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媒介即是讨论生活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了解新媒体,了解新媒体艺术,不是单纯追寻“前卫的”视觉享受,而是将媒介手段收为己用。利己主义是人们交往的前提,承认这一点并不可耻。
  成都当代美术馆2014年的展览全都与新媒体有关。4月开幕的“合——迈克尔·频斯基个展”展出英国艺术家迈克尔·频斯基(Michael Pinsky)与社会观察有关的影像和装置,5月的两个展览分别是20位法国新媒体艺术家20年以来近作的群展“时空之间,艺术家作为叙事者”和独件大型装置的“流光溢彩——娜塔丽·于诺·蓬萨灯光装置展”。7月又有美籍韩裔艺术家CYJO的影像个展“混血”,这种长期以新媒体艺术展为主的做法在公共美术馆中并不多见,尤其在成都——这座西南城市容纳的当代艺术家数量和知名度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多数艺术机构的主打项目依然是架上绘画和行为艺术——本地行为艺术的普及主要归功于前几年的川音美文化艺术学校,这几年也不甚热闹了。
  在这些来自英美法等各个国家的影像、新媒体艺术展之后,8月16日到9月28日,成都当代美术馆顺势推出了中国艺术家群展“转译的脑震荡——2000年以来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方法与实践”,邀请14位年龄层从“50后”跨越到“80后”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家,展出他们15年内的录像、动画、摄影近作。这次展览并不是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全面展出,但相当有代表性。
  根据我们今天的认知,影像艺术——包含摄影、实景录像和虚拟设计等——已经是新媒体艺术中比较传统的门类,红外互动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现在艺术手段已经涉及脑电波、生物科技和航空航天科技等领域。现在还很难像架上绘画那样以风格学来定义新媒体艺术作品,但艺术家个人气质是无法复制的。比如张培力的作品始终带有旁观者的冷静和戏谑,他的参展作品《喜悦》手段简洁,用老电影中采集出来的片段对应播放,在无休止的重复中滋生令人感到荒谬和刺激的冲击力。杨振中的早期作品《922颗米》沿袭了张培力在上世纪90年代惯用的单频道长镜头定点录像手法,但明显带了几许“表演无聊”的气质,用同期画外音的介入来增加作品的剧场感。
  “剧场”更充分地体现于汪建伟的《飞鸟不动》,按照艺术家的解释:“‘飞鸟不动 (Flying bird is motionless)’这一概念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n)的假定,如果时间只是由瞬间碎片组成的话,那么飞着的鸟就是静止的。”哲学观点既是推论也是猜想,而艺术家将观点可视化,构建一个自我的新世界。
  同样以“构建世界”为依据来进行创作的还有张小涛的《三千世界》。这次展览的名称“转译的脑震荡”也来自张小涛的提示,用医学定义来双关指代“脑电波”或“思维激荡”,有虚有实,生物物理与抽象概念彼此依存,恰到好处地寓意新媒体艺术中“技术”与“观念”相辅相生的关系。张小涛是一位致力于从宏观上构建“和谐社会”的艺术家,而具体做法则是从微观上对现有世界进行解剖。他的影像作品常常用几个看似不相关的意象来平行叙述,最后归结为一种相类的元素——听起来很像是做化学实验,最终析出的结晶很可能是我们的世界与异世界关联的基本元素。王功新的三屏录像作品《房子》同样采用不同意象平行叙述的手段来创作和演示,但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他强调对象本身的样貌和节奏,忠实地展示他们,在展示中完成观察、对比,以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场”,这种手法显然更偏向于物理实验。
  艺术史研究往往以“过去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来定位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就像占星学以行星运转时彼此之间作用力的变化规则来定位一个人的性格。参展艺术家马秋莎和王维思都生于上世纪80年代,但她们的作品气质就完全不同。马秋莎的作品以录像为主,线索简洁,注重“留白”,完成于2004年的早期作品《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与后来的作品相比显得比较粗糙,但气质一如既往。而王维思的动画作品《神秘地球和年轻人》有闹中取静的意味,将原本的彩色作品以黑白格式播出,画面细节繁多,有许多刻意切碎的构图,令人想起日本漫画中描述大场面常用的破格分镜。与六七十年代的宣传画和样板戏、90年代的商业广告相比,动漫化的审美倾向并不是问题,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阅读风俗,文明正是在各种风俗的替代轮换中逐渐成长。
