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者培训模式在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i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培训者培训(training the trainer,TTT)模式在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和访谈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名临床教师,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首先,对A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然后两组临床教师均给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6名本科四年级学生授课,课后采用斯坦福教学能力测评问卷(汉化版)调查学生对A组和B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评分。然后,对B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调查学生对B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前后教学能力的评分差异。最后对20名临床教师和3名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其对于TTT模式培训效果的评价。

结果

仅对A组进行TTT模式培训后,学生对A组和B组临床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评分分别为(3.40±0.03)分和(3.14±0.0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7,P<0.01);学生对B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前后的总体教学能力评分分别为(3.14±0.02)分和(3.31±0.0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1)。临床教师和教学专家均认为TTT模式培训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

结论

本研究中的TTT模式培训内容具有可适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他医学院校可以参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床教师的培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小儿眼科临床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参加小儿眼科学实习的北京大学2008级~2009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
患儿:男,18个月.因左侧腹股沟肿块18个月入院.检查:男性体征,阴茎发育正常,阴囊右侧空虚,左侧腹股沟区见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20 mm×30mm,质地稍硬,光滑,无压痛,阴囊左侧触及2个上下排列鸽蛋大小肿块,B超提示:右侧阴囊及腹股沟区未见睾丸影像,左侧阴囊内见2个睾丸回声,大小约16 mm×10mm,左侧腹股沟区可见20 mm×30 mm不匀质肿块影像,边界欠清,血流较丰富。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CTA)三维重建应用于小儿法乐四联症(TOF)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38例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EE)诊断TOF患儿,为进一步明确肺动脉发育状况行MUCTA检查,均经外科手术证实.MUCTA扫描后应用三维重建处理,测算全肺动脉指数(Nakata),确定肺动脉发育状况,冠状动脉走向,主、肺动脉侧枝循环位置,设计手术方案.结果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医学生培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可视化教学是改进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的观点,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目的 探讨64层CT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术前病情判断及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情况,与患儿手术治疗方式对比分析.结果 12例患儿中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胃底及食管下段血管断流术和脾切除术,4例仅行脾切除术,3例病变累及肝内门静脉行活体肝移植.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8例,腹膜后Retzius静脉丛(RV)开放4例,术中保留.术后1例肝移植出现门静脉血栓死亡,其余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64层螺旋C
目的探讨研讨会(Seminar)教学方法在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3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一班157名学生为实验组,课前采用Seminar教学方法然后进行教师集中讲授;以二班170名学生为对照组,仅采用教师集中讲授的方法。两组学生授课内容均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比较教学后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肌梗死区存活心肌对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8例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接受静息
目的 介绍改良Soave术结合Sarasola-Klose内痔环切术联合治疗儿童肛门、直肠、结肠血管畸形.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至2008年收治的12例小儿肛门、直肠、乙状结肠血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病史、纤维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腹部CT和MRI检查,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肛门、直肠、乙状结肠血管畸形.11例患儿接受改良经腹Soave术,肛周黏膜层及黏膜下血管切
患儿:男,5岁.因腹痛7~8 d,发现脾大4~5 d而于2009年2月12号入院.患儿在7~8 d前无明显诱因,感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不发热,否认外伤史及过敏史.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脾肿大,到本院进一步诊治。
目的 总结微创开放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经验.方法 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连续开展了57例微创开放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取腰肋部开放切口,长度1.5~2.0 cm(平均1.7 cm).最近14例小于3岁的患儿切口均为1.5 cm.手术年龄18 d~7.6岁(平均1.6岁).所有手术均经腹膜后间隙完成.手术时间55~75 min(平均63 rain).结果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