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使我认识到:从自身吸收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可以悟出对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的方法;从自身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可以悟出对学生训练语言文字的途径。
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从经验开始的。经验是自身实践的概括与提炼,又经过自身实践的检测与校正,它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充分运用自身学习语言文字的经验,对学生传授或训练语言文字,比起生搬硬套别人介绍的经验来,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也是一条比较简捷的途径。
进而我又认识到,这样做得有一个前提:自身学习语言文字的实践必须丰富,体会必须深刻。推己及人,“己”必须有真知灼见。不是甘苦之谈,就不会成为金石之言。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教一辈子书,自身就得读一辈子书;一辈子指导学生说话、写作,自身就得一辈子舌耕、笔耕不辍;一辈子启发学生思考,自身就得一辈子停不下凭借语言思索的步履。这里所说的“一辈子”,起点还不在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而在更早的求学十余年的“热身赛”中;终端也并不止于退休日,而在尽管来日无多但仍大有可为的未来征程。故我进入花甲、古稀乃至耄耋之龄,仍不止一次地宣布我终身教育的目标:吸收进而运用语言,锤炼进而优化思维,拓宽进而升华境界,防止进而杜绝僵化。
一、路在心中,求胸有成竹
清代中叶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郑板桥,以画兰、竹、石闻名于世。他画竹,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对“竹”反复观摩,日写夜思。因为成竹在胸,终于画出一手清秀挺拔、墨色淋漓、干湿并兼、百节长青的“板桥竹”。
画竹如此,读书亦然。“平日读书考道,胸中积理至多,及临事临文,举而书之,若泉之达,火之燃,江河之决,沛然无所不注。所以义愈明,思愈密,而其文层见叠出而不可穷。”清代文章大家方东树的“胸中积理”,与郑板桥的“胸中存竹”,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作为语文教师,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制订出明确而又切实的进修规划,特别在语言积累、储备方面要有量的规定。比如,三到五年之内,背熟几百个成语、一二百首古典诗词、几十篇名篇佳作,读几本经典名著,还须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常识有广泛涉猎。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第二个三年或五年,又须明确规定阅读名著、积累语言的新的数量。千里征途靠跬步积累,辽阔江海靠细流汇聚。没有捷径可走,不存侥幸心理。
高三学生送来一道作文题《不必“从一而终”》。题目提供了笔记文选中一段故事: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全部掌握)青之技(技艺),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在郊外大道上设宴送行)。抚节(按着节拍)悲歌,声振林木,响遏(阻止)行云(天上飘的浮云)。薛谭乃谢(道歉),求反(返),终身不敢言归。故事的本意,要人们虚心求教,不要自满自足。但仅拘于这一认知范围来立意,片面、极端之处显而易见。一是“近亲繁殖”,容易造成品种的退化、技能的萎缩;二是应该广采众长、转益多师,不拘一格;三是必须自立门户、自创流派、自成风格、独辟蹊径。但总觉得,思路仍有拘囿,认识仍须深化,又不得其门而入。所幸者,偏在这紧要关口,往日储备被调动,积淀被激活,纷至沓来,打通了闭塞的思路,涌至干涩的笔端:“学子厚易失之小,学永叔易失之平,学东坡易失之衍,学子固易失之滞,学介甫易失之枯,学子由易失之蔓。惟学昌黎、老泉少病。然昌黎易失之生撰,老泉易失之粗豪。”昔日烂熟于心的清代思想家、史学家魏源这一名言,使我茅塞顿开:唐宋八大家之散文,尚且各有其缺。以此证明“不管何等名家,都会有长有短,只学一家,其短难避”,则十分典型。半个多世纪读书、思考、作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复提醒我、警示我:没有积学储宝的处心积虑,就不会有表情达意的得心应手。
二、路在口中,求出口成章
