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盈利模式误区研究

来源 :出版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2004—2013年间CSSCI收录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码”方式对论文内容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的研究,存在过度放大数字出版的成功、将电子书当作纸质书出版的延伸、视“海量”为内容为王的重要体现以及为成功模式牵引,忽略其可借鉴性等误区。提出应区分“数字资源的出版”与“出版的数字化”,扬弃以“海量”体现“内容为王”的生产导向思维模式,充分思考“意义建构”和“人与媒介互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数字出版 盈利模式 高被引论文 编码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5-0082-05
  Digital Publishing Profit Patterns Study:Based on High-cited papers
  Wang Nianzu Sui X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llected the high-cited CSSCI research papers on digital publication and profit patterns published during 2004—2013 to analyze the content by encoding. Some misconceptions emerged from the the analysis,such as excessive amplification of the success of digital publication,considering eBooks as the extension of printed-book publication, asserting massive information is the major attribute of “content is the king”, attaching ultra importance to successful patterns and ignoring their reproducibility. So we should distinguish digital resource’s publication from publication’s digitalization, change production-oriented thinking mode and think over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senses and human-media interaction.
  [Key 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Profit pattern High cited papers Coding
  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产出中十分重要的形式,因此分析论文不仅可以追溯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更可借此清楚掌握学科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根据《2012—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国内2012年数字出版产值高达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40.47%。其中产值最高的前三甲分别为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和手机出版,至于与传统出版密切相关的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收入则为31亿元,仅占整体收入的1.5%[1],与新兴数字出版类型的蓬勃发展存在巨大反差。可以说,国内传统出版社鲜有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据此,本文分析了近10年(2004—2013)CSSCI收录的相关论文,对其中被引率排名前100篇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误区所在,期能为数字出版及其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前人研究成果
  根据科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从论文被引用情况来考察。换句话说,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它对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影响也就越大[2];其能解决人类问题的能力可能也越高[3]。
  近年来高被引论文分析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运用[4]。在国外,汉克(Henk F.Moed)对高被引论文分析法的特性与局限性做出说明[5];纽伯格(Neuberger J.)对高被引论文分析及使用现况做出概述[6];赫希(Hirsch, J. E.)则聚焦于高被引论文与高影响力论文之间的关联性[7]。在国内,肖燕雄对中国新闻传播学论文的引文情况做出了综合分析[8];段京肃则利用CSSCI对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进行分析[9];苏力利用CSSCI的自变量数据分析当前法学研究领域的高被引作者著述情况[10];周晓英等则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写作特点,并从数据中发现、验证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学科差异[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很少运用高被引论文分析方法来研究数字出版产业盈利模式,而对高被引论文分析法的运用,多半针对论文的出版机构、作者属性、发表年份与关键词等,进行“外部”特征分析,鲜有针对论文内容进行“内部”分析。本文将对高被引论文进行“内容”编码分析,期能探究出与外部特征研究迥异的结果。
  2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采集
