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诱导积极思维;创设实用情境,唤起学习兴趣;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发散思维;创设辨误情境,培养分析能力;创设展示情境,展现个性才能。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状态,使学生心情欢畅、精神饱满地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的学习局面,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实用情境 讨论情境 辨误情境 展示情境 创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状态,使学生心情欢畅、精神饱满地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的学习局面,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1 创设问题情境,诱导积极思维
  教学之前,教师提出问题或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置教学于问题情境之下。例如:学习“机械运动”时,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的问题,进而引导发问,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在这里,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从而联系实际情况,展开了积极的思维。
  2 创设实用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世界。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物理是有用的,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收获感,唤起想更深层次进行探究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密度的应用”时,老师可以拿一枚戒指,让学生辨别是什么金属做的。学生的答案都是猜测的。教师可以提示用密度解决问题,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测量,最后测出戒指密度,知道是什么金属制作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单子元件组装电子门铃、制作潜望镜等。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认识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 设讨论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教学中,教师给定问题,组织学生创设讨论情境,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讨论,允许并鼓励不同的见解。由老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判定见解的优劣正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只有电压表或电流表,怎样测未知阻值的电阻阻值?学生通过课上和课下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交流综合设计出了八种测电阻的方案,无论在掌握知识上还是提高技能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设辨误情境,培养分析能力
  针对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教师有意设置错误的题设,让学生交流、讨论、辨别、分析,从而充分暴露其错误所在,进一步推导出荒谬的结果,学生在惊愕之余,加深了印象,加深了理解,收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电阻的并联”时,学生认识到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但是,有不少学生认为:两个或几个电阻并联,其中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教师以此为题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推导,学生从两个方面,一是从公式:1/R=1/R1+1/R2;二是从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变化,都证明了题设的错误。辨误情境对教学中的易错点的预防和纠正,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5 创设展示情境,展现个性才能
  教师在教学中,变课堂为小舞台,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才能的空间,用以展示学生的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小发明。学生们查资料、找材料,交流、协作,既动手又动脑,理性知识与感性实践实现有机的结合。例如:有的学生用三条玻璃片和薄塑料袋装水,围成三棱镜形状演示光的色散;有的学生用玻璃杯、易拉罐铝皮(剪成尖头三角形)、泡沫塑料块,演示闪电的形成;有的学生写成《“液体压强”演示实验的改进》、《雪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小论文。创设展示情境,学生既看到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又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创新、探索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拓宽和延伸学习渠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合作,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小学自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自然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谈谈个人的体会。  1 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
期刊
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体会。  1 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1 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
期刊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包括生物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怎样才能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以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极大热情,这是广大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经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
期刊
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然而不少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意图,缺乏必要的思考,作业多半是没有效果的,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甚至让学生厌恶和反感,从而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合理的作业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复。科学地设计作业及
期刊
常有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记得以前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到高中后突然感觉语文基础很差?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变得无所适从?语文到底该怎么学?许多同学带着这样的疑问艰苦摸索,收效甚微,导致苦恼重重,哀叹连连:学好语文真难呀!  1 要客观地认识语文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的。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
期刊
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尽人皆知,大家都会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有这样的“东风”可借。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如何巧借这一“东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教学中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  1 巧借情景,恰当处理突发事件,既能拓展课文深度,又能融洽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只要艺术地借助场景,借题发挥,处理
期刊
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多少会带着些许好奇。如果一味地纸上谈兵,只会把他们的好奇与兴趣抹煞掉。兴趣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让他们成为做题的机器。要想激发学生想学,爱学,好学,应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已经有一些生活经验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教师可以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运用到课堂中,使得课堂更富有实效性。  1 在物理课堂引入中运用生活实例  在一堂课
期刊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是指要转变教学思想。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就有了对英语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依据。语言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取舍和调整有着积极的意义。整合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做加法或减法,而是将教学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展。整合不一定非得有大动作,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笔者以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为例,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首先,就新目标
期刊
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体会。  1 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熟发问的
期刊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有力保证。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1 指导学生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抓预习,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从被动地吸收知识转化为主动地探索知识,并有助于培养自学习惯。指导学生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