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相似,语文教学课堂出现被动局面,大体为三种情况:一是学生质疑时,无法解答;二是学生答问时,无法纠错;三是学生争辩时,无法统一。特别在课堂上,学生质疑或答问一旦超出自己备课所预料的范围,往往急不择言,手足无措,于是含糊其辞,应付了之。为什么会出现“急不择言”的窘迫状态?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早就给我们提供了答案:“‘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有工夫”,在平时,平时所作努力应该有四:广泛涉猎,丰富储备;深化认识,敏捷思考;锤炼语言,精确表达;反复训练,防患应急。这样,课内与课外、吸收与表达,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急不择言”的被动局面就有望大为改观。
我曾经反复比较过语言运用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沉默不语。客观事物入于目,思于脑,即止于此。第二境界自言自语。客观事物入于目,思于脑,出于口,入于耳,自说自听,只是无声变为有声。第三境界诉诸听众。客观事物入于目,思于脑,出于口,入于耳,入自身特别是入听众的耳。进入第三境界,就得思索:听众的需要是什么?自己的表达恰当否?三种境界比较的结果,使我获得了两点认识:其一,使用的器官越多,所得的领悟越深;其二,考虑听众的需求,就有了修正认识的标杆,就有了改进语言的启迪。
课堂教学的实践,既是倾吐,也是吸收,既是教人,也是炼已。语文教师每上一堂课,实际上就是进行一次语言进修练习,完成一项语言进修检测,攀登一级语言进修台阶。语文教学的课堂,实乃语文教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封地”。于是,语文课上我曾要求自己讲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正确规范,进而恰当贴切,再进而生动形象。我也曾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严格训练的同时,注意我在课堂上讲授能否恰当表达,发现了毛病,课外乃至课内随时向我指出。这样全班有五十位左右的同学帮助我捕捉病句,促使我每时每刻都得谨慎使用语言。
我做了一个初步的估算,一个语文教师,以一周上6堂语文课计算(这是最低限度),一学年起码得上200堂语文课,十年就上了2000堂语文课,二十年就上了4000堂语文课,有三十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就有6000堂语文课的实际锻炼。我想,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任何一所进修院校,也不可能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实战锻炼的场所、拾級而上的台阶。这一点为全体语文教师所共同享有,又如同呼吸空气一样公平与方便。 前人已有熟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狗尾续貂,加上一句:“砍柴练就握刀工”。樵夫砍柴,经常琢磨,刀怎么握,力怎么使,怎么避开树结,怎么顺着木纹,慢慢地就掌握了用刀的本领,提高了砍柴的效率。语文教师修炼语言特别是口语表达亦同此理。樵夫是在砍柴中学会砍柴,庖丁是在解牛中学会解牛,语文教师也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会吸收、运用、锤炼口语表达的方法和能力。也只有在实践的、动态的历程中学得的本领,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里关键有二:一是要有志、有心,二是要有机、有恒。
三、路在手中,求下笔成文
有人向欧阳修请教作文之法,欧阳修回答说:“作文无他术,唯勤读书多为之自工。”又说:“为文之法,唯在熟耳;变化之态,皆从熟处生也。”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文章惟多作始能精熟》一节中指出:“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下水才会游水,下笔方能运笔。这一道理,尽人皆知,语文教师,知之尤甚。但“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语文教师提高与发展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路在自己手中,路在自己笔下。既无法绕道而行,亦不可半途而罢。
几十年来,我基本做到,布置学生作文都事先写“下水”例文。从1980年开始,按每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要求,我都写成应试文章。这样,作文指导、批改、讲评心中有数,而不至于信马由缰。我曾多次将我写的与学生写的同题作文捧上课堂。我不愿、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向我看齐”,以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但我明确要求学生,将他们的习作与我的例文对照阅读,以便从中获得启迪,加快提高作文能力的步伐。我在1992年出版的《语文教学的辩证艺术》一书中,收进了我的《不妨教一点自己的作品》一文。语文教师教了一辈子别人的作品,为什么不可以教一点自己的作品呢?