  正如我们所说的“新媒体艺术”,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准确,它表达了一种以媒介来限定艺术的意图,但被限定的是艺术的创作手法?还是表现形式?还是风格?一个词域狭窄的概念并不能定义一个比本身的涵义更广泛的现象,反过来则能够成立,比如德国的“自由艺术”听起来过于宽泛,事实上却能站得住脚,唯一令人质疑的是其指示对象往往无法填满概念的范围。
  当然,概念的滞后并不能阻止作品和理论的自由生长。成都当代美术馆在展览期间举办了一系列讲座、论坛和工作坊,包括从9月7日到28日每周一次的“畅想新媒体”系列工作坊,由川美研究生易雨潇主持。在四川大学举办的梁绍基跨媒体实践讲座《临界》也是活动之一。
  9月21日,展览讲座在成都当代美术馆顶楼的学术报告厅举行,开场讲座是艺术家缪晓春的主题演讲《无中生有》,演讲名称契合了他一件阐述艺术风格进化史的近作,也是他从摄影转向动画尤其3D数字动画的契机。讲座内容与他此次参展的两部动画作品《灰飞烟灭》和《从头再来》相映成趣——这两部动画作品一个讨论人类文明中的冲突和毁灭,一个讨论生死幻灭,加上《无中生有》对人类文明演变的演绎,刚好构建了一个见微知著的人类世界。缪晓春是国内最早用三维动画模式来创作的艺术家之一,形式前卫,令人很难想象他本人是一个偏爱江南小景和传统情怀的艺术家。正如他在讨论“新媒体艺术家”身份概念时所说“我是一个艺术家,跟新媒体还是旧媒体没有关系”。在当天的另外三场演讲中,非参展艺术家胡介鸣是最为资深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他以个人的创作实践系统概括梳理了互动和机械装置方面的发展史。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的张小涛则侧重以教学经验来说明新媒体艺术在今天的问题。策展人李振华的演讲有一个夺人眼球的题目《和新媒体说再见》,当然内容并不耸动,是介绍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和创作小组十几年来超越传统“新媒体”概念的创作实践。
  和“新媒体”说再见,告别的是一个概念的束缚,而实践始终在继续。
  所谓新媒体,不过是人类生活媒介发展到“当下”的现实,比起竹简,纸张是新的媒介,比起纸张,电子显像管是新的媒介,比起显像管,数字屏幕是新的媒介……所有的媒介最终回到人类在社交方面的需求,不同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对话的途径,所谓的人机对话,背后依然是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去拟人化作为一种实验,往往难以成立。我们了解新媒体,了解新媒体艺术,不是单纯追寻“前卫的”视觉享受,而是将媒介手段收为己用。利己主义是人们交往的前提,承认这一点并不可耻。
其他文献
在皮兰,宁静的晚上实在是太像幻觉了,或许若干年之后我会以为这只是我的一个梦。这里的生活很慢,慢到我可以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  在微微颤动就会出一身汗的仲夏,我躺在12世纪遗存下来的阁楼里,墙壁已经发黄并散发着淡淡霉味,我怀疑这味道是从天花板角落中的蜘蛛网上散发出来的。不知被磨坊主多少后代躺过的高木头床是不是还跟几百年前一样舒适,枕在褪色的枕头上仿佛是靠在自己童年的脸庞上。从窗帘的缝隙一直望向墙上的
期刊
足够有想法的火花,不够有深入的研究是当下诸多展览的写照。但愿不会总是如此,因为惊喜总是在出现。手工是推动人类千百年来对美孜孜以求的力量,曾经它带来文明的辉煌与荣耀,如今,它依旧因其内涵而抖擞,因有人坚持而绵延。  如今这个愈来愈仰赖数字化的时代,对时代脉搏尤其敏感的当代艺术圈也毫不掩饰对所谓高科技的热衷,似乎一个展览不搞点多媒体的作品就不好意思叫做当代艺术展览。但是我们似乎很容易混淆“多媒体”与“
期刊
