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正在上演一场竞相宽松和贬值的竞赛,在跑步滑向利率底部的过程中,美国看起来已经完胜竞争对手。
没有人敢称之为“货币战争”,因为这与G10/G20国家的政策表述背道而驰,即强调合作,而不是“每个国家都只为自己”,但是实际上全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没有宣战的货币战争。
20世纪30年代,也曾经发生过与目前非常相似的情形,当时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当下完全相同。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第一批放弃金本位的国家,正是第一批摆脱经济萧条的国家。
美国:宽松政策的领跑者
在经济“大萧条”之后的这一次全球货币宽松,实际上美国获得了先发制人的优势,例如在2009年年初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远比竞争对手更早地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实际上将美元贬值15%(如图所示)。
华尔街的众多分析师仅仅注意到了为什么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的增长优胜者,但却很少有人将这种一枝独秀归结为美元的过早贬值,以及美国通过全球贸易而获得的竞争优势。
其他国家最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是在很长时间之后,美国由于竞争优势而获得的推动力自其他国家幡然醒悟之后而停止,实际上当时的顺风已经变成了现在的逆风。
虽然曾经是舞台上唯一的选手,但现在美国却面临其他各种类型货币的竞争,这些国家都在实施量化宽松,并承诺本国利率维持在低位的时间将比美国当年更长。
例如,根据可比GDP进行衡量,日本量化宽松的程度是美国的2-3倍,而欧洲央行即将启动规模宏大的债券购买,并因此而不断推低收益率,还有可能导致欧元的进一步贬值。
然而,对于欧洲央行即将实施的方案,以及在欧洲联盟之内但自行发行货币的其他国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即收益率下降的程度,或者被人为设定在何种水平,以重新获得欧元区的竞争货币优势。
首先是瑞士,然后是瑞典、丹麦,当然还包括俄罗斯,由于石油和地缘政治紧张等原因,这些国家的货币每天都在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这些贬值都是将政策利率降为负值——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短期内货币市场利率会让银行付出代价,并且最终小型储蓄者会借出货币,政策利率不会像以前那样维持正值,那样至少还能提供些许的回报。
在欧元区,收益率为负的票据和债券范围目前总价值将近两万亿美元,现代社会的投资者甚至不能得到丝毫的施舍,为了获得哪怕一丁点儿的回报,投资者都必须来到桌子旁,结果却发现餐盘空空如也。
2014年之前,学术界很少考虑到负利率的可能性,虽然瑞士很多银行很早之前就存在安全的“存管费用”,但没有任何教科书或者中央银行的研究论文曾经提到过负利率。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在其2012年非常著名的“通货紧缩:确保不会发生”中,曾经提到“使用直升飞机从天空中撒钱”,但是却不曾有过关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一旦达到零水平之后所出现负收益率的丝毫暗示。
高质量资产为首选
负利率、负收益率就好像“大碰撞”及随后数十亿年的黑洞一样难以想象,物理学规则或者目前情形下的货币规则不再适用,这一点很难想象。
但是,我们目前就正面临这种状况。例如,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为负的25-35个基点,并且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内都为负,表明市场预期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至少要维持3-4年;瑞典比德国更进一步,政策利率达到负的75个基点,但瑞士和丹麦也不甘落后。
在欧盟之外,日本正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促使日元逐步贬值,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小幅贬值,日本接近于零的利率已经维持了数年之久。即使是中国也正在降低利率,看起来是为了弱化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币值,并且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
在某种情况下,所有这一切看起来都有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即较低的收益率使得主权国家和公司债务负担更容易承受,并且出口商品更具有竞争力。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全球的经济体不能竞相贬值,要么强势的美元弱化全世界目前的增长火车头(美国),要么近乎一致的贬值努力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好像日本在2012年年初将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贬值50%之后所经历的那样。
然而,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低利率摧毁了金融业务模型,这些模型对于现代经济体的正常运转来说至关重要。
例如,低利率或者负利率重创了金融行业,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也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两个行业一直都在努力通过以相似的久期投资较高收益率的品种而使得其长期负债(例如退休金、医疗成本和疾病费用)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现在,几乎所有短期利率预期都为负值,且长期债券及久期类似的资产都不能提供支付未来5年、10年、30年保险金的能力。
由于10年期德国债券的收益率仅为10个基点,并且欧洲央行在3月份启动量化宽松之后可能降为负值,那么德国、荷兰或者法国的保险公司如何在接近于零甚至更低的利率水平上使得其负债不受影响呢?