在语文课上教点自己的作品,至少有三点好处:其一,自己对所写作品有经营的甘苦。其二,自己对所教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其三,对语文教师本身也是一种切实的锻炼。对教师而言,眼高手低者不乏其人。只具眼力,没有腕力,空口白话,于事无补。对学生而言,教师作品更易亲和,榜样立于眼前,差距更好缩短。所以,叶圣陶先生认为,“选古今中外现成的文章作教材,这虽已成习惯,其实并不一定是好方法”,原因是“现代的青年有现代青年的生活,古人所写的文章内容形式固然不合现代青年的需要,就是现代作家所写的文章,写作时也并非以给青年读为目的,何尝能合乎一般青年的需要呢?”因而他提出:“最理想的方法是依照青年的需要,从青年生活中取题材,分门别类地写出许多文章来,代替选文。”叶老集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于一身,是一座巍巍高山,我輩只能望其项背,永远无法企及。但和我所教学生相比,我至少是高出平地的一座山丘。学生登上土丘,总比立于平地略高出地平线。我一辈子心甘情愿,至死不渝,作我的学生的垫脚土丘。他们出蓝胜蓝,远远超出我所达到的高度,这是客观规律,我心欣然。
遵照叶老的教诲,应江苏教育出版社之约,我于1997年出版的《议论文写作10法》、1999年出版的《我们是这样写的议论文》,近百篇例文,均为我写的“下水文”。从这两本书所写“下水”议论文实践中所概括提炼出的作文指导训练系列,想从报刊、书籍中找出若干篇与之切合的范文,比登天还难。求远不如取近,攀高不如就低。“我教我的书,我选我的文”,就成了我不得己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出我意料,此举深受学生欢迎,他们觉得既管用,又应急。上世纪90年代,我用同样的方法,在学校带8位35岁以下的语文教师进修,科目只开一门“写作”。我出题目,他们作文。写好了,我做批改、讲评,结合讲授同样的题目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安排,主要考虑语文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还应定在理解、吸收、储备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不能写文章的语文教师,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可能会望梅止渴,实质乃欺人自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写多了,写熟了,驾驭写作规律,写出合格文章,必然指日可待,水到渠成。
高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考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考古代诗歌鉴赏,考文言文和现代文文本阅读,已占去了语文考试绝大部分时间,作文时间仅有一个小时左右,打草稿来不及,做修改不现实,因而“下笔成文”已经成为唯一选择。既然这是考生必备的本领,语文教师岂能无为无能?
究其实,语文教师语言能力提高与发展之路,铺展在自身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领域里和历程中,只须不懈追求,皆可触目成景。
观察进而描摹事物的形态,调查进而揭示问题的实质,形成进而发表独自的见解,萌发进而抒发喜忧的情感。贯串这里每一步活动的主轴与核心是思维,而每一步思维活动依托和凭借的则是语言。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和严密,是衡量上述思维活动质量高低的唯一的尺度,只有语言(口说的、笔写的)可以检测、确保并提高思维的质量。因而,只要我们从事观察与描摹、调查与揭示、形成与发表、萌发与抒发的实践活动,就是在进行语言运用与锤炼、提高与升华的活动。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变不自觉为自觉、不主动为主动。不可忘记:这就是语言能力提高与发展的历练的场地,一定要懂得十分珍惜,学会充分利用。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人们凭借这些,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觉”,是人的器官对刺激的感受和辨别。而这些器官所获得的信息,都是反映给大脑这一主管思维的器官,再由大脑凭借语言,对感受与辨别做出判断与表达。而感受是否正确,辨别是否准确,又得检验语言表达与所“觉”的真实是否完全一致。除了睡眠,一般这“五觉”特别是视听活动,都在不间断地进行,因而,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常的、大量的锻炼思维与语言能力的良机。
受成语触景生情、触目皆是、触目成诵的启迪,我们语文教师在吸收与运用语言的天地里,须求“触目成景”。和作家一样,语文教师也需要从“象牙之塔”走上“十字街头”。既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言学习的乐土与宝藏。这有助于进一步开拓视野、开阔胸襟,也有助于触类旁通、左右逢源。这正是对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客观规律的认识、尊重与遵循。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