我发现城市里边到处都是工地,工地里的材料跟我的生活有天然的联系,我直接使用建筑工地,或者拆迁工地的材料,而且砖是最便宜,最容易拿到的材料,这对一个穷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很直接的方式。  ——林一林  时 间:2014年12月15日18:30  地 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  对谈嘉宾:  林一林(艺术家、“大尾象工作组”成员、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翁子健(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
期刊
在两点一线,且没有电子产品荼毒的求学时代,是一本本书籍陪我熬过了那些沉闷枯燥的时光。校门口的小书摊,街道拐角处的租书屋,还有步行街尽头的大书店,皆是周末仅有的半日休息时间的好去处。无论是像《老人与海》这样的文学名著,还是像《野草》一样的散文诗集,或者《小王子》一样的童话故事,都让我爱不释手,恨不能一口气读完。  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能带给人无穷的知识,但有趣的乔·昆南却在《大书特书》中一反传统论调,
期刊
“天妒英才”似乎更能为那些艺术家令人唏嘘的人生增添几笔传奇色彩,但波兰女画家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却是个例外。  关于塔玛拉的一生,毁誉参半。有人批判她是“颓废享乐的社会蛀虫”,但也有人褒奖她是“特立独行的天才女画家”。  1898年,塔玛拉出生在波兰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衣食无忧。16岁时,她发誓“此生只过奢华享乐的生活”。少年时期,塔玛拉曾跟随祖母到意
期刊
在双年展都企图“走向世界”的潮流中,台北双年展在大多数时候及时反思。紧跟“国际化”的主流又显得独树一帜。  9月13日,以“剧烈加速度——人类世的艺术”为主题的2014台北双年展迎来开幕。由于艺术生态环境的诸多不同,在国内,台北双年展并不如上海双年展和曾经的广州三年展那般风生水起,但这也不能说明它在大陆没有影响力。不同于大陆的文化走向以及多元的文化政策,让台北双年展具备了足够敏锐的艺坛风向感和独特
期刊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方方面面都得受到官方空气的浓重包围。当普遍具有滞后性的官方美术机构介入双年展,就形成疑似“美展”的双年展。但若要办一个具有当代性的双年展,其命运大概就只能潦潦草草不了了之。  进入21世纪,中国苦于没有合法的、国际的、学术的当代艺术双年展的机会,致使许多艺术家只能主动或被动地迎合西方之所好。于是,在继“广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成功举办后,“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北京
期刊
本届CIGE也开始拉上了保利、匡时等拍卖业内的重量级公司前来搭台助阵,请来雅昌艺术网和知名艺术家推荐并推出了新锐艺术家展览,又增设水墨单元以作一次“华丽的变身”。  从2004年开始几乎每年一届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经历初创时的兴奋、艺术热度焦灼等一系列演变后,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稍显勉强的“存在”,不时地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出现,只不过,以往通常是春季,今年改在秋季。  10月9日晚,第
期刊
这些作品也表现出“电影性”的特点,一幕幕场景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诱惑着观众去遐想、去猜测,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种种可能性。  如果给来自比利时的视觉艺术家汉斯·欧普·德·贝克(Hans Op de Beeck)的作品贴一个标签的话,那这个词肯定非“孤独”莫属。虽然汉斯的作品多种多样,包括了绘画、摄影、动画、雕塑、大型装置、短篇小说、舞台设计等等各种形式,表现内容也繁杂不一,但是贯穿作品始终,
期刊
我每天上班的路上会听飞鱼秀,两个大贫蛋在915轻松调频里叨叨3个小时,很能缓解我这个年龄的听众在堵车的烦躁中起伏的情绪。今早的话题是大家一起说说自己奇葩的老板,一听众说有次和老板一起出差到南美,飞机上空姐问coffee or tea,老板回答要or。喻舟说,哟,老板的听力好好哟,or一般都是轻声,不容易听得到的啊。我觉得雾霾浓厚的天空上开了个透气的小窗口。  飞鱼秀已经有十年了,因两位主持人小飞和
期刊