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项目式”自主学习》案例简析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qq11qq11qq11qq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如何做好“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案?荔园外国语小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主题项目的指引下,自主探究获取相关知识技能,主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融合学习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三大能力。
  一、 定义与背景:“有目的”的“项目”
  家庭“项目式”自主学习,即在家庭环境中推行“项目式”综合学习,于规定的时段里自主完成相关学习与运动任务,培养学生自行安排时间、自我约束、自主探究及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及思考:保持“整体”延伸拓展
  项目化学习包括三个要素:学习情境(知识的意义化)、学习规则(学习参与的结构)、学习工具(思维外显化的载体)。
  1. 自主的表现:内容、时间及环境
  学习内容弹性安排,明晰“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需要主动、自主地选择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及方式,且在答疑交流中,自我检视学习效果,适时调整学习方法。答疑交互方式多样,主要用“主题”任务,配合提供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如学习任务单、教师自制课件、音频视频资源推荐)来开展学习。安排上午10 : 30—11 : 30以及下午2 : 30—4 : 00为教师在线答疑时间。
  2. “项目”的指向:年龄、主题及综合
  每个学科根据教材与学生兴趣,确定1— 2个“主题”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与安排。
  “项目”设计主要指向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融入“主题”指向,立足于小学阶段的“整体性”的延续与发展,以“项目”为点,进行拓展、发散及综合延伸,注重综合性与自主性学习。
  三、 实施与过程:分析思辨与批判的能力
  六年级的《辨别信息有妙招》很好地展现了“项目式”自主学习过程(A—B—C)。
  附: 《辨别信息有妙招》
  六年级《辨别信息有妙招》自主学习指引
  (1) 时间:2020年2月17日—2月24日
  (2) 目標:学会搜集整理信息,初步了解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
  (3) 导入:春节期间,你听到过多少疫情谣言呢?
  (4) 自主学习(每节课完成3—4则信息):搜集10则信息,并完成相关表格。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习作”,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微博、微信等现代自媒体;个人感受多是“半信半疑”“不确定”等;查实途径则是“官媒”“警方”等。
  学生通过信息的“汇编”“思考”“查证”,总结出“辨别信息真伪”的“小妙招”:(1) 首先要看新闻的发布者、发布途径;(2) 我们平时应该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对新闻真假的辨别能力;(3) 如果看到了一个不知真假的信息,可以去请教爸妈。
  四、 感言与收获:种子的力量有多大
  1.学生感言:学会了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
  生1:“项目式”自主学习过程中我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知识,同时还学会了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真是太有趣了!
  生2:学校指导我们在家自学,好处就是自主学习能提高自己的自律性,能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其实我个人比较喜欢去学校上学,在学校里,老师能面对面把知识讲得透彻一点,我们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
  2.家长感言:我们都知道种子的力量有多大
  家长1:学校基于儿童心理健康和心智成长需求,构建家庭“项目式”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相关知识技能,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时间、学习方式融合以及解决问题的三大能力。
  家长2:项目式教学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不盲目,不跟风搞形式主义,在一哄而上的线上教学中,冷静地忠实于荔园外国语学校一贯的“自然生长”的教育追求,没有把线上教学当成线下教学的翻版,而是积极调整思路,以学科为版块,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孩子研究式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被动式学习相比,这种内生的学习动力才是孩子最宝贵的能力和财富。
  家长3:这样的教学赋予了孩子自我管理的动力。孩子觉得新奇有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约束和管理。项目式学习,老师只提出任务,如何通过查询资料整合资源、开拓思路、完成目标,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是在培养孩子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我们的反思:教育的发展是什么?
