成了习惯。写字时我也毫不马虎,板书时工工整整,和学生一比高下,久而久之,学生们端正了自己的态度。
当然,我也有发威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总是爱找茬,爱欺负同学,为此我曾大发雷霆,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一次,他又和同班同学打架,我立刻火冒三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最后把他带到办公室“反省”,看着刚刚还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他,此时被我吓得缩成一团,我不禁心软了,他毕竟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我如此暴跳如雷,谁能不害怕呢?想到这里,我消了消气,心平气和地把他叫到身边,温柔地对她说:“孩子,如果今天被打的是你,你的心情会好吗?你会委屈吗?”他低头不语,我说:“你可以悄悄告诉我。”他胆怯地走到我身边说:“如果我被人欺负了,我天天都不会开心,会很委屈,也没心思学习了。”接着泪水便决堤而出。看到他知道自己错了,我疼爱的摸摸他的头,语重心长的说:“知错就改,老师和同学都会原谅你的,也会和你成为知心朋友的。”他使劲点点头,并与我“击掌明誓”,我会心的笑了。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欺负别人,成了里班级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通过这次事例,我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效防止不必要的对立情绪产生,同时又教育了学生,使他乐意地接受了批评,明白了道理。
总之,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是一种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它不仅需要真诚和信赖,而且需要技巧和机智。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 作为班主任,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地找他们谈心,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甚至在他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
一、谈心需要坚持
不要把班主任谈心当作负担,要把它当作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和学生谈心,就不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就不了解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谈心,既是了解学生的手段,也是教育过程的本身,在谈心中不知不觉就把问题解决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作为班主任,就是要坚持天天谈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谈心。谈心的形式,不必拘泥,和学生的语言交流,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的交流,甚至一个眨眼,一个转身,一个举首,一个投足都可以把必要的信息传递,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然,深层次的谈心,每星期要根据情况,做必要的安排,适当的加以调整,灵活运用。
二、谈心要有策略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要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要在谈话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胸中有数”。这个“数”,是指对情况的了解,了解是谈话的前提。谈心要知心,而心总是可知的,抓住学生的心理症结,有的放矢地接触学生的思想,打动学生的心,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接触,任何成功的谈话总是以对情况的了如指掌为基础,以心理接触为前提的。
譬如我刚接初一五班的时候,班里有一男生很内向,总是不完成作业。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去他家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他的家庭状况很不好,妈妈和爸爸离异后,赌气撇下了孩子,一个人远在黑龙江打工,而孩子则寄居在了舅舅家。久而久之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衣服脏了不愿意让舅妈洗;天冷了也不愿意穿舅妈给的衣服;在学校里不和群;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上课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发言;作业也不做。总之,他仿佛是个隐形人,其他学生对他的行为也已经习以为常。
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的五味瓶!这么可怜的孩子,我一定要把他“拯救”过来!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要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下棋,于是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我便主动约他下棋,给他讲下棋的技巧,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不遵守纪律等毛病并没有多大改过。
经过苦思冥想,我加强攻势了:一边与他下棋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激励,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久而久之,他开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意识的与他人合作、交往,并逐渐“步入正轨”。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不但能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上交了,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同学见了他直竖大拇指,而各课任老师对他的进步也由衷的赞扬。
三、谈心要有艺术性
1、与学生谈话应做到尊重,平等。因此,和学生谈话时,老师要把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
在我们班就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例: “老师,老师!”我刚踏进教室,我们班的许就跑到我身边对我说:“闫又没完成作业。昨天,我妈看见闫在外面玩,问他作业完没完成,他说反正我是差生,完不完成作业都一样。”我听完后,心里难受极了。我都给他们灌输了什么思想,我静静地看着闫,他胆怯地低下了头。“为什么说自己是差生?”“我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经常批评我,同学都不愿意理我……”“是,闫,有些时候你是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差生,你在老师心目中是个特别聪明的学生,只要你肯用功,你一定会有所改观,一定会令同学刮目相看。”说完后,他点点头,我不知道他是否理解我的意思,但类似的事情我决不会再让他发生,因此我向全班宣布——我们班没有差生,我的班级都是好学生。这样,学生们把自己定位为好学生,在班级里他们都有意用好学生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偶尔也有调皮的,那我就会问他你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呀?他会甜甜一笑,告诉我他是好学生,然后悄悄改正了自己的小缺点,就这样,每个学生都用“我是好学生”来要求自己,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都有一定提高.看着期中的优异成绩,我知道他们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2、老师不能以管教者的身份出现,而要成为学生的同伴和朋友。要认识到中学生和成年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无拘无束,可站到老师面前,他们就变得拘谨起来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见到的,总是高高在上的管教者形象,听到的总是训诫和命令的声音,长此下去,在心理上与老师产生距离。和学生平起平坐,我不是老师,只是他们年长的朋友,这是我教学的一大法宝。做操时,学生的自制力有限,总愿意动动这儿,动动那儿,于是我首先在这方面做好,让他们和老师比比看。这样他们的兴趣高了起来,逐渐形成了习惯。写字时我也毫不马虎,板书时工工整整,和学生一比高下,久而久之,学生们端正了自己的态度。
当然,我也有发威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总是爱找茬,爱欺负同学,为此我曾大发雷霆,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一次,他又和同班同学打架,我立刻火冒三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最后把他带到办公室“反省”,看着刚刚还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他,此时被我吓得缩成一团,我不禁心软了,他毕竟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我如此暴跳如雷,谁能不害怕呢?想到这里,我消了消气,心平气和地把他叫到身边,温柔地对她说:“孩子,如果今天被打的是你,你的心情会好吗?你会委屈吗?”他低头不语,我说:“你可以悄悄告诉我。”他胆怯地走到我身边说:“如果我被人欺负了,我天天都不会开心,会很委屈,也没心思学习了。”接着泪水便决堤而出。看到他知道自己错了,我疼爱的摸摸他的头,语重心长的说:“知错就改,老师和同学都会原谅你的,也会和你成为知心朋友的。”他使劲点点头,并与我“击掌明誓”,我会心的笑了。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欺负别人,成了里班级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通过这次事例,我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效防止不必要的对立情绪产生,同时又教育了学生,使他乐意地接受了批评,明白了道理。
总之,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是一种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它不仅需要真诚和信赖,而且需要技巧和机智。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 作为班主任,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地找他们谈心,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甚至在他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