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时候,认识一种事物 是从它的死亡开始 贫穷,并没有让所有的倒叙诞生悬念 芦苇是以芦管的形式肃立在我的童年里 它被浸泡被晒干被碾压 被锼被穿,被豁成苇片 然后在煤油灯下,被一双皲裂的手编织 被铺到土炕 每个冰凉的苇席上都爬着一个哭泣的孩子 最后,它因破败被焚烧,以火的形式完成了自己 当有一天,第一次 我在水塘边看到年轻的芦苇 她头戴芦花,站在诗经里 与春水一起,领回古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认识一种事物
是从它的死亡开始
贫穷,并没有让所有的倒叙诞生悬念
芦苇是以芦管的形式肃立在我的童年里
它被浸泡被晒干被碾压
被锼被穿,被豁成苇片
然后在煤油灯下,被一双皲裂的手编织
被铺到土炕
每个冰凉的苇席上都爬着一个哭泣的孩子
最后,它因破败被焚烧,以火的形式完成了自己
当有一天,第一次
我在水塘边看到年轻的芦苇
她头戴芦花,站在诗经里
与春水一起,领回古代
那情景让我顿时遥远起来
仿佛我认识的芦苇
不是从芦花被砍掉开始
——原载《山东文学》2020年第12期
推荐语
词语是一回事,词语引领诗歌对某一事物的最终“抵达”是另外一回事。这涉及到“诗歌发生学”的引擎机制问题。显然,在这首命名为《我的芦苇》的作品中,抵达“芦苇”这种植物本质性的“存在内部”——无论是拟人,還是象征,又或是隐喻——成为了诗人自始至终倾心“追索”并力图给予“立体呈现”的全部写作原动力。在诗里,意象化的“芦苇”,不仅赋予了记忆以“个性化”的叙述“回响”,还使作品朝着主题“纵深方向”的拓展/衍化有了可能的倚靠。(推荐人:张作梗)
其他文献
凯华,本名李凯华,男,生于70年代。黑龙江人,现居北京。有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处。著有诗集《天堂的火焰》等。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种慢性劳动。比如女诗人李见心的诗集《比火焰更高》就是此例。走进一个人写作的心路历程,必须慢下来,一边思考一边欣赏。 严羽的《沧浪诗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里的别材是指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书,有了学问
慢 我热爱世界所有的慢:水杉和松柏 看不见野草生长。庭院里的石头 怎样生出了茂密青苔?垂下绿荫 的叶子,你描述不出它分秒的变化 从树下走过的人:年幼的,衰老的 被爱击中和放弃的,他们不同的面孔 都刻入了年轮的密纹。也不曾有人 在一棵古松下重逢,它的枝柯入云 根须在石头深处饮水。在云泥之间 虬曲的树干作为见证者,也是化石和信使 更高处的白鹭,一动不动如云的虚拟 菩提树下修行的
黄昌成,广东阳江人,70后诗人,评论家。已出版诗评集、诗集和散文诗集各一本。评论散见于《诗刊》《北京文学》《星星》《山花》等报刊。诗、评论各被选入或转载于多种书籍。 评论家陈仲义先生新近发表了一篇谈人工智能(机器人)写诗的文章《诗歌文本,面临“革命的前夜”》,其在文中列举了一节诗,当中提了一个疑问:“第一次领教诗句中的‘豆雨’,是机器‘发明’还是作者修订,不得而知,但觉得新奇,可以成立,说明机器
某日,在深圳的红树湾散步。成片的红树林中,飞出一只只的白鹭,他们飞过港珠澳大桥的巨型钢筋,最后停留在桥墩下的栏杆上。它们以修长的体态倔强地站立,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个命题:我们的诗歌是不是也需要一点这样的姿态呢?站在红树林夕阳的阴翳之中,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组:诗歌温柔的暴力美学。 最近,我在《诗建设》上看到一篇王家新的文章《只有真实的手写真实的诗——与青年诗人谈诗》。在该文中,他如是写道:“你
在当下,对乡村的书写越来越被指认为“落伍”和“土气”,其罪状之一就是其书写者大多已脱离了乡村和土地,成为都市的漂泊者或定居者,写出的作品当然也是臆想的被净化的“蓝天、白云、田园牧歌”,而缺少真正的现场感和必要的思想深度、批判精神。作为当下诗歌的在场者,我不想指责这种批评的偏颇和先入为主,但在认同其可商榷的同时,更想以自己为例证,从源头进行一些冷静的探讨。 在我看来,社会学范畴的乡村和诗学意义的乡
纵览诗人谷禾的诗歌近作《卑微的爱,也是时间铭记的伟大的慢》(这组诗具体由《慢》《午后记》《鼓掌的时刻到了》《画:寂静》四首短诗构成),可以看到诗人寄寓其中的深沉情思,无论是由具体的生活情境及现实处境触发的感想,还是通往更高层次的“生之哲思”,都折射着诗人直面生活、直抒本心的真诚态度。谷禾本人说过,乡村是他意识的“元世界”,他的诗歌写作是为了“确立自己作为一个乡村赤子的身份”。其诗歌中的真诚姿态也与
雨 [阿根廷]博尔赫斯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张德明,文学博士,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现代性及其不满》《网络诗歌研究》《新世纪诗歌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广东省青年文学奖理论类一等奖、2013年度“诗探索奖”理论奖、《星星》诗刊2014年度批评家奖、首届“名作欣赏杯”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朋友传来了游子雪松的诗集,告诉我这是诗人生前的遗作。我对游子雪松的诗以往关注
理论性地全面评介一个诗人,那是学术研究。我自知缺少逻辑思维的能力,因而,不如就以一个诗人读者的身份谈谈对另一个诗人作品的印象吧。 “雄鸡吹响小号”——我愿意从何苾的这句诗开始《沉默的脚印》这本诗集的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雄鸡可谓是时间的代名词。雄鸡作为黎明这一特殊时间概念的指代,自古以来亦被文人赋予了一种使命或者责任感。唐代诗人李贺有诗句,“雄鸡一声天下白”;明代画家唐寅有诗句,“平生不敢轻
孤 独 杨 牧 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 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 背上有一种善变的花纹 那是,我知道,他族类的保护色 他的眼神萧索,经常凝视 遥远的行云,向往 天上的舒卷和飘流 低头沉思,让风雨随意鞭打 他委弃的暴猛 他风化的爱 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 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 雷鸣刹那,他缓缓挪动 费力地走进我斟酌的酒杯 且用他恋慕的眸子 忧戚地瞪着一黄昏的饮者 这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