  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28日以“数字出版盈(营、赢)利模式”为关键词,检索2004—2013年CSSCI收录的相关论文,检索结果按照被引频次递减排序,剔除通告、通知等非学术文献,共得到论文829篇,最后将被引频次排名前100名的论文作为数字出版产业盈利模式的高被引论文,对其进行内容分析。   2.2 研究方法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采用Atlas.ti 5.2(繁体版)软件协助研究者对高被引论文内容进行“编码”;先由“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将前述论文内容分解、检视,并针对与研究议题相关的部分进行命名、加以分类;其次再进行“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将上述分类重新移动及整合;最后,进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将上述各类别予以联结,并验证其间的关系(编码架构示意图请见图1)[12],然后归纳整理出国内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高被引论文的研究误区,并提出相关建议。
  3.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指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类别化(Categorizing)的过程。在本文中,开放性编码是指借由仔细检验搜集所得的100篇高被引论文,并针对研究议题的相关部分进行命名或加以分类的分析工作,最后得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编码共3813个。
  3.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借由演绎与归纳,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将近似编码链接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在此阶段,经三次相关概念整和,将上阶段得到的3813个编码依照其性质归纳成49个次类别;再将此49个次类别分别归属到“传统出版产业困境”“数字出版是明日朝阳产业”“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差异”“传统出版的转型障碍”“传统出版在数字时代的优势”“数字出版遭遇的问题”“解决对策”与“出版产业的未来”8个群组类别(Category Family)。群组类别范畴见表1,群组类别及次类别展开情况见图2。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主要用于验证群组类别与论文内容。本文将在主轴编码阶段所归纳的8个类别与100篇高被引论文内容相互印证后发现,“数字出版是明日朝阳产业”与“出版业的未来”在涵义上有较大重合,故将“出版业的未来”这一类别并入前者。其余类别群组经再次检视后,无进一步调整,维持原类别归属方式。修订后的7个类别作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高被引论文内容中重要的关键因素,其修正展开图如图3所示。
  4 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高被引论文误区分析
  4.1 过度放大数字出版的成功
  从“传统出版产业困境”“数字出版是明日朝阳产业”两个类别观之,大多数论述皆引用历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从2006年开始数字出版产业年产值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逐年飙高,或以网民人数每年递增、网上阅读率居高不下,而纸本阅读率却逐年下降,纸质书库存量不断增加,以此来论证数字出版是明日朝阳,并且能够破解今天传统出版产业面临的困境。
  然而,这样的论证方式其概念并不清晰。首先,产值并不能代表盈利。也就是说,只看“产值”而不看“投入”,无法判断数字出版产业有无盈利。因此,不能仅从产值便断言数字出版是成功的。其次,从数字出版的内涵来看,它包含了传统出版的书报刊、动画动漫、视听影音等,故其产值超过传统出版,理属应当。第三,从数字出版产值的细项观之,会发现2006—2011年间,电子图书的产值仅占数字出版总产值的千分之五。因此,用这样的方式论证数字出版产业为朝阳产业,能解决传统出版产业面临的困境,是过度放大了数字出版产业的成功。
  4.2 误将电子书当作纸质书出版的延伸
  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差异”这个类别观之,上述高被引论文主要从技术以及发行方式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两者的差异。但这样的类比方式,本质上还是将数字出版当作了纸质出版的延伸,认为媒介仅仅是传播沟通的工具,而与内容无关。诚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正是媒介使我们的感官感受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又改变了我们接受、感觉信息、数据和内容的方式,而我们正是用这些东西来理解和构建/重构周围的世界。换句话说,媒介不是“传达”事实,而是透过论述实践而“生产”事实[13]。
  将电子书视为纸质书延伸的认知,使研究者忽略了纸质书与电子书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内容”,而且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类社群需求的“信息服务”。在传统出版中,内容与服务是合一的,皆是透过纸媒介,因此经人感知后所建构的社会意义是基本一致的。而在数字出版中,内容与服务已经分离了。不同的媒介(平板、手机、笔电……)提供了人们不同的感知方式,因此建构的社会意义也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反过来又强化了对社会意义的认知——消费者基于不同的社会意义认知,而选择不同的媒介。因此传统出版产业实际上与阅听大众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传统出版社拥有的是“内容”,但消费者需要的是“服务”。数字出版则可以较好地弥合两者间的鸿沟。
  4.3 推崇“海量”内容,忽略传统出版的真正优势
