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五札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uo12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人文的诗性表达
  吾居沪上,触目皆是都市繁华,却总是神往西部,神往于那里的荒远辽阔。常念想西部的很多诗人朋友,更常留意他们的诗。他们的作品,总有一种独特的情怀,不同于江南,也不同于其他地方,蕴含有独特的“西部人文”。古马的诗,其实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内涵丰富,但我更愿意从人文的意义上——“西部人文”的意义上去阅读。
  古马诗中的人文,多很古朴,甚至很原始,更多西部的自然。我在想象中见有一匹马,在西部梭巡、徜徉,或者急速地奔驰与飞翔,云游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我以为这就是古马,或者是古马的某些时刻,某些侧面。《落日谣》凡十二首,诗情诗体,集中体现了古马的风格,尤其是其中的长诗《谣辞:落日》,以古马所独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荒古、民间、满是悲悯的西部人文。
  《谣辞:落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借用了古代谣辞的体式,确如《诗经·魏风·园有桃》所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歌抒出诗人的浩大殷忧和深沉凝重的悲悯。古马的这首“落日谣”从落日始现、势欲沉落写起:“落日落日/核桃砸土/麻雀夫妻/你穿我衣”“你好我好/芝麻火烧”“落日返照/河漾村醪”,落日之下,西部世界的世俗生活展现出一种特有的气息。但紧接着,诗便转入对西部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爱与死的表现,诗歌主体开始出场,并且形成与落日的对话和紧张关系。我特别喜欢其中的第八章谣辞:
  谁落魄失意/望着落日恸哭/送你黑夜/送你天鹅/夜里骑着飞行/七星导引/飞过名利/飞过草地//野狐耳朵2-1风霜警惕/草木又黑又湿/像哑孩子/又苦又无助/露水的世/他们用眼睛说话/你要飞向哪里/摆脱困境/天鹅翅膀透明/没有阴影/天鹅是落日的心情/送你黑夜/送你枕席安歇/你在梦里飞行/身披溪流/飞过大荒。
  这一谣辞所具有的想象力和诗意空间,以及诗人对“谁”的爱与关切,对落日之下“困境”中的“你”的哀痛与祝祷,不禁让我想起里尔克《严重的时刻》,但古马之所抒写,又完全是中国的、本土的、西部的。在如今这个“逆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构建“全球人文”,或者也可以这样的方式,专注于本土,或从本土出发。
  当然,《谣辞:落日》中的第十四章我也喜爱,只是它的悲悯已经从抽象的个体扩展到形形色色更加具体的人们——那些葬花的人、过河的人、落魄、回忆和贪看景色的人,“落日要落得慢些啊”,近于哀告的祈禱强烈表达了诗人情感的深厚与殷切。这种深厚与殷切,甚至使诗人在最后,在十五章中,融于众生,化而为落日……
  我不知道对古马有无误读,我感奋于他的诗歌所提供给我们的西部人文,西部的情感与修辞。我似乎能体会到古马的深忧。返古开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风尚,古马的谣辞,避开那些似嫌泛滥的文人趣味,心怀深忧,且歌且谣,在遥远的西部,为我们开辟出了一个新的空间。
  (古马:《落日谣》,《芳草》2018年第5期)
其他文献
这个题目让我重新回忆、思考自己的写作历程。在我几十年的写作、创作中,包括我自身的生活形态中,我从来没有特意去思考过60后、70后,甚至90后,他们有什么区别,我常常觉得自己很老,老过了昨日;常常觉得自己很小,才牙牙学语。如果实在要去思考,或许我们会把自己的生命感受的存在方式放入这特定的时间里面,这样的方式我总觉得是一个权益之计,与自己的生命形态没有什么关系。  提到“传承”,一个诗人就应该领会古人
