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教学材料夯实空间观念培养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体验、操作、画图等方法是我们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空间想象过程较为抽象,结果也难以呈现,使得我们很难将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于是“如何让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教学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量?如何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成为了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带着挑战与思考,笔者对“观察物体(三)”进行了分析,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学材料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整合例题内容,增强思维挑战
  【教材整合】
  1. 思考:课前,老师用一些小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你觉得需要告诉你几个面的信息,你就能知道老师搭的立体图形是怎样的?
  2. 任务一:呈现从三个面看到的图形。(图略)
  你觉得老师的立体图形是怎么搭的?需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整合缘由】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根据从一个方向看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例2是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于是根据教材,笔者从一个方向入手开始教学,在实践中又调整到从两个方向展开学习。但笔者发现这样的引入方案开放有余、思考不足,解决方案起点低、难度小,思维缺少挑战性,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
  【整合效果】让想象过程由“被动”变“主动”
  撤掉例1,将一个面和两个面不确定性的感知放在学生自己的讨论思考中,在后续操作中进行渗透,而直面由三个面如何拼搭还原立体图形。撤掉了思考的梯子,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想象、拼搭立体图形。个别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还自发举例说明“告知一个或两个面为什么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利用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实现了“跳起来摘桃子”的目的。
  二、增加总结环节,加强操作指导
  【增加环节】
  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一搭。
  逐一完成上面的三个任务,由学生反馈:怎么搭(想)的?从哪个面开始搭(想)好?在三次任务的反馈中不断地让学生总结方法,发现“从上面开始想要容易些”,并且借助课件对比演示从不同的面入手的难易程度。
  【增加缘由】
  我们常常会觉得想象能力的培养很难进行指导,也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总结,因为它看不到、摸不着。同时也因为难指导而不指导,导致学生的空间观念很难有所提升。对本节课而言,学生空间想象的最高境界是能在想象中进行拼搭并最终得出结果。笔者安排了上述三次操作活动,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也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怎样拼搭(想象)容易?”的思考。在几次拼搭过程中对比总结出拼搭方法,进而指导想象的过程。
  【增加效果】让想象过程由“虚”变“实”
  想象能力的指导和提升必须要建立在大量的操作和充分的体验之上,只有将空间想象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生观察物体时,想象在脑中完成拼搭的过程,所以拼搭经验的积累给想象提供了再现的可能,拼搭方法的指导和小结为想象提供了脚手架。学生在不断拼搭和教师刻意要求下,想象能力一點点提升,不再觉得想象是虚无缥缈、毫无方向的了。学生在三次操作反馈中不断深入地体验,学生最后反馈:从上面开始想象,确定了那5个的位置,再根据左面和正面的形状添上一个;先想上面就好像是造房子打好了地基,底层就确定了,调整的次数会少些。至此,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能不借助操作而正确想象出准确的立体图形了。
  三、前置配套练习,外化拼搭结果
  【前置内容】
  将教材“练习一”第7题中的记录方法前置。
  1. 在练习反馈时介绍记录方法。学生拼搭出立体图形却没有办法较好地描述给其他同学听时,笔者呈现了右图的记录方法,供他们学习和思考。
  2. 笔者在后续练习中要求学生直接想象,将想象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与实际的拼搭结果进行比对。反馈中先展示学生的记录结果,再请学生根据他人的记录想象拼搭结果,判断搭法的正确与否,如果不对,就进一步讨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前置缘由】
  想象是不可触摸的,学生描述拼搭结果存在困难,直接看拼的结果是有局限性的,那想象的结果如何才能较好地展示出来?练习一第7题中的方法给学生的想象结果提供了最好的记录方式。原本这种记录方式只是在后面练习中简单介绍,我们将其前置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解决展示方法的同时,也助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前置效果】让想象结果由“内”而“外”
  将内容前置,学生通过自我观察、思考,以及三次任务环节的实际记录学会了记录的方法。这样的记录让学生实现了立体和平面之间的转换,让内在的想法有了外显的方式,让“想象”有了“真实”的存在,以致在练习中学生都能主动应用这种方式记录。
  同时,在记录过程中让学生思考:1. 为什么要采用从上面看到的图形进行记录?左面、正面不行吗?2. 看到别人的记录结果,你能想象相应的立体图形吗?当学生想明白上述问题也就弄清了“为什么根据平面图形搭立体图形,从上面开始想要容易些”。记录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不断穿梭的过程,学生的空间观念便是在不断地操作与想象中得以强化。