  从“传统出版的转型障碍”“传统出版在数字时代的优势”两个类别观之,上述高被引论文多认为:传统出版社缺乏资金、过于保守消极、缺乏人才、不了解数字化本质等因素,是造成传统出版转型的主要障碍,并以CNKI、万方数据等“专业出版商”为例,说明其因为掌握海量内容而获得成功。据此,进一步推论传统出版社握有内容优势,应该积极数字化。这样的论证方式,其实是将“书”等同于“数据库”。忽略了在传统出版中,是以“预付版税”而非以“先购买后拆账”为营运模式。换句话说,在传统出版中,取得内容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也因此,在传统出版产业中,唯有“选题”及其策划,即从众多作品中挑选或协助作者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而非获取“海量内容”,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而将“海量”视为“内容为王”的主要表现方式,期望透过海量资源增加内容被消费者选中的机率,此一将“书”等同于“数据库”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忽略了内容产品“品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求传统出版产业在“预付版税”的营业模式中创造出“海量”内容,无异缘木求鱼。
  4.4 为“成功模式”牵引,未深究其可复制性
  从“数字出版遭遇的问题”“解决对策”两个类别观之,上述高被引论文不管是引介国外成功案例,或者是国内个案研究,皆着重在“专业出版”“教育出版”与“网络文学”,认为专业出版的盈利模式已渐趋成熟、教育出版“e-Learning”极具数字化潜力、盛大文学的资本运作模式也表现出亮眼成绩,最后以这些“成功案例”作为解决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问题的对策。但这样的论证,未能深究这些“成功案例”背后的成本转嫁,与不同企业间本质上的差异。   首先,就专业出版来说,国外的成功案例其实与国内情况并不相同,而最大的不同即是“版权成本”的转嫁。国内专业出版社是将版权成本转嫁到作者身上:期刊版面有限,但要发表论文才能评职称或毕业的教师与研究生太多,供需失衡,导致在期刊上发表论文除了要交版面费外,作者对于出版者对此文字内容的后续相关再利用,也缺乏讨论空间。另外,专业数据库是销售给学校图书馆,而非个人,所以等于是国家买单,变相地养肥了这些“专业出版”机构,创造出专业数字出版的荣景。
  其次,就教育出版而言,早些年国内因为重视应试教育,加上国家政策的保护,教材教辅类出版物一直是传统出版产业很重要的利润来源。换句话说,教育出版先天就不是面向市场的,因此在传统出版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大。而这种情况迄今并未有根本性改观,因此今后就算其成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这样的案例也是教育出版的成功,并不能有效解决一般大众出版的问题。
  最后,就网络文学而言,其实盛大文学在2011年收入急剧增长,得益于为移动运营商提供丰富的手机阅读内容。而这些内容基本上是消费者以低价包月的方式付费下载的。盛大文学能够低价地提供海量内容,主要是因为国内有数以万计的“网络作者”,其作品只有被下载,才能获得稿酬。换句话说,网络文学作者必须承担无偿付出的风险,使得这样的模式得以盈利;而文学网站方面,只要建构好平台,不但能不花成本拥有这些内容资源,还可以透过版权交易或者利用庞大流量吸引广告商的关注而盈利。然而,对以“预付版税”为营业模式的大众出版而言,这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5 结论与建议
  数字出版中真正能迅速创造产值的,其实是动漫游戏、互联网广告与手机出版,而并非以书报刊为主的传统出版。上述高被引论文作者若片面依据历年《报告》数据,容易产生放大数字出版成功的问题。在讨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时,许多讨论采取两个途径:一是向外取经,学习国外成功的数字出版模式;另一个途径便是参照国内成功的出版模式。然而,中国的国情毕竟与国外不同,原样照搬国外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难免有点水土不服;而以目前国内的盈利模式观之,真正能盈利的模式多为数据库盈利模式,但数据库毕竟不是图书出版,因此其主张的海量内容并不适用于图书出版。据此,要能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明确区分“数字资源的出版”与“出版的数字化”;扬弃以“海量”体现“内容为王”的生产导向思维模式,充分思考“意义建构”和“人与媒介互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此,才有可能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找出一条明确的道路。
  注 释
  [1] [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规模、态势及趋势分析2012—2013[J]. 出版发行研究,2013(7):41-47
  [2] 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5, 102(46): 16569-16572
  [3] 张静. 引文、引文分析与学术论文评析[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1):33-38
  [4][11]周晓英,等. 图书馆情报学高影响力论文特征及所反映的学科差距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4):99-109
  [5] Henk F. Moed. The impact-factors debate: the ISI’s used and limits. Nature, 2002,415: 731-732
  [6] Neuberger J. Impact factors: uses and abuses.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2, 14(3):209-211
  [8]肖燕雄.期刊论文引文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学[J]. 当代传播,2006(2):23-25
  [9]段京肃,白云.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 :基于CSSCI的分析[J]. 现代传播,2006(5):36-44
  [10]苏力.从法学著述引证看中国法学:中国法学研究现状考察之二[J].中国法学,2003(2):159-170
  [12] Anselm Srauss, Juliet Corbin.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The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115-125
  [13]麦克卢汉.认识媒体:人的延伸[M].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6:82