讨伐的日子来到  不动声色,香如故  夏天的喉咙,得到至高无上的宠爱  与八月,与八月的媒,八月的棋  争夺一壶桂花酿  蜂蝶自此又安了家,半个身子沦陷  恨不能挤榨整个夏天  你的玫瑰旗袍,滑入骨节  三丈外,香草的手语,收复了夏天  于是,还是决定接你回家  从八月的旗语,到达一河之滨  到达青花瓷,到达错落的喉结  你终不是来时的愿望,阴差阳错  每一粒明朗的过往,为八月所依托  于是,走过
想父母,不分季节  村庄稀疏,炊烟面容清楚可见  首先,我想母亲,我饿了  我二十年没吃您做的饭,但我也不会吃得太多  大雾弥漫的早上,您不必十里相送  我们有隔阂 彼此沉默尴尬  我也倍感幸福  我也想父亲,我想你英俊的脸  健康的身体,牧羊或者冒雨打工  我支持你们的爱情  即使現在家破人亡  我也祝福你们  这就是我思念父母的艰难路程——  白日越少  寒夜越长  午后  太阳,一颗被拨亮的
北槡,90后,甘肃甘谷人,现居重庆。诗歌作品见于《诗选刊》《星星》《飞天》等刊物。  种鱼  晨起,给鱼换水。四条鱼  整齐地翻着白肚皮。记不清这是第几条生命  在那个透明的世界,了此一生  照旧挖开土,把它们摆放整齐  掩土,埋在幸福树下,像安葬一个陌生的亲人  (我多像一个虚伪的刽子手)  相濡以沫?突然想到这个词  离开水,它们应该可以在土里幸福地活着了  这世界和它们生前所处的环境  一样
不知道  蒙山顶上雪下了多厚  不知道  青瓦红墙的天盖寺祈文诵了多久  不知道  铁树和银杏冬梦醒转了没有  那些醉春风的茶芽儿哟  它们藏身何处  只听见隐隐约约菩萨蛮的歌谣  站在半山腰  你向远方眺  禅茶有道  风来随风 雨来听雨  霜来和霜 雪来覆雪  今年春茶自然会更好  早起的鸟儿又开始鸣叫  上清峰崖壁 有这样一棵树  紧紧收拢  一侧挤身岩壁  一侧挥出翅膀  讓所有的不期而遇
平静而汹涌的  我们交谈,杯中水的反射,阳光  起伏,像一条蛇,慢慢爬到衬衣领口  某种内心活动,令我们之间  有人对眼前的夏天感到怀疑  幼兽真的在生长吗,亡魂四处漫步  人影问号一样弯曲  眺望远处站台,公交车发出的浊音  令我们产生对精确的渴意  写过的诗都忘掉了,词语是踉跄的  它们缓慢,以至昏厥,闪耀的只有  空白,像落在湖面的雪,像我们对视  你认出了这是个谜,碎片一闪  我被告知更多
拍打门板的风声去了河边  刚刚停下的船只  又要出发,没人知道  下一次的相遇,是在水面上  还是葡萄架上  人群慵懒,大雨过后的黄昏  一棵树收集着雨水  只等你路过,你的长发黑黑的  有些葡萄般的色泽  我们去买水果,大米,熟菜  还有安安静静的书籍  光阴杂货店里光线暗淡低沉  那么多熟面孔  在空氣里浮动  他们早些年消失,再无消息  就像一个邮差不见了  也带走了期待,我要带你  去河边
亭林园散板  亭林园,昆山的一个房间  居住着先贤的一匹骏马  一句名言八个字,落地有声  如铿锵马蹄,声声有痕  某位古人,搂抱着知名圆周率  让鹿城故事拥有了无尽尾数  繁体的生态景观,以简化笔画  构建春夏秋冬的基本框架  马鞍形的小山旁,英魂长眠  浩气存于定格时光  千年古树边,牌坊布满苔藓  六百年的昆曲,拖着昆山腔深情咏唱  音韵与旋律无比独特  玉峰山南北坡,凉亭无限盛开  雷同笔
罗尔夫·耶可布森(Rolf Jacobsen 1907—1994)出生在挪威一个古老的城市哈马尔。耶可布森在挪威诗歌史上占据显著的地位,有“绿色诗人”之称。他的第一本诗集《泥土与铁》出版于1933年,带有很强的现代主义特征,很快就获得了好评,不仅在挪威本土,也在瑞士和丹麦引起了反响,被称作“新时代的新声音”。其后,出版的主要诗集有《生活的彩色》《小刷子上的雏菊和四个奇怪的洋葱》等多部。曾获挪威批评
评论李海洲的诗歌,面临两大“危险”:一是因其诗歌数量不多而止步于一诗一评,就诗论诗,忽略了描画其诗歌的整体精神风貌; 二是被其精致的语言迷惑而止步于感性的惊艳和文本的表呈, 忽略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和支撑想象力的厚重思想。  读罢摆在案头的李海洲近作, 我的心里生出了这样的“警觉”。  从25年前的《竖琴上的舞蹈》,到5年前的《一个孤独的国王》,再到眼前的几首新作,李海洲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诗歌理念: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