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从经验开始的。经验是自身实践的概括与提炼,又经过自身实践的检测与校正,它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充分运用自身学习语言文字的经验,对学生传授或训练语言文字,比起生搬硬套别人介绍的经验来,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也是一条比较简捷的途径。
进而我又认识到,这样做得有一个前提:自身学习语言文字的实践必须丰富,体会必须深刻。推己及人,“己”必须有真知灼见。不是甘苦之谈,就不会成为金石之言。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教一辈子书,自身就得读一辈子书;一辈子指导学生说话、写作,自身就得一辈子舌耕、笔耕不辍;一辈子启发学生思考,自身就得一辈子停不下凭借语言思索的步履。这里所说的“一辈子”,起点还不在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而在更早的求学十余年的“热身赛”中;终端也并不止于退休日,而在尽管来日无多但仍大有可为的未来征程。故我进入花甲、古稀乃至耄耋之龄,仍不止一次地宣布我终身教育的目标:吸收进而运用语言,锤炼进而优化思维,拓宽进而升华境界,防止进而杜绝僵化。
一、路在心中,求胸有成竹
清代中叶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郑板桥,以画兰、竹、石闻名于世。他画竹,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对“竹”反复观摩,日写夜思。因为成竹在胸,终于画出一手清秀挺拔、墨色淋漓、干湿并兼、百节长青的“板桥竹”。
画竹如此,读书亦然。“平日读书考道,胸中积理至多,及临事临文,举而书之,若泉之达,火之燃,江河之决,沛然无所不注。所以义愈明,思愈密,而其文层见叠出而不可穷。”清代文章大家方东树的“胸中积理”,与郑板桥的“胸中存竹”,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作为语文教师,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制订出明确而又切实的进修规划,特别在语言积累、储备方面要有量的规定。比如,三到五年之内,背熟几百个成语、一二百首古典诗词、几十篇名篇佳作,读几本经典名著,还须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常识有广泛涉猎。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第二个三年或五年,又须明确规定阅读名著、积累语言的新的数量。千里征途靠跬步积累,辽阔江海靠细流汇聚。没有捷径可走,不存侥幸心理。
高三学生送来一道作文题《不必“从一而终”》。题目提供了笔记文选中一段故事: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全部掌握)青之技(技艺),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在郊外大道上设宴送行)。抚节(按着节拍)悲歌,声振林木,响遏(阻止)行云(天上飘的浮云)。薛谭乃谢(道歉),求反(返),终身不敢言归。故事的本意,要人们虚心求教,不要自满自足。但仅拘于这一认知范围来立意,片面、极端之处显而易见。一是“近亲繁殖”,容易造成品种的退化、技能的萎缩;二是应该广采众长、转益多师,不拘一格;三是必须自立门户、自创流派、自成风格、独辟蹊径。但总觉得,思路仍有拘囿,认识仍须深化,又不得其门而入。所幸者,偏在这紧要关口,往日储备被调动,积淀被激活,纷至沓来,打通了闭塞的思路,涌至干涩的笔端:“学子厚易失之小,学永叔易失之平,学东坡易失之衍,学子固易失之滞,学介甫易失之枯,学子由易失之蔓。惟学昌黎、老泉少病。然昌黎易失之生撰,老泉易失之粗豪。”昔日烂熟于心的清代思想家、史学家魏源这一名言,使我茅塞顿开:唐宋八大家之散文,尚且各有其缺。以此证明“不管何等名家,都会有长有短,只学一家,其短难避”,则十分典型。半个多世纪读书、思考、作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复提醒我、警示我:没有积学储宝的处心积虑,就不会有表情达意的得心应手。
二、路在口中,求出口成章
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相似,语文教学课堂出现被动局面,大体为三种情况:一是学生质疑时,无法解答;二是学生答问时,无法纠错;三是学生争辩时,无法统一。特别在课堂上,学生质疑或答问一旦超出自己备课所预料的范围,往往急不择言,手足无措,于是含糊其辞,应付了之。为什么会出现“急不择言”的窘迫状态?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早就给我们提供了答案:“‘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有工夫”,在平时,平时所作努力应该有四:广泛涉猎,丰富储备;深化认识,敏捷思考;锤炼语言,精确表达;反复训练,防患应急。这样,课内与课外、吸收与表达,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急不择言”的被动局面就有望大为改观。