  (收稿日期:2014-03-24)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公共产品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探析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并根据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排他性、竞争性将文化产品分为纯公共文化产品、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俱乐部文化产品、私人文化物品四类,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政府在其生产过程中的职能。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文化产品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5-005
期刊
[摘 要] 我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借鉴专利法的规定,增加了合理许可费的赔偿方式,建议在未来的适用中借鉴德国经验,不限于著作权人已经签订的许可合同;但不宜采用德国的“假设谈判法”确定合理许可费,有证据证明侵权人的获利大于权利人的损失时,合理许可费倍数的上限可以是侵权人的获利。  [关键词] 著作权 侵权赔偿 合理许可费 德国著作权法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 版权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变革具有密切关联,技术变革既推动了版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给其带来严峻挑战。云计算技术下作品传播利用的新特点使版权制度陷入困境。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替代版权模式难以落地生根,版权制度的未来方向应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调整版权专有权利、合理界定公有领域、引入反垄断条款,实现版权制度的平滑过渡,当然,替代版权模式可减少法律运行成本,促进未来版权制度的优化。  [关键
期刊
[摘 要] 从广州方所书店的启示出发,指出在社会消费和审美空前泛化的双重语境中,由于客体—消费空间和主体—消费方式的高度审美化,实体书店的设计和经营必须考虑将消费美学的原则引介进来,使其担当起一种重要的救赎功能。消费美学的救赎方案作为一般模式可以分为“美学营造”、“美学营销”和“美学营魂”三个方面。只有根据有利条件,将这紧密相关的“三营”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实体书店“美学营利”的目的。  
期刊
[摘 要] 为了解国际学术规范在我国学术出版中的应用状况,本文通过查阅北大图书馆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选取其中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从期刊本身的学术规范实际、学术影响力、其研究群体对国际学术规范的认知和国际学术规范使用情况四个方面作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学术规范在我国学术出版中的应用普及度不甚广泛,其原因主要有学术期刊编辑规范体系“成形”
期刊
[摘 要] 首先介绍网络词典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有道词典论述版权购买类、网页抓取类和维基架构类三类词库的优点和局限,最后从设计的主体间性入手探讨如何发挥编者、技术人员和用户三类设计主体的优势以实现网络词库配置的整合和优化。  [关键词] 网络词典 有道词典 词库配置 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5-0087-04  I
期刊
[摘 要] 陕西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曾经是中国十几个封建王朝的建都之地,周秦汉唐曾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出版事业重要的发源地。近代的陕甘宁边区一度也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尤其是革命圣地延安堪称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的基地。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陕西出版,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还是在近现代出版史特别是革命出版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陕西出版史志资料》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出版科学》创刊已经20年了。这个杂志是在湖北省编辑学会成立以后创办的。从创办人蔡学俭同志到贺剑锋同志再到现在的方卿、黄先蓉同志,尽管杂志创办人几度易手,但它坚持出版为大局服务,坚持为编辑、出版及其学科建设服务,为培育编辑出版人才服务,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化也没有动摇,这和党的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20年来,我和这个刊物始终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也使我从它那里获得了
期刊
[摘 要] 一定时期内主要社会媒体刊载的图书广告是反映整个出版业发展趋势的缩影,论文以1937—1945年《大公报》刊登的3095条图书广告为线索,用历史叙述和数据呈现的方式,揭示此期出版业发展变化的规律特征。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出版业 大公报 图书广告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4-0114-05  A Glimpse
期刊
出版是值得也应该敬畏的,因为它有记忆思想穿越时空的力量。我总以为敬畏出版的本质是敬畏思想在时空中的流传,我总以为古人近人对出版敬畏有加,今人则另当别论。  出版科学呢,科学造福人类,人类敬畏科学。出版科学诚然没有清晰全面而又为人共识的知识图景,冠名出版科学便就该肃然起敬。至于它究竟是否科学,其形态到底是准科学、潜科学或其他,那是第二步的事。  《出版科学》呢,连续出版二十年,在那面并不红火但确属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