  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不必说,所以笔者将教材进行整合、增加和前置,目的就是将想象过程外化、将想象结果外显,让想象变得可以触摸,让想象方法可以指导。笔者希望通过对教材的“学生化”处理,给想象一根思考的“拐杖”,让想象可以真实存在,让想象在课堂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祝场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良好德行成就美好未来。美国教育学家斯特娜夫人认为,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能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能得到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能得到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多年来,笔者以学校红领巾实践基地建设为载体,探究小学生德行养成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地建设的活动实施  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位于延平区,周边有省、市、区属
期刊
2018年8月7日早晨,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徐圭逊先生电话告诉我:刘振夏先生走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每年春节,我们都互致问候和祝福,从来没有听说先生身体不好的消息,更没有听说过他住院治疗,只知道他仍然像过去那样勤奋地画画,仍然像过去那样撕掉的画比保存的画多出很多,只知道他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自己的展览,把中国画的精神与风韵传播四方。怎么没有任何预兆地一下子说走就走了呢?  当我还沉浸在悲伤之中
期刊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更缺少用语言文字(或用绘画、音乐、雕塑等)表现美的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要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现美的能力”。  一、习作单元又回来了  20世纪90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有“读写例话”。一个学期编排一次“阅读例话”——以课文为“例”,“话”怎样阅读;一次“写作例话”——以课文为“例”,“话”怎样习作。合称之为“读写例话”。  
期刊
师:各位小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台湾新北市丽林小学的黄秀精老师。班上的小朋友,这是我任教的城堡小学,很美吧?(投影展示学校景色,师介绍自己发现校内台湾栾树蒴果的经历)  师:你们有到过台湾吗?有机会到台湾时,黄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神话里。接下来,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堂。  【评析】课前谈话其实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明白认真观察周边事物的重要性,为达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做好准
期刊
作为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教材起始册,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册教材既延续了第一学段的编写体系,又呈现了第二学段的特点,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了程度适宜、文质兼美的课文,以此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第七单元的课文分别围绕“金色的秋天”和“大自然的礼物”这两个主题进行编排。下面,笔者以第二、第七单元为例,谈谈基于课程统整的思考和单元群组的教学。  一、
期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相对滞后等情况,针对“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这一话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做实师德师风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
期刊
告别学生时代已经进入第31个年头,许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然而,回眸读书记忆经行处,却是历历在目,飘着书香,暖我心扉。  小人书,萌芽阅读兴趣  相对于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儿童更乐意亲近色彩纷呈的光影世界,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形象思维所决定的。带领我走进阅读殿堂的,就是一本本画着黑白图画的“小人书”。童年时,每逢除夕领到了压岁钱,或者平时积攒了一定的零用钱,我的“小人书”本数就会增加,木箱
期刊
孙绍振教授说过:“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但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文本中真正有表达价值的教学内容往往不是一望而知的内容,而是需要教师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看似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种一无所知的东西指的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表达之美。现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挖掘文本的表达之美。  一、从编者意图中去探寻表达的角度之美
期刊
在香港培侨小学,我们了解到该校开展的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课程,该课程曾获得“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下面,我们分享一些对他们课程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一、课程設计与活动观察  “父母与我”校本课程的时间为两个星期,主要有以下八个活动(部分活动为同时开展)。  1. 我家之最。这是学生完成的一份家庭作业。首先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家庭合照粘贴在学校发给的纸质“回忆相架”中,然后请学生根据问题
期刊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思考、实践、讨论、概括总结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谈几点看法。  一、巧设导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精巧的导入,能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