在这种利率水平下,一切努力都没有任何经济或者商业意义,养老基金也面临类似的情形。
实际上,即使是家庭也会受到低收益率或者负收益率的伤害,因为它们每天都将为不能以足够高的利率筹集到教育、医疗及退休所需的费用而发愁。
由于增加储蓄和延迟消费,负利率或者接近于零的利率可能会恶化所有国家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是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可能性也许是美联储看起来将从2015年6月份开始逐步提高利率的原因之一。
在努力提高回报率的过程中,投资者和储蓄者可能做一些稳定资本主义模型所需之外的事情,例如储蓄者会更多地储蓄,而不是更少,并且在投资时承受较高的风险水平,以满足其长期负债的预期;股票、高收益率债券及其他资产的定价会假设5%-10%的回报率,并延长期限,这种情形对资产泡沫非常敏感;各个部门的债务会累积,而不是被偿清,因为利率已经低至不宜偿还,公司债的销售会导致股票被回购,这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非常明显的一点是,在2009年最近一次崩溃之后仅仅6年的时间,全球的金融体系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
由于将产生极短期资本利得,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和债券持有人会因为收益率的每次下降及目前低于零的水平而欢呼雀跃,但他们现在必须意识到未来的潜在不利结果。
在支持未来经济增速的错误努力伪装下,各国的中央银行已经走得太远并将继续走下去,美国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获得了“蓝丝带”奖,但在长期内可能削弱整个经济体,并导致美国经济万劫不复。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希望保证不被迫出局,就应该保持谨慎,即持有高质量的债券和低市盈率且质量较高的股票。
没有人敢称之为“货币战争”,因为这与G10/G20国家的政策表述背道而驰,即强调合作,而不是“每个国家都只为自己”,但是实际上全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没有宣战的货币战争。
20世纪30年代,也曾经发生过与目前非常相似的情形,当时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当下完全相同。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第一批放弃金本位的国家,正是第一批摆脱经济萧条的国家。
美国:宽松政策的领跑者
在经济“大萧条”之后的这一次全球货币宽松,实际上美国获得了先发制人的优势,例如在2009年年初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远比竞争对手更早地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实际上将美元贬值15%(如图所示)。
华尔街的众多分析师仅仅注意到了为什么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的增长优胜者,但却很少有人将这种一枝独秀归结为美元的过早贬值,以及美国通过全球贸易而获得的竞争优势。
其他国家最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是在很长时间之后,美国由于竞争优势而获得的推动力自其他国家幡然醒悟之后而停止,实际上当时的顺风已经变成了现在的逆风。
虽然曾经是舞台上唯一的选手,但现在美国却面临其他各种类型货币的竞争,这些国家都在实施量化宽松,并承诺本国利率维持在低位的时间将比美国当年更长。
例如,根据可比GDP进行衡量,日本量化宽松的程度是美国的2-3倍,而欧洲央行即将启动规模宏大的债券购买,并因此而不断推低收益率,还有可能导致欧元的进一步贬值。
然而,对于欧洲央行即将实施的方案,以及在欧洲联盟之内但自行发行货币的其他国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即收益率下降的程度,或者被人为设定在何种水平,以重新获得欧元区的竞争货币优势。
首先是瑞士,然后是瑞典、丹麦,当然还包括俄罗斯,由于石油和地缘政治紧张等原因,这些国家的货币每天都在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这些贬值都是将政策利率降为负值——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短期内货币市场利率会让银行付出代价,并且最终小型储蓄者会借出货币,政策利率不会像以前那样维持正值,那样至少还能提供些许的回报。
在欧元区,收益率为负的票据和债券范围目前总价值将近两万亿美元,现代社会的投资者甚至不能得到丝毫的施舍,为了获得哪怕一丁点儿的回报,投资者都必须来到桌子旁,结果却发现餐盘空空如也。
2014年之前,学术界很少考虑到负利率的可能性,虽然瑞士很多银行很早之前就存在安全的“存管费用”,但没有任何教科书或者中央银行的研究论文曾经提到过负利率。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在其2012年非常著名的“通货紧缩:确保不会发生”中,曾经提到“使用直升飞机从天空中撒钱”,但是却不曾有过关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一旦达到零水平之后所出现负收益率的丝毫暗示。