我曾经反复比较过语言运用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沉默不语。客观事物入于目,思于脑,即止于此。第二境界自言自语。客观事物入于目,思于脑,出于口,入于耳,自说自听,只是无声变为有声。第三境界诉诸听众。客观事物入于目,思于脑,出于口,入于耳,入自身特别是入听众的耳。进入第三境界,就得思索:听众的需要是什么?自己的表达恰当否?三种境界比较的结果,使我获得了两点认识:其一,使用的器官越多,所得的领悟越深;其二,考虑听众的需求,就有了修正认识的标杆,就有了改进语言的启迪。
课堂教学的实践,既是倾吐,也是吸收,既是教人,也是炼已。语文教师每上一堂课,实际上就是进行一次语言进修练习,完成一项语言进修检测,攀登一级语言进修台阶。语文教学的课堂,实乃语文教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封地”。于是,语文课上我曾要求自己讲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正确规范,进而恰当贴切,再进而生动形象。我也曾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严格训练的同时,注意我在课堂上讲授能否恰当表达,发现了毛病,课外乃至课内随时向我指出。这样全班有五十位左右的同学帮助我捕捉病句,促使我每时每刻都得谨慎使用语言。
我做了一个初步的估算,一个语文教师,以一周上6堂语文课计算(这是最低限度),一学年起码得上200堂语文课,十年就上了2000堂语文课,二十年就上了4000堂语文课,有三十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就有6000堂语文课的实际锻炼。我想,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任何一所进修院校,也不可能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实战锻炼的场所、拾級而上的台阶。这一点为全体语文教师所共同享有,又如同呼吸空气一样公平与方便。 前人已有熟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狗尾续貂,加上一句:“砍柴练就握刀工”。樵夫砍柴,经常琢磨,刀怎么握,力怎么使,怎么避开树结,怎么顺着木纹,慢慢地就掌握了用刀的本领,提高了砍柴的效率。语文教师修炼语言特别是口语表达亦同此理。樵夫是在砍柴中学会砍柴,庖丁是在解牛中学会解牛,语文教师也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会吸收、运用、锤炼口语表达的方法和能力。也只有在实践的、动态的历程中学得的本领,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里关键有二:一是要有志、有心,二是要有机、有恒。
三、路在手中,求下笔成文
有人向欧阳修请教作文之法,欧阳修回答说:“作文无他术,唯勤读书多为之自工。”又说:“为文之法,唯在熟耳;变化之态,皆从熟处生也。”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文章惟多作始能精熟》一节中指出:“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下水才会游水,下笔方能运笔。这一道理,尽人皆知,语文教师,知之尤甚。但“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语文教师提高与发展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路在自己手中,路在自己笔下。既无法绕道而行,亦不可半途而罢。
几十年来,我基本做到,布置学生作文都事先写“下水”例文。从1980年开始,按每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要求,我都写成应试文章。这样,作文指导、批改、讲评心中有数,而不至于信马由缰。我曾多次将我写的与学生写的同题作文捧上课堂。我不愿、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向我看齐”,以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但我明确要求学生,将他们的习作与我的例文对照阅读,以便从中获得启迪,加快提高作文能力的步伐。我在1992年出版的《语文教学的辩证艺术》一书中,收进了我的《不妨教一点自己的作品》一文。语文教师教了一辈子别人的作品,为什么不可以教一点自己的作品呢?在语文课上教点自己的作品,至少有三点好处:其一,自己对所写作品有经营的甘苦。其二,自己对所教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其三,对语文教师本身也是一种切实的锻炼。