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oo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三疑三探包括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情境问题,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我学习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根据阅读资料或者其它形式独立尝试解决问题。解疑合探是指在学生自探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老师与学生一起,或者学生与学生一起,通过沟通交流的形式合作解决问题。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教学内容之后,老师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广度和深度上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达到发散思维,创新突破的学习目的。
  三疑三探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养成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创新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合理的运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设疑自探
  设疑自探是三疑三探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最为直观的体现,是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不过,设疑自探虽然是一个自学过程,其中也少不了老师的指导作用,最为突出的作用就是老师通过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捋清自学的思路,方便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在学习《走进图形世界》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剪纸或者折纸的形式将老师口头描述的图形构造出来,如老师说车轮,学生就知道剪出圆形,老师说魔方,学生就知道剪正方形。之后老师可以拿出一个保温杯,请三个学生从保温杯的前、后、上三个方向着眼,分别剪出自己看到的保温杯的形状。由于保温杯是圆柱体,那么在上的那个同学看到的一定是圆形,另外两个学生看到的保温杯的轮廓就是长方形。
  透过这个情境,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方向可能看到不一样的图形,同时可以向学生发问,正方形和长方形能组成一个物体吗?试举例。那么学生就会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在之后的阅读自学中会带着问题寻找答案,而同时他们会提出类似如圆形与正方形能组合吗?三角形与圆形能组合吗?等等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这样就引导学生进行了设疑自探的自学,完成了三疑三探的第一步。
  二、解疑合探
  解疑合探在三疑三探中承担着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的责任,如果轻视了这个过程,会使学生留下知识的漏洞和缺陷,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影响。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让自己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达成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双方的沟通交流尽可能顺畅而有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时,由于解方程组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足够的了解,还要求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仅仅通过学生设疑自探无法达到消化知识的目的,所以老师就要安排解疑合探,让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交流。如在解x+y=9与x-y=5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有的学生思路不够宽阔,用了代入消元法,将一式的x代入二式中,虽然解出结果却觉得麻烦,而有的学生使用了加减消元法,将两式相加,消去了y,先得出x的值,再解出y。显然,加减消元法更加符合这个方程组的解题思路,于是就解答了之前学生对于方程组简便解法的问题。
  又比如在学习《图形的全等》这一章时,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和全等的性质,但是在全等与相似的区别上产生了疑惑。这时老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举例、绘图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到全等图形从形状到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而相似图形在形状上是一样的,而在大小上是以比例的关系存在的。这样就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完成了解疑合探的任务。
  解疑合探在三疑三探中占据决定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老师有足够的耐心来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加强了解学生,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合作解疑的气氛融洽自然。
  三、质疑再探
  如果说设疑自探和解疑合探针对的是学习的基本任务,那么质疑再探就是开发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过程,旨在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挖掘,达到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中位线时,老师讲解了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点,并对此进行拓展,将两个三角形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梯形,并向学生提问,两个三角形组成的梯形,在中位线原理上还和原来的三角形一致吗?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从三角形拓展到了梯形,并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原理得出了梯形中位线的有关知识,在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拓展。
  质疑再探是一个拔高过程,要求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拔高策略,以免适得其反。
  三疑三探从理论上只有设疑自探、解疑合探和质疑再探,但在实践上还要包括一个运用拓展,因为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所以在三疑三探之后,老师要根据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应用实践活动,比如给同学布置作业,为同学批改考卷等等,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完整达成三疑三探教学的目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相结合的模式完善了教学系统,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数学“导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方案。实施学案导学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变课堂现状,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导学案设计的成败关系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两份导学案的比较分析  【案1】余角与补角(1)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与补角的概念。2.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学生
思想文化是一个个体、组织、团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引言课程改革在我国的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开展,实行新课程改革对于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讲,为了能够使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
在教学中发现,由于课堂以及课程的局限性导致了学生在解题时往往采用教材中给出的常规解题思路,使得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简单地套用公式,模仿教材的解题思路,形成思维定式。“一题多解”则是针对同一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因此“一题多解”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以及跨学科思维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一、实现知识的灵活利用  例1(上楼梯问题)
现代社会,文化自觉已渐渐渗透进社会的角角落落,近几年来,煤炭企业的异军突起,一方面在于市场经济的好转,一方面则在于文化的熏陶,一个煤矿“企业”有没有“文化”便是其与过
【关键词】《会动的××》 作文教学 赏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49-02  提到作文,一些小学生往往不会写,不爱写。老师对此办法不多。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笔者聆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张红执教的一节三年级快乐作文课《会动的××》。张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风趣的教学语言,使得学生乐此不疲,课堂情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