高质量资产为首选
负利率、负收益率就好像“大碰撞”及随后数十亿年的黑洞一样难以想象,物理学规则或者目前情形下的货币规则不再适用,这一点很难想象。
但是,我们目前就正面临这种状况。例如,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为负的25-35个基点,并且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内都为负,表明市场预期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至少要维持3-4年;瑞典比德国更进一步,政策利率达到负的75个基点,但瑞士和丹麦也不甘落后。
在欧盟之外,日本正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促使日元逐步贬值,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小幅贬值,日本接近于零的利率已经维持了数年之久。即使是中国也正在降低利率,看起来是为了弱化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币值,并且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
在某种情况下,所有这一切看起来都有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即较低的收益率使得主权国家和公司债务负担更容易承受,并且出口商品更具有竞争力。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全球的经济体不能竞相贬值,要么强势的美元弱化全世界目前的增长火车头(美国),要么近乎一致的贬值努力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好像日本在2012年年初将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贬值50%之后所经历的那样。
然而,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低利率摧毁了金融业务模型,这些模型对于现代经济体的正常运转来说至关重要。
例如,低利率或者负利率重创了金融行业,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也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两个行业一直都在努力通过以相似的久期投资较高收益率的品种而使得其长期负债(例如退休金、医疗成本和疾病费用)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现在,几乎所有短期利率预期都为负值,且长期债券及久期类似的资产都不能提供支付未来5年、10年、30年保险金的能力。
由于10年期德国债券的收益率仅为10个基点,并且欧洲央行在3月份启动量化宽松之后可能降为负值,那么德国、荷兰或者法国的保险公司如何在接近于零甚至更低的利率水平上使得其负债不受影响呢?
在这种利率水平下,一切努力都没有任何经济或者商业意义,养老基金也面临类似的情形。
实际上,即使是家庭也会受到低收益率或者负收益率的伤害,因为它们每天都将为不能以足够高的利率筹集到教育、医疗及退休所需的费用而发愁。
由于增加储蓄和延迟消费,负利率或者接近于零的利率可能会恶化所有国家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是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可能性也许是美联储看起来将从2015年6月份开始逐步提高利率的原因之一。
在努力提高回报率的过程中,投资者和储蓄者可能做一些稳定资本主义模型所需之外的事情,例如储蓄者会更多地储蓄,而不是更少,并且在投资时承受较高的风险水平,以满足其长期负债的预期;股票、高收益率债券及其他资产的定价会假设5%-10%的回报率,并延长期限,这种情形对资产泡沫非常敏感;各个部门的债务会累积,而不是被偿清,因为利率已经低至不宜偿还,公司债的销售会导致股票被回购,这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非常明显的一点是,在2009年最近一次崩溃之后仅仅6年的时间,全球的金融体系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
由于将产生极短期资本利得,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和债券持有人会因为收益率的每次下降及目前低于零的水平而欢呼雀跃,但他们现在必须意识到未来的潜在不利结果。
在支持未来经济增速的错误努力伪装下,各国的中央银行已经走得太远并将继续走下去,美国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获得了“蓝丝带”奖,但在长期内可能削弱整个经济体,并导致美国经济万劫不复。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希望保证不被迫出局,就应该保持谨慎,即持有高质量的债券和低市盈率且质量较高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