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为驱动的“供配电技术”课程改革与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配电技术”课程是电气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深、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课程的教与学都具有较大难度。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对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教学实践效果评估,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供配电技术;教学改革;项目驱动;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8-0059-02
  “供配电技术”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交叉课程, 是电气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不仅具有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 而且具备典型中小型生产型企业供配电的设计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以便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公式、标准规范和经验,涉及物理、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电机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的教与学都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对本课程进行探索与改革,摸索一条适合本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通过项目化教学,将整个的知识体系分成若干块,即互相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各块知识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课程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第二,通过项目化推进, 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实际,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三,通过项目任务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典型工厂供配电设计的全过程,了解了基本的设计原理与规范,掌握了设计方法与步骤,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第四,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 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课程教学现状
  “供配电技术”课程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两方面上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教学环节方面:课程教材陈旧,与实际脱离;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内容、分散讲授难度大;教学手段单一。
  课程实践方面:供配电实验设备严重不足;社会单位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面对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很多学校都针对这个情况开展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方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针对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的问题,增加了课时,特别是一些电力行业属性较强的院校,增加的幅度比较大,有的从原来的50学时左右,增加到80学时。
  第二,教材选择方面。由学校支持编写适合本院校层次与特色的教材,即包含了课程最基本的知识点,也加入了自己特色方面的内容,比如以前的某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就编写了符合自己学生和学校特色的教材,偏重工程实践,舍弃了部分较为晦涩也较少用到的理论。
  第三,针对教学困难,手段单一的问题。大部分院校都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动画、声效等尽可能地表现电气设备实际工作的状态,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针对供配电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方法是加大投入。有部分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提出了实验设备共享的计划,但根据实际情况看,情况并不理想。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能从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使之能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对课程内容仔细分析研究之后, 将其分解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知识模块。它们分别是: 计算负荷求解模块;短路电流求解模块;设备选择与校验模块;系统保护模块等。各模块包含相对应章节的内容, 当所有模块均完成以后,即实现了“典型工厂的供配电设计”工作。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2.教学过程的改革
  项目驱动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核心,集“教、学、练、做”为一体,将课堂模拟成以后的工作场所,教学过程是真实的设计过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特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此模式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项目驱动型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四、研究方案的实施
  1.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整合
  传统的教学按教材章节顺序,注重理论教学和供配电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不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此,笔者以典型项目设计任务为主线,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将所有内容重新进行归类综合,把所有教学内容整合为不同模块。
  2.项目的实施过程
  不同的项目类型,有不同的要求,一般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设计任务的布置。老师将项目设计任务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学生。任务书中详细给出了各种所需参数以及任务验收要求。学生领取任务书后仔细阅读任务书,并与教师及时沟通以确认自己的项目设计任务。
  (2)组成设计团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项目情况,组成设计团队,以利于相互讨论,完善设计方案。
  (3)签订项目责任书。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形式,要求各团队签订项目设计合同,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违约的责任。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以及培养责任感。
  (4)项目执行。项目执行过程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全程予以指导。教师应掌握指导分寸,主要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5)检查评估。教师对学生认为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认真检查,依照检查评估标准对任务进行评估。和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6)综合评分。教师根据学生自定的项目设计合同,按照合同要求,并结合项目答辩情况综合评分。这一过程允许学生进行抗辩,在辩论中再次强化相关的知识。
  五、效果评估
  借鉴程序设计思想中模块化设计概念,将课程的内容分成块,知识块内部紧密相连,块与块之间通过某一知识桥过渡。最后在课程结束以后通过课程设计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解决课程内容知识点多、散、难的问题;解决课程内容与实际脱离的问题;解决重课程内容教学,轻实践设计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课程畏难情绪的问题。
  从总体看,通过采取以项目驱动型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授课班级的优良率达到88%,合格率达到100%,较传统模式下教学效果的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高。
  六、结束语
  “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按将来的工作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典型项目和任务,并下达给学生。教师全程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设计,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渠道提升认识,形成动手能力,实现从理论知识到职业能力的转化,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严振池.高职高转电机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4):25-27.
  [2]肖金凤,朱荣辉, 盛义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教学改革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6):102-124.
  [3]张晓花, 朱陈松,朱昌平,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实践创新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357-360.
  [4]李小雄,赵彦华.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2-65.
  [5]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唐湘宁,华维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创新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0-72.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其他文献
双语教学是应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正确理解和科学定位“双语教学”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合格的师资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优秀的教材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主要研究话题.因此,趣味游戏教学在小学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教材都有一定的编排体系,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巧抓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以此知识点确定学生的能力成长点,在针对性的训练落实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本文分析了“文科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现状,指出了遴选教学内容的实际困难,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选取授课内容的几点建议.
摘要:“电力工程”课程涵盖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继电保护、输配电、电网监控等专业方向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电力行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面对行业需求理论和工程并重。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构建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突出体现工程应用背景,重组和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创模式教学的三重教学模式,更新传统教学手段,引入软件教学和
“自读课用方法”是自读课教学的理念,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自读课的关键所在,学生在自读课中必须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引导,通过引导明确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摘要:主要探讨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在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分析了该实践教学环节对前面先修专业课程的总结以及对后面毕业设计环节的推进作用。该课程设计环节是电力电子技术和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的后续实践环节,可以巩固和夯实本专业的主要电类课程理论基础,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对培养高素质的自动化专业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设
一线语文教师对统编教材认可度较高,对于教材编排的主要原则和特点比较明确,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意识落实编者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