  原以为居家学习会有的顾虑、不利及不安,也都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中,变得有利。其实,改变的不仅是“学习方式”,而是整个教育生态,从教材研讨、项目设计、自主学习到教师教学方法等都在发生着改变。
  “项目”“自主”的方向与试验,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选择,值得教师去尝试、去实践,但需要在过程中修正、调整与提升,这就是“自然生长”的方向。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21日,我在县第二实验小学参加了县珠心算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观摩,聆听了4位老师的珠心算课堂教学,感受到了课堂改革的深入与扎实,更感受到了因为变换得来的精彩。  传统的教学“9+几”的方法是“先学分成一凑十—连加”,这样教学,老师讲解费时、费力,而学生学得也不会太轻松,然而刘老师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了教材内容,将“9+几”变成了“几+9”,不仅改变了教者的教学习惯,更改变了学生
期刊
一、化虚为实,助力学生概念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的认识,所以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将一些数学概念运用直观的图形来展现。  譬如,在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单元的《近似数》一课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教师通常会直接告诉学生“四舍五入法”的概念,然后通过大量
期刊
中国的历代文人一般都具有天人合一意识、宇宙意识。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更需要学生们在青少年时期便奠定心怀天下的伟大眼界和气魄。媒介因素的出现,可以成为学生们的另一双眼睛、另一只耳朵,令他们在读万卷书之余,延伸自己的肢体,去感受、触碰来自于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去感知世界的不同文化,在此过程中,进行文化人格的重构,裨补自身所未曾经历的文化冲击。媒介因素的出现,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使得学生
期刊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数学符号可划分为八大类。低年级依次引入了表示数的符号(0、1、2、3、4等),数的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等,结合符号(括线和竖式运算的分隔符号)……这些数学符号都具有简洁、抽象的特性。  一、 创设合理的情境,感知符号的作用  当一年级上册教材第八单元的《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中第一次出现用符号简化表征问题时,笔者利用生活情境
期刊
一、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抽象  1. “数”的抽象。一根小棒、一个人、一辆车都可用数字“1”表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并总结出:数字“1”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但是这个抽象的数字却可以代表任何数量为1的事物。学生经历了“数”的抽象过程,就会逐渐学会从量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周围的事物。  2. “形”的抽象。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从大量的轴对称图形中发现这些图形的本质属性,即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
期刊
校园绘本美育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绘本课堂教学主要包括绘本阅读和赏析、绘本创作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其中读写绘的创作是重要环节,呈现了儿童从生活经历出发,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绘本美育课程的实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第一,通过欣赏阅读优秀的绘本,帮助儿童提高想象力和感受力;第二,帮助学生动手体验,熟悉用绘画语言来表达情感;第三,模仿名
期刊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作为每单元的核心板块,具有明确的主题和完整的情境,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板块。如何将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做到最优化,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我们按照“创设真实情境—理解—记忆—运用”的思路设计Story time板块教学。通过“故事前,创设情境—故事中,理解记忆—故事后,运用”三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领悟英语故事,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
期刊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创作《皮皮鲁和鲁西西传》时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童话是一个自由的天地,孩子们置身于其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我希望我的童话是一个娱乐场所,小读者们可以从中玩个痛快,从早笑到晚。”这其实就是郑渊洁对儿童创造力的理解,创造来源于游戏、想象、积极的探索。这样的观念给体育教学同样带来了崭新的理念和改革方向。  体育课堂上,面对小孩子爱玩的天性,我们教师不能总是拘泥于指导与示范,应基于练习的目
期刊
将思辨性话题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高学生倾听能力、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未能达到这样的教学预期,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处理好思辨过程中“辩”与“学”、“辩”与“听”、“辩”与“评”的关系。  一、 处理好“辩”与“学”的关系  在思辨前引领学生前端学习。前端学习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知识的建构和吸收。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七上第2课《学习伴成长》中讨论“
期刊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  细读文本,领会文章的精彩之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根本,让学生细读文本,抓住主要内容、精彩内容,体会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在学生阅读过课文后,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读文本,找出文中描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美丽的语句,并让学生思考问题:作者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水泥道上都有什么?法国梧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