对教师而言,眼高手低者不乏其人。只具眼力,没有腕力,空口白话,于事无补。对学生而言,教师作品更易亲和,榜样立于眼前,差距更好缩短。所以,叶圣陶先生认为,“选古今中外现成的文章作教材,这虽已成习惯,其实并不一定是好方法”,原因是“现代的青年有现代青年的生活,古人所写的文章内容形式固然不合现代青年的需要,就是现代作家所写的文章,写作时也并非以给青年读为目的,何尝能合乎一般青年的需要呢?”因而他提出:“最理想的方法是依照青年的需要,从青年生活中取题材,分门别类地写出许多文章来,代替选文。”叶老集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于一身,是一座巍巍高山,我輩只能望其项背,永远无法企及。但和我所教学生相比,我至少是高出平地的一座山丘。学生登上土丘,总比立于平地略高出地平线。我一辈子心甘情愿,至死不渝,作我的学生的垫脚土丘。他们出蓝胜蓝,远远超出我所达到的高度,这是客观规律,我心欣然。
遵照叶老的教诲,应江苏教育出版社之约,我于1997年出版的《议论文写作10法》、1999年出版的《我们是这样写的议论文》,近百篇例文,均为我写的“下水文”。从这两本书所写“下水”议论文实践中所概括提炼出的作文指导训练系列,想从报刊、书籍中找出若干篇与之切合的范文,比登天还难。求远不如取近,攀高不如就低。“我教我的书,我选我的文”,就成了我不得己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出我意料,此举深受学生欢迎,他们觉得既管用,又应急。上世纪90年代,我用同样的方法,在学校带8位35岁以下的语文教师进修,科目只开一门“写作”。我出题目,他们作文。写好了,我做批改、讲评,结合讲授同样的题目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安排,主要考虑语文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还应定在理解、吸收、储备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不能写文章的语文教师,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可能会望梅止渴,实质乃欺人自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写多了,写熟了,驾驭写作规律,写出合格文章,必然指日可待,水到渠成。
高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考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考古代诗歌鉴赏,考文言文和现代文文本阅读,已占去了语文考试绝大部分时间,作文时间仅有一个小时左右,打草稿来不及,做修改不现实,因而“下笔成文”已经成为唯一选择。既然这是考生必备的本领,语文教师岂能无为无能?
究其实,语文教师语言能力提高与发展之路,铺展在自身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领域里和历程中,只须不懈追求,皆可触目成景。
观察进而描摹事物的形态,调查进而揭示问题的实质,形成进而发表独自的见解,萌发进而抒发喜忧的情感。贯串这里每一步活动的主轴与核心是思维,而每一步思维活动依托和凭借的则是语言。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和严密,是衡量上述思维活动质量高低的唯一的尺度,只有语言(口说的、笔写的)可以检测、确保并提高思维的质量。因而,只要我们从事观察与描摹、调查与揭示、形成与发表、萌发与抒发的实践活动,就是在进行语言运用与锤炼、提高与升华的活动。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变不自觉为自觉、不主动为主动。不可忘记:这就是语言能力提高与发展的历练的场地,一定要懂得十分珍惜,学会充分利用。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人们凭借这些,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觉”,是人的器官对刺激的感受和辨别。而这些器官所获得的信息,都是反映给大脑这一主管思维的器官,再由大脑凭借语言,对感受与辨别做出判断与表达。而感受是否正确,辨别是否准确,又得检验语言表达与所“觉”的真实是否完全一致。除了睡眠,一般这“五觉”特别是视听活动,都在不间断地进行,因而,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常的、大量的锻炼思维与语言能力的良机。
受成语触景生情、触目皆是、触目成诵的启迪,我们语文教师在吸收与运用语言的天地里,须求“触目成景”。和作家一样,语文教师也需要从“象牙之塔”走上“十字街头”。既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言学习的乐土与宝藏。这有助于进一步开拓视野、开阔胸襟,也有助于触类旁通、左右逢源。这正是对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客观规律的认识、